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节 性质活泼的氧气课时训练
展开
这是一份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节 性质活泼的氧气课时训练,共4页。
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14·北京中考)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2. 关于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的叙述正确的是
a质量减少;b质量增加;c质量不变;d化学性质改变;e化学性质不变( )
A. ad B.ce C.be D.bd
3.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多种气体
B.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
C.若大量有害物质进入空气中,仅靠大自然的自净能力,大气还能保持洁净
D.按体积分数计,空气中约含氮气78%、氧气21%
4.右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该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约占1/5
B.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过量
C.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火焰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
5. (2016•营口中考)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不超过2.5 μm的颗粒物,主要来源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扬尘。它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之一,吸入人体后能直接进入支气管,因而对人体健康影响更大。下列措施能减少PM2.5污染的是( )
A.鼓励开私家车出行 B.鼓励燃煤火力发电
C.鼓励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D.鼓励焚烧秸秆节约能源
6.空气成分中能支持燃烧且能供给呼吸的气体是( )
A.氮气 B.二氧化碳 C.稀有气体 D.氧气
7.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小 B.氧气不能跟红磷反应
C.氧气不易溶于水 D.氧气能与所有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8.下列食品包装措施中,不能有效防止食品腐败的是( )
A.填充二氧化碳 B.填充氮气 C.填充氧气 D.填充稀有气体
9.下列氧气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氧气能供给呼吸 B.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C.氧气不易溶于水 D.氧气密度比空气大
10.(2014·山东中考)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
A.铁丝 B.红磷 C.木炭 D.硫磺
11.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收集方法时,对气体的下列性质不必考虑的是( )
A.颜色 B.密度 C.溶解性 D.是否与水反应
12.下表各组中,实验操作和目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13.几位同学在探究二氧化锰、氧化铜、氧化铁对过氧化氢溶液分解速率的影响时,他们在控制变量的问题上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容器的体积一定相同 B.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同
C.催化剂的质量一定相同 D.反应前过氧化氢溶液的温度一定相同
14.下列关于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发生装置选用长颈漏斗和锥形瓶
B.反应不需要加热
C.实验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验满时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二、填空题
15. (2016•邢台校级一模)工业上用__________的方法制氧气,这一变化属_________变化;而实验室通常可在二氧化锰存在下加热__________制氧气,这种变化属于变化。
16. 进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底需预先加入少量水,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17.检验集气瓶中的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氧气是一种重要的物质,根据你对氧气的认识填写下列空白。
(1)人类生存离不开氧气,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
(2)实验室里有多种方法可以制氧气,写出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文字表达式:
。
(3)下列化学变化中,氧气不作为反应物的是
①天然气燃烧 ②缓慢氧化 ③光合作用 ④钢铁生锈
19.有四瓶无色气体,它们分别是氧气、空气、氮气和二氧化碳气体,为区别它们,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四个集气瓶中,使木条燃烧情况不变的是 ,使木条剧烈燃烧的是 ,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是 和 。
20.(2015•济宁模拟)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在具支试管中铺上一层玻璃棉,用于保护反应管;注射器提前连接好,装入100mL水.实验时,将橡皮塞取下,取一定量的白磷放入具支试管底部的玻璃棉上,塞紧橡皮塞(并用拇指压住),在试管底部稍微加热,白磷燃烧。
回答下列问题:
(1)待反应结束,装置完全冷却后,注射器内的水进入具支试管的体积约为试管容积的 ;若进水量偏小,可能的原因是 。
(2)整个实验过程中,活塞的运动方向为 。
(3)你认为该实验设计的优点是 。
【答案与解析】
1.【答案】B
【解析】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即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氮气。
2.【答案】B
