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浙江省各地区中考科学三年(2021-2023)真题分类(按题型)
中考科学浙江省金华市三年(2021-2023)真题分类汇编-选择题③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科学浙江省金华市三年(2021-2023)真题分类汇编-选择题③,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科学浙江省金华市三年(2021-2023)真题分类汇编-选择题③
一、选择题
1.(2023·浙江金华·统考中考真题)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三名航天员踏上“太空出差”之旅,叩问苍穹。如图为一种火箭推进剂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物乙是氧化物 B.生成物丙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C.反应前后N、H化合价均未发生改变 D.生成物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
2.(2023·浙江金华·统考中考真题)中国是茶文化之乡,中国茶文化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煮茶”过程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茶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B.茶水升温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
C.壶嘴冒出的“白气”是汽化形成的现象
D.茶香扑鼻,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2023·浙江金华·统考中考真题)某停车场有自动和人工两种抬杆放行方式。车辆自动识别装置识别车牌成功,自动闭合,付费成功自动闭合,电动机工作,抬杆放行;若识别车牌失败,无法闭合,则付费后利用人工闭合电动机工作,抬杆放行。下列电路设计符合此功能的是( )
A. B.
C. D.
4.(2023·浙江金华·统考中考真题)生物体是一个在内部和外部不断进行物质循环的开放系统,其体内物质在不断地进行交换与转化。下列选项中物质甲经过某项生理活动产生物质乙的对应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甲
生理活动
物质乙
A
蛋白质
小肠的彻底消化
氨基酸
B
葡萄糖
细胞的呼吸作用
氧气
C
氧气
叶的光合作用
二氧化碳
D
原尿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尿液
A.A B.B C.C D.D
5.(2023·浙江金华·统考中考真题)在以下探究氢氧化钙溶液性质的实验中,还需借助酸碱指示剂证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是( )
A. B.
C. D.
6.(2022·浙江·统考中考真题)2022年5月10日凌晨,“天舟四号”货运飞船由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历经数小时飞行后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火箭加速上升过程中,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B.以上升的火箭为参照物,地面是静止的
C.“天舟四号”完成对接后,仍具有惯性
D.“天舟四号”绕地球运动过程中,运动状态始终不变
7.(2022·浙江·统考中考真题)观察是科学学习的重要方法,显微镜是常用的科学观察工具。下列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操作规范的是( )
A.清洁时,用擦镜纸擦拭镜头
B.安放时,显微镜放置于身体前方正中间
C.对光时,光线过暗选用平面镜和小光圈
D.调焦时,找到物像后调节粗准焦螺旋使像更清晰
8.(2022·浙江·统考中考真题)推理是根据已有的事实与结论推出新的判断的思维方法。下列根据已有事实或结论进行的推理正确的是( )
选项
事实或结论
推理或判断
A
酸性溶液pH小于7
pH小于7的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
B
碱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一定是碱
C
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酸与碱的反应
D
氧化物中都有氧元素
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A.A B.B C.C D.D
9.(2022·浙江·统考中考真题)某款“抓娃娃”机通过投币接通电源后,娃娃机内彩灯发光,接着用手接触“感应”开关接通电动机才能抓取“娃娃”,不投币只用手接触“感应”开关无法抓“娃娃”。下列简化电路中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10.(2022·浙江·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曲线能正确反映下列化学变化中y与x变化关系的是( )
A.锌粒中滴入稀硫酸:y代表氢气的质量
B.CaCl2溶液中通入CO2气体:y代表沉淀的质量
C.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稀盐酸:y代表混合溶液的pH
D.CuSO4和HCl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y代表沉淀的质量
11.(2021·浙江金华·统考中考真题)据报道,科学家已在实验室利用催化剂,实现常温常压下将甲酸分解制出氢气。其变化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酸由碳、氢、氧三种原子组成
B.甲酸相对分子质量为46克
C.丙分子中碳、氧原子个数比为2:1
D.由乙分子构成的物质是单质
12.(2021·浙江金华·统考中考真题)据最新测定,数据表明,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现在以平均每年约1厘米的距离在升高。致使珠峰不断升高的主要原因是( )
A.地球自转 B.火山地震 C.板块碰撞 D.板块张裂
