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23届新高考化学考前冲刺卷(含答案)
- 2023届新高考化学考前冲刺卷 【湖南专版】 试卷 0 次下载
- 2023届新高考化学考前冲刺卷 【江苏专版】 试卷 0 次下载
- 2023届新高考化学考前冲刺卷 【辽宁专版】 试卷 0 次下载
- 2023届新高考化学考前冲刺卷 【浙江专版】 试卷 0 次下载
- 2023届新高考化学考前冲刺卷 【重庆专版】 试卷 1 次下载
2023届新高考化学考前冲刺卷 【山东专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届新高考化学考前冲刺卷 【山东专版】,共22页。
2023届新高考化学考前冲刺卷
【山东专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Fe-56 Cu-64 Br-80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化学与生产、生活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聚乙炔可用于制备导电高分子材料
B.生活中常用纯碱和洗涤剂去油污,二者去油污原理相同
C.浸有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可用于水果保鲜
D.向葡萄酒中添加适量的,可起到杀菌和抗氧化作用
2.已知核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与的中子数之差为21 B.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C.和互为同素异形体 D.Cm位于元素周期表f区
3.类比是化学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类比合理的是( )
选项
已知
类比
A
在焰色试验中KCl的火焰颜色为紫色
在焰色试验中的火焰颜色也为紫色
B
是酸性氧化物,可与水反应
也是酸性氧化物,也可与水反应
C
25 ℃时溶解度:
25 ℃时溶解度:
D
向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生成
向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生成
4.实验室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A.实验室制备氯气时,在通风橱中进行 B.金属钠着火时,用二氧化碳扑灭
C.用热的NaOH溶液清洗试管壁上的硫 D.戴护目镜观察金属钾与水的反应
5.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500 mL 0.1 mol/L的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总数为
B.12 g石墨晶体中含有六元环
C.某燃料电池工作时,当通过固体氧化物电解质时,负极释放电子数目为
D.56 g Fe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若生成气体分子数为时,消耗Fe的质量为28 g
6.已知NO能被溶液吸收生成配合物。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该配合物中阴离子空间结构为正四面体形
B.配合物中部分非金属元素电负性:O>N
C.配离子为,中心离子的配位数为6
D.该配合物中所含非金属元素均位于元素周期表p区
7.下列实验装置(部分夹持装置略)或操作不能达到对应实验目的的是( )
A鉴别乙醇和甲醚
B探究浓硫酸的吸水性
C证明还原性:
D随开随停制备乙炔
A.A B.B C.C D.D
8.钨磷酸()是工业上常用的催化剂,实验室制备钨磷酸的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步骤①中浓盐酸被氧化为氯气
B.根据流程可知钨磷酸易溶于有机溶剂乙醚
C.操作I用到的玻璃仪器有分液漏斗和烧杯
D.水浴加热的目的是蒸发乙醚,减少溶剂,使溶质析出
9.我国芯片技术一直被国外“卡脖子”,要解决芯片问题,就得自主研发光刻机和光刻胶。目前,我国自主研发的光刻胶Q及其两种单体M、N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和N发生缩聚反应生成Q
B.M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
C.M、Q均能与发生加成反应,也均能发生水解反应
D.N分子环上的一氯代物有5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10.“热电池”是高温熔融盐一次电池,在航空航天领域有广泛应用,采用LiAl、LiSi等合金作电极比纯锂安全性更好。某热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放电时,1 mol 完全反应转移4 mol电子。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电解质中加入细小的金属氧化物或陶瓷粉末,起着固定电解质的作用
B.若转化为,则消耗98.4 g
C.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D.电流流向:极→LiF→LiCl→LiBr(l)→LiAl极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1.已知中学化学常见物质甲、乙、丙、丁,其中甲、乙、丙均含有同一种元素X。一定条件下发生如图所示的转化(部分反应中的或其他物质没有标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反应①②③都是非氧化还原反应,则X可以是碳
B.若常温下甲、乙、丙、丁都是气体,则甲是硫化氢
C.若甲、乙、丙、丁都是化合物,乙有两性,则丙溶液可能呈酸性或碱性
