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化学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一节 弱电解质的电离第2课时同步测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一节 弱电解质的电离第2课时同步测试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一元弱酸HA中存在下列电离平衡,醋酸是一种常见的弱酸,在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题组一 电离平衡的建立及特征
1.在醋酸溶液中,CH3COOH的电离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A.溶液呈电中性
B.溶液中无CH3COOH分子
C.H+的浓度恒定不变
D.c(H+)=c(CH3COO-)
2.一元弱酸HA(aq)中存在下列电离平衡:HA A-+H+。将1.0 ml HA加入到一定量的蒸馏水中,最终得到1.0 L溶液,如图表示溶液中HA、H+、A-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正确的是( )
题组二 电离平衡的影响因素
3.(2020北京房山高二期末)下列方法中,不能使醋酸溶液中CH3COOH的电离程度增大的是( )
A.升高温度
B.加水稀释
C.加入少量醋酸钠固体
D.加入少量氢氧化钠固体
4.(2021河北邯郸高二期中)羟胺(NH2OH)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NH2OH+H2O NH3OH++OH-。常温下,向该溶液中加入NaOH固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平衡常数K减小 B.c(OH-)增大
C.平衡向左移动 D.n(OH-)n(NH2OH)增大
5.(2021安徽蚌埠田家炳中学高二期中)醋酸是一种常见的弱酸,在0.1 ml·L-1醋酸中加入下列物质,分析醋酸的电离平衡移动方向及平衡时物质的浓度变化:
(1)加入醋酸钠固体,电离平衡 (填“正向”“逆向”或“不”)移动,pH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加入碳酸钙固体,电离平衡 (填“正向”“逆向”或“不”)移动。 
(3)加入大量的水,c(OH-)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导电能力 。 
题组三 电离平衡常数的理解与应用
6.(2021湖南邵阳高二月考)下列关于电离平衡常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离平衡常数与温度无关
B.H2CO3的电离常数表达式为Ka=c(H+)·c(CO32-)c(H2CO3)
C.同温下,电离平衡常数越小表示弱电解质电离能力越弱
D.多元弱酸各步电离平衡常数相互关系为Ka1HZ
B.反应HZ+Y- HY+Z-能够发生
C.由电离常数可以判断,HZ属于强酸,HX和HY属于弱酸
D.相同温度下,1 ml·L-1 HX溶液中HX的电离常数大于0.1 ml·L-1 HX溶液中HX的电离常数
能力提升练 
1.(疑难1,)在20 ℃、1 L H2S的饱和溶液中,浓度约为0.1 ml·L-1,其电离方程式为H2S H++HS-、HS- H++S2-,若使该溶液中c(S2-)增大,可采取的措施是( )
A.加入适量NaOH固体 B.加入适量水
C.再通入硫化氢气体 D.加入适量CuSO4固体
2.(疑难1,)某浓度的氨水中存在下列平衡:NH3·H2O NH4++OH-,若要增大NH4+的浓度而减小OH-的浓度,且使平衡向右移动,应采取的措施是( )
A.适当升高温度 B.加入NH4Cl固体
C.通入NH3 D.加入少量盐酸
3.(2021河北邢台高二期中,疑难1,2,)在一定温度下,弱碱CH3NH2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CH3NH2+H2O CH3NH3++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电离平衡常数表达式Kb=c(CH3NH2)c(CH3NH3+)×c(OH-)
②加入适量的CH3NH2溶液,电离常数Kb增大
③加水稀释,c(OH-)减小,Kb不变
④升高温度,c(CH3NH3+)增大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4.(疑难1、2,)某二元酸(H2A)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H2A H++HA-,HA- H++A2-(25 ℃时Ka=1.0×10-2),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H2A是弱酸
B.稀释0.1 ml·L-1 H2A溶液,因电离平衡向右移动而导致c(H+)增大
C.25 ℃时,在0.1 ml·L-1的H2A溶液中,c(H+)=0.12 ml·L-1
D.若0.1 ml·L-1 NaHA溶液中c(H+)=0.02 ml·L-1,则0.1 ml·L-1的H2A溶液中c(H+)Ka2>Ka3,D项错误。
7.B 常温下,一元弱酸的电离常数越大,电离程度越大,同浓度时,电离产生的c(H+)越大。
