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省太原市2021届-2023届高考化学三年模拟(一模)按题型分类汇编-02非得选择题
展开
这是一份山西省太原市2021届-2023届高考化学三年模拟(一模)按题型分类汇编-02非得选择题,共3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实验题,工业流程题,原理综合题,结构与性质,有机推断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西省太原市2021届-2023届高考化学三年模拟(一模)按题型分类汇编-02非得选择题
一、实验题
1.(2021·山西太原·统考一模)为验证SO2的性质并制备NaHSO3和Na2SO3,设计如图所示实验装置(部分夹持装置略去)。
(1)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盛放浓硫酸的仪器名称是______,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
(3)试管D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4)装置E中设计多孔球泡的目的是______。
(5)已知:Na2SO3水溶液中H2SO3、HSO、SO的物质的量分数随pH的分布如图1所示,Na2SO3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
①边搅拌边向装置E中的Na2CO3溶液中通入SO2制备NaHSO3溶液,当______时停止通入SO2。
②由NaHSO3溶液制备Na2SO3的实验方案为:边搅拌边向NaHSO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测量溶液的pH,当pH约为10时,停止滴加NaOH溶液,加热浓缩溶液至有大量晶体析出,在高于______℃条件下趁热过滤。滴加NaOH溶液不能过慢的原因是______。
2.(2022·山西太原·统考一模)某小组在实验室用NaClO溶液和NH3反应制备N2H4,并进行相关的性质探究实验。
Ⅰ.制备N2H4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装置C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__。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
(3)制备N2H4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Ⅱ.测定产品中水合肼(N2H4 · H2O)的含量
(4)称取产品6.0 g,加入适量NaHCO3固体(滴定过程中,调节溶液的pH保持在6.5左右), 加水配成250 mL溶液,移取25.00 mL置于锥形瓶中,并滴加2 ~ 3滴淀粉溶液,用 0.3000 mol • L-1的碘标准溶液滴定(已知:N2H4·H2O+2I2 =N2↑ +4HI+H2O)。
①滴定到达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
②实验测得消耗碘标准溶液的平均值为20.00 mL,产品中水合腓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Ⅲ.探究的还原性与碱性。将制得的耕分离提纯后,进行如图实验。
【查阅资料]AgOH在溶液中不稳定,易分解生成黑色的Ag2O,Ag2O可溶于氨水。
【提出假设】黑色固体可能是Ag、Ag2O中的一种或两种。
【实验验证】设计如下方案,进行实验。
操作
现象
实验结论
i.取少量黑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①_________
黑色固体部分溶解
黑色固体有Ag2O
ii.取少量黑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硝酸,振荡
②_________
黑色固体是Ag和Ag2O
(5)请完成表中的空白部分: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
(6)实验表明,黑色固体主要成分是Ag,还有少量氧化银,请解释原因:___________。
3.(2023·山西太原·统考一模)人们将酸强度超过100%H2SO4的一类酸叫做超酸,某实验小组用SbCl5制备超酸HSbF6,并探究其性质。制备SbCl5的实验装置如图(夹持、加热及搅拌装置已略去):
已知: I.制备HSbF6的相关反应为SbCl3+ Cl2SbCl5;SbCl5+ 6HF = HSbF6+ 5HCl
II.毛细管连通大气,装置内减压时可吸入极少量的空气,产生微小气泡以代替沸石。
