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期末专题过关】2022-2023学年 湘教版地理 七年级上学期-专题训练2《认识地球》

    【期末专题过关】2022-2023学年 湘教版地理 七年级上学期-专题训练2《认识地球》第1页
    【期末专题过关】2022-2023学年 湘教版地理 七年级上学期-专题训练2《认识地球》第2页
    【期末专题过关】2022-2023学年 湘教版地理 七年级上学期-专题训练2《认识地球》第3页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期末专题过关】2022-2023学年 湘教版地理 七年级上学期-专题训练2《认识地球》

    展开

    这是一份【期末专题过关】2022-2023学年 湘教版地理 七年级上学期-专题训练2《认识地球》,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认识地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湘教版)专题过关二 认识地球一、选择题(共25小题)1一年有两次阳光直射,全年昼夜相等的地区是(   A南北回归线之间 B赤道上 C南回归线上                     D北回归线上2地球上五带中,热带与南温带的分界线是(   A.赤道 B.南回归线 C.北回归线 D.南极圈3下列节日中,鞍山的昼长比夜长短的是(   A五一劳动节 B六一儿童节 C八一建军节 D元旦测绘工作者为获得相关地理数据,在甲、乙两地进行测绘。结合所学完成下面4-6小题。4利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测得甲地的位置是(   A.(40°N80°W B.(40°N80°EC.(40°S80°E D.(40°S80°W5利用经纬网判断,乙地在甲地的(   A.西南方 B.东北方 C.正西方 D.东南方6图中乙地(   A.位于中纬度地区   B.位于北温带 C.位于北半球 D.位于东半球    2019年新上映的科幻电影《流浪地球》讲述了在不久的将来太阳即将毁灭,人类和地球将开启预计长达2500年的宇宙流浪之旅。如图是地球围绕燃烧着的大火球(太阳)运动的照片,据此完成下面7-9小题。7关于地球的描述,正确的是(   A是一个正球体 B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C是一个大火球 D地表三分海洋,七分陆地8关于地球绕太阳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A.自西向东自转 B.自东向西自转C.自西向东公转 D.自东向西公转9据图分析地球产生昼夜之分的主要原因是(   A.地球不发光不透明所致 B.地球公转导致C.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所致 D.地球形状导致10对于下列地点描述错误的是(   A.甲位于中纬度、东半球 B.乙地理坐标为(40°N,20°WC.乙位于北半球、西半球 D丙位于南半球、东半球2021101日上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庆祝活动在天安门隆重举行。据此完成11-13题。11101日这天,地球公转运动到(   Aa Bb Cc Dd12这天长春的昼夜长短情况为(   A.昼长夜短 B.昼短夜长 C.昼夜平分 D.极夜13当地球处于点位置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 B.此时为冬至C.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 D.上海为夏季14下列关于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纬线长度相等 B.最长的纬线是赤道C.纬线是半圆形的弧线 D.纬线指示南北方向24届冬奥会将于北京时间202224-22日在我国北京举行,读图完成下面15-18小题。15冬奥会举办期间,地球运行在图1中哪个位置(   A B C D16此时关于北京的描述正确的是(   A.正值冬季,昼长夜短B.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太阳高度一年中最高C.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并逐渐向北移动D.正午影子长度为一年最短17外国的运动员和体育爱好者想知道北京的地理位置应该查阅(   A.中国地形图 B.世界行政区图C.北京气候图 D.北京旅游景点18为方便外国运动员在我国的起居生活,特意在运动员的宿舍安装图2中四个城市的钟表,下列造成不同城市时间差异的原因是(   A.地球公转 B.地球自转C.地壳运动 D.生活习惯为了方便观察地球全貌,人们按照一定比例制作了地球的模型一一地球仪。地球仪是我们认识地球和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工具之一。观察下图,完成下面19-20小题。19从该地球仪中,你能获得的信息是(   A.纬线有无数条,指示南北方向 B.经线呈半圆状,指示东西方向C.地球的半径是6371 D.给地球做一件外衣最少需要5.1亿平方千米20关于赤道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南北纬度的分界线 B.