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10-1《兰亭集序》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10-1《兰亭集序》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1页
    10-1《兰亭集序》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2页
    10-1《兰亭集序》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3页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0.1 兰亭集序课后复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0.1 兰亭集序课后复习题,共13页。
    10-1 兰亭集序 同步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型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抬头观览浩渺的宇宙,低头审视繁多的物类,借以放眼纵观,舒展胸怀,足以尽情地享受着看和听的乐趣,实在很愉快啊。B.清流激湍,映带左右。——清澈而浪花四溅的急流,像带子一样在左右流淌。C.所之既倦。——对(自己)所喜爱或得到的事物已经厌倦。D.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有的人喜欢倾吐自己的志趣抱负,在室内和朋友畅谈。2.下列词语的字形、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无误的一项是(    A.燥热     惠风     duān     shāngB.皙得     禊事     dàn      shāngC.俯仰     嗟悼     稽(kuài      约(chuòD.葵丑     暮春     hái       怀(chěng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艺术往往能让人充满浪漫主义情怀,许多画家常常在生活中放浪形骸,不修边幅。B情随事迁,人的心情不同,对所遇到的事也就会有不同的感受。C.在迷人的天山牧场游目骋怀,我眼前的美景宛若幅风景画。D.这股带着潮气的风经胶东半岛的崇山峻岭的阻拦过滤,只剩下凉爽和惬意。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王羲之和颜真卿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两座高峰。中国书法是以汉字为唯一载体的艺术。(        )。汉字的抑扬顿挫和无穷组合,造就了中华文化的辉煌灿烂和_________。古人说“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可见创造汉字是一项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事业,是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体现。汉字是中国的根,中国人的根,中华传统文化的根,中国书法的根。而书法是汉字的艺术,离开汉字就没有中国书法,就不是中国书法。历史上汉字在先,书法在后。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金文、石鼓文,包括出土的大量简帛文字,主要是交流传播和文化积累的工具。虽然我们今天也把它们称为书法,但在当时它们并不叫书法。中华民族是伟大的,也是幸运的。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孕育了源远流长的中国书法,又孕育了王羲之、颜真卿这样伟大的书法家,留下了《兰亭集序》《祭侄文稿》这样伟大的书法作品。书圣王羲之最伟大的贡献是完成了中国书法的艺术化、___________,在中国书法的提高和普及之间、历史和未来之间架设了桥梁。即使说颜真卿是唐代尚法书风的集大成者,那么王羲之则是晋代尚韵书风的最高代表。颜真卿之所以能够成为继王羲之之后,中国书法史上的又一位伟大书法家,是因为他在继承王羲之书法的基础上,超越了王羲之,开拓了中国书法________的宏大格局和正大气象,达到了骨力和______的高度统一,完成了雄浑、宽博的新体楷书创作,树立了唐代楷书的典范。4.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汉字是中国文化的最小单元,又是中国文化的最高代表B.中国文化的最小单元,又是中国文化的最高代表就是汉字C.汉字是中国文化的最高代表,又是中国文化的最小单元D.