III.相关物质的部分性质如下:
物质
熔点
沸点
其他性质
SbCl3
73.4℃
220.3℃
极易水解
SbCl5
3.5℃
79℃/2.9 kPa; 140℃、101 kPa开始分解
极易水解
(1)仪器D的名称是___________ ,装置B 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试剂X为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中反应完成后,关闭活塞a并打开活塞b,减压转移SbCl5粗品至装置E中。关闭活塞b、用真空泵抽气进行减压蒸馏(2.9 kPa)。E中毛细管产生微小气泡的作用是___________;用减压蒸馏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5)实验小组在由SbCl5制备HSbF6时,没有选择玻璃仪器,其原因是___________(写化学方程式)。
(6)1966年,美国研究员J·Lukas无意中将蜡烛扔进HSbF6溶液中,发现蜡烛很快溶解,并放出H2。已知稳定性:,写出等物质的量的异丁烷与HSbF6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二、工业流程题
4.(2021·山西太原·统考一模)综合利用炼锌矿渣[主要含铁酸镓Ga2(Fe2O4)3、铁酸锌ZnFe2O4]可获得3种金属盐,并进一步利用镓盐制备具有优异光电性能的氮化镓(GaN),部分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常温下,浸出液中各离子的浓度及开始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见表1。
②金属离子在工艺条件下的萃取率(进入有机层中的金属离子百分数)见表2。
表1 金属离子浓度及开始沉淀的pH
金属离子
浓度/mol·L-1)
开始沉淀的pH
Fe2+
1.0×10-3
8.0
Fe3+
4.0×10-2
1.7
Zn2+
1.5
5.5
Ga3+
3.0×10-3
3.0
表2金属离子的萃取率
金属离子
萃取率/%
Fe2+
0
Fe3+
99
Z2+
0
Ga3+
97~98.5
(1)Ga2(Fe2O4)3中Fe的化合价为______,“操作1”为______。
(2)“滤液1”中可回收利用的物质是______。“滤饼”的主要成分是______。“萃取”前加入的固体X为______。
(3)Ga与Al同主族,化学性质相似。“反萃取”后,镓的存在形式为______(填化学式)。
(4)GaN可采用“MOCVD(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淀积)技术”制得:以合成的三甲基镓[Ga(CH3)3]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使其与NH3发生反应得到GaN和另一种产物,该过程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5)下图可表示氮化镓与铜组装成的人工光合系统的工作原理。H+向______(填“左”或“右”)池移动;铜电极上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
5.(2022·山西太原·统考一模)无水氯化镨(PrCl3)是制取稀土金属镨及镨合金的主要原料,采用以下工艺流程可由孪生矿(主要含ZnS、FeS、Pr2S3、SiO2等)制备氯化镨晶体(PrCl3·6H2O)。
已知:①2FeCl3+ZnS=ZnCl2+2FeCl2+S;2FeCl3+FeS=3FeCl2+S
②该条件下,溶液中部分金属离子生成氢氧化物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时的pH如下表所示:
金属离子
Zn2+
Fe3+
Fe2+
开始沉淀时的pH
5.4
2.2
7.5
沉淀完全时的pH
6.4
3.2
9.0
回答下列问题:
(1)①若其他条件不变,采取下列措施能提高镨元素浸出率的有_________(填字母)。
A.适当升高溶浸温度B.适当加快搅拌速率C.适当缩短溶浸时间
②写出“溶浸”时Pr2S3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
(2)“滤渣1”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
(3)在“沉淀”时加入氨水逐步调节溶液的pH至6.5,依次析出的金属离子是_________;已知Fe(OH)3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与FeS2混合焙烧时生成Fe3O4和S,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4)①利用电解法可以生产金属镨。先将氯化镨与工业纯KCl配成二元电解质体系(PrCl3-KCl);然后置于石墨电解槽内熔化,通入直流电进行电解。电解过程中得到金属镨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
