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含答案)

    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含答案)第1页
    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含答案)第2页
    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含答案)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七年级生物试题说明:1.答题前,请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及所在学校、班级等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2.答案必须按要求写在答题卡的对应位置上,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科学探究通常要经过5个基本步骤:①实施计划:②提出问题;③制订计划:④作出假设;⑤得出结论。比较科学的排列顺序是  A.①②③④⑤    B.③①②④⑤  C.②④③①⑤    D.②③④①⑤2.在探究实验中,下列关于假设的叙述错误的是    A.假设是一种无端的猜测    B.假设要以事实或生活经验为依据    C.假设是对问题的一种可能的解释    D.假设与结果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3.在神农架生长着一种野菊花,它能发出阵芳香,被植物学家称为“神农香菊”。但将它移栽到其他地方,就会失去香味。这种现象说明    A.生物能适应环境    B.生物能影响环境    C.环境能影响生物    D.生物的适应是相对的4.下列诗句中所反映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春风又绿江南岸一一生物影响环境    B.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一一生物适应环境    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一一生物影响生物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一一环境影响生物5.我国已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40余年,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3%,既改善了空气质量,美化了环境,又增加了降水量,这说明了    A.生物影响环境    B.环境影响生物    C.生物适应环境    D.环境适应生物6.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下列不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A.蚯蚓在土壤中活动.使土壤疏松    B.荒漠中生长的骆驼刺,根系发达    C.沙漠中生活的骆驼,尿液非常少    D.寒冷海域中的海豹,皮下脂肪厚7.冬天来临,日照变短,生活在北极的雪兔将棕毛换成白毛,春天时又将自毛换成棕毛。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毛色利于其躲避天敌  B.光照可影响动物行为  C.体现了生物适应环境  D.该行为与遗传因素无关8.荒漠植物梭梭在荒漠环境(a)和人工创设的最适环境(b)中的构型(是指植物根、茎、叶、芽等空间排列的表现形式)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环境下的构型是遗传物质和荒漠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B.b环境下的构型只与植株遗传物质有关    C.a、b环境下的构型不同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D.a、b环境下的构型不同表明梭梭不能适应荒漠环境9.自然界中有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阳光、空气、水等都不属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B.大运河河里的水草能制造有机物,因此属于生产者    C.有毒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最终威胁人类    D.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10.胡杨是生长在沙漠中唯一的乔木树种,其细胞透水性较强,能吸收很多的盐分,并能通过茎叶排泄盐分,故能生长在高度盐渍化的土壤上,堪称“拔盐改土”的“土壤改良功臣”。以上材料体现了    A.生物能适应环境    B.生物能影响环境    C.生物依赖于环境    D.生物适应环境并影响环境11.在调查校园生物中,以下同学的做法正确的是    A.小明独自一人下到河水中去观察鱼    B.小军发现一只老鼠,觉得恶心便不记录    c.小兰拨开草丛,看到一只蟋蟀便把它记录下来    D.小华发现不认识的植物,将其拔起来带回家研究12.对一只生活在草原的野兔而言,环境就是    A.草原上的细菌、真菌    B.草原上的植物和狼、鹰等动物    C.阳光、空气、温度、水分、土壤    D.A、B、C和草原上的其它野兔13.某同学在学习了“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后,尝试在铜钱草叶片上“作画”(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作画”前,需将铜钱草放置于黑暗处一昼夜  B.用心形黑纸片将叶片的两面夹紧,置于光下  C.用酒精对叶片脱色,清水漂洗以后滴加碘酒  D.此实验可说明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和淀粉14.下图是植物光合作用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①表示二氧化碳  B.②表示氧气  C.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D.有机物是光合作用的原料15.小张同学为了能尽快吃上香甜的西红柿,给西红柿植株施了大量的肥料,想让它快快长大,但发现西红柿植株出现萎蔫现象,原因是    A.阳光强烈,叶片被灼伤    B.蒸腾作用太强,导致失水过多    C.光合作用过强,水被大量消耗    D.土壤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16.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黑藻的光合作用。以下有关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本实验可以探究黑藻的光合作用是否需要光照    B.光照强度越强甲装置内单位时间气泡产生量越多    C.乙装置的作用是排除黑藻和光照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D.