中国文化的最高代表就是汉字,它也是中国文化的最小单元5.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博大精深    典范化    空前绝后    婉转B.千姿百态    典范化    空前绝后    含蓄C.博大精深    规范化    前所未有    含蓄D.千姿百态    规范化    前所未有    婉转6.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如果说颜真卿是唐代尚法书风的集大成者,那么王羲之则是晋代尚韵书风的最高代表。B.虽然说王羲之是晋代尚韵书风的最高代表,但是颜真卿是唐代尚法书风的集大成者。C.如果说王羲之是晋代尚韵书风的最高代表,那么颜真卿则是唐代尚法书风的集大成者。D.即使说王羲之是晋代尚韵书风的最高代表,那么颜真卿则是唐代尚法书风的集大成者。  题型二:课内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一)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选自王羲之《兰亭集序》)(二)上谓侍臣曰:右军之书,朕所偏宝,就中逸少之迹,莫如《兰事》。求见此书,劳于寤寐。此僧耆年,又无所用。若为得一智略之士,以设谋计取之,必获。尚书右仆射房玄龄奏曰:臣闻监察御史萧翼者,梁元帝之曾孙,今贯魏州莘县。负才艺,多权谋,可充此使,必当见获太宗遂召见翼。翼奏曰若作公使义无得理臣请私行诣彼须得二王杂帖三数通太宗依给翼遂改冠微服至洛潭,随商人船下,至于越州。又衣黄衫,极宽长潦例,得山东书生之体。日暮入寺,巡廊以观壁画。过辨才①院,止于门前。辩才遥见翼,乃问曰:何处檀越②?翼因便前礼拜云:弟子是北人,将少许蚕种来卖,历寺纵观,幸遇禅师。寒温既毕,语议便合,因延入房内,即共围棋抚琴,投壶握槊,谈说文史,意甚相得。乃曰:白头如新,倾盖若旧,今后无形迹也。便留夜宿,设缸面药酒、茶果等。江东云缸面,犹河北称瓮头,谓初熟酒也。酣乐之后,请各赋诗。彼此讽咏,恨相知之晚,如是者数次,于是诗酒为务,僧俗混然。遂经旬朔,因谈论翰墨,翼曰:弟子先世,皆传二王楷书法,弟子自幼来耽玩,今亦有数帖自随。辨才欣然曰:明日来,可把此看。翼依期而往,出其书以示辨才。辨才熟详之,曰:是则是矣,然未佳善也。贫僧有一真迹,颇是殊常。翼曰:何帖?辨才曰:《兰亭》。翼佯笑曰:数经乱离,真迹岂在?必是响。拓。伪作耳!辨才曰:禅师临亡之际,亲付于吾。那得参差?可明日来看。及翼到,师自于屋梁上槛内出之。翼见讫,故驳瑕指纇③,曰:果是响拓书也。纷竟不定。自示翼之后,更不复安于梁槛,并萧翼二王诸帖,并借留置于几案之间。自是翼往还既数,童弟等无复猜疑。后辨才出赴邑汜桥南严迁家斋,翼遂私来房前,谓弟子曰:翼遣却帛子在床上。童子即为开门。翼遂于案上取得《兰亭》及御府二王书帖,便赴永安驿。翼便驰驿而发,至都奏御,太宗大悦。(摘自何延之《兰亭记》)【注】①辨才:辨才禅师。②檀越:指施主,即施与僧众衣食,或出资举行法会等之信众。③纇:丝的结,引申指缺点。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翼奏曰/若作/公使义无得理/臣请私行诣彼/须得二王杂帖/三数通/太宗依给翼/遂改冠微服/至洛潭B.翼奏//若作公使/义无得理/臣请私行/诣彼须得/二王杂帖三数通/太宗依给/翼遂改冠微服至洛潭C.翼奏曰/若作公/使义无得理臣请/私行诣彼/须得二王杂帖三/数通太宗/依给翼/遂改冠微服至洛潭D.翼奏曰/若作公使/义无得理/臣请私行诣彼/须得二王杂帖三数通/太宗依给/翼遂改冠微服/至洛潭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A.癸丑:干支纪年的癸丑年。古人常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循环相配来表示年的次序。结合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生肖系统,可知,永和九年是牛年。B.倾盖:盖,马车上的伞盖。倾盖指途遇好友,停车靠近交谈,伞盖倾斜相交,选文(二)指朋友间的亲切交流。C.旬朔:旬,十日为一旬;朔,农历每月初一。旬朔,十天或者一个月,泛指不长的时日。D.响拓:实为向拓,是复制法书的一种方法。法书墨迹因年代久远,纸色沉暗,字迹难辨,故在模制时,须向光照明,以纸覆帖(常用油纸、蜡纸),勾勒其原字笔画,再以墨笔填充,故而又称影书影覆9.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兰亭集序》记叙的是东晋时期名士们的一次大集会,表达了王羲之对人生的思考。文章融叙事、写景、抒情、议论于一体,文笔腾挪跌宕,语言清畅精警,富有哲理。B.选文(一)中的字绾住《兰亭集序》前半部分的内容,既是对雅集的一种概括,也为下文的岂不痛哉蓄势。C.唐太宗为了得到《兰亭》帖,答应了萧翼的请求,将王羲之、王献之的三四份杂帖送给了他。D.