D.若甲是一种常见强酸,丁是常见金属,则反应①②③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12.物质的性质与其微观结构密不可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有机物中,共价键共用电子对偏移程度越大,在反应中越容易发生断裂
B.氟的电负性大于氯的电负性,三氟乙酸的酸性比三氯乙酸的酸性强
C.的空间结构为V形,分子中正电重心与负电重心不重合,在水中的溶解度比大
D.和中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均为,空间结构均为三角锥形
13.化合物(摩尔质量为,其中均为整数,)常用于处理酸性废水。W、X、Y、Z为三个不同周期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Y、Z位于同一主族,M为使用最广泛的一种金属元素。该化合物的热重曲线如图所示,300 ℃前分解释放的物质为,300~575 ℃之间只有和放出,此时残留固体中存在M、Y、Z三种元素,670 ℃以上得到的是纯净的红棕色粉末和含三种气体的混合气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M的单质在Y的单质中点燃,产物为红棕色粉末
B.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Y>Z
C.化合物中
D.670 ℃以上分解所得气体中与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14.下列实验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方案设计
现象和结论
A
比较S与C的非金属性强弱
用pH试纸测定的和溶液的pH
前者的试纸颜色比后者的深,说明非金属性:S>C
B
探究KI与反应的限度
取溶液于试管中,加入溶液,充分反应后滴入5滴15% KSCN溶液
溶液变红色,则KI与的反应有一定限度
C
鉴别NaCl与溶液
分别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再滴加酸性溶液
溶液的紫红色不褪去,则为NaCl溶液
D
探究的催化效果
向两支试管中各加入2 mL 10% 溶液,再分别加入2滴溶液、2滴溶液
滴加溶液的试管产生气泡的速率快,说明的催化效果好
15.常温下,向二元弱碱联氨()的水溶液中滴加盐酸,所得混合溶液中和与pO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
①联氨在水中的电离方式类似;
②。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曲线①表示与pOH的关系
B.A点溶液中
C.常温下,
D.常温下,溶液的pH>7
三、非选择题:共60分。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16.(12分)近年来,重金属羧酸盐作为贮存气体(进入晶体中间隙)的化合物而备受关注。如果长时间放置甲酸铜、对苯二甲酸()、乙醇混合溶液,将析出一种晶体X(晶胞结构如图),甲酸根全部被交换到溶液中。X对热稳定,磁矩约为1.732 BM[磁矩为中心离子未成对电子数]。
回答下列问题:
(1)由磁矩推算X中铜离子的未成对电子数为________;该基态铜离子的价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__。
(2)H、C、O、Cu的电负性从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比HCOOH酸性更弱,原因是________。
(3)对苯二甲酸的熔点(427 ℃)高于对二硝基苯(,相对分子质量为168,熔点为173 ℃)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
(4)如图所示,Cu(Ⅱ)配合物A和B可发生配位构型的转变,该转变可带来颜色的变化,因此可用作热致变色材料,在温度传感器、变色涂料等领域应用广泛。
已知:当Cu(Ⅱ)配合物配位构型由八面体转变为平面四边形时,吸收光谱蓝移,配合物颜色由紫色变为橙色。想将配合物的颜色由紫色调整为橙色,需要进行的简单操作为________。配合物A中存在的作用力类型有__________。
(5)X晶胞中含有的数目为_________;1 mol X的晶胞质量为456 g,实验表明,100 mg晶体X可吸收22.0 mg ,所得晶体中Cu、N个数比约为1:_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7.(12分)奥昔布宁是具有解痉和抗胆碱作用的药物,G是合成奥昔布宁的中间体。G的一种合成路线如图。
已知:
回答下列问题:
(1)A是芳香族化合物,其名称为___________。
(2)B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B→C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
(3)G中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
(4)E→F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5)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F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____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5组峰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不考虑立体异构)
①能与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②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
③分子中除苯环外不含其他的环。
(6)补充完整由苯乙烯合成E的合成路线_________(其他无机试剂任选)。
18.(12分)工业上利用赤铁矿渣(主要成分为Zn、和,还含有少量的Ga和In)获得Ga和In单质的流程如下:
已知:①Ga、In与Al同族;
②比在醚中的溶解度更高;
③和在酸性条件下不易被沉淀;
④当离子浓度小于或等于时认为该离子沉淀完全;
⑤部分物质的如表。
物质
回答下列问题:
(1)“高压酸浸还原”时,CuO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沉渣”中除含有含铜元素的物质和S外,还主要含有________(填化学式)。
(2)“滤液2”中含有的离子主要是__________。
(3)若“滤液1”中的浓度均为,“中和”时,加入调节pH的范围是_________(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4)“碱化电解”前“含Ga水相”需要加入NaOH溶液调节溶液呈碱性,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氨水代替NaOH溶液,原因是__________。为探究在氨水中能否溶解,计算反应的平衡常数_______。(已知:,;
(5)氮化镓与铜组装成的人工光合系统的电池工作原理如图表示。电池工作时向____________(填“左”或“右”)池移动;当电路中转移1.6 mol电子时,电池中液体质量减小_________g。
19.(12分)硝酸铈铵{}广泛应用于电子、催化工业。某化学小组在实验室制备硝酸铈铵的步骤如下:
Ⅰ.将固体在稀硫酸和作用下反应得到。
Ⅱ.向Ⅰ中得到的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得到灰白色沉淀,过滤,弃液。
Ⅲ.向Ⅱ中得到的固体中加入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再与反应,直到固体变为黄色的,过滤,弃液。
Ⅳ.向Ⅲ中得到的固体中加入一定量浓硝酸,加热至浆状,生成;然后再加入稍过量的,晶体,充分搅拌后重新加热至糊状结晶体,冷却,过滤得到粗品。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Ⅰ中作___________(填“氧化剂”“还原剂”或“催化剂”);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2)步骤Ⅱ中确定溶液中的已经完全沉淀的方法是________。
(3)步骤Ⅲ制备的实验装置如下:
①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b中盛放的固体是_______(填化学式)。
②c中盛放的是和NaOH溶液,d中盛放NaOH溶液。c中在通入前先________。
③待c中固体完全变为黄色后,停止通入,改通空气,待_________时,再停止通空气,目的是__________。
(4)针对步骤Ⅳ,该小组查阅了晶体在不同温度、不同浓度硝酸中的溶解度如图。
从图中可得出三条主要规律:
①晶体在硝酸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②温度相同时,晶体溶解度随硝酸浓度的减小而增大;
③_______由此选择析出晶体的条件是低温高浓度的硝酸。
20.(12分)中国科学家利用“合成气”(CO、)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甲醇,发生的反应为。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反应中的相关的化学键键能数据如下:
化学键
H—H
C—O
O—H
C—H
键能
436
342
1076
463
411
由此计算___________,若要该反应自发进行,__________(“高温”或“低温”)更有利。
(2)若将等物质的量的CO和充入到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下列能说明此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填标号)。
A.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C.CO的物质的量分数不再变化
D.CO和的物质的量之比为定值
E.生成的速率与生成的速率相等
(3)将CO与按物质的量之比1:2投料,在不同条件下达到平衡,测得在下CO的平衡转化率与压强的关系、在下CO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
②A、B、C、D点对应反应体系中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_______(填“>”“S,则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B正确;由图可知1 mol该物质加热分解生成240 g氧化铁,则,由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知,,解得,C正确;由C项分析可得该物质为,再由题中叙述和图中数据可推知,300~575 ℃之间放出和,剩余固体为和的混合物,575~670 ℃时,分解得到,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与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D错误。
14.答案:B
解析: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越强,要想根据钠盐溶液的pH大小确定非金属性的强弱,钠盐必须是S元素的最高价含氧酸的盐,不是S元素的最高价含氧酸的盐,所以不能根据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和溶液的pH判断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A错误;向KI溶液中滴加少量溶液,若有剩余,则说明反应有一定限度,因此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红,则说明有剩余,该反应有一定限度,B正确;和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不能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NaCl与溶液,C错误;溶液和溶液的阴离子不同,不能排除阴离子的干扰,D错误。