长度为4千米C.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D.是最长的经线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是人们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读图,完成下列21-22题。21下列关于地球仪上经纬线的描述正确的是(   A所有纬线的长度都相等 B赤道是经线C经线是长度相等的半圆 D两极地区无法用经纬网定方向22有关图中四地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地位于低纬度 B.乙地的经纬度是150°E30°NC.丙地位于南温带 D.丁地位于大西洋上2018年中秋晚会在山东曲阜(116.58°E35.36°N)、马来西亚吉隆坡(101.7°E3.15°N)、澳大利亚悉尼(151°E33°S)三个会场同时举行,全球华人共度中秋。读图,完成下列23-25题。23曲阜在北京时间201892420点中秋晚会开始时,吉隆坡和悉尼当地时间分别是19点和22点,导致三地时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地球形状 D地球大小24中秋节后一个月内,山东昼夜长短的变化情况(   A.昼变短,夜变长 B.昼变长,夜变短 C.昼夜等长                     D.昼变短,夜变短25百节年为首,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2020125日为农历新年(春节),其最接近的节气是(   A.冬至 B.大寒 C.春分 D.谷雨二、综合题(共4小题)26.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一天中,AB两点先看到太阳的是_________2)当太阳直射A点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__________处,此时北极圈内会出现_________现象。3)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乙处时,北半球处在__________4)地球由公转轨道的丙处向丁处运动过程中,鞍山市的白昼将变_____________27.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图中阴影表示______(白昼/黑夜),太阳光线直射在______(纬线),此时刻ABC三地白昼时间最短的是______,三地昼夜平分的是______2)山西寒假期间,地球运动至公转轨道的______,此时,是南半球国家澳大利亚的______季。AA-B之间BB-C之间    CC-D之间    DD-A之间3)乙图中地球运动至公转轨道中的B处时节气是______,当天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由BC运动期间,北半球的白昼逐渐______(变长/变短)。4)我们的家乡位于______(温度带),读甲图可知,C点位于五带中的______带;此时该点的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28.读经纬网图,完成下列各题。1)请写出B点的经纬度________,通过地心与B地对称的另一地的经纬度是________2ABC三地中位于低纬度的是________;位于西半球的是________;三地中较晚看到日出的地点是________,这是由于地球的________原因造成的。3)如果A地所在的纬线长度为L1B地所在的纬线长度为L2C地所在的纬线长度为L3,则L1L2L3的大小比较为________A点在B点的________方向。4)某环球旅行家从B点出发,径直往南走(不考虑任何环境影响因素),他最终________(能或不能)再回到B点;如果有两位同学分别从A点和B点出发一直往北走,不改变方向,他们会在哪里相遇?________5)在同一条经线上,纬度相差,实地距离相差约为111千米,则BCC点纬度为78°)间实地距离约为________千米。29.某中学初一学生学习了地球运动的知识后,地理老师安排了测量日影变化规律的实践活动。请结合实践过程和你的学习经历,完成下列问题。活动材料:2米长的竹竿1根、量尺1个、绘图工具1套。活动1:晴朗的日子,分别在日出后、9点、12点、15点、日落前测量并记录竹竿影子的方向和长度。结合活动1,完成(1)~(2)题。1)一天中竹竿影子长度变化规律是________,此现象与地球的________(运动)有关。2)冬季,同学们经常在室外玩踩影子游戏。如果仅考虑影子长短因素,最容易被对方踩到影子的时间应该是(   A8:00 B10:00 C12:00 D14:00活动2:在夏至日和冬至日前后,测量并纪录正午影子的方向和长度,绘制AB图。结合活动2,完成(3)~(4)题。3AB图是某组同学的测绘结果。他们忘记了标注观测时间。根据你的经验,A图测绘的时间应该是________前后。4)下图1为我市某校教学楼正午日影范围,图2为地球公转示意图。当教学楼正午日影范围最小时,地球位于上图2中的________处。一年中,教学楼正午日影范围大小的变化是由________引起的。活动3:冬至日这一天,邯郸的小明邀请家住杭州的表弟一起测量相同的两栋楼的正午影子长度,绘制CD两图。结合活动3,完成(5)~(6)题。