何延之《兰亭记》叙述的是书法史上的大事,描述了萧翼入寺寻机得到《兰亭》帖的故事,将萧翼的狡黠写得十分舒展生动。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和课内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2)负才艺,多权谋,可充此使,必当见获。11.孙绰《三月三日兰亭诗序》:耀灵纵辔,急景西迈,乐与时去,悲亦系之。往复推移,新故相换,今日之迹,明复陈矣。与选文(一)王羲之的情感有共通之处,请简要概括。  题型三:课内经典阅读理解12.作者认为朱子颖可以怎样处理好公务和创作的关系?结合文意,根据自己的理解作答。13.下列语句均出自《兰亭集序》,全都能表达人生可痛感慨的一组是(      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老之将至,所之既倦    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A①②⑤ B③④⑤ C①②⑥ D③④⑥14.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都能揭示作者心情悲痛的原因的一组是 仰观宇宙之大          趣舍万殊,静躁不同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死生亦大矣            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④⑥ D③④⑤ 题型四:语言表达1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在王羲之生活的时代,虽然①________,但简牍依然存在,所以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中包含着不同的书写习惯。②______________,又利用当时已经成为主要书写材料的纸张的特征,将其书法加以变化,形成自己独特的书法风格,③________:唐时及以后书法学习者,均以王羲之为正宗;直至今日,王羲之的书法范本仍广为流传,成为我们宝贵的艺术财富。
    参考答案:1B【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B. “像带子一样在左右流淌理解有误。映带是映衬、围绕的意思。清流激湍,映带左右的意思是清澈而浪花四溅的急流,在亭子周围辉映环绕故选B2C【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音、字形的能力。A激湍“duān”错误,应读“tuān”,需要注意与的区别。B皙得错误,应为暂得D葵丑错误,应为癸丑故选C3B【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运用词语的能力。B.情随事迁:思想感情随着情况的变迁而发生变化。不符合语境,语境强调人的心情会影响事情的感受。A.放浪形骸:行为放纵,不受世俗礼法的束缚。C.游目聘怀:纵展眼力,开畅胸怀。D.崇山峻岭:高而险峻的山岭。故选B4A    5C    6C 【解析】4.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运用之衔接补写能力。A.根据前后文中国书法是以汉字为唯一载体的艺术”“汉字的抑扬顿挫和无穷组合分析,括号中句子表述的主体应是汉字,排除BD两项。比较AC两项,应先说最小单元,后说最高代表,形成递进关系,排除C项。故选A5.本题考查学生正确理解并运用近义词的能力。博大精深:(思想、学说等)广博高深。千姿百态:形容姿态多种多样,各不相同。语境形容中华文化,应用博大精深典范:可以作为学习、仿效标准的人或事物。规范:约定俗成或明文规定的标准。是后缀,加在名词或形容词之后构成动词,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语境强调王羲之使中国书法有了一定的标准,应用规范化空前绝后:以前没有过,以后也不会有,多用来形容非凡的成就或盛况。前所未有:历史上从来没有过。语境用于强调颜真卿的成就是其之前所没有的,并没有强调以后也不会有,应用前所未有婉转:(说话)温和而曲折(但是不失本意)。(歌声、鸟鸣声等)抑扬动听。含蓄:包含。(言语、诗文)意思含而不露,耐人寻味。(思想、感情)不轻易流露。语境形容的是颜真卿的书法,应用含蓄故选C6.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画波浪线句存在两处语病:一是语序不当,根据时间顺序和上下文语意,应先说王羲之是……”,再说颜真卿则是……”;二是关联词使用错误,语境是假设关系,故应用如果……那么……”B虽然转折,不合题意,D即使……那么不搭配。只有C项完全修改正确。故选C7D    8B    9C    10.(1)用来纵目观察,开畅胸怀,足以尽情享受所见所闻的乐趣,实在很快乐。