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13.3 自己之歌(节选)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13.3 自己之歌(节选)教学设计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目标】
1.能从“名、时、地、作、评”五方面介绍作者。
2.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
3.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分析概括“自己”的含义。
4.联系现实,培养自由开放的心态,增强民族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1.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分析概括“自己”的含义。
2.联系现实,培养自由开放的心态,增强民族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解释标题
1.提问导入:“泛读导引”告诉我们,如果说文艺复兴是“人的发现”,那么浪漫主义就是什么的发现?
(此时,教师可以用旧知强化浪漫主义“发现自我”的特点:李白在浪漫主义作品《梦游天姥吟留别》中高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中,特意突出自我的情感)
2.今天学习的《自己之歌》(边说边板书课题),就是一首浪漫主义诗歌,请根据课前查找的资料“作者生平及创作”从“名时地作评”五方面介绍作者。
(教师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补充纠正。)
3.指名同学解释标题中的“歌”。
(教师强化:诗人惠特曼不仅发现了自我,还要高声地歌唱自我。)
二、朗读诗歌,把握基调
1.学生作示范朗读,然后自由朗读,要求:正确、流利、用抑扬顿挫的声音或表情表达你的理解。
2.指一名学生朗读。
3.指两名学生说出感情基调。
三、解读文本,深入探究
1.提示学生再读文本,明确问题:
①填空:
这是一个___________的自己?
②简答:自己是谁?
四、拓展延伸,升华认识
1.过渡:惠特曼作为美国的时代歌手,他用热情奔放、充满自信的笔调不仅为美国,也为全世界的诗坛创造了一种空前自由的诗体,并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比如闻一多、艾青、郭沫若等一些现代诗人都曾从惠特曼的作品里吸取过火热的粗犷的精神力量。尤其是郭沫若以惠特曼为榜样,创造出了震撼时代的《女神》、《天狗》等作品,使中国新诗从此诞生。
2.下面我们就带着激情来朗读一下惠特曼式的中国新诗《天狗》〖见教材附录二〗,从中感受郭沫若那种极力冲破束缚、追求自由、张扬自我的五四精神。同时提出问题:读了这两首诗,并了解了两位时代的歌手在诗坛上的贡献和地位。那么,作为正在蓬勃发展的中国的青年学子,面对现实,你有何感想呢?
3.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评价和总结,培养学生自由开放的心态和提升学生担当的社会使命感。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13.3 自己之歌(节选)教学设计及反思,共1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定位,素养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技法指引,作用分析,迁移运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第四单元13 (迷娘(之一)*致大海 自己之歌(节选)*树和天空)13.3 自己之歌(节选)精品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13.3 自己之歌(节选)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写作背景,作者介绍,题目解说,全文分析,中心思想,写作特点,补充资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