②科学家以氯化镨气溶胶为前驱体,研究了PrCl3·6H2O的高温热解机制。利用X射线衍射技术分析,其结果如下表所示:
热解温度/℃
氯化镨气溶胶的热解产物
600
Pr(OH)2Cl和PrOCl
700~1000
Pr(OH)2Cl、PrOCl和PrO2
1100
PrO2和Pr(OH)2Cl
以上热解产物中,热稳定性最差的是_________(填化学式)。氯化镨的高温热解过程主要是发生PrCl3的水解反应、Pr(OH)2Cl的脱水反应和PrOCl的氧化反应,从表中数据分析1100℃时热解产物主要为PrO2而无PrOCl的原因是_________。
6.(2023·山西太原·统考一模)以电解铝废渣(主要含AlF3、NaF、LiF、CaO)为原料,制备电池级碳酸锂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 AlF3、LiF难溶于水,LiOH溶于水,Li2CO3微溶于水,Ksp(Li2CO3) 2.5×10-2、Ksp( CaCO3) = 2.8×10-9。回答下列问题:
(1)①电解氧化铝生成铝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无碳电解铝技术是利用陶瓷材料替代碳作阳极,该技术的优点之一是___________。
②已知AlCl3可形成共价分子, AlF3为离子晶体,从电负性的角度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_。
(2)“气体1”是___________ ( 填化学式,下同),“滤渣1”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
(3)已知“碱解”同时生成白色沉淀,写出生成“气体2”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4)“苛化”中存在如下反应:Li2CO3(s)+Ca2+(aq)⇌2Li+(aq)+ CaCO3(s)。通过计算解释生石灰能使Li2CO3完全转化的原因:______________。
(5)Al-Li合金具有低密度、耐腐蚀等特点,已成为航天器的重要结构材料。一种Al3Li合金的晶胞如图所示,其中白球代表的是___________;若其晶胞参数为apm,则该合金的晶体密度为___________g·cm-3 (列出计算式,阿伏加德罗常数用NA表示)。
三、原理综合题
7.(2021·山西太原·统考一模)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利用一直是科学研究的热点领域,工业上可利用反应I:CO2(g)+3H2(g)=CH3OH(g)+H2O(g)制备甲醇。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H2的燃烧热为ΔH1=-285.8kJ·mol-1
H2O(g)=H2O(1) ΔH2=-44.0 kJ·mol-1
CH3OH(g)+3/2O2(g)=CO2(g)+2H2O(g) ΔH3=-676.0 kJ·mol-1
则反应I的ΔH=______。
(2)T℃下,将6mol CO2和8mol H2组成的气态混合物充入2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I,容器中n(H2)随时间的变化如图中实线所示。
①从反应开始至a点,用CO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CO2)=______,氢气的转化率为______。
②该温度下,达到平衡时容器的总压为p总kPa,则此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p=______(kPa)-2。(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气体分压=气体总压x体积分数)
(3)①若图中虚线表示仅改变温度时n(H2)随时间的变化,则升高温度对应的是曲线______(填“I”或“II”),判断的依据是______。
②a点的正反应速率______b点的逆反应速率(填“>”、“<”或“=”)。
(4)在T℃下,提高CO2平衡转化率的一种措施是______。
8.(2022·山西太原·统考一模)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有助于实现“双碳目标”。在二氧化碳加氢制甲烷的反应体系中,主要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有
