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21届高考化学三轮复习回归基础练习
2021届高考化学三轮复习回归基础练习10 化学速率反应与平衡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届高考化学三轮复习回归基础练习10 化学速率反应与平衡,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计算题,原理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度高考三轮(回归基础)练习10化学速率反应与平衡
一、单选题
1.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置于体积不变的密闭真空容器中(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在恒定温度下使其达到分解平衡H2NCOONH4(s)⇌2NH3(g)+CO2(g)。下列各说法能判断该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的是
①2v(NH3)=v(CO2)
②密闭容器中总压强不变
③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④密闭容器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不变
⑤密闭容器中c(NH3)不变
A.②③⑤ B.②③ C.①④ D.②③④⑤
2.在一定温度下的某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建立下列化学平衡:C(s)+2H2O(g)CO2(g)+2H2(g),能确定上述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体系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B.v正(CO2)=v逆(H2O)
C.生成nmolCO2的同时生成2nmolH2
D.1molH—H键断裂的同时断裂2molH—O键
3.2SO2(g)+O2(g)2SO3(g)是制备硫酸的重要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催化剂V2O5不改变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
B.恒压,通入稀有气体,反应速率不变
C.该反应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将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
D.在t1、t2时刻,SO3(g)的浓度分别是cl、c2,则时间间隔t1〜t2内,SO2(g)消耗的平均速率为 v=
4.已知反应:。当反应达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若将容器体积缩小到原来的一半,重新达到平衡后测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的状态一定是气体 B.平衡常数不变
C.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
5.下列生产、生活等实际应用,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加入催化剂有利于合成氨的反应
B.500 ℃比室温更有利于合成氨的反应(已知合成氨反应是放热反应)
C.由H2(g)、I2(g)和HI(g)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变深
D.阴暗处密封有利于氯水的储存
6.已知:氧化锂(Li2O)晶体形成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ΔH1<0,ΔH2>0
B.ΔH3<0,ΔH4<0
C.ΔH1+ΔH2+ΔH3+ΔH4-ΔH5 +ΔH6=0
D.若是钠晶体,则ΔH1将增大
7.少量铁粉与100mL0.01mol·L-1的稀硫酸反应,反应速率太慢。为了加快此反应速率而不改变H2的产量,可以使用如下方法中的
①加H2O ②加NaOH固体 ③滴入几滴浓硫酸 ④加CuO固体 ⑤加NaCl溶液 ⑥升高温度 ⑦改用10mL18.3mol·L-1的硫酸
A.①④⑦ B.③⑥ C.②④⑥ D.③⑥⑦
8.下列有关化学反应方向及其判据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1molH2O在不同状态时的熵值:S[H2O(s)]<S[H2O(g)]
B.自发反应的熵一定增大,非自发反应的熵一定减小
C.反应:CaCO3(s)=CaO(s)+CO2(g)ΔH>0能否自发进行与温度有关
D.反应NH4HCO3(s)=NH3(g)+H2O(g)+CO2(g)ΔH=+185.57kJ·mol-1能自发进行是因为体系有自发地向混乱度增大的方向转变的倾向
9.足量Zn粉与的稀硫酸充分反应。为了减慢此反应的速率而不改变H2的产量,可以使用如下方法中的( )
①加Na2SO4溶液
②改用 的稀盐酸
③改用的稀硝酸
④减压
⑤冰水浴
⑥加 溶液
A.①⑤ B.③⑤⑥ C.①②⑤⑥ D.全部
10.已知反应H2(g)+Br2(g)2HBr(g)分下列三步进行,有关键能如下表所示:
①Br22Br(快反应) △H1,K1
②Br+H2HBr+H(慢反应) △H2,K2
③H+BrHBr(快反应) △H3,K3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H1>△H2>△H3
B.25℃时:K1>K3
C.H2(g)+Br2(g)2HBr(g)的速率由反应②的速率决定
D.H2(g)+Br2(g)2HBr(g) △H<0
11.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
A.在稀溶液中,H2SO4和Ba(OH)2的中和热要大于57.3kJ/mol
B.2C(s)+O2(g)═2CO(g)△H <O,△S>O
C.已知:2SO2(g) +O2(g)2SO3 (g) ;△H=-98.3kJ/mol。将1molSO2和0.5molO2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反应,放出49.15kJ的热量
D.在10lkPa、25℃时,1gH2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放出120.9kJ的热量,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 kJ/mol
12.对反应2A+B=3C+D的速率有不同的表示方法,代表反应最快的是
A.υ(A)= 0.55 mo/(L·s) B.υ(B)= 0.3 mol/(L·s)
C.υ(C)= 0.75 mol(L·s) D.υ(D)= 0.2 mol/(L·s)
13.已知充分燃烧a g乙炔气体时生成1 mol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并放出热量b kJ,则乙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2C2H2(g)+5O2(g)4CO2(g)+2H2O(l) ΔH=-2b kJ·mol-1
