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初中化学课题 1 金属材料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课题 1 金属材料习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测能力)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5分,共5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景泰蓝制作工艺能将28克金拉成65公里长的金丝。该过程体现了金属的性质是( )A.导热性 B.导电性 C.延展性 D.耐酸性2.金俗称“黄金”。近期,德阳市广汉三星堆遗址又发掘出一副黄金面具,向世界再次展现灿烂华夏文明,也反映出古蜀人高超的金属冶炼技术和加工水平。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黄色、有金属光泽属于金的物理性质B.将黄金敲打成面具的过程是化学变化C.颜色与黄金高度相似的黄铜富含黄金D.金较活泼,黄金面具出土后易被氧化3.钢铁生锈会造成安全隐患和经济损失。下列做法不能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是( )A.喷漆 B.涂油 C.搪瓷 D.置于潮湿环境4.我们用中国速度与疫情赛跑,仅用10天时间,总建筑面积3.39万平方米的武汉火神山医院拔地而起。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施工时所用的挖掘机的铲斗是由锰钢制成的,利用了其韧性好、硬度大的性质B.施工时用的水泥、钢等均属于金属材料C.医院使用的消毒液为混合物D.医院的医疗垃圾均单独收集处理,不会污染环境5.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金属材料的用途与它们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均有关,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A.焊锡的熔点比锡的熔点低,常用于焊接金属B.铝制品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而铁制品容易生锈是因为铁比铝更活泼C.银的导电性最好,大多数电线都用银作材料D.农药波尔多液是由硫酸铜、生石灰加水配制而成的,常用铁制容器来配制或盛装6.如图是探究铁钉锈蚀条件的4个实验,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注:氯化钙具有吸水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中甲、乙、丙三处比较,生锈最明显的地方是甲B.①②对比说明铁生锈需要空气,①③对比说明铁生锈需要水C.③中附着在棉花上的氯化钙是作干燥剂D.四个实验中,生锈最快的是④中的铁钉7.波尔多液是一种农业常用杀菌剂,它由硫酸铜、生石灰加水配制而成,所以不能用铁制容器盛装波尔多液,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氧化反应8.两个烧杯中装有等质量的金属锌和镁,然后分别逐渐加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加入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点时,两个烧杯中的酸都恰好完全反应 B.点时,两个烧杯中产生氢气的质量相同C.点时,两个烧杯中都有金属剩余 D.该图反映出镁比锌的金属活动性强9.工业上将赤铁矿炼成铁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炼铁高炉中发生的主要反应有( )①;②;③;④⑤A.②③⑤ B.①③⑤ C.①④⑤ D.②③10.现有X、Y、Z三种金属,将X、Y分别投入稀硫酸中,X表面产生气泡,Y无现象;将Y、Z投入硝酸银溶液中,Y表面析出银,Z无现象。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A.X>Y,Z>Y B.Z>Y>X C.Y>X,Y>Z D.X>Y>Z11.为了从含有的工业废水中回收Cu和硫酸亚铁晶体,某学习小组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固体X中只含有Cu B.试剂B是稀硫酸C.溶液Z中的溶质为和D.操作Ⅰ用到的玻璃仪器只有烧杯和玻璃棒二、非选择题:共45分。12.(10分)“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有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a中,金属R表面有银白色固体物质析出,实验b中,锌表面有黑色固体物质析出。比较R、Zn、Ag的活动性强弱:________。(2)图c是实验a中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根据图c分析实验a中溶液增加的离子是________(填离子符号,下同),诚少的离子是________。(3)写出实验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用含R的符号表示),该反应类型为________。13.(13分)如图所示是医院常用的药瓶和注射器,请你据图回答:(1)含有金属材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写一种即可)。(2)注射器洗净后可以用于家庭小实验,可以代替_______________(填一种仪器名称)使用。(3)钢针一般用不锈钢制造,主要是由于其不容易生锈,请你写出生活中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即可)。(4)请写出工业炼铁的主要反应原理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以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为例)。(5)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6)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请写出铝放入硫酸亚铁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7)在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渣和滤液。①若滤液呈无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②若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14.(12分)为了比较金属R与铁、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某学校学习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链接资料】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进行猜想】对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作出如下猜想:猜想一:;猜想二:_____;猜想三:。【实验探究】为了验证哪一种猜想成立,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展开实验探究。 主要操作主要现象实验结论甲将打磨好的铜丝插入盛有溶液的试管中______猜想一正确乙将打磨好的、粗细相同的R丝、铁丝分别插入体积和浓度都相同的稀盐酸中R丝表面产生气泡速率比铁丝表面产生气泡速率________(填“快”或慢”)丙将打磨好的、粗细相同的R丝、铁丝分别在空气中灼烧R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铁丝在空气中只能发生______现象,不能燃烧试写出R与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交流反思】三位同学交流讨论后认为,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方法有多种。【归纳总结】他们总结得出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的常见方法:①金属与其他金属的化合物溶液是否反应;②金属与______是否反应或反应的剧烈程度;③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15.