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九年级化学上册各阶段月考试题(含答案)(包括9月,10月,11月,12月,1月各阶段月考)
- 九年级化学1-2单元月考试卷(含答案)1 试卷 12 次下载
- 九年级化学1-3单元月考试卷(含答案) 试卷 14 次下载
- 九年级化学1-3单元月考试卷(含答案)1 试卷 11 次下载
- 九年级化学1-4单元月考试卷(含答案) 试卷 12 次下载
- 九年级化学1-5单元月考试卷(含答案) 试卷 12 次下载
九年级化学1-2单元月考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九年级化学1-2单元月考试卷(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套试卷的考试内容为,下列仪器不能加热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试卷说明:1.本套试卷按照中考说明制作,为老师们提供各阶段月考训练试题。2.版面已经设置好,老师们下载可直接打印考试。3.本套试卷的考试内容为:九年级化学月考试题(训练范围:第1-2单元)4.本试卷共8页,四个大题,36个小题,满分100分。 九年级化学月考试题(训练范围:第1-2单元)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是生活中的常见现象,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气球爆炸 B.菜刀生锈 C.水蒸发 D.玻璃破碎2.“水是生命之源,氧气是生命之气”。氧气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能支持燃烧 B.不易溶于水 C.密度比空气略大 D.无色气体3.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 )A.空气 B.氧气 C.氮气 D.二氧化碳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检查装置气密性 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C.吸取药液 D.读取液体体积5.下列仪器不能加热的是( )A.烧杯 B.试管 C.量筒 D.燃烧匙6.通过观察蜡浊的燃烧以及对燃烧产物的实验探究,得出正确的结论是( C )①发光、发热;②蜡烛燃烧时有水生成;③火焰温度最高处是外焰;④熄灭时冒白雾A.只有①② B.只有③ C.①②③ D. ①②③④7.二百多年前用定量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并得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1/5结论的科学家是( )A.张青莲 B.门捷列夫 C.拉瓦锡 D.屠呦呦8.我省大部分地区遭受非常严重的沙尘天气。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B )A.沙尘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碳 D.二氧化硫9.空气中的某种成分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该成分是( B )A.氧气 B.氮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10.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水蒸气11.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下列现象或变化与氧气无直接关系的是( )A.春季潮湿环境中金属锈蚀 B.夏季食物腐败C.秋季山林着火 D.冬季河水结冰12.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是( )A.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B.使生成物质量增加C.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D.减慢化学反应速率13.“新冠”重症患者需要使用呼吸机来为其提供氧气,下列关于氧气的描述错误的是( )A.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B.氧气在低温、高压时能变为液体或固体C.氧气极易溶于水D.隔绝氧气能达到灭火的目的14.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河水 B.空气 C.石油 D.氮气15.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洁净的空气属于纯净物 B.工业分离液态空气时发生化学变化C.食品在空气中因与氧气发生缓慢氧化而变质 D.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16.有关空气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成分主要有N2、O2、稀有气体 B.大气污染物主要有SO2、NO2、CO2C.氮气用于磁悬浮列车 D.常温下,氧气能与碳发生反17.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物是黑色固体的是( )A.木炭 B.铁丝 C.镁条 D.红磷18.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中,不需要使用的一组仪器是( )A.大试管、铁架台 B.烧杯、玻璃棒 C.集气瓶、酒精灯 D.导管、单孔塞19.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B.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C.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D.二氧化碳是空气污染物之一20.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可以检查如图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拉动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可观察到的现象为( B )A.注射器内有液体进入 B.长颈漏斗下端管口有气泡C.瓶中液面明显上升 D.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21.人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空气中大约含有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杂质0.03%。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铁丝在纯氧中燃烧,可得到四氧化三铁B.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在食品包装袋中充入氮气以防腐C.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霓虹灯D.将点燃的木条伸入收集满某气体的集气瓶中,木条熄灭,该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22.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后人仿照其实验原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如图)。实验过程中,逐渐减少的气体和逐渐增多的物质是( )A.O2、P2O5 B.P、P2O5 C.O2、P D.N2、P2O523.氧气是人类活动的必需的物质之一,下列与氧气有关的实验装置图错误的是( )A.制取 B.干燥C.收集 D.验满24.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时,装药品的试管破裂了,其可能原因是( )①装药品前忘了检查气密性 ②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 ③试管没有均匀预热 ④收集完氧气,先熄灭酒精灯,后取出水中导管 ⑤试管外壁潮湿 ⑥夹试管的铁夹夹得太紧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②③④⑤⑥25.在一定质量的氯酸钾中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并加热到不再产生气体为止,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与反应时间关系的是( )26.如图所示,过氧化氢在催化剂二氧化锰的作用下,迅速分解放出大量氧气。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A.气球胀大,红墨水左移 B.