15.答案:CD
解析:A点pOH=6,,,则,观察图象可知曲线①上各点满足上式关系,所以曲线①表示与pOH的关系,A项正确;由图可知,A点时,,则,即,B项正确;由A点可知,C项错误;的水解常数的水解程度大于其电离程度,故溶液显酸性,pHC>H>Cu;甲基有更强的推电子作用,使得羟基中的电子对向氢原子偏移,不易电离出
(3)对苯二甲酸分子间有氢键,而对二硝基苯分子间无氢键
(4)降低温度;共价键、配位键、氢键
(5)2;3.6
解析:(1)X的磁矩为1.732 BM,根据磁矩可得,,解得,则X中铜离子的未成对电子数为1;Cu为29号元素,Cu原子失去2个电子形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则其价电子排布图为。
(2)非金属元素的电负性大于金属元素,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电负性逐渐增大,结合甲烷中C显-4价,H显+1价,可知电负性O>C>H>Cu。
(3)对苯二甲酸分子间能形成氢键,而对二硝基苯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故对苯二甲酸的熔点高于对二硝基苯。
(4)当Cu(Ⅱ)配合物配位构型由八面体转变为平面四边形时,吸收光谱蓝移,配合物的颜色由紫色变为橙色,由图可知,Cu(Ⅱ)配合物B构型为八面体,Cu(Ⅱ)配合物A为平面四边形,若要实现配合物由紫色到橙色的变化,可采用降温的方法。
(5)第一步:计算晶胞中粒子个数。根据X的晶胞结构图可知,铜离子数目为。第二步:计算晶胞的摩尔质量。1 mol X的晶胞质量为456 g,则。第三步:计算晶胞中Cu和N的个数。吸收氮气后,100 mg晶体X中,,则晶体中Cu、N个数比为。
17.答案:(1)苯酚
(2);取代反应
(3)羟基、酯基
(4)
(5)16;
(6)。
解析:(1)综上分析,A是苯酚。
(2)B为环己醇,结构简式为;环己醇与浓HCl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C,B→C的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
(3)根据G的结构简式()可知,分子中的官能团名称是羟基、酯基。
(4)E()与甲醇在浓硫酸、加热的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制得F,故E→F的化学方程式为。
(5)能与溶液发生显色反应,说明含有酚羟基,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说明含有羧基,由F的结构简式可知,还有2个碳原子和一个不饱和度,分子中除苯环外不含其他的环,则还有一个碳碳双键。若苯环上有2个取代基,则为—OH、或—OH、,在苯环上有邻、间、对三种位置关系,共6种;若苯环上有3个取代基,则为—OH、和—COOH,在苯环上有10种位置关系,则符合要求的同分异构体有16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5组峰的结构简式为。
(6)对比E的结构简式和苯乙烯的结构简式可知,苯乙烯与发生加成反应后再水解,最后氧化可得E,合成路线为。
18.答案:(1);
(2)
(3)4.67~5.5(或)
(4)不能;氨水碱性不够强,不能使变成(或);
(5)右;7.2
解析:(1)赤铁矿渣含有Zn、及Cu和Ag的氧化物,还含有一定量的Ga和In,因此第一步加入和时,形成和CuS沉淀,CuO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高压酸浸还原”时被还原,“酸浸液”中含有,加入的目的是调节pH,使分别转化成和沉淀,以便分离,同时形成硫酸钙(微溶)。
(3)根据题表中数据,沉淀完全时,可得,,则pH=4;同理根据的计算得沉淀完全时,pH=4.67,则pH最小为4.67;由表中数据可知与相比更易沉淀,则根据的进行计算,有,则,即pH=5.5,故应调节pH范围为4.67~5.5。
(4)由反应方程式可知,由,得,代入数据可知。
(5)由图根据电子流向可知,左侧为负极,右侧为正极,原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故电池工作时向右池移动;电池总反应为,反应中转移8个,当电路中转移1.6 mol电子时,吸收二氧化碳、逸出氧气、逸出甲烷的量分别为0.2 mol、0.4 mol、0.2 mol,质量分别为8.8 g、12.8 g、3.2 g,故电池中液体质量减轻7.2 g。
19.答案:(1)还原剂;
(2)向滤液中滴加NaOH溶液,无灰白色沉淀产生则证明已经沉淀完全
(3)①分液漏斗;(合理即可)
②启动电动搅拌器
③装置内无黄绿色气体;将赶入d中以便吸收,防止污染空气
(4)硝酸浓度越小,温度对晶体在硝酸中的溶解度的影响越大或硝酸浓度越大,温度对晶体在硝酸中的溶解度的影响越小
解析:(1)步骤Ⅰ中中Ce的化合价降低,中O的化合价升高,作还原剂。
(2)步骤Ⅱ中确定溶液中的已经完全沉淀,说明滤液中没有,向滤液中滴加NaOH溶液,无灰白色沉淀产生,则证明沉淀完全。
(3)①仪器a的名称是分液漏斗;没有加热装置,故b中盛放的固体是等。②因为c中盛放的是和NaOH溶液,且不溶于水,故c中在通入,前先启动电动搅拌器,以便反应物能充分接触。③待c中固体完全变为黄色后,停止通入,改通空气,待装置内无黄绿色气体时,说明已经全部赶入d中,再停止通空气,防止污染空气。
(4)由图象可知硝酸浓度越小,直线斜率越大,故硝酸浓度越小,温度对晶体在硝酸中的溶解度的影响越大。
20.答案:(1);低温
(2)AD
(3)①
②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届新高考化学考前冲刺卷 【重庆专版】,共21页。
这是一份2023届新高考化学考前冲刺卷 【浙江专版】,共23页。
这是一份2023届新高考化学考前冲刺卷 【辽宁专版】,共2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