反应Ⅰ:CO2(g)+4H2(g)CH4(g)+2H2O(g) kJ·mol-1
反应 Ⅱ:CO2(g)+H2(g)CO(g)+H2O(g) =+41.2 kJ·mol-1
反应Ⅲ :2CO(g)+2H2(g)CO2(g)+CH4(g) =-247.1 kJ·mol-1
起始时向恒压、密闭容器中通入1 mol CO2和4 mol H2,平衡时CH4、CO、CO2的物质的量随温度的变化如图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 CH4(g)+H2O(g) CO(g)+3H2(g)的 =___________。
(2)图1中表示n(CH4)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___(填图中字母),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
(3)①在600℃时,已知平衡体系中n(H2)=a mol,则n(H2O)= ___________mol(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需化简)。
②若平衡时体系的压强为p,则反应Ⅲ的平衡常数Kp=___________。(用含a、p的代数式表示,列出计算式即可,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表示,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4)科研人员提出CeO2催化CO2合成碳酸二甲酯(DMC)的反应过程如图2所示,由图可知 其中没有O-H键断裂的步骤是___________ (填“①”、“②'或“③”),合成DMC的总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CH3OH不需标注同位素原子)。
9.(2023·山西太原·统考一模)运用化学反应原理研究合成氨反应有重要意义。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成氢气:将水蒸气通过红热的炭即产生水煤气。C(s)+H2O(g)⇌H2(g)+CO(g) ΔH= +131.3 kJ·mol-1, ΔS = +133.7 J·mol-1·K-1,该反应在低温下___________(“能”或“不能”)自发进行。
(2)已知在T ℃时,反应N2(g)+3H2(g)⇌2NH3(g)的平衡常数K = 0.5,相关化学键键能数据如表:
化学键
N≡N
H-H
N-H
键能/(kJ·mol-1)
946
436
390.8
①T℃时, 2NH3(g)⇌N2(g)+3H2(g)的ΔH =___________。
②T℃时,在1L密闭容器中进行合成氨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N2、H2、NH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4 mol 、2 mol 、4 mol,则此时反应v正(N2)___________v逆(N2)(填“>”“1×105,可以使溶液中的Li2CO3比较彻底地转化
(5) Al
【分析】电解铝之后的废渣先经过酸溶,让氟离子变成HF而除去,再加入水进行水浸,除掉微溶于水的硫酸钙,再加入碳酸钠溶液进行碱解,除去铝离子,同时生成二氧化碳,再加入生石灰进行苛化,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钙沉淀,最后得到含有NaOH和LiOH的混合溶液,再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进行碳化,生成的电池级碳酸锂。
【详解】(1)①电解氧化铝,生成铝和氧气,方程式为,比起碳来说,陶瓷更加稳定,不会与氧气发生反应,故优点就是防止阳极与氧气反应;
②F的电负性大于Cl,F与Al的电负性相差较大,与Al形成的是离子键,而Al和Cl的电负性相差不大,形成的是共价键;
(2)气体1是酸溶时,氟离子结合氢离子生成的HF。滤渣1是在水浸时将微溶 于水的硫酸钙沉淀了出来。
(3)碱解时,加入的碳酸钠与溶液中的铝离子发生双水解,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二氧化碳气体,其方程式为;
(4)Li2CO3(s)+Ca2+(aq) ⇌2Li+(aq)+ CaCO3(s)的平衡常数,故该反应可以进行完全,可以使溶液中的Li2CO3比较彻底地转化。
(5)该晶胞中白球的个数为个,黑球为,根据化学式Al3Li可知,白球为Al,黑球为Li。该晶胞的质量为g,体积为(a×10-10)3cm3,故密度为g/cm3。
7. -49.4kJ/mol 45% Ⅰ 曲线Ⅰ反应速率更快且平衡时n(H2)变大,平衡逆向移动 增大n(H2)或缩小容器的容积,增大压强
