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全套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2022-2023学年江西吉安市永新县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西吉安市永新县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海造陆可以维护,光伏鱼塘可能会,读图可知,美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永新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考试卷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热带雨林是地球上功能最强大的生态系统,也是生产力最高的生物群落,但同时也是一个非常脆弱的生态系统。刚果河流域热带雨林是地球热带雨林的主要分布区之一,但近几十年来遭受严重的破坏。读刚果河流域热带雨林分布图,完成1—3小题。1.下列属于热带雨林强大生态功能的表现是( )①调节地球的碳氧平衡②丛林探险的胜地③提供大量的优质木材④促进全球水循环和调节全球水平衡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刚果河流域热带雨林遭受破坏的根本原因( )A.工矿、交通和城镇建设 B.商业性伐木C.人口的增加和贫困加剧 D.大型农牧场的开辟3.为加强对刚果河流域热带雨林的保护,下列措施正确的是( )①加强雨林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 ②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③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④为摆脱贫困,只砍伐名贵木材⑤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严禁砍伐树木A.③④⑤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④⑤浙江省舟山市总面积2.22万平方千米,其中海域面积2.08万平方千米。近年来,舟山市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口迅速增加,正积极尝试开发利用更多的海洋空间资源。下图为舟山市地理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4—5小题。4.关于舟山市海洋空间资源利用方式,说法不正确的是( )A.海岛开发,扩大领海范围 B.邻近海港,发展海洋运输C.耕海牧渔,建立海洋牧场 D.填海造陆,增加土地资源5.填海造陆可以维护( )A.食品安全 B.国士安全 C.生态安全 D.文化安全下图为光伏鱼塘和光伏牧场,上层光伏发电下层养殖的生态光伏电站极大提高了资源利用率,读图完成6—8小题。6.我国下列地区中,适合建生态光伏电站的地区及原因的组合正确的是( )A.柴达木盆地——能源需求大 B.华北平原——太阳能丰富C.四川盆地——太阳能丰富 D.长江中下游地区——能源需求大7.光伏鱼塘可能会( )A.提升大气温度B.降低水体温度C.加快浮游植物生长D.提高水面温度8.下列关于世界太阳能光伏发电现状的分析,正确的是( )A.近年来增长迅速,主要是因为太阳能发电的成本较低B.发达国家发电量远超发展中国家,因为发达国家太阳能资源更丰富C.大力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可以有效减少碳排放D.发达国家大力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能源短缺的问题大豆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之一,国产大豆质量规格不一,不适于工业化压榨。中国大豆消费量位居世界第一,是世界最大的大豆进口国,主要从美国和巴西进口大豆。下图为美国大豆出口数据图,据此完成9—11小题。9.读图可知,美国( )A.最主要的出口产品是大豆B.大豆出口量稳定,受自然灾害影响小C.21 世纪以来大豆出口量中曾有一半以上到中国D.近年来大豆出口到中国的比重降至历史最低水平10.中国同时从美国和巴西进口大豆的原因,下列不合理的是( )A.进口渠道多元化,利于保证供应链安全B.便于价格谈判,获得质优而价廉的大豆C.两地分属不同半球,利于平衡季节需求D.便于我国学习他国的先进大豆种植技术11.为避免过度依赖国际市场,确保粮食安全。中国提高大豆产量和质量应该( )A.开垦荒地,扩大种植面积 B.培育优良品种,提高单产C.建设温室大棚,提高品质 D.增加化肥使用,提高产量读图,完成下面小题,据此完成12—13小题。12.一国可主张的海洋权益中,属于领土范围的是( )A.毗连区和领海 B.内水和专属经济区 C.内水和领海 D.大陆架海床和底土13.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位于我国( )A.渤海大陆架上 B.南海大陆架上 C.东海大陆架上 D.黄海大陆架上“珊瑚屋”是用珊瑚当墙,茅草搭盖而成。数百年以来,广东省徐闻县海边居民采掘珊瑚石,作为建筑材料,建造了大量的“珊瑚屋”。近十几年来,国家对珊瑚礁进行了保护,严禁采掘海中的珊瑚礁。目前,有关专家学者呼吁对现存“珊瑚屋”进行开发性保护。下图示意徐闻县地理位置及“珊瑚屋”景观,据此完成14-16小题。14.影响早期“珊瑚屋”建造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 C.土壤 D.科技水平15.“珊瑚屋”所在地区( )A.多雷暴天气 B.以高原为主 C.海岸线平直 D.地表水丰富16.有关专家学者呼吁对现存“珊瑚屋”进行开发性保护的主要目的是( )A.进行民俗教育B.调节小气候 C.减弱温室效应D.保护生物多样性 二、综合题(共52分)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出口公司2022年5月21日早上关闭向芬兰输送天然气管道的阀门,直到后者按新付款办法用卢布支付货款为止。