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新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自然地理基础PPT课件+教学设计+导学案+练习【核心素养】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三节 海—气相互作用达标测试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三节 海—气相互作用达标测试,文件包含43海-气相互作用练习-2022-2023学年高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解析版docx、43海-气相互作用练习-2022-2023学年高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4.3 海-气相互作用(练习)一、单选题表层海水温度与大气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关系。下图示意1950年至1990年间赤道南部东太平洋(0°—10°S,180°—90°W)表层海水温度与大气之间的相关性。表层海温距平是指该海域表层海水温度与多年平均值的差值。SOI值距平是指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与赤道低压之间的气压差与多年平均值的差值。完成1-2题。1.该海域表层海水温度与大气相互作用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①SOI低时,副热带高压弱,海面温度高 ②SOI高时,信风强,海面温度低③海面温度升高,副热带高压增强,SOI升高 ④海面温度降低,信风减弱,SOI升高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2.当SOI值为负距平且数值较大时 A.南美秘鲁沿岸秘鲁寒流增强 B.赤道附近东太平洋降水偏少C.南美秘鲁沿岸海域渔业增产 D.南美秘鲁附近洪涝相对增加2019年为厄尔尼诺年,厄尔尼诺是指赤道附近的信风减弱,使太平洋中东部的水温异常增温的现象。读“南太平洋赤道附近正常年份和厄尔尼诺年的海水垂直运动示意图”。完成3-4题。3.从图可以看出A.正常年份太平洋东部海区气温较高 B.正常年份澳大利亚东海岸气温较低C.厄尔尼诺年太平洋西部海区气流下沉 D.厄尔尼诺年南美洲东部海区气流下沉4.在厄尔尼诺年,下列事件发生可能性较大的是A.南赤道暖流势力加强 B.澳大利亚东部降水增多C.南美西部干旱区出现“绿洲” D.全球范围内冰川储存量增加北黄海冷水团是出现在渤海海峡口东侧深层和底部的季节性水团,具有低温高盐、温差大、盐差小,较长时间几乎恒定不变的性质,其底层水温与上层水温差异明显。下图为北黄海冷水团底层温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5-7题。5.甲处水温可能是A.4.5℃ B.5.5℃ C.6℃ D.7.5℃6.北黄海冷水团最明显的季节是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7.北黄海冷水团A.增温增湿,丰富沿岸动植物类型 B.相对高盐的水体非常适合用来晒盐C.对全球大气环流意义重大 D.稳定的水环境为部分生物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阿留申群岛位于太平洋北部的活火山带,由超过300个火山岛组成。因附近海域多风多雾、事故多发而被称为“魔鬼海”,也是世界浮游生物最密集的海区之一。下图示意阿留申群岛的位置。读图完成8-9题。8.阿留申群岛附近海域成为世界浮游生物最密集的海区之一的原因是 A.海水较浅,光照充足 B.火山多发,营养盐类物质丰富C.河流注入,带来养分 D.上升流活跃,海水上泛9.火山岛附近海域终日雾气弥漫的原因是 A.昼夜温差大 B.冷空气遇暖流和地热释放的热能C.寒暖流交汇 D.温暖气流经过寒冷的洋面沃克环流是指正常情况下发生在赤道附近太平洋洋面上的一种热力环流(如下图所示)。若某些年份赤道太平洋东部(秘鲁附近)的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海水表层温度低于多年平均值0.5℃以上,则称为拉尼娜现象。读“沃克环流示意图”,完成10-11题。10.在沃克环流中 A.甲地为高压 B.乙地为低压 C.水平气流由乙吹向甲 D.甲地垂直方向气流下沉11.当拉尼娜现象发生时,下列关于太平洋赤道地区的大气环流示意图表示正确的是 A. B.C. D.罗斯冰架外的罗斯海,是南太平洋深入南极洲的大海湾(60°S-85°S),全年覆盖冰层,冰山广布。学者们对其区域内的海冰运动进行了长时期的研究。下图示意1979~2015年罗斯海海冰运动速度与海冰范围平均变化情况。据此完成12-13题。12.该海域南北气压差最大的季节是A.春季 B.秋季 C.冬季 D.夏季13.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该海域海冰范围A.向东南方向移动更大 B.向西北方向移动更大C.向西南方向移动更小 D.向东北方向移动更小2020年初澳大利亚的山林大火已燃烧4个多月。2019年,澳大利亚异常高温,气候干旱,降水量非常少。有气象学家认为,印度洋偶极子正相位(印度洋海温异常导致的大气环流)是造成澳大利亚严重干热的原因之一。下图为印度洋偶极子正相位示意图。据此完成14-15题。14.印度洋偶极子正相位发生时 A.印度洋西风增强 B.澳大利亚西北部云量增加C.赤道附近印度洋西部海域水温较高 D.赤道附近印度洋西海岸降水减少15.持续的高温干旱不仅造成山林大火多发,也对澳大利亚的农牧业造成很大影响。图中甲、乙、丙、丁四个地区中,农牧业受影响最大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二、综合题16.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下图为某年2月赤道附近太平洋海域海水月平均温度(单位:℃)随经度和深度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描述图示海域水温的分布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甲、乙两处海域表层盐度较高的是____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考虑到海气作用,相比于乙海域上空,甲海域附近的大气应该具有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三节 海—气相互作用优秀达标测试,文件包含新教材精创43海气相互作用同步练习原卷版docx、新教材精创43海气相互作用同步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地理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三节 海—气相互作用随堂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基础练,能力素养提升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三节 海—气相互作用随堂练习题,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海—气相互作用与全球水热平衡,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