【详解】(1)已知:H2的燃烧热为ΔH1=-285.8kJ·mol-1,则反应①:H2的燃烧热化学方程式为: ,变化②为:H2O(g)=H2O(1) ΔH2=-44.0 kJ·mol-1,反应③为:CH3OH(g)+O2(g)=CO2(g)+2H2O(g)ΔH3=-676.0 kJ·mol-1,按盖斯定律,反应Ⅰ=反应①×3-变化②-反应③,则反应I的ΔH= 3ΔH1-ΔH2-ΔH3=-49.4kJ/mol。
(2) ①T℃下,将6mol CO2和8mol H2组成的气态混合物充入2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I,从反应开始至a点,用CO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 ,氢气的转化率。②由已知、图示数据可得三段式: ,则混合气体中,, 该温度下,达到平衡时容器的总压为p总kPa,则此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即Kp= (kPa)-2。
(3)①早拐早平速度快,升温时反应速率增大、CO2(g)+3H2(g)=CH3OH(g)+H2O(g) ΔH=-49.4kJ/mol平衡左移,氢气的物质的量减小,故:若图中虚线表示仅改变温度时n(H2)随时间的变化,则升高温度对应的是曲线I,反应判断的依据是:曲线Ⅰ反应速率更快且平衡时n(H2)变大,平衡逆向移动。②从a到b,反应物浓度下降,反应速率减小,则a点的正反应速率b点的逆反应速率。
(4) CO2(g)+3H2(g)=CH3OH(g)+H2O(g)的正反应是气体分子总数减小的反应,在T℃下,提高CO2平衡转化率的一种措施是:体积不变时增大n(H2)或缩小容器的容积,增大压强。
8.(1)+205.9KJ∙mol-1
(2) A 反应Ⅰ和Ⅲ均为放热反应,当温度升高时,平衡均逆向移动,n(CH4)均减小
(3) 3.26-a
(4) ② 2CH3OH+CO2 CH3OCOOCH3+H2O
【分析】图1升高温度时,反应Ⅱ的平衡正向移动,反应Ⅲ的平衡逆向移动,平衡的移动使CO的含量升高,C表示CO的变化;反应Ⅰ和Ⅲ均为放热反应,当温度升高时,平衡均逆向移动,n(CH4)均减小,A表示甲烷的变化;B代表二氧化碳。
图2:反应原理:①CH3OH+H-O-催→CH3O-催+H2O,②CH3O-催+CO2→CH3COO-催,③CH3OH+CH3COO-催→CH3OCOOCH3+H-O-催,总反应为:2CH3OH+CO2→CH3OCOOCH3+H2O。
(1)
反应Ⅰ:CO2(g)+4H2(g)CH4(g)+2H2O(g) kJ·mol-1
反应 Ⅱ:CO2(g)+H2(g)CO(g)+H2O(g) =+41.2 kJ·mol-1
反应Ⅲ :2CO(g)+2H2(g)CO2(g)+CH4(g) =-247.1 kJ·mol-1
起始时向恒压、密闭容器中通入1 mol CO2和4 mol H2,平衡时CH4、CO、CO2的物质的量随温度的变化如图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由盖斯定律可知:Ⅱ-Ⅰ得 CH4(g)+H2O(g) CO(g)+3H2(g)的 =+41.2 kJ·mol-1-( kJ·mol-1)=+205.9KJ∙mol-1。故答案为:+205.9KJ∙mol-1;
(2)
图1中表示n(CH4)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是A(填图中字母),判断依据是反应Ⅰ和Ⅲ均为放热反应,当温度升高时,平衡均逆向移动,n(CH4)均减小。故答案为:A;反应Ⅰ和Ⅲ均为放热反应,当温度升高时,平衡均逆向移动,n(CH4)均减小;
(3)
①在600℃时,已知平衡体系中n(H2)=a mol,
则n(H2O)= (2×0.37+4-2×0.37-a)=(3.26-a)mol(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需化简)。故答案为:3.26-a;
②从图中读出,2CO(g)+2H2(g)CO2(g)+CH4(g)中n(CO2)=0.26mol,n(CH4)=0.37mol,n(CO)=0.37mol,又n(H2)=amol,反应Ⅱ是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由反应Ⅰ求出气体物质的量的变化量为2×0.37,反应后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5-2×0.37=4.26mol,若平衡时体系的压强为p,则反应Ⅲ的平衡常数Kp==。(用含a、p的代数式表示,列出计算式即可,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表示,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故答案为:;