13.(2021·浙江金华·统考中考真题)立定跳远是我是体育中考项目之一,其动作分解如图所示。下列对运动员在立定跳远过程中的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起跳时,没有受到地面对它的作用
B.起跳后,能继续往前,是由于他具有惯性
C.腾空到达最高点时,速度大小刚好减为零
D.落地后站稳,机械能全部转化为化学能
14.(2021·浙江金华·统考中考真题)电热蚊香器是一种常用的除蚊工具。当蚊香器接上电源,需要闭合开关S,才能使指示灯L发光,发热体工作。现由于某种原因指示灯断路不亮,但发热体依然能正常工作。则下列电路连接方式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15.(2021·浙江金华·统考中考真题)稀HCl和NaOH溶液混合后无明显现象,要证明两者已发生化学反应,下列操作及实验现象(或结果),不能证明反应发生的是( )
A.在混合液中加金属Zn,无气泡产生
B.在混合液中加无色酚酞,溶液呈无色
C.在混合液中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
D.用pH试纸测混合液的pH,测得pH等于7
参考答案:
1.D
【分析】由发生反应的微观过程图可知,该反应的方程式是:N2O4+2N2H43N2+4H2O。
【详解】A、由微观示意图可知,乙物质的化学式为N2H4,不含氧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B、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g”,常常省略不写,故选项说法错误;
C、该反应中,N2O4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2x+(-2)×4=0,解得x=+4,氮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0价,故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但反应前后氢元素化合价均为+1价,则反应前后氢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由方程式的意义可知,反应后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3:4,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2.D
【详解】A.茶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故A错误;
B.茶水升温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故B错误;
C.壶嘴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现象,故C错误;
D.茶香扑鼻为扩散现象,说明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D正确。
故选D。
3.C
【详解】车辆自动识别装置识别车牌成功,S1自动闭合,付费成功S2自动闭合,电动机工作,抬杆放行;说明S1和S2是串联的,若识别车牌失败,S1无法闭合,则付费后利用人工闭合S3电动机工作,抬杆放行,说明S3和S1、S2并联,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A
【分析】(1)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叫光合作用。
(2)活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作呼吸作用。
(3)血浆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除了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
【详解】A.蛋白质在胃中初步消化成多肽,最终在小肠中被彻底消化成氨基酸,A正确。
B.葡萄糖通过细胞的呼吸作用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B错误。
C.叶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C错误。
D.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原尿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D错误。
故选A。
5.C
【详解】A、硫酸铁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氢氧化铁沉淀,该选项有沉淀生成,不需借助酸碱指示剂证明就可知反应的发生,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氯化铜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氢氧化铜沉淀,该选项有沉淀生成,不需借助酸碱指示剂证明就可知反应的发生,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稀盐酸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该反应无明显现象,则无酸碱指示剂就不能证明反应的发生,该选项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该选项有白色沉淀生成,不需借助酸碱指示剂证明就可知反应的发生,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C
【详解】A.由于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时,保持静止状态或者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火箭在加速上升时,处于非平衡状态,受到非平衡力作用,故A错误;
B.以上升的火箭为参照物,地面与火箭之间的位置发生了改变,则地面是运动的,故B错误;
C.一切物体在任何时候都有惯性,“天舟四号”完成对接后,仍具有惯性,故C正确;
D. “天舟四号”绕地球运动过程中,运动方向始终改变,所以其运动状态始终改变,故D错误。
故选C。
7.A
【分析】显微镜的使用:1.取镜与安放;2.对光;3.放片;4.调焦;5.观察。
【详解】A.清洁显微镜物镜和目镜的镜头时,应用擦镜纸。擦镜纸质软又不易掉毛,用擦镜纸擦拭镜头既可以清洁镜头,又可以避免损伤镜头和有少量的纤维留在镜头上,影响观察效果,A正确。