气球缩小,红墨水右移C.气球胀大,红墨水右移 D.气球缩小,红墨水左移27.不能正确反应两概念关系的图示是( ) 2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解双氧水的催化剂只有二氧化锰B、双氧水只有加入了二氧化锰才会分解C、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的剩余固体中的二氧化锰是催化剂D、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来检验集气瓶中是否收集满氧气 29.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对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B.空气中的稀有气体通电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是化学变化C.工业上常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备氧气D.空气质量指数越高空气质量级别越大30.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的主题是“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在呵护海南蓝天碧水的行动中,下列做法不恰当的是( )A.科学管理水产养殖 B.实施垃圾分类处理C.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 D.增高烟囱排放废气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每空1分,文字表达式2分,共24分)31.从①氧气、②氮气、③空气、④氢气、⑤二氧化硫、⑥一氧化碳六种气体中,选出符合下列题意的物质,用序号填空。(1)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2)医疗上用于抢救危重病人的是_________________;(3)未来最理想的气体燃料是_________________;(4)在食品包装袋中,用作食品保护气的是_________________;(5)污染空气,形成酸雨的是_________________。32.碳酸氢铵是一种极易溶于水的白色晶体,它受热易分解生成氨气、二氧化碳和水。请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1)碳酸氢铵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碳酸氢铵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往试管里加入碳酸氢铵用到的仪器是____________。(4)证明加热后生成物中有二氧化碳气体的药品是__________________。33.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2)若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选取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能用D装置收集氧气是因为氧气具有____________且不与水反应的性质。(4)将收集的氧气用作性质实验,如图F所示,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F装置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氢气是一种清洁能源。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填字母,下同),收集装置除选D外,还可以选_______。34.小明同学用右图装置进行验证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实验中可观察到红磷燃烧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后发现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1/5,可能造成这样结果的原因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反思:实验前需要在集气瓶内放少量的水,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后集气瓶中气体具有的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三、推断题(本题共1小题,4分)35.A、B、C、D、E、F、G、H都是第一、二单元里见过的物质,它们之间有如下的转化关系。已知A为暗紫色固体,E、F常温下为液体,B为能支持燃烧的无色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E__________________;Q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包括1小题,共12分)36.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们对催化剂产生了兴趣,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氧化铁也能加速氯酸钾的分解。为了探究氧化铁能否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他们设计了实验装置,并进行气体的制备和测量实验。实验时均以生成40 mL气体为标准,相关实验数据记录如表:实验序号过氧化氢溶液浓度/% 过氧化氢溶液体积/mL 过氧化氢溶液温度/℃ 氧化铁的用量/g 收集40 mL氧气所需时间/s①510200128.5②510201.216.8③1510201.210.5④51070032.7(1)如图所示为完成上述实验及数据的测定需要用到的部分装置,请按组装顺序写出所用到的装置代号_______。(2)通过实验①和④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实验__________对比可知,氧化铁可以加快过氧化氢分解放出氧气的速率。(3)用一定量15%的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为了减小反应速率,可加适量的水稀释,产生氧气的总量_____(选填“减小”“不变”或“增大”)。(4)若要证明氧化铁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还需要验证它在该反应前后的________________未发生改变。(5)同学们还想探究催化剂的颗粒大小对化学反应速率是否有影响,请你帮他们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年级月考试卷答案:(训练范围:第1-2单元)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BABACACCCADCCDC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CBBDBDACDBDDDBD二、填空题:31.(1)③ (2)① (3)④ (4)② (5)⑤32.(1)白色晶体,易溶于水 (2)受热易分解 (3)药匙 (4)澄清石灰水33.(1)集气瓶 (2)B 过氧化氢 → 水+氧气 (3)不易溶于水 (4)吸收二氧化硫,防止其污染空气 硫+氧气 → 二氧化硫 (5) B E 34.发出黄光,产生大量白烟 ; 装置气密性不好,红磷不足量 ; 吸收五氧化二磷,降温; 难溶于水三、推断题:35.(1)过氧化氢 二氧化硫(2) 高锰酸钾 →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氯酸钾 → 氯化钾+氧气四、探究题:36.(1)ABE (2)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①②(3)不变 (4)质量和化学性质(5)将等体积、等浓度且温度相同的过氧化氢溶液与颗粒大小不同但质量相同的氧化铁混合,测定生成40 mL氧气所需时间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九年级化学1-3单元月考试卷(含答案)1,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套试卷的考试内容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九年级化学1-2单元月考试卷(含答案)1,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套试卷的考试内容为,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九年级化学1-7单元月考试卷(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套试卷的考试内容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