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1年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4.1光的直线传播练习含解析

    2021年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4.1光的直线传播练习含解析第1页
    2021年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4.1光的直线传播练习含解析第2页
    2021年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4.1光的直线传播练习含解析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节 光的直线传播课时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节 光的直线传播课时练习,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下列物体中不属于光源的是( )
    A.月亮 B.恒星 C.萤火虫 D.霓虹灯
    【答案】A
    【解析】月亮自身不能发光,所以月亮不是光源;夜间闪亮的萤火虫、恒星、霓虹灯自身可以发光,属于光源;
    2.光从空气中进入水中,光的传播速度
    A.会减小B.不变C.会增大D.都有可能
    【答案】A
    【解析】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 m/s,在其他各种介质中的速度都比在真空中的小,所以,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传播速度会减小,故选A.
    3.如图所示,2019年4月10日,人类发布了首张根据接收到的高能射线经过计算机处理而形成的黑洞照片,为解开星系演化之谜提供了宝贵资枓。照片中的黑洞距离地球5500万光年,“光年”是以下哪个物理量的单位( )
    A.长度B.时间C.速度D.密度
    【答案】A
    【解析】光年是长度单位,指光在一年时间中行走的距离。
    4.如图所示,在一个空罐的底部中央打一个小孔,再用一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将小孔对着烛焰,看到烛焰在薄膜上成像,关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薄膜上成的像是烛焰的虚像
    B.薄膜上成的像是烛焰发出的光通过小孔反射形成的
    C.薄膜上成的像是烛焰的影子
    D.薄膜上成的像是烛焰发出的光沿着直线传播形成
    【答案】D
    【解析】将小孔对着烛焰,小明看到薄膜上看到一个倒立的实像,这是由于烛焰发出的光沿着直线传播形成的。故选D.
    5.太阳光通过树叶间的空隙,在地上形成许多圆形的光斑,这些圆形光斑是( )
    A.树叶的虚像B.树叶的实像C.太阳的虚像D.太阳的实像
    【答案】D
    【解析】树阴下的地面上出现的圆形光斑,是太阳光通过浓密的树叶中的小孔所成的太阳的像,是实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选D.
    6.某市中学九年级组织学生进行春季郊游活动,下列他们欣赏到的景色,其中与“立竿见影”现象原理相同的是( )
    A.平静湖边,倒影可见B.山间小溪,清澈见底
    C.林荫树下,光斑点点D.雨过天晴,彩虹出现
    【答案】C
    【解析】“立竿见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A.平静的湖面相当于平面镜,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小溪底部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出后,发生了折射,然后进入人的眼睛,人看到的小溪的底部是变浅的,故B不符合题意;
    C.林荫树下,光斑点点,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与“小孔成像”形成原因相同,故C符合题意;
    D.雨过天晴,天空出现美丽的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即由光的折射形成,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下列关于光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线是真实存在的带箭头的直线
    B.激光笔发出的光是一条光线
    C.光线是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的
    D.光线可以用虚线表示
    【答案】C
    【解析】A.光线实际不存在,是为了形象描述光的传播特点而假想出来的,故错误;
    B.激光笔发出的是光,不是光线,故错误;
    C.光线是形象地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的,故正确;
    D.在光路图中,光线用实线表示,以与法线和反向延长线相区别,故错误。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立竿见影是光的折射现象
    B.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0×108
    C.小孔成像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D.太阳发光说明太阳不是光源
    【答案】C
    【解析】A.立竿见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A不符合题意;
    B.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0×108m/s,B不符合题意;
    C.小孔成像是在同种介质中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C符合题意;
    D.太阳发光,太阳是光源,D不符合题意。
    9.在甲、乙两图中( )
    A.甲图表示月食的成因,乙图表示日食的成因
    B.甲图表示日食的成因,乙图表示月食的成因
    C.两图都表示日食的成因
    D.两图都表示月食的成
    【答案】B
    【解析】当月球转到地球和太阳之间,月球挡住了太阳照向地球的光,我们就看不到太阳,这就是日食,甲图是日食的成因。
    当地球、太阳、月亮在同一直线上,地球到了月球和太阳的中间,太阳光无法射到月亮上面。所以在地球上观测月球便有一块区域出现了阴影,这就是月食,乙图是月食的成因。
    10.为了探究树荫下光斑的成因,小明设计了开有菱形状孔(边长约为5厘米)的卡片甲正对太阳光,并用另一张卡片乙紧贴在甲上沿箭头方向水平移动,观察距卡片50cm且与甲平行放置的光屏上光斑的变化情况。下列实验现象记录正确的是( )
    A.光斑的形状始终与孔的形状相同,且亮度不变
    B.光斑始终是圆形的,但逐渐变暗
    C.光斑未变成圆形前,其大小逐渐变大,变成圆形后,其大小变小
    D.光斑未变成圆形前,其大小逐渐变小,变成圆形后,其大小不变
    【答案】D
    【解析】图中卡片乙向左移动前,孔的形状是菱形的,孔比较大,由于光沿直线后面光斑的形状是菱形的,随着卡片向左移动孔的形状发生变化变成三角形,但由于孔比较大,还是变成三角形后并且逐渐变小,当孔小到一定程度时,地面上的光斑是太阳经孔成的像(小孔成像),光斑的形状与太阳的形状相同,是圆形的。
    二、填空题
    11.日食是由于光沿_____传播形成的现象,观察日食时,不能用眼睛直接正对太阳,某同学用脸盆装上稀释后的墨水,从墨水中观察到了日食奇观,该同学所观察到的像是由光的_____形成的,是太阳的_____(选填“实”或“虚”)像.
    【答案】直线 反射 虚
    【解析】(1)日食是由光的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2)盆中的水相当于平面镜,从水中观察日食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太阳的虚像;
    12.“光年”是表示__________的单位,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_______。
    【答案】长度 3.0×108 m/s
    【解析】[1][2]光年指的是光在真空中行走一年的距离,光年是表示长度的单位,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
    13.晚唐诗人高骈在《山亭夏日》中的诗句“绿树浓萌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描写了酷夏特有的情趣,并表达了诗人愉悦的心情.从物理学的角度,诗句中“浓萌”的形成说明了_______;而“楼台倒影”则是_______现象.
    【答案】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光的反射
    【解析】“浓阴”是树的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楼台倒影”是楼台通过水面所成的虚像,属平面镜成像现象,所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
    故答案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光的反射;正;虚.
    14.如图所示,日食和月食是由光________形成的自然现象。发生月食时,_______挡住太阳;发生日食时________挡住太阳。
    【答案】沿直线传播 地球 月亮
    【解析】[1]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日食和月食发生时的光源都是太阳;发生日食和月食时,太阳、月球、地球三者都在同一直线上,都可以用光沿直线传播来解释。
    [2]发生月食时,地球在中间,地球挡住了太阳。
    [3]发生日食时,月球在中间,是月球挡住了太阳。
    三、作图题
    15.如图为“坐井观天”的示意图,设点E为青蛙的眼睛,请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知识画出它能看到天空的范围。
    【答案】
    【解析】青蛙之所以坐在井里,只能看到很小的一片天,就是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缘故。图中黑点E表示青蛙的位置,将E点分别与井口左边的端点、井口右边的端点相连成一直线,然后在直线上标出光线射向E点的箭头,即可得到两条射向青蛙眼睛的光线,这两条光线就决定了青蛙的观察范围,如图所示:
    16.试按照题目要求作图:
    (1)室内一盏电灯通过木板隔墙上的两个小洞,透出两条细小光束(如图所示);请根据这两条光束的方向确定室内电灯的位置,保留作图痕迹);
    (2)如图所示,AB是物体,O为小孔,M为光屏,试作出物体AB通过小孔在光屏上成的像。
    【答案】;
    【解析】(1)如图所示,根据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原理,每条光线通过小洞都是沿直线传播的;答案如图:

    (2)发光物体的每一个点都可看作为点光源,每个点光源发出的光都会通过小孔照到屏幕的某个区域;A点发出的光线经小孔下边缘,到达光屏下部,B点发出的光线经小孔上边缘,到达光屏的上部,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答案如图:

    四、综合题
    17.今年中秋月是“十五的月亮十七圆”人们在欣赏最圆月的同时,还可以目睹到少见的半影月食全过程所谓的“半影月食”,其实是月食的一种当地球运行到太阳和月球之间,并且三者恰好或几乎在同一条 ① (选填“直线“或”平面“)上时,太阳到月球的光线就会部分或完全地被地球所遮挡,这就产生了月食按月亮被遮挡范围的不同,月食分为月全食月偏食和半影月食等三种其中,半影月食发生时,月球进入地球半影,地球挡住了部分太阳照向。
    月球的光,所以月球看上去要比平时 ② (填“暗“或”亮“)一些。
    (1)请将上述文中的空格填写完整①_____;②_____。
    (2)如图1三个圆中地球、月亮、太阳的大致位置是_____。
    A.太阳月亮地球 B.太阳地球月亮 C.地球太阳月亮
    (3)我们平时所看到的月亮_____(选填“是”或“不是”)光源,月食形成的原理是_____。
    (4)国庆期间晴天的正午时分,走在长广溪湿地树林下李华看到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地上留下许多大小不同的圆形光斑(如图2所示,这是_____(选填“太阳“、”树叶的缝隙”或“树叶”)的_____(选填“实像”或“影子”“虚像),光斑大小不同的原因是树叶缝隙到地面的距离_____(选填”不同“、”相同“)。
    【答案】直线 暗 B 不是 光的直线传播 太阳 实像 不同
    【解析】(1)太阳、地球、月球位于同一条直线上,当不透明的地球位于太阳与月球之间,地球挡住了沿直线传播的太阳光,太阳光照不到月球上,在地球上看不到月球的现象就是月食,所以月食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发生月食时,在中间位置的是地球;半影月食发生时,月球进入地球半影,地球挡住了一部分太阳照向月球的光,所以月球看上去要比平时暗一些;
    (2)由于是地球挡住了太阳射向月亮的光,地球在二者中间,B符合题意;
    (3)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太阳、萤火虫自身能够发光,而月亮自身是不会发光的,我们之所以能够看见月亮,是因为月亮能够反射太阳光进入我们的眼睛,所以月亮不是光源;月食形成的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
    (4)树叶的缝隙其实就是一个个小孔,圆形光斑就是太阳的实像;
    地面上的圆形光斑就是由于树叶之间形成许多小孔,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太阳的像;
    树叶的缝隙,也就是小孔,距离地面的远近不同,形成的光斑大小不同;距离越远,形成的光斑越大,距离越近,形成的光斑越小。

    相关试卷

    初中人教版第1节 光的直线传播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第1节 光的直线传播巩固练习,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 光的直线传播》 同步练习卷,下列现象中,属于反射现象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物理八年级上册第1节 光的直线传播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上册第1节 光的直线传播课时练习,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 光的直线传播》同步练习卷,下列现象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节 光的直线传播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节 光的直线传播复习练习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 光的直线传播》同步练习,294sB,如图是小孔成像示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