(4)
由图可知 ①中CH3OH生成CH3O-,CH3OH中的O-H键断裂;②中没有O-H键断裂;③CH3OH生成CH3OCOOCH3,CH3OH中的O-H键断裂,其中没有O-H键断裂的步骤是② (填“①”、“②'或“③”),合成DMC的总反应方程式为2CH3OH+CO2 CH3OCOOCH3+H2O。(CH3OH不需标注同位素原子)。故答案为:②;2CH3OH+CO2 CH3OCOOCH3+H2O。
9.(1)不能
(2) +90.8kJ/mol =
(3)N ≡N键在“热Fe”表面断裂,有利于提高合成氨的反应速率;氨气在“冷Ti”表面生成,有利于提高氨的平衡产率
(4)加快合成氨反应速率;促使平衡正向移动,提高氨的平衡产率
(5) AB 第二步 0.15
【详解】(1)放热、气体增加有利于反应的发生, ΔH>0、 ΔS>0在高温条件下可发生,所以该反应低温不能发生。答案为不能;
(2)ΔH=E(反应物断键吸收的总能量)-E(生成物成键放出的总能量)=6×390.8-(946+436×3)=+90.8kJ/mol。此时的浓度熵为,则反应为平衡状态,v正(N2)=v逆(N2)。答案为+90.8kJ/mol;=;
(3)N ≡N键断裂吸收热量,N2在“热Fe”表面断裂,有利于提高合成氨的反应速率。同时,N-H键的形成释放热量,氨气在“冷Ti”表面生成,有利于提高氨的平衡产率。答案为N ≡N键在“热Fe”表面断裂,有利于提高合成氨的反应速率;氨气在“冷Ti”表面生成,有利于提高氨的平衡产率;
(4)v= kcα(N2)cβ( H2)c-1(NH3) 知v与NH3浓度成反比,移走氨气降低浓度使v增大,同时移走产物使平衡正向移动。答案为加快合成氨反应速率;促使平衡正向移动,提高氨的平衡产率;
(5)A.增加反应物的浓度反应物CO2平衡正向,NH3的转化率增加,A项符合题意;
B.该体系为气体减小的过程,增大压强平衡正向,NH3转化率增大,B项符合题意;
C.尿素为纯液体,移走对平衡无影响,C项不符合题意;
D.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无法改变平衡状态及转化率,D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B。
活化能越高反应速率小。已知第一步反应速率快,则第一步活化能低于第二步。
反应前NH3的体积分数为50%,NH3和CO2按物质的量1:1投料。设NH3起始为1mol,列出三段式为
平衡时NH3的体积分数为20%,则 a=。则平衡时CO2的体积分数为则H2O的体积分数为30%。P(NH3)=20%×(10MPa)=2 MPa,P(CO2)=50%×(10MPa)=5MPa,P(H2O)=30%×(10MPa)=3 MPa,则K= 。答案为0.15。
10. 42NA C C有4个价电子,处于易得和易失电子的中间位置 平面三角形 SO3 sp2、sp3 CH3COOH分子间存在氢键、而HCOOCH3分子之间没有氢键
【分析】按等电子体理论、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计算硝酸根离子中的价层电子对数、并确定其等电子体;用均摊法计算晶胞的质量、按密度ρ=计算晶胞的边长、求出2个离子之间的距离;
【详解】(1)Ni原子序数为28,基态Ni原子价层电子的排布式为3d84s2,由泡利原理、洪特规则,可得的价电子轨道表示式为;单键全部是σ键、双键中有1个σ键、1个π键,则由图a的结构简式可知:不饱和五元环的σ键有2×7+2×3+2=22个,每个五元环内有1个CH2、1个N、3个CH,2个五元环内共有2×10=20个σ键,则1个配合物分子含σ键42个,1mol配合物含σ键数目为42NA。
(2)C、N、O三种元素位于第二周期,同一周期元素的电负性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大,所以电负性 ,电负性最小的是C,C在形成化合物时,其键型以共价键为主,原因是碳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处于易得和易失电子的中间位置,不容易得或失电子形成稳定结构。
(3)Ni(NO3)2中阴离子为硝酸根离子,中心原子N的孤电子对数为、 价层电子对数为3+0=3,故其空间构型是平面三角形;硝酸根离子为4原子的微粒、价电子总数为24,与之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分子的化学式:SO3(或BF3)。
(4)图a配合物中,碳原子有饱和碳原子,有不饱和的双键碳原子:碳碳双键、碳氮双键、碳氧双键,故碳原子的杂化类型是sp3、sp2。CH3COOH和甲酸甲酯(HCOOCH3)互为同分异构体,常压下CH3COOH的沸点高于HCOOCH3的主要原因是:CH3COOH分子间存在氢键、而HCOOCH3分子之间没有氢键。