2)他多才多艺,富有权术、智谋,可以担当这个使命,一定会得到《兰亭》帖。    11.都抒发了人生苦短,情随事迁,欢乐易逝的感慨。 【解析】7.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萧翼奏道:如果充当公家的使节,情义上说是没有理由得到《兰亭》帖的。臣请求以私事出行到那儿去,需要王羲之、王献之的杂帖三四份。太宗依从他的请求,并把王羲之、王献之的帖交给 了他。于是,萧翼改变冠戴,换上民服到洛阳。奏曰指上奏说,语意紧密,不断开,排除B公使的宾语,不断开,排除AC故选D8.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的能力。 B.“途遇好友错。倾盖:指途中相遇,停车交谈,双方车盖往一起倾斜。形容一见如故或偶然的接触。并非是途遇好友故选B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将王羲之、王献之的三四份杂帖送给了他错误。根据原文臣请私行诣彼,须得二王杂帖三数 通,太宗依给可知,萧翼为了完成任务,需要二王的杂帖为诱饵,太宗只是把王羲之、王献之的三四份杂帖借给萧翼,用来完成任务,并非是送给萧翼。故选C10.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所以,用来……的;,尽情享受;,的确,实在。2,享有;,担当;,得到。1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孙绰的耀灵纵辔,急景西迈,乐与时去,悲亦系之。往复推移,新故相换,今日之迹,明复陈矣,是说太阳仿佛挥鞭纵马一般,急急地向西落去,快乐随时间逝去,悲伤油然而生。循环往复,新旧交换,当下的景象,之后也会变成陈迹,抒发了人生苦短、情随事迁、欢乐易逝的感慨。从选文(一)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岂不痛哉!可知,作者王羲之也抒发了对人生短暂、情随事迁、欢乐易逝的感慨。 参考译文:(一)永和九年,时在癸丑之年,三月上旬,我们会集在会稽郡山阴城的兰亭,为了做禊礼这件事。诸多贤士能人都汇聚到这里,年长、年少者都聚集在这里。兰亭这个地方有高峻的山峰,茂盛高密的树林和竹丛;又有清澈激荡的水流,在亭子的左右辉映环绕,我们把水引来作为漂传酒杯的环形渠水,排列坐在曲水旁边,虽然没有管弦齐奏的盛况,但喝着酒作着诗,也足够来畅快表达幽深内藏的感情了。  这一天,天气晴朗,和风习习,抬头纵观广阔的天空,俯看观察大地上繁多的万物,用来舒展眼力,开阔胸怀,足够来极尽视听的欢娱,实在很快乐。  人与人相互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有的人在室内畅谈自己的胸怀抱负;有的人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约束,放纵无羁的生活。虽然各有各的爱好,安静与躁动各不相同,但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一时感到自得,感到高兴和满足,竟然不知道衰老将要到来。等到对于自己所喜爱的事物感到厌倦,心情随着当前的境况而变化,感慨随之产生了。过去所喜欢的东西,转瞬间,已经成为旧迹,尚且不能不因为它引发心中的感触,况且寿命长短,听凭造化,最后归结于消灭。古人说:“死生毕竟是件大事啊。”怎么能不让人悲痛呢?(二)皇上对侍臣说:“王羲之的书法,是我特别珍爱的。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中,没有赶得上《兰亭》帖的。我日夜操心,设法见到此帖。(《兰亭》帖对)这个到了晚年的和尚又没有什么用处。如果找到一个有智慧、有谋略的人,让他设计谋取此帖,就一定能得到。”尚书右仆射房玄龄奏说:“臣听说监察御史萧翼是梁元帝的曾孙,如今籍贯在魏州莘县。他多才多艺,富有权术、智谋,可以担当这个使命,一定会得到《兰亭》帖。”太宗就召见萧翼。萧翼奏道:“如果充当公家的使节,情义上说是没有理由得到《兰亭》帖的。臣请求以私事出行到那儿去,需要王羲之、王献之的杂帖三四份。”太宗依从他的请求,并把王羲之、王献之的帖交给了他。于是,萧翼改变冠戴,换上民服到洛阳,随乘商船顺流而下,来到越州。又穿上黄衣衫,极其宽大随便,很符合山东书生的身份。傍晚时分,他进入寺庙,在廊庑间闲步,观赏着壁画。经过辨才的庭院,他在门前止步。辨才远远看见萧翼,就问道:“哪儿的施主?”萧翼乘机上前作揖行礼说:“弟子是北方人,带一些蚕种来卖,游历寺庙纵目观赏,有幸遇到禅师。”寒暄之后,言谈就投机起来, 辨才就把他引入房内,马上一起下围棋、弹古琴,玩投壶、握槊的游戏,谈论文学和历史,见解非常投合。辨才便说:“到了头发白时还和初交一样,刚一见面就像老朋友一般。今后用不着拘束了。”就留他宿夜,摆设缸面药酒、茶果等。江东说的缸面,就如河北称瓮头,指初熟酒。极度欢乐之后,邀请宾客赋诗。彼此诵读对方的诗篇,只恨相识太晚。