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3.2+青春有格+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1)

    3.2+青春有格+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1)第1页
    3.2+青春有格+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1)第2页
    3.2+青春有格+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1)第3页
    3.2+青春有格+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1)第4页
    3.2+青春有格+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1)第5页
    3.2+青春有格+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1)第6页
    3.2+青春有格+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1)第7页
    3.2+青春有格+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1)第8页
    还剩2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人教部编版青春有格图文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青春有格图文ppt课件,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青春有格,行己有耻,牛刀小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青春并不意味着肆意放纵,总有一些基本规则不能违反,一些基本界限不能逾越。
    思考:什么是行己有耻?
    知耻近乎勇。 ——孔子
    1.什么是“行己有耻”(P28)
    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
    孟子说:无羞恶之心,非人也
    如果一个人没有羞耻和憎恶的心,那么他就不能算是一个真正的人。
    人只有知道什么是可耻的,才知道什么事不能做。
    思考:他们的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①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24岁的杭州女孩郑灵华,2022年7月曾因粉色头发,而遭遇大规模网暴,2023年2月19日晚,和抑郁症抗争了半年多的郑灵华走了,去了再也没有网络暴力的天堂。
    那个因染粉色头发遭网暴的24岁女孩走了……
    网络暴力是指使用言语,图片、视频等形式在网络上针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人们习惯称之为“网络暴力”。是网民在网络上的暴力行为,是社会暴力在网络上的延伸。
    《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四十二条规定: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五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刑法》诽谤罪 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③我们要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和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针对网络暴力,我国的《治安管理处罚法》和《刑法》中都有相关的规定。以下是两条相关的法律条款:
    这些“可耻”的行为已经触犯社会规则的底线。
    ⑤“行己有耻”更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增强“我不要”的力量。
    尝试不做某些事情,纠正自己的行为。例如,不乱发脾气,不随便许诺,不说某些口头禅。
    增强“我想要”的力量。
    每天坚持做一些自己未能做到的事。例如,放学回家先完成作业,出门前和家人打招呼。
    认真记录一些自己平时不关注的事。例如,日常的零花钱支出,上网或者看电视所用的时间。
    方法与技能:增强自控力
    (1)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2)我们要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3)我们要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和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4)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2.怎样做到行己有耻/“行止有耻”对我们的要求★p28
    二、止于至善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 这句话对我们的启示是:一个人的道德成长 在于弘扬高尚的德行 ,在于关爱他人 ,在于明大德 、守公德 、严私德 ,在于不断追求更高的道德境界。
    “止于至善”是一种“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美好的、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P29
    3、如何认识“止于至善” (简答三)
    以上两个看法,你更同意哪一个?简要说明理由。
    1.“止于至善”要求从点滴小事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他能坚持一辈子?我才不信呢!
    虽然我没做过,但是小勇做了,我也想试试。
    我也当过志愿者,而且去过好多次呢!
    小勇真棒,换做是我,不一定能做到。
    你如何看待上述同学的议论?你会怎么做?
    这种观点否定了童小勇行为的公益性,不利于自身素质的提高。
    这种观点体现了向榜样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实现止于至善。
    这种观点体现了对自身价值的肯定。
    这种观点体现了对榜样的赞扬和对自身行为的反思,有利于激发社会正能量。
    童小勇每周都抽空儿去敬老院做志愿者,为几位老人读书读报,陪老人聊天,坚持两年不间断。敬老院给学校发来一封感谢信。学校号召大家向童小勇学习。对此,几位同学有如下议论。
    榜样的作用: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而且是一面旗帜。好的榜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 。(P30—31)
    2.“见贤思齐”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 。
    小明这学期又被选上“三好学生”,这是他连续三次当选了。当有同学问他时,他说:
    “我每天晚上都要对自己今天的行为进行思考、检查,看看是否有不足之处,今后注意自己的言行。”
    小明的话对你有什么启发?
    3.“止于至善”要求我们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
    4、“止于至善”对我们有哪些要求?(P30—31)(简答四)
    1.“止于至善”要求从点滴小事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2.“见贤思齐”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 。3.“止于至善”要求我们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
    慎独,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道德修养的一种方式、一种境界,是指在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能严守道德准则。
    对青春最好的证明是什么?(P32)
    以修身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是对青春最好的证明
    1. (2023·新疆中考真题)青春有格,这里的“格”所表达的是( )A.飞扬青春 善待青春B.墨守成规 循规蹈矩C.行己有耻 止于至善 D.我行我素 唯我独尊
    解析:青春有格,总有一些基本规则不能违反,一些基本界限不能逾越,我们要做到行己有耻、止于至善,故C正确;
    2.青年人是奋进的一代,也是敢于尝试证明自我的一代,但在青春的生命旅途中,一些基本规则不能违反,一些基本界限不能逾越。下列古语、格言所蕴含的道理与此无关的是( )A.羞耻之心,义之端也 B.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C.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D.学贵有疑
    解析:ABC三项体现了“行己有耻”,D无关。

    相关课件

    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青春有格说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青春有格说课ppt课件,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行己有耻,”格“字涵义,情境探究,什么是“止于至善”,止于至善,为何要向榜样学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青春有格授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青春有格授课ppt课件,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PART2,止于至善,名言赏析,我们的榜样,板书设计,青春有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青春有格多媒体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青春有格多媒体教学课件ppt,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2青春有格,学习目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