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省靖江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化学九上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靖江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化学九上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答案,共7页。
学校_______ 年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请考生注意:
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地球表面约有71%被水覆盖,但可供人类使用的淡水总量却不足总水量的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活性炭给水杀菌消毒B.为了健康可多饮蒸馏水
C.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D.煮沸可以使软水变为硬水
2.对立统一是物质运动的普遍规律,下列①一④描述的是两种物质的性质或变化,其中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或物理变化的是
①氧气的氧化性和一氧化碳的还原性 ②水的汽化和氦气的液化
③氯化钠的溶解和硝酸钾结晶 ④盐酸的酸性和氢氧化钠的碱性
A.②③B.②④C.①④D.①③
3.钱逸泰教授以CCl4和金属钠为原料,在700℃时制造出纳米级金刚石粉末,同时获得另一种物质,被科学家们高度评价为“稻草变黄金”。对此成果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金刚石是由金属元素组成的最硬单质
B.CCl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4
C.CCl4由两种非金属元素组成
D.另一种物质可能为NaCl
4.在地壳所含的元素中,含量最丰富的是( )
A.硅B.氧C.钙D.铁
5.下列图像与操作对应关系变化合理的是
A.AB.BC.CD.D
6.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钱逸泰教授等以CCl4和金属钠为原料,在700 ℃制造出纳米级金刚石粉末。该成果发表在世界最权威的《科学》杂志上,立即被科学家们高度评价为“稻草变黄金”。同学们对此的一些“理解”,不正确的是( )
A.金刚石属于金属单质 B.制造金刚石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C.CCl4是一种化合物 D.这个反应是置换反应
7.明确宏观现象的微观本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想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与冰的共存物是纯净物,是因为它们由同种分子构成
B.水结成冰,是因为温度降低,分子停止运动
C.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因为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D.水与酒精混合液的体积小于混合前二者体积之和,是因为混合后分子体积变小
8.下列物质的名称与对应的化学式,其中错误的是
A.生石灰: CaO
B.硫酸: H2SO4
C.氢氧化镁; Mg(OH)2
D.硝酸铜: CuNO3
9.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
A.汞B.石墨C.水D.氯化钠
10.下列化学用语与所表述的意义相符的是
①2Ca2+﹣﹣2个钙离子 ②O2﹣﹣2个氧原子 ③2H2O﹣﹣2个水分子
④2H﹣﹣2个氢元素 ⑤﹣﹣氮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零.
A.①④⑤B.②④C.①③⑤D.②③
11.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海水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1 kg海水中约含有钠10.62 g、镁1.28g、钙0.4g等。这里的“钠、镁、钙”指的是
A.单质
B.原子
C.元素
D.离子
12.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日常生活中的水大多是混合物B.过滤能除去天然水中的所有杂质
C.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的健康不利D.淡化海水可解决淡水紧缺问题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根据下图回答:
(1)写出所标仪器的名称:①是______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发生装置应选___________(填序号);若用E装置收集O2,则O2应从________(“a”或“b”)端通入。
(3)若用D装置收集O2,验满方法是____________。
(4)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备氧气,实验时需要1.6g氧气,至少需要加入多少克5%的过氧化氢溶液_________?
14.下面是“燃烧的条件”实验活动的部分操作示意图:
(1)取棉球的仪器名称为_____;
(2)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的灭火原理是_____;
(3)实验一加热片刻观察到A中棉球上的酒精燃烧产生蓝色火焰,B中棉球上的水不燃烧,由此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
(4)实验二观察到先燃烧的物质是_____;若将铜片上的物质换成等量的木屑和煤粉进行实验,观察到木屑先燃烧,说明木屑的着火点比煤粉_____(填“低”或“高”)
(5)实验三将燃着的蜡烛放在如图所示的密闭容器中,同时用氧气传感器测出密闭容器中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填序号)。
A 蜡烛燃烧需要氧气
B 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的二氧化碳体积分数为84%
C 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还有氧气
D 蜡烛燃烧前,密闭容器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
15.控制变量法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下面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请你根据实验图 示和资料信息回答有关问题。
资料信息: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分别是 40℃、240℃.
