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次月考复习试题(十七)
展开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次月考复习试题(十七)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蜗牛(wō) B.弯曲(qū)
C.顺利(shùn) D.叶柄(píng)
2.下面的书写提示有误的一项是( )
A.字的中心要在横格的中线上,保持水平。
B.字距要差不多,标点符号和字之间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C.认真对待每次写字,养成提笔就练字的习惯。
D.字要靠在横线上书写,才不会写歪。
3.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蟋蟀的住宅_______在青草丛中,非常_______,并且排水_______,还有_______的阳光。
A.隐蔽 隐藏 优良 温和
B.隐藏 隐蔽 优良 温和
C.隐蔽 隐藏 优秀 温柔
D.隐藏 隐蔽 优秀 温柔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运动会快到了。”老师微笑着问大家:“你们准备参加哪些项目?”
B.国庆节,我在书店买了一本《上下五千年》。
C.“张老师,我……我……”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才好。
D.阅读有很多好处:能扩大知识面,能陶冶情操,能提高审美能力。
5.下列句子中ABB式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暴风雨即将来临,天空黑压压的。
B.暴雨过后,地面上到处湿漉漉的。
C.月亮从天边升起,大地变得暖洋洋的。
二、填空题
6.学完本单元后,同学们围绕“提问策略”展开了讨论,请你根据他们的观点完成练习。
彤彤:阅读时我们要动脑筋思考,积极提出问题。
乐乐:最好试着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让自己的思考更加全面和深入。
冰冰:还要筛选出最值得思考的问题,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婷婷:阅读时提出问题会影响阅读的速度,所以最好不提问题。
上述同学的观点,你不赞同______的,因为阅读时提出问题不仅________还能________,我们要敢于____、善于_____。
7.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若( )若( ) 昂首( )( ) ( )头( )动
漫( )卷( ) 人声( )( ) 震耳( )( )
风( )浪( ) ( )( )奕奕
8.形近字组词。
潜( ) 探( ) 航( ) 核( )
替( ) 控( ) 舶( ) 骇( )
9.看拼音,写词语。
áng shǒu dōng wàng lǒng zhào
( ) ( )
héng guàn jiāng miàn fèi téng
( ) ( )
róu hé fēng sú qiān shǒu
( ) ( ) ( )
10.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 )的叶子 ( )的脚 ( )的细丝
( )的爬山虎 ( )的抓住 ( )的爪子
三、语言表达
11.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猎狗走近小麻雀。(扩句,至少扩两处)
_____________
(2)我不小心摔坏了陈明的小木船。(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
(3)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
(4)我奋力向峰顶爬去,一会儿攀着铁链,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样……
这句话运用________描写,把“我”爬天都峰的样子描写得生动有趣。我能用上加点词语写一句话:_________
(5)我们找了一整天的下午,才找到“幸福鸟”。(修改病句)_____
(6)太阳照耀着大地。(改为拟人句)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做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显示在荧光屏上。驾驶员从雷达的荧光屏上,能够看清楚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所以飞机在夜里飞行也十分安全。
12.从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仿照——( ) 重复——( )
13.文中加点的词“反复” “终于”说明了什么?
______
14.“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这是一个______句,请仿写这样一个句子:______
15.人们根据蝙蝠发明了雷达,你能从生活中找出相关的例子吗?
①人们根据______发明了______。
②人们根据______发明了______。
阅读课内《观潮》选段,完成练习。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 欢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 横卧)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16.选择括号里正确的词语,打“√”。
17.读选文,作者是按照由________及________的顺序,随着位置的转变和时间的推移来描写________的。
18.选文第1自然段中描述观潮者情态的词语是“________”和“________”。这两个词语形象地写出人们________的心情,从侧面衬托了,____________。
19.选文第2自然段最后一句话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修辞手法。
五、书面表达
20.习作。
题目:他(她) 了
要求:在横线补充上描写人物神态的词语,如高兴、感动、生气、恼羞成怒……要把事情的前因后果交代清楚,特别要把这个人当时的样子写具体,表现出其内心活动。
参考答案:
1.D
2.D
3.B
4.A
5.C
6. 婷婷 有助于我们理文章内容 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 敢于提问 善于提问
7. 隐 现 挺 胸 人 攒 天 地 鼎 沸 欲 聋 号 吼 神 采
8. 潜水 探究 航行 核查 替身 控制 船舶 惊世骇俗
9. 昂首东望 笼罩 横贯江面 沸腾 柔和 风俗 牵手
10. 嫩绿 细小 长长 秋天 死死 蛟龙
11. 庞大的猎狗缓缓地走近可怜的小麻雀 陈明的小木船被我不小心摔坏了 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难道不叫人发颤吗? 动作 六月的天,一会儿晴空万里,一会儿乌云密布,像小孩儿的脸,阴晴不定 我们找了一整天,才找到“幸福鸟”。 太阳张开了笑脸,温暖地照耀着大地。
12. 模仿 反复 13.说明科学家揭开蝙蝠秘密是很不容易的,是反复实验的结果。也体现了科学家研究工作的艰辛和时间的漫长,研究成果来之不易。 14. 比喻 树上的苹果像灯笼似的又大又红。 15. 蜂鸟 直升机 蜻蜓 双翼
16.沸腾 横贯 17. 远 近 潮来时 18. 人声鼎沸 沸腾 激动 潮来时的壮观场面 19. 比喻 夸张
20.范文:
他高兴了
他叫王明,是我们班的插班生。个子不高,圆圆的脑袋,他很害羞,总是默默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
最近,我们班突然刮起了一阵“魔方风”。下课后,同学们总是聚在一起研究魔方,每当这时,总有一双大眼睛盯着我们,那就是王明。他总是羡慕地看着我们玩魔方,眼睛里闪着光,却从来不靠近我们。
有一次,他又一次地看着我们玩魔方,被张烁看见了,张烁对他说:“王明,你要加入我们吗?”,“可……可以吗?”王明的脸涨得通红。“当然可以,”张烁把魔方递给了王明。
没想到,他竟然玩得如此应手。魔方一到他手上,就像鱼儿见了水,鸟儿见到了天。张烁见他这么厉害,就说:“王明,我们来比赛吧,把魔方转成六个面同色,怎样?”王明点点头,答应了。
比赛开始,几乎全班同学都围了过来,大家屏息凝神,眼睛看着王明和张烁。只见魔方在他们两个人手上,上下左右地转来转去。突然,王明停住了,嘴巴里一直嘟囔着,似乎在说着什么。难道他公式背错了?此时张烁正在飞快地转动魔方,我紧张地站了起来,但王明没有乱,突然王明手中的魔方飞快地转了起来,比刚才更快了,一眨眼的功夫,王明拼好了。我喊了一句:“一分钟,王明,你太厉害了!”
他笑了,笑得很灿烂,眼睛眯成了一条线,眼里装满了快乐。
从此以后,他交了许多“魔友”,大家纷纷找他请教快速转魔方的办法,他更加自信了。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次月考复习试题(十二):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次月考复习试题(十二),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语言表达,现代文阅读,书面表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次月考复习试题(十五):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次月考复习试题(十五),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语言表达,现代文阅读,书面表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次月考复习试题(十六):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次月考复习试题(十六),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语言表达,现代文阅读,书面表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