(5)①由晶胞结构知,氧离子位于棱边的中点和体心,数目为 ,镍离子位于面心和顶点,则数目为,晶胞的质量为 ,晶体密度为ρg·cm-3,设晶胞边长为acm,晶胞的体积 ,则 ,该晶胞中最近的两个O2-之间的距离为 。
②平面NiO基本结构单元为,每个结构单元含有1个“NiO“,每个氧化镍所占的面积=(2am)×(2am×sin60°)=2a2m2,则每平方米含有的氧化镍个数 ,每个氧化镍的质量 ,所以每平方米含有的氧化镍质量 g。
11.(1) ds
(2)N>O>C
(3) 5 sp2和sp3 Cu2O中Cu+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10,CuO中Cu2+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9,前者为全充满结构更稳定
(4) [Cu(H2O)4]SO4∙H2O 正四面体形 ABE
(5) 8
【详解】(1)氮是7号元素,基态氮原子的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为,在元素周期表中铜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104s1,属于ds区(填 “s”、“p”、“d” 或“ds”)。故答案为:;ds;
(2)同周期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增大,N的2p能级上为半充满结构,第一电离能变大,C、N、O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O>C。故答案为:N>O>C;
(3)X中铜离子与4个O和1个N形成共价键,X中Cu2+的配位数是5,吡啶环上的碳、羰基上的碳为sp2杂化,甲基上有碳为sp3杂化,C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sp2和sp3。在高温下,Cu2O比CuO稳定,从离子的电子层结构角度分析,主要原因是Cu2O中Cu+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10,CuO中Cu2+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9,前者为全充满结构更稳定。故答案为:5;sp2和sp3;Cu2O中Cu+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10,CuO中Cu2+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9,前者为全充满结构更稳定;
(4)胆矾的化学式用配合物的形式可表示为[Cu(H2O)4]SO4∙H2O;硫酸根中心原子硫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采用sp3杂化,其阴离子的空间结构为正四面体形;胆矾中存在的化学键有A.硫酸根离子与四氨合铜离子间的离子键,B.O-H、S-O共价键 E.铜与氧间的配位键,不存在分子间作用力,氢键不是化学键,故选ABE;故答案为:[Cu(H2O)4]SO4∙H2O;正四面体形;ABE;
(5)某铜的氮化物晶胞参数为a pm。该晶体中,与Cu原子最近的Cu原子有8个,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每个晶胞中含铜:12×=3,含氮8×=1,则该晶体的密度为=g·cm-3(列出计算式)。故答案为:8;。
12. 羧基、氯原子 HOOCCH2COOH+ 2CH3CH2OH 2H2O+CH3CH2OOCCH2COOCH2CH3 取代反应 2,2-二甲基丁烷 8 (CH3)3CCH2CHO
【分析】A可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已知A可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说明A中含有羧基,则A为CH3COOH,A发生取代反应生成B,B能发生信息①的反应,则B为ClCH2COOH,C为HOOCCH2COOH,C和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D,D为CH3CH2OOCCH2COOCH2CH3,根据G结构简式知,D发生取代反应生成E,E为, E→F为两步连续氧化反应,中间产物甲可发生银镜反应,甲的结构简式是,F结构简式为,F和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G,G发生信息③的反应生成H为,J发生黄鸣龙反应生成K,根据K结构简式知,J为,I的分子式为C5H8O2,能使Br2的CCl4溶液褪色,说明含有碳碳双键,根据J知I结构简式为CH3CH2OOC-CH=CH2,以此来解答。