(1)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是因为_________。
(2)烧杯中热水的作用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中证明燃烧需要氧气的现象是_____。
16.下面A图是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气体的装置,B图是二氧化碳性质探究的装置。
(1)写出图中标有字母a的仪器名称_________,该仪器下端管口伸入液面以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2)A装置可制取的一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检验集气瓶中该气体收集满的方法及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
(3)B图中b、c两处分别绑着用紫色石蕊试液润湿的棉球,能证明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密度的现象是____________。若证明CO2能与水反应,还需补充的实验是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有一矿山上的石灰石样品,其中只含杂质二氧化硅(二氧化硅是一种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且耐高温的固体).小琳和他的同学想测定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他们取一块石灰石样品,将其粉碎后,称出6g放入烧杯内(烧杯的质量为20g),然后加入50g足量稀盐酸,用玻璃棒搅拌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反应所需时间(t)和烧杯及其所盛物质的总质量(m)的关系如图所示.
试回答:
(1)实验结束后,共放出 g二氧化碳
(2)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18.某碳酸钙样品中含有不和盐酸反应的杂质。某同学取12g该样品于烧杯中,再向烧杯中将100g稀盐酸分五次加入样品中,充分反应使气体全部逸出后,称得烧杯中所盛物质的总质量(不包含烧杯自身质量)如下表所示:
请填空:
(1)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m的值为_____g;。
(3)12g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等于_____;
(4)求反应完全后,溶液中氯化钙的质量_____(写计算过程,保留两位小数)。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2分)
19.(10分)化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1)时下兴起的环保炭雕工艺品,是以活性炭为原料,采用传统手工雕刻而成,炭雕工艺品既能装饰居室,又对甲醛等有害气体具有很强的吸附作用,能有效地净化室内空气。二氧化碳能参与光合作用完成大气中的“碳循环”,但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上升,会使全球变暖,从而导致________。
(2)黑火药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黑火药的爆炸可用以下式子表示其反应和生成物:2KNO3+3C+S K2S+N2+3X,则该反应中由分子构成的生成物是_________(填化学式)。
20.(12分)如图是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
(1)A、B、C中表示混合物的是___。
(2)上述变化Ⅰ、Ⅱ和Ⅲ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该化学变化中一定不变的粒子是___(填粒子名称)。
(3)A图中“”表示构成氧气的粒子,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铁可以在纯净的氧气中燃烧,其燃烧的现象为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C
2、A
3、A
4、B
5、C
6、A
7、A
8、D
9、D
10、C
11、C
12、B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长颈漏斗 2KMnO4 K2MnO4+MnO2+O2↑ A b 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已收集满氧气 68g
14、镊子 隔绝氧气 可燃物 乒乓球碎片 低 B
15、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 使铜片上的白磷达到着火点 使烧杯中的白磷与空气(或氧气)隔绝 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烧杯中的白磷不燃烧
16、长颈漏斗 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 或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带火星木条复燃,证明氧气收集满 c处的棉球先变红,b处的棉球后变红 在铜丝上b和c之间再绑一团用石蕊溶液浸湿后晾干的棉球。(合理即可)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1)2.2;
(2)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83.3%.
18、(1)CaCO3+2HCl=CaCl2+H2O+CO2↑(2)68.7(3)93.75%(4)12.49g.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2分)
19、温室效应 N2、CO2
20、A 变化I 碳原子和氧原子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了黑色固体物质
A
B
C
D
向pH为1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
向一定量二氧化锰固体中加入一定质量过氧化氢溶液
向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加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
向一定量硫酸铜和硫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实验序号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20
20
20
20
20
烧杯中所盛物质的总质量/g
30.90
49.80
m
87.60
107.05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靖江市生祠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下列实验设计正确的是,下列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靖江市城南新区中学2023-2024学年九上化学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金属镍,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盐城射阳县联考2023-2024学年九上化学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影响元素化学性质的最主要因素是,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下列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