8.B 根据表格数据可知K1(H2CO3)>K(HClO)>K2(H2CO3),即酸性H2CO3>HClO>HCO3-。由酸性:HClO>HCO3-,可知该反应不能发生,A项错误;根据酸性可知,NaClO溶液中通入CO2只能生成HClO和NaHCO3,可发生反应NaClO+CO2+H2O HClO+NaHCO3,B项正确,C项错误;根据酸性:HClOHY>HX,故A错误;由A知,HZ的酸性大于HY,根据强酸制取弱酸知,HZ+Y- HY+Z-能发生,故B正确;根据电离常数知,这三种酸均属于弱酸,故C错误;相同温度下,同一物质的电离常数不变,故D错误。
能力提升练
1.A 加入适量的NaOH固体,增大了OH-的浓度,OH-和H+反应,导致H+的浓度减小,平衡向右移动,则c(S2-)增大,故A正确;加入适量水,促进硫化氢电离,平衡向右移动,但溶液中c(S2-)减小,故B错误;题述溶液是H2S的饱和溶液,再通入硫化氢气体,不再溶解,则c(S2-)不变,故C错误;加入适量硫酸铜固体,铜离子和硫离子反应生成CuS黑色沉淀,则溶液中c(S2-)减小,故D错误。
2.D 适当升高温度平衡向右移动,NH4+、OH-的浓度都增大,A错误;加入NH4Cl固体,增大NH4+的浓度,平衡向左移动,B错误;通入NH3,平衡向右移动,NH4+、OH-的浓度都增大,C错误;加入少量盐酸,H+与OH-反应使OH-的浓度减小,平衡向右移动,NH4+的浓度增大,D正确。
3.D CH3NH2的电离平衡常数Kb=c(CH3NH3+)×c(OH-)c(CH3NH2),①错误;电离常数只与温度有关,加入适量CH3NH2溶液,Kb不变,②错误;加水稀释促进电离,但c(OH-)减小,温度不变,Kb保持不变,③正确;升高温度,能促使CH3NH2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c(CH3NH3+)增大,④正确。结合上述分析,D项正确。
4.D 二元酸(H2A)在水中第一步电离为完全电离,则H2A酸性较强,不是弱酸,故A错误;稀释0.1 ml·L-1 H2A溶液,电离平衡向右移动,但是c(H+)减小,故B错误;二元酸(H2A)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H2A H++HA-,HA- H++A2-(Ka=1.0×10-2),第一步完全电离,第二步部分电离,设电离的HA-为x ml·L-1,则有:Ka=(0.1+x)x0.1-x,解得x≈0.008 4,所以在0.1 ml·L-1的H2A溶液中,c(H+)=0.1 ml·L-1+0.008 4 ml·L-1=0.108 4 ml·L-1,故C错误;若0.1 ml·L-1的NaHA溶液中c(H+)=0.02 ml·L-1,0.1 ml·L-1的H2A溶液中存在H2A H++HA-,HA- H++A2-,第一步电离出的氢离子,抑制了第二步电离,所以c(H+)H2CO3>HClO>HCO3-,即CH3COOH酸性最强。(2)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促进CH3COOH电离,溶液中c(H+)、c(CH3COO-)均减小,但c(OH-)增大,即c(OH-)c(H+)增大;温度不变,c(H+)·c(CH3COO-)c(CH3COOH)不变,结合c(CH3COO-)减小,可知c(H+)c(CH3COOH)增大。(3)酸性:H2CO3>HClO>HCO3-,NaClO溶液与少量CO2反应生成HClO和NaHCO3,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O-+H2O+CO2 HCO3-+HClO。(4)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呈中性,即醋酸过量,发生反应CH3COOH+NaOH CH3COONa+H2O,则混合溶液中c(H+)=1×10-7 ml·L-1,c(Na+)=c(CH3COO-)=b2 ml·L-1,c(CH3COOH)=(a2-b2) ml·L-1=a-b2 ml·L-1,结合Ka=c(H+)·c(CH3COO-)c(CH3COOH)=b×10-7a-b。(5)醋酸是弱电解质,在溶液中不能完全电离,故可测25 ℃时0.1 ml·L-1醋酸溶液的pH,pH>1可证明醋酸为弱酸。
弱酸
HCN
HF
CH3COOH
HNO2
电离常数
4.9×10-10
7.2×10-4
1.8×10-5
2.6×10-4
弱酸
HClO
H2CO3
电离常数(25 ℃)
K=3.2×10-8
K1=4.3×10-7
K2=4.7×10-11
酸
HX
HY
HZ
电离常数
9×10-7
9×10-6
1×10-2
A
B
C
D
a试管中
紫色
蓝灰色
蓝灰色
绿色
b试管中
绿色
绿色
紫色
紫色
化学式
CH3COOH
H2CO3
HClO
电离平衡常数
Ka=1.8×10-5
Ka1=4.3×10-7
Ka2=5.6×10-11
Ka=3.0×10-8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第二节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第3课时精练,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有关滴定操作的顺序正确的是,30,08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全书综合测评-2022版化学选修4 人教版(新课标) 同步练习 (Word含解析),共25页。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第四节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第2课时练习,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已知Ksp=1,某学生在实验室中进行如下实验,实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