芬兰成为继波兰、保加利亚后,第三个被俄“断气”的国家。欧洲的石油和天然气大约有一半是从俄罗斯进口的。俄罗斯到欧洲一共有7条天然气管道,其中有三条经过乌克兰。下图为俄罗斯途经乌克兰向欧洲供应天然气的主要管道分布图。(1)简述俄罗斯输往欧洲的天然气选用管道运输的主要原因。(4分)(2)分析俄罗斯通往欧洲的天然气管道大多经过乌克兰的原因。(4分)(3)此次欧洲的能源危机,指出保障我国的能源安全应采取的措施。(6分)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宁夏沿黄经济区是指宁夏以银川为中心的黄河沿岸部分地区,位于宁夏西北部,地势西高东低且西部高差较大,冬季长、夏季短,日照充足,干旱少雨,蒸发量大。该区定位为全国重要的能源化工、新材料基地,清真食品及穆斯林用品和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2010-2019年,该区粮食种植面积波动下降,其主要粮食作物稻谷、小麦、玉米、薯类和豆类产量飞速下降,而经济作物产量逐年增加。图示意宁夏沿黄经济区的范围。(1)简述宁夏沿黄经济区生态环境脆弱的原因。(4分)(2)从粮食安全的角度,指出宁夏沿黄经济区种植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6分)(3)请为宁夏沿黄经济区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的建议。(4分)2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红树林主要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或河流入海口,有“海岸卫士”的美誉,生态价值巨大。海湾和河流入海口处的冲积盐土或含盐砂壤土适于红树林生长。红树林往往从枝干上长出众多树根,盘根错节,扎入泥滩里。下图所示区域沿海地区有大面积的红树林分布,近年来被严重破坏。(1)简述红树林巨大的生态价值。(4分)(2)简述当地为保护红树林可以采取的措施。(6分)2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莱茵河水环境的变迁印证了整个欧洲工业文明的发展历程。这条河流从18世纪中期开始出现环境问题,20世纪50年代环境进一步恶化,20世纪70年代生态灾难达到顶峰。当时莱茵河被人们称为“欧洲下水道”,污染治理难度巨大。1950年7月,瑞士、法国、卢森堡、德国和荷兰共同成立了保护莱茵河国际委员会,委员会主席由各国部长轮值,秘书长则固定是荷兰人。经过不懈治理,今天的莱茵河河水干净清澈,可直接饮用,成为世界上管理最好的一条河流。(1)说明莱茵河水污染治理难度大的原因。(4分)(2)说明治理莱茵河水污染可采取的措施。(6分)(3)说明保护莱茵河国际委员会秘书长固定为荷兰人的原因。(4分)
1-5 DCCAB 6-10 DBCCD 11-16 BCCBAA17.(1)管道运输天然气,技术相对成熟;管道运输运量大,受自然条件影响小,连续性强,运输效率高;转运环节少,成本低。(2)乌克兰地处俄罗斯与西欧的衔接(过渡)地带,连接天然气供给地与消费市场,管线铺设路程短;乌克兰位于俄罗斯西南部,纬度较低,气温较高,冻土少,有利于管道铺设;乌克兰地势平坦,管道铺设难度较小。(3)优化能源结构,增加可再生清洁能源比重,促进节能减排;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发展绿色生产,倡导绿色消费和低碳生活方式;发展科技,提高油气勘探和开采技术;大力发展跨国输油、输气管道和其他能源运输通道;拓展资源渠道,开展能源合作,减少能源进口对外依赖程度。18.(1)部分地区处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较为严重;毗邻毛乌素沙地、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受沙漠化威胁面积大;气候干旱且降水稀少,水资源匮乏;风沙、干旱灾害频繁,导致土壤侵蚀严重,植被发育差;能源开发,破坏生态环境。(2)耕地资源有限,扩大种植面积难度大;粮食种植面积不断减少,威胁粮食安全;气候条件恶劣,粮食稳产和增产难度大。(3)积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在沟谷修建小型水库、打坝淤地;在缓坡修建水平梯田,采取保水,保土和改善栽培方式等措施进行综合治理。19.(1)调节局部气候;减缓水流,促进泥沙淤积,巩固堤岸;抵御海浪侵蚀,保护海岸;净化空气和海水;保护生物多样性等。(2)建立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加强管理,禁止砍伐红树林;加强科研,探索红树林栽培技术;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保护意识等。20.(1)流经国家多,协调难度大;河流沿岸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污染物排放多;下游水流平缓,自净能力差。(2)国家间建立相关协调机构,增强协调处理能力;控制污染物排放;加大资金、技术投入,防治污染;加强宣传,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3)荷兰地处河流入海口,受污染威胁最大。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西丰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西省吉安市2022-2023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答案,共10页。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西省部分学校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