B.安放时,把显微镜轻轻的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的地方,镜臂朝向自己,镜座距离实验台边缘7厘米左右,这样便于用左眼观察,右眼做记录,B错误。
C.对光时,光线暗用大光圈和凹面镜,光线强,用小光圈和平面镜,C错误。
D.调焦时,找到物像后调节细准焦螺旋使像更清晰,D错误。
故选A。
8.A
【详解】A、酸性溶液pH小于 7,pH小于7的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故选项推理正确;
B、碱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但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不一定是碱,也可能是碳酸钠等盐,该选项推理错误;
C、.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酸与碱的反应,如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能生成盐和水,该选项推理错误;
D、氧化物中都有氧元素,但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都是氧化物,如C2H5OH,该选项推理错误。
故选:A。
9.B
【详解】由题知,某款“抓娃娃”机通过投币接通电源后,娃娃机内彩灯发光,接着用手接触“感应”开关接通电动机才能抓取“娃娃”,不投币只用手接触“感应”开关无法抓“娃娃”,这说明感应和投币互不影响,故彩灯和电动机应是并联的,且投币开关应该在干路上,结合图示可知,只有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D
【详解】A、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一开始就产生氢气,与图像不符,故选项错误;
B、二氧化碳不能与氯化钙溶液反应,不会产生沉淀,与图像不符,故选项错误;
C、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稀盐酸,碱性逐渐减弱,酸性逐渐增强,pH的变化是从大于7逐渐的减小到等于7、小于7,与图像不符,故选项错误;
D、CuSO4和HCl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氢氧化钠先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开始时不会生成沉淀,盐酸消耗完再与硫酸铜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故沉淀的质量先是零,滴加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后,再不断上升,最后反应结束,不再生成沉淀,形成一条水平直线;与图像相符,故选项正确。
故选:D。
11.D
【详解】A、由图可知,甲酸是一种有机物,是由甲酸分子构成的,甲酸分子是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的,选项错误;
B、甲酸相对分子质量=12+1×2+16×2=46,选项错误;
C、由图可知,丙为二氧化碳,其中碳、氧原子个数比为1:2,选项错误;
D、由图可知,乙为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的单质,选项正确,故选D。
12.C
【详解】板块之间的碰撞容易形成高山、张裂形成裂谷和海洋,因此珠穆朗玛峰每年不断升高的主要原因是板块碰撞,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13.B
【详解】A.起跳时,运动员用力向下蹬地,同时,地对运动员有向上的力,故A错误;
B.起跳后,由于惯性,运动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仍继续向前运动,故B正确;
C.运动员腾空到达最高点时,有水平方向的速度,故C错误;
D.落地后站稳,运动员的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D错误。
故选B。
14.D
【详解】由题意知,当开关闭合时,指示灯L和发热体同时工作,但指示灯断路时,发热体依然正常工作,说明指示灯和发热体并联在电路中,开关在干路上同时控制两个用电器,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15.C
【详解】A、在混合液中加金属Zn,无气泡产生,说明溶液中不含稀盐酸,证明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选项正确;
B、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能够使酚酞试液变红,在混合液中加无色酚酞,溶液呈无色,说明溶液中不含氢氧化钠,证明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发生了反应,选项正确;
C、稀盐酸与反应后生成的氯化钠溶液中均含有氯离子,都能够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在混合液中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不能判断溶液中是否含有稀盐酸,物质证明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是否发生了反应,选项错误;
D、稀盐酸呈酸性,溶液的pH小于7,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溶液的pH大于7,用pH试纸测混合液的pH,测得pH等于7,说明溶液中既不会稀盐酸,也不含氢氧化钠,证明两种物质发生了反应,选项正确,故选C。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中考科学浙江省绍兴市三年(2021-2023)真题分类汇编-选择题③,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科学浙江省金华市三年(2021-2023)真题分类汇编-选择题②,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科学浙江省金华市三年(2021-2023)真题分类汇编-选择题①,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