5)导致CD两图影子长短不同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6)由此推理,为了更好的采光,与杭州相比,邯郸市的楼间距应该更________(大或小)一些。   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共25小题)【答案】1B【解析】1. 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一年中有两次阳光直射且全年昼夜相等的地区是赤道上,南北回归线上一年只有一次直射,除赤道以外其余任何地方都不会一年昼夜平等,故选B【答案】2B【解析】2. 地球上各地根据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将地球上划分为五个热量带,自北向南分别是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和南寒带,其中热带与南温带的分界线是南回归线,赤道不是热量带分界线,北回归线是热带与北温带的分界线,南极圈是南温带与南寒带的分界线,故选B【答案】3D【解析】3. 由于地球的公转运动,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地球上除赤道以外,其余地区的昼夜长短都会发生变化,对于北温带的鞍山来说,每年923日前后的秋分日至次年321日前后的春分日之间太阳直射在南半球,昼长短于夜长,以上四个日期中,元旦位于这一时间段,昼长比夜长更短,五一劳动节、六一儿童节和八一建军节这三个节日太阳都直射在北半球,昼长大于夜长,故选D【答案】4B  5D  6C【解析】4.图中相邻两条经线的度数差是20°,据图中经纬度的变化规律可得,经度向东增大,纬度是位于赤道以北的北纬,甲地经纬度是(40°N80°E),该地位于赤道以北的北半球和160°E以西的东半球。故选B5.在地球仪或地图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格叫做经纬网。依据经纬线判断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读图可知,乙地位于甲地的东南方向。故选D6.在经纬网上,可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纬度划分,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东半球的经度范围为20°W→0°→160°E,西半球的经度范围为160°E←180°←20°W。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回归线上一年中有一次太阳直射现象。依据经纬度的判读,读图可知,图中乙点的经纬度是(160°W20°N)。由此可判定,乙位于低纬度、北半球、热带、西半球,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故选C【答案】7B  8C  9A【解析】7.现在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已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地球不是一个大火球,地表三分陆地.、七分海洋,B正确。故选B8.地球的公转是地球绕着太阳不停地旋转,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年,即365天,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C正确。故选C9.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太阳照射地球时只能照射地球的一半,面向太阳一面是白天,背向太阳一面是黑夜,因此产生了昼夜之分,A正确。故选A【答案】10B【解析】10.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位于中纬度、东半球和北半球,A描述正确;乙地理坐标为(40°W20°N),B描述错误;乙位于低纬度、北半球和西半球,C描述正确;丙位于中纬度、南半球和东半球,D描述正确。根据题意选描述错误的,故选B【答案】11B  12B  13D【解析】11101日这天,地球是公转在图中表示的秋分日至表示的冬至日之间,即在图中b处;a处是在夏至日至秋分日之间,c处是在冬至日至春分日之间,d处是在春分日至夏至日,故选B12.由上题可知,101日这一天,太阳直射在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对于北温带的长春来说,昼夜长短状况是昼短夜长,故选B13.从图中看出,当地球处于点位置,太阳光线直射在南回归线,此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上海属于冬季,气候特征是低温少雨,故选D【答案】14B【解析】14. 纬线从赤道向南北两极越来越短,故A错误。最长的纬线是赤道,约4万千米,故B正确。纬线除南北两极点外,其余都是完整的圆圈,故C错误。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故D错误。故选B【答案】15D  16C  17B  18B【解析】15.冬奥会举办期间是在24-22日,在冬至日12.22到春分日3.21之间,D正确,ABC错误,故选D16.