这样一连好几次。于是,饮酒作诗,僧人和俗人混然一片。过了十天或一个月,他们顺便谈论书法,萧翼说:“弟子的先世都继承王羲之、王献之的书法,弟子我自幼以来沉迷、爱好他们的书法,今天也有几本帖随身带着。”辨才高兴地说:“你明天来,可带到这儿来看看。”萧翼按时前往,拿出书帖给辨才看。辨才仔细观看,说:“是倒是的,可并不好。贫僧我有一件真迹,很不平常。”萧翼问:“什么帖?”辨才说:“《兰亭》帖。”萧翼假装笑着说:“几经战乱流离,真迹哪儿还在!一定是摹写的伪造品。”辨才说:“禅师临终之际亲手托付给我的。哪能掺假?你明日可来看!”等到萧翼来了,师父亲自从屋梁的槛架中取出《兰亭》帖。萧翼见了之后,故意吹毛求疵说:“果然是摹写的书帖。”两人争论不休。自从给萧翼看了之后,《兰亭》帖不再放在暗藏的槛架中,并借了王羲之、王献之的字帖留下,一起放在书案上。从此,萧翼往还了好几次,童仆、弟子等都不再对他产生猜疑。后来,辨才外出到邑汜桥南严迁的书斋去,萧冀就私自来到辨才的房前,对辨才的弟子说:“我把包裹书籍的绸巾遗忘在床上了。”童仆立即为他开门。于是,萧翼从书案上拿到《兰亭》及皇家王羲之、王献之的书帖,就赶到永安驿站。萧翼便骑驿站的马兼程出发,到都城启奏皇帝,太宗大为高兴。12.可以利用工作中的片刻闲暇,拿出自己的才智来进行创作,这是完全能够做到的。【详解】此题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考生要浏览材料、圈出相关内容,然后进行整合概括。本题要求回答作者认为朱子颖可以怎样处理好公务和创作的关系?子颖其于簿书丛集,稍求顷刻之暇,出其才力以与古之风人学士相追逐,此则子颖之所能自为者也可以看出,作者认为朱子颖可以利用顷刻之暇,拿出其才力来进行创作。13B【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表现人生之短;表现人的不同生活方式;表现年老来临,兴致不再;表现时间之短,美景易失;表现人难免一死;表现人应该正确看待人生。排除②⑥即可。故选B14D【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归纳作品中表达人物情感倾向的句子的能力。①“仰观宇宙之大,和其后的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是快乐的事情,不能入选,故排除含有AB两项。②“趣舍万殊,静躁不同是指不同的人生姿态,不能揭示悲痛的原因。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这是作者悟出的结果而不是心情悲痛的原因。故排除含有②⑥的选项。综合以上分析:故选D15     纸张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     他既保留了简牍的某些写法     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语段主要介绍了王羲之的书法特点以及对后世的影响。处,从但简牍依然存在”“已经成为主要书写材料的纸张可知,应填纸张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之类的内容;处,从简牍依然存在”“不同的书写习惯以及其利用纸张特征将其书法加以变化可知,应填他既保留了简牍的某些写法之类的内容;处,从后文可知,应填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之类的内容。
     

    相关试卷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第三单元10(兰亭集序 归去来兮辞并序)10.1 兰亭集序精练: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第三单元10(兰亭集序 归去来兮辞并序)10.1 兰亭集序精练,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类,文言文阅读,语言表达,微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0.1 兰亭集序优秀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0.1 兰亭集序优秀同步训练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指出下面有通假字的一项是,下列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0.1 兰亭集序精品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0.1 兰亭集序精品课后练习题,共3页。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