【详解】(1)据分析,B为ClCH2COOH,则B中含有的官能团是羧基、氯原子。
(2)C→D的反应,为丙二酸和乙醇之间按物质的量之比为1:2进行的酯化反应,化学方程式是HOOCCH2COOH+ 2CH3CH2OH 2H2O+CH3CH2OOCCH2COOCH2CH3,D为CH3CH2OOCCH2COOCH2CH3, E为,则D→E的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
(3) E为、F为,E→F为两步连续氧化反应,中间产物甲可发生银镜反应,甲的结构简式是。
(4)据分析,G→H,发生的是信息③反应,则H的结构简式是。
(5) ①化合物乙,经过黄鸣龙反应得到化合物丙,则丙为,属于烷烃,用系统命名法命名,其主链4个碳原子、2号碳原子上有2个甲基,则丙的化学名称是2,2-二甲基丁烷。
②乙的分子式为C6H12O,不饱和度为1,乙的同分异构体中,含-CHO的能与新制的Cu(OH)2反应,即-CHO与-C5H11组成的能与新制的Cu(OH)2反应 ,-C5H11为戊基,正戊烷分子内有3种氢原子、对应的戊基有3种、异戊烷分子内有4种氢原子、对应的戊基有4种、新戊烷分子内有1种氢原子、对应的戊基有1种、故共有8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3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9:2:1,则分子内有3种氢原子、醛基上有1个H、另外有1个-CH2-,有3个-CH3,则结构简式是(CH3)3CCH2CHO。
13.(1) 甲苯 羰基、醚键
(2)、
(3) 2+O22+2H2O
(4)保护酚羟基,防止在酚羟基反应过程中被氧化
(5)
【分析】A为芳香族化合物,含有苯环,其分子式为C7H8,所以结构简式为,经多步反应生成B,根据反应条件可知,B与试剂R发生类似已知信息的反应生成C,结合B、C的结构简式可知R为,C水解生成D,D在催化氧化生成E,根据E中含有羰基可知,C水解后生成羟基,所以D为。
(1)
A的结构简式为,苯环上有一个甲基,所以名称为甲苯;根据M的结构简式可知其含氧官能团有羟基、羰基、醚键;
(2)
B中含有8个C原子,2个O原子,不饱和度为5,其同分异构体满足:能发生水解反应,不能发生银镜反应,可知含有酯基,但不是甲酸某酯,核磁共振氢谱有4组峰,峰面积比为1:2:2:3,即结构对称,可得满足相关条件的芳香族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
(3)
根据分析,R的结构简式为;D中羟基被催化氧化生成D,化学方程式为2+O22+2H2O;
(4)
根据后续产物可知-OCH3最终又转化为酚羟基,结合酚羟基很活泼性质,容易发生氧化反应可知,其目的就是保护酚羟基,防止在酚羟基反应过程中被氧化;
(5)
乙醇为CH3CH2OH,2-丁醇为,通过乙醇合成2-丁醇需要将碳链加长,根据已知信息可知CH3CHO可以和CH3CH2Cl在Mg/乙醚条件下生成,再水解即可得到2-丁醇,而乙醇被催化氧化可以生成CH3CHO,与浓盐酸发生取代反应可以生成CH3CH2Cl,所以合成路线为。
14.(1) 酮羰基、硝基 反式
(2) 浓硫酸、浓硝酸、加热
(3) 取代反应
(4) 17
【分析】A→B为苯环的硝化。②Fe、HCl为-NO2的还原。③为-NH2转变为-NHOCCH3,发生取代反应,C为。逆推法得B为,A为。⑤N-H中的H被-CH2CH3取代。
【详解】(1)由上分析,B中含有C=O、-NO2,B中官能团为羰基、硝基。若R3>R4且R1>R2,则为顺式;当R3>R4且R1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上海黄浦区2021届-2023届高考化学三年模拟(二模)按题型分类汇编-02非选择题,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结构与性质,填空题,有机推断题,实验题,原理综合题,工业流程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上海崇明区2021届-2023届高考化学三年模拟(二模)按题型分类汇编-02非选择题,共3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实验题,原理综合题,元素或物质推断题,有机推断题,填空题,工业流程题,结构与性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安徽黄山2021届-2023届高考化学三年模拟(二模)按题型分类汇编-02非选择题,共3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工业流程题,实验题,原理综合题,结构与性质,有机推断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