(10分)为测定某铜锌合金中锌的含量,某同学取50g样品进行实验,将100g稀盐酸分五次加入该样品中(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充分反应后测得生成气体的总质量如表所示: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2020202020生成气体的总质量/g0.050.100.200.20试求:(1)的数值为_______。(2)该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C解析:景泰蓝制作工艺能将28克金拉成65公里长的金丝,说明金属具有良好的延展性。故选C。2.答案:A解析:黄色、有金属光泽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金的物理性质,A正确;将黄金敲打成面具的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B不正确;颜色与黄金高度相似的黄铜不含黄金,含有锌和铜等物质,C不正确;金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不易被氧化,D不正确。3.答案:D解析:A、喷漆能够隔绝铁与空气中的水和氧气的接触,能够防止铁生锈,故A正确;B、涂油能够隔绝铁与空气中的水和氧气的接触,能够防止铁生锈,故B正确;C、搪瓷能够隔绝铁与空气中的水和氧气的接触,能够防止铁生锈,故C正确;D、铁制品置于潮湿环境中,铁与空气中的水和氧气接触会继续生锈,故D错误;故选:D。4.答案:B解析:锰钢韧性好、硬度大,所以挖掘机的铲斗是由锰钢制成的,A正确;水泥不属于金属材料,B错误;医院使用的消毒液是由消毒剂和水等组成的,属于混合物,C正确;医疗垃圾含有细菌、病毒等,所以医院的医疗垃圾均单独收集处理,不会污染环境,D正确。5.答案:A解析:焊锡的熔点比锡的熔点低,常用于焊接金属,A正确;铝比铁活泼,铝制品有很好的抗腐蚀性,是因为铝能和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B不正确;银的导电性最好,但大多数电线都不用银作材料,是因为银价格昂贵,C不正确;铁能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因此不能用铁制容器来配制或盛装波尔多液,D不正确。6.答案:A解析:①中甲、乙、丙三处比较,生锈最明显的地方是乙,因为乙处铁钉与氧气、水充分接触,故A选项说法错误。①中的铁钉能与空气、水充分接触,②中的铁钉只能与水接触,③中的铁钉只能与干燥的空气接触;一段时间后,①中的铁钉生锈,另外两支试管中的铁钉没有生锈;因此①②对比说明铁生锈需要空气,①③对比说明铁生锈需要水,故B选项说法正确。氯化钙具有吸水性,③中附着在棉花上的氯化钙是作干燥剂,故C选项说法正确。④中铁钉接触到的是纯氧气和蒸馏水,所以四个实验中,生锈最快的是④中的铁钉,故D选项说法正确。7.答案:C解析:该反应符合“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选C。8.答案:C解析:结合图像可以看出,随着的加入,点时,两个烧杯中都有金属剩余,C正确;点时,Zn已消耗完一段时间,此时两个烧杯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不相等,装有Mg的烧杯中产生的较多,B错误;点时,装有Mg的烧杯中的恰好完全反应,而装有Zn的烧杯中的有剩余,A错误;题图表示的是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加入的质量关系,不能说明金属的活动性强弱,D错误。9.答案:B解析:把铁矿石和焦炭、石灰石一起加入高炉,在高温下焦炭与过量的空气生成,同时放出大量热供给炼铁使用,二氧化碳高温与过量焦炭反应生成CO,一氧化碳与赤铁矿(主要成分是)的反应生成铁;化学方程式为:;;。故选B。10.答案:D解析:将X、Y分别投入稀硫酸中,X表面产生气泡,Y无现象,说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X排在氢气,Y排在氢后,X比Y活泼;将Y、Z投入硝酸银溶液中,Y表面析出银,Z无现象,说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Y排在银前,Z排在银后,Y比Z活泼;故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X>Y>Z;故选D。11.答案:B解析:实验目的是从含有的工业废水中回收Cu和硫酸亚铁晶体,则加入的试剂A是过量的铁粉,固体X是铁和铜的混合物,A错误;固体X是铁和铜的混合物,铁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铜不能,则试剂B是稀硫酸,溶液Z中的溶质是,B正确,C错误;操作Ⅰ是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漏斗,D错误。12.答案:(1)(2);(3);置换反应解析:(1)实验a中,金属R表面有银白色固体物质析出,说明R的金属活动性大于银,实验b中,锌表面有黑色固体物质析出,说明锌的金属活动性大于R,则R、Zn、Ag的活动性强弱是。(2)由微观示意图可知,实验a中溶液增加的离子是,减少的离子是。(3)由图示可知,实验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该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了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13.答案:(1)钢针(或铝盖)(2)量筒(或胶头滴管,或分液漏斗等)(3)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洁净和干燥(4)(5)(6)(7)①Cu、Ag②解析: (7)①金属活动性锌>铜>银,所以锌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硝酸银完全反应后,锌再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若滤液呈无色,说明滤液中无铜离子,那么硝酸银、硝酸铜一定完全反应,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Cu、Ag;②在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体产生,则一定含有锌,说明加入的锌粉过量,和完全反应,滤液中溶质为。14.答案:【进行猜想】Fe>R>Cu【实验探究】无明显现象;快;红热;【归纳总结】稀酸溶液解析:【进行猜想】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故还可以猜想Fe>R>Cu。【实验探究】由实验结论可知猜想一正确,即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R>Fe>Cu。所以将打磨好的铜丝插入盛有溶液的试管中,不发生反应,则无明显现象;将打磨好的、粗细相同的R丝、铁丝分别插入体积和浓度都相同的稀盐酸中,R丝表面产生气泡速率比铁丝表面产生气泡速率快;将打磨好的、粗细相同的R丝、铁丝分别在空气中灼烧,R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只能发生红热现象。R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且由实验探究中信息可知,R在化合物中显+2价,所以R与溶液反应生成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5.答案:(1)0.15(2)13%解析:(1)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的气体为氢气: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前两次每次加入20g稀盐酸,都有0.05g气体生成,而第四、五次每次加入20g稀盐酸,生成气体的总质量都为0.20g,说明第四次加入20g稀盐酸后,锌已完全反应,侧可推测第三次加入20g稀盐酸时,也会生成0.05g气体,所以的数值是0.10+0.05=0.15。(2)解:设50g该合金中锌的质量为。则该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是。答:该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是13%。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检测)(原卷版+解析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有关金属材料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检测)(原卷版+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有关金属材料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单元拔高测试,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