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且不断向北移动,北京正值冬季,昼短夜长,A错误、C正确。太阳直射南半球,但不是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一年中较低,不是最低,BD错误。故选C17.外国的运动员和体育爱好者想知道北京的地理位置应该查阅世界行政区图,有标识世界各国和首都的详细地理位置,B正确。中国地形图只是标识中国各地的地形和地势,B错误。北京气候图和北京旅游景点不能清楚的标识北京在世界的地理位置。CD错误。故选B18.由于地球的自转,产生地方时,较东的地方时间较早,造成不同城市时间差异,B正确。时间差跟地球的公转、地壳运动和生活习惯无关,B正确,ACD错误,故选B【答案】19D  20A【解析】19.纬线有无数条,指示东西方向,A错误。经线呈半圆状,指示南北方向,B错误。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C错误。地球的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给地球做一件外衣最少需要5.1亿平方千米,D正确。故选D20.赤道是南北纬度的分界线,以南是南纬,以北是北纬,A正确。赤道的长度为4万千米,B错误。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C错误。赤道是最长的纬线,D错误。故选A【答案】21C  22B【解析】21.赤道为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小;所有经线的长度都相等 A错误。赤道是纬线 ,本初子午线是经线,B错误。经线是长度相等的半圆 C正确。两极地区可以用经纬网定方向,在北极上,四周都是南方;在南极上,四周都是北方,故D错误。故选C22.纬度划分,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由此可判定,甲地(60°N)位于中高纬度的界线上,A错误。依据经纬度的判读,乙地的经纬度是150°E30°NB正确。丙地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属于热带,C错误。丁地位于印度洋上,D错误。故选B【答案】23A  24A  25B【解析】23.地球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由此可判定,引起两地活动时间不同的主要原因是地球的自转,导致经度不同的曲阜、吉隆坡和悉尼三地出现时间的差异,A正确;与地球公转、地球形状、地球大小无关,BCD错误;故选A24.中秋节是每年的八月十五,对应公历每年的9月份左右,中秋节后一个月内,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南运动,北半球昼短夜长且昼变短,夜变长,山东位于北半球,此时昼短夜长,昼变短,夜变长,A正确,BCD错误;故选A25.由右图可知,相邻2个节气相隔半个月,冬至是1222日前后,可推算大寒是122日前后,春分是321日前后,可推算谷雨是421日前后,因此2020125日为农历新年(春节),其最接近的节气是大寒,B正确,ACD错误;故选B二,综合题(共4小题)【答案】26.(1B   2     极昼    3)秋    4)长【解析】1)读右图可知,AB两点同位于北回归线上,纬度为23.5°N;相同纬度的地区,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的原因,位置偏东的地点先看到日出,B点位于A东侧,故B先看到太阳。2)读两图可知,当太阳直射A北回归线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甲处,为北半球的夏至日,此时北极圈内会出现极昼现象。3)读左图可知,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乙处时,太阳直射赤道,为甲夏至日过后的北半球的秋分日,此时北半球处在秋季。4)鞍山市位于我国辽宁,属于北半球,读左图可知,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丙处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丁处时,太阳直射赤道,因此可知,地球由公转轨道的丙处向丁处运动过程中,太阳直射点由南回归线向赤道移动(由南向北移动,且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所以位于北半球的鞍山市白昼将变长。【答案】27.(1)黑夜    北回归线    A    B    2D        3)夏至    昼长夜短    变短    4)北温带    北寒    极昼    【解析】1)由图可得,甲图中阴影表示黑夜,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上空出现极昼现象,南极上空出现极夜现象,太阳光线直射在北回归线。越往南白昼时间越短,南极上空出现极夜现象,所以此刻ABC三地白昼时间最短是A地。B点在赤道上,赤道上是昼夜平分,因此三地昼夜平分的是B2)山西寒假期间,是12月份,因此地球运动至公转轨道的D-A之间。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北半球是冬季,此时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是夏季。