【解析】催化剂是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没有变化的物质。
3.【答案】C
【解析】大气的自净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若大量有害物质进入空气中,一旦超过其自净能力,会造成空气污染。
4.【答案】D
【解析】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红磷要过量,装置要严密,冷却后打开止水夹,故ABC正确;红磷燃烧产生的是五氧化二磷固体小颗粒,是白烟而不是白雾,故D错。
5.【答案】C
【解析】A.私家车越多,燃烧的化石燃料越多,生成的微小颗粒物越多,会增加PM2.5污染,故选项错误;B.煤属于化石燃料,燃烧生成微小颗粒物,会增加PM2.5污染,故选项错误;C.太阳能是清洁的能源,鼓励使用太阳能热水器,能减少PM2.5污染,故选项正确;D.焚烧秸秆,会产生大量微小颗粒物,会增加PM2.5污染,故选项错误。
6.【答案】D
【解析】A中氮气的用途是:制氮肥、做保护气等。B中二氧化碳的用途有:可以灭火、制汽水、做化工原料、固体干冰可以做制冷剂和进行人工降雨、可以做气体肥料等。C中稀有气体的用途是:做各种电光源、做保护气等。D中氧气的用途是: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故选D。
7.【答案】C
【解析】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红磷在点燃的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在一定条件下,氧气可以和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但不是所有的物质。
8.【答案】C
【解析】食物腐败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包装中含有空气,食物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缓慢氧化使食物腐败。把食品包装中的空气(氧气)排除干净,可以防止食品腐败。
9.【答案】A
【解析】氧气能供给呼吸属于化学性质;色、味、态、溶解性、密度等均属于物理性质。
10.【答案】B
【解析】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白色固体,这些固体小颗粒分散到空气中可形成白烟。
11.【答案】A
【解析】气体收集装置选择的依据是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①当气体不与水反应且难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时,可采用排水法收集;②当气体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且密度大于空气,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③当气体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且密度小于空气,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12.【答案】C
【解析】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只能加快氧气的生成速度,不能使氧气的质量增加。
13.【答案】A
【解析】过氧化氢溶液分解速率的快慢不仅与催化剂的种类、质量有关,还与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温度等因素有关。因此研究催化剂种类对其分解速度的影响时,应控制的变量是催化剂的质量、溶液的浓度及温度等,而与反应容器的体积无关。
14.【答案】C
【解析】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用固体加热装置,需要的仪器有铁架台、试管、酒精灯、导气管、集气瓶等,A、B错误;涉及气体的反应首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正确;检验气体是否收集满时不能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应将其放在集气瓶口处,D项错误,答案选C。
15.【答案】分离液态空气 物理 氯酸钾 化学
【解析】由于空气中大约含有体积分数为21%的氧气,所以空气是工业制取氧气既廉价又易得的最好原料;工业上制氧气采用的是分离液态空气法:在低温条件下加压,使空气转变为液态空气,然后蒸发;由于液态氮的沸点比液态氧的沸点低,因此氮气首先从液态空气中蒸发出来,剩下的主要是液态氧,整个过程中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也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实验室通常采用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16.【答案】避免红热的生成物直接与集气瓶接触,保护集气瓶
【解析】加入少量水是为了防止生成的高温物体落入瓶底造成集气瓶受强热而损坏集气瓶。
17.【答案】带火星的木条接近集气瓶口
【解析】检验集气瓶中的氧气是否收集满,就是检验集气瓶口处是否集满氧气。
18.【答案】(1)1/5 (2)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3)③
【解析】光合作用的反应物是水和二氧化碳,生成物是葡萄糖和氧气。
19.【答案】空气 氧气 氮气 二氧化碳
【解析】要掌握氧气等常见气体的性质。
20.【答案】
(1)五分之一 白磷不足量(或气密性不好、未定装置完全冷却即观察进水体积等)
(2)先向左移动,后向右移动
(3)反应始终在一个密闭的容器中进行,误差较小,现象比较明显(答案合理即可)
【解析】
(1)观察到注射器中的水进入具支试管内的水量约占试管容积的五分之一;若进水量偏小,可能的原因是白磷不足量或气密性不好、未定装置完全冷却即观察进水体积等。
(2)白磷燃烧要放出热量,导致装置内气压变大,活塞向左移动,当温度降低时,装置内压强减小,活塞向右移动。
(3)此设计具有以下优点:减少实验误差,节省燃料,不污染环境,便于读数。
A.
加热试管时,先均匀加热后集中加热
防止试管炸裂
B.
量取液体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防止读数错误
C.
用双氧水制氧气时,加入少量二氧化锰
使产生氧气的质量增加
D.
用双氧水制氧气时,加入少量二氧化锰
加快氧气生成速度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节 性质活泼的氧气课后练习题,共5页。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2节 奇妙的二氧化碳测试题,共4页。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总复习信息给予题基础巩固练习,共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