甲装置中收集到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17.“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过程中,下列实验步骤与对应的目的相符的是    A.用黑纸片遮盖叶片的一部分~防止水分丢失    B.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把淀粉运走耗尽    C.把叶片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Il;}去叶片中的叶绿体    D.向清水漂洗后的叶片滴加碘液观察叶细胞的细胞核18.下图是验证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步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步骤在黑暗中耗尽叶片中的二氧化碳    B.b步骤应改为黑纸从上下两面遮住叶片同一部分    C.d步骤用碘液染色,叶片遮光部分将变成蓝色    D.该实验可以验证叶绿体不是光合作用的场所19.植物可以进行无土栽培的原因是    A.土壤对植物生长并没有作用    B.植物吸收的并不是土壤中的无机盐    C.植物的根吸收的只是土壤中的水和无机盐    D.根只吸收水和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20.下图是植物根尖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B.②处的细胞具有较强的分裂能力    C.③处的细胞没有细胞壁    D.④具有保护作用,主要由导管细胞构成二、分析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21.(10分)小华同学在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中,用到如下器材并观察到如图所示视野。请据图分析回答:(1)在对光时,需要转动图一中④    (填结构名称),使图二中的    (填字母)正对通光孔。(2)小华同学在视野中观察到如图三污点“甲”,他尝试判断该污点的位置:先移动装片,若发现污点与装片的移动方向    (填“相同”或“相反”),说明污点在装片上,若污点不动,再转动图一中的③,发现污点随之转动,说明污点在    上(填“物镜”或“目镜”)。(3)看见图像但不够清晰需要调节结构    (填数字)。22.(10分)做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时,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天竺葵进行了如下实验:  第一步:将整株天竺葵放置在黑暗环境中一昼夜。  第二步:如图l所示,用黑卡纸对叶片乙做局部遮光处理:用装有氢氧化钠(可吸收二氧化碳)的透明塑料袋,将叶片丙包裹密封:叶片甲不做处理。  第三步:将图l植株放置于阳光下3~4小时。再分别摘取叶片甲、乙、丙,按图2的步骤进行检验。(1)将天竺葵放置在黑暗环境中一昼夜的目的是通过呼吸作用消耗叶片中原有的    (2)图2中步骤a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水浴加热,目的是使叶片含有的    溶解到酒精中。(3)实验结果:    叶片                实验结果     变蓝色 见光部分:变蓝色遮光部分:不变蓝色    不变蓝色  由叶片甲和叶片丙的对照结果分析得出:    是光合作用的原料。由叶片乙的见光部分与遮光部分的对照结果分析得出:    是光合作用的条件。(4)根据实验结果,为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可采取的措施有     (至少答2点)。23.  (10分)为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我国政府在2020年的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于2030  年前确保碳达峰,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彰显了大国担当。“碳中和”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和通过一定途径吸收的二氧化碳总量相等,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东部沿海某地区发展的“藻一一贝”共生养殖模式在这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1)影响海带生长的阳光、空气等统称为     成分,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甲中未体现的生物成分是     (2)科研人员监测了养殖区与非养殖区表层海水中二氧化碳的相对含量,结果如图乙所示。①该养殖模式可以    表层海水中二氧化碳的相对含量。②分析上述差异的原因:浮游植物和海带作为该生态系统的    ,通过     作用把海洋中的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24.  (10分)下图表示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的关系,请据图回答:(1)图中,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      ,消费者是      (2)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是      的关系。(3)植物和动物死亡后,尸体不会堆积如山,是因为细菌、真菌等       能将尸体中的   分解为无机物供植物再利用。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 题号12345678910答案CACDAADAAD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CDDDDDBBCA 二、分析填空题:每空2分,共402110分)1)转换器   D  2)相反   目镜  3  2210分)1)淀粉 2)叶绿素 3)二氧化碳   4)适当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光照强度(合理即可)2310分)1非生物   分解者 2)①降低   ②生产者   光合24.(10分)1)植物   动物2)吃与被吃(捕食)3)分解者   有机物 
     

    相关试卷

    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人类对细胞的认识,离不开显微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调研生物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调研生物试卷,共4页。

    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调研生物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调研生物试卷,共4页。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