3)乙图中地球运动至公转轨道中的B处时节气是夏至,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当天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是昼长夜短。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由BC运动期间,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北半球的白昼逐渐变短。4)我们的家乡位于北温带(23.5°N-66.5°N),C点位于五带中的北寒带(66.5°N-90°N)。由图可得,此时C点的昼夜长短状况是极昼现象。【答案】28.(1)(20°S50°E    20°N130°W    2B    A    A    自转    3L2>L1>L3    西北    4)不能    北极点    510878【解析】1)依据经纬度的判读,图中B点的经度位于向东增大上,纬度位于赤道以南的南纬,经纬度是(20°S50°E);通过地心与B地对称的另一地经纬度位置是经度它方向相反、度数相加等于180°,纬度是度数相同、但南北方向相反,所以经纬度位置是(20°N130°W)。2ABC三地中位于低纬度的是纬度度数是0-30°之间的B地;位于西半球的是西经20°以西的A点;三地中较晚看到日出的是位于最西边的A点,是由于地球的自转运动产生的。3)纬线圈的大小不等,赤道为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小,到南、北两极缩小为点。如果A地所在的纬线长度为L1B地所在的纬线长度为L2C地所在的纬线长度为L3,则L1 L2L3大小比较为L2>L1>L3;依据经纬网判断方向,经线表示南北方向,纬线表示东西方向,图中A点在B点的西北方向。4)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由此可判定,某环球旅行家从B地出发,径直往南走(不考虑任何环境影响因素) ,他最终只能到达南极点,不能回到原点;如果两位同学分别从AB点向一直往北走,不改变方向,最后会在北极点相遇。5)在同一条经线上,纬度相差,实地距离相差111千米,B(纬度是20°S)、C(纬度若为78°N)间相差98°,则实际距离是98X111=10878千米。【答案】29.(1)由长变短再变长(或长一短一长)    自转    2A3)冬至日(或1222日)(4)甲    地球公转;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5)纬度差异(或纬度不同或纬度高低)(6)大【解析】1)练习生活实际和学生的测量记录可知,一天中竹竿影子的变化规律是由长变短在变长。因为早晨太阳高度低,影子长,中午太阳高度高,影子短,下午太阳高度变低,物体影子变长。太阳的东升西落,及一天中太阳高度变化是由于地球的自转造成的。2)影子最长的时候,最容易北对方踩到影子,选项中的四个时间,早晨8点是一天中影子较长的时候,所以选A3)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可知,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是夏至日,此时是一年中正午影子最短的时间,冬至日,是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低的时间,所以是一年中正午影子最长的时间。故A是冬至日,B是夏至日。4)读题干可知,教学楼正午日影范围最小时,是一年中的夏至,图2中甲是夏至,乙是秋分,丙是冬至,丁是春分。所以当教学楼正午日影范围最小时,地球位于上图2中的甲处,教学楼正午日影范围大小的变化是由正午太阳高度决定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是由于地球的公转引起的。5)邯郸位于河北省,纬度较高,杭州位于浙江省,纬度较低,同一时间,两地物体影子的长短不同,主要是由于纬度位置不同造成的。6)邯郸和杭州相比,邯郸的纬度更高,冬至日影子更长,所以邯郸的楼间距应该更大一些。

    相关试卷

    【期末专题过关】2022-2023学年 湘教版地理 七年级上学期-专题训练9《世界的发展差异》:

    这是一份【期末专题过关】2022-2023学年 湘教版地理 七年级上学期-专题训练9《世界的发展差异》,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世界的发展差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期末专题过关】2022-2023学年 湘教版地理 七年级上学期-专题训练8《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这是一份【期末专题过关】2022-2023学年 湘教版地理 七年级上学期-专题训练8《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期末专题过关】2022-2023学年 湘教版地理 七年级上学期-专题训练7《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这是一份【期末专题过关】2022-2023学年 湘教版地理 七年级上学期-专题训练7《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