B.2C2H2(g)+5O2(g)4CO2(g)+2H2O(g) ΔH=-4b kJ·mol-1
C.2C2H2(g)+5O2(g)4CO2(g)+2H2O(l) ΔH=-4b kJ·mol-1
D.2C2H2(g)+5O2(g)4CO2(g)+2H2O(l) ΔH=+4b kJ·mol-1
14.反应速率和反应物浓度的关系是用实验方法测定的。化学反应H2+Cl2=2HCl的反应速率可表示为=k [c(H2)] m [c(Cl2)]n,式中k为常数,m、n值可用下表中数据确定之。
c(H2)/mol/L
c(Cl2)/mol/L
/mol/(L·s)
1.0
1.0
1.0 k
2.0
1.0
2.0 k
2.0
4.0
4.0k
由此可推得,m、n值正确的是
A.m=1,n=2 B.m=1,n=
C.m=,n=1 D.m=,n=
15.对水样中M的分解速率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 在相同温度下,M的物质的量浓度[c(M)]随时间(t)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水样酸性越强,M的分解速率越快
B.水样中添加Cu2+,能加快M的分解速率
C.由②③得,反应物浓度越大,M的分解速率越快
D.在0~20 min内,②中M的分解速率为0.015 mol·L−1·min−1
16.下列人们在生活、生产、实验的相关措施中。不是用来调控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A.将食物存放在温度较低的地方
B.火力发电厂将烟囱建的很高
C.实验时,通常将颗粒状的固体药品研细混匀后进行反应
D.将固体试剂溶于水配成溶液后再进行化学实验
17.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0.3molA, 0.1molC和一定量的B三种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甲图所示[t0~tl阶段的c(B)变化未画出]。乙图为t2时刻后改变条件平衡体系中正、逆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且四个阶段都各改变一种反应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且互不相同,t3~t4阶段为使用催化剂。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B的转化率不变
B.t4~t5阶段改变的条件为降低温度
C.B的起始物质的量为0.02mol
D.若t5~t6阶段改变的条件为升高温度,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18.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可逆反应2HI(g)⇌H2(g)+I2(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c(H2)与c(I2)保持相等 B.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
C.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D.混合气体总分子数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19.在一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C(s)+H2O(g)⇌CO(g)+H2(g),t1时刻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其反应速率的影响正确的是
A.增大C的质量,导致反应速率加快
B.保持体积不变,充入氦气使体系压强增大,反应速率加快
C.温度升高,反应速率会明显加快
D.保持压强不变,充入氦气使容器容积变大,反应速率不变
20.已知:A(g)+2B(s)3C (g) ΔH=-a kJ·molˉ1 (a>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体系中 3v (A)=v (C)时,则反应达到化学平衡
B.达到化学平衡后,生成 1mol A 的同时消耗 2mol B
C.达到化学平衡后,反应放出的热量一定小于 a kJ
D.达到化学平衡后,保持容积不变并通入惰性气体,平衡逆向移动
21.在某温度时将2molA和1molB两种气体通入容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2A(g)+B(g)xC(g),2min时反应测的B的物质的量为0.4mol,C在前2 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45 mol·L-1·min-1。下列各项能表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的是
A.vA(正) : vB(逆)=2:1 B.混合气体密度不再变化
C.混合气体压强不再变化 D.混合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22.在一个活塞式的反应容器中,通入2 mol SO2和l mol O2,于500°C下发生化合反应并达到平衡,在保持恒温、恒压的条件下,再通入2 mol SO2和1 mol O2,下列叙述的内容完全正确的是
A.开始时v(正)增大,v(逆)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再次平衡后SO3的百分含量增加
B.开始时v(正)增大,v(逆)不变,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再次平衡后SO3的百分含量增加
C.开始时v(正)增大,v(逆)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再次平衡后SO3的百分含量增加
D.开始时v(正)增大,v(逆)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再次平衡后SO3的百分含量与原平衡相等
二、多选题
23.相同温度下,在三个容积均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仅发生反应:CO(g)+2H2(g)CH3OH(g)
容器
起始时各物质物质的量/mol
平衡时CH3OH物质的量/mol
CO
H2
CH3OH
①
0
0
0.8
0.4
②
0.5
1.0
0.1
③
0.1
0.3
0.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达平衡时,容器①与容器②中的总压强之比为1∶1
B.达平衡时,容器②中反应达到平衡时,CO物质的量大于0.3mol
C.达平衡时,容器③中的H2体积分数小于50%
D.达平衡时,容器①中CH3OH的转化率与容器②中CO的转化率关系:α(CH3OH)+α(CO)a,D正确;
故选:C。
5.D
【解析】
【详解】
A.使用催化剂不能使化学平衡移动,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A不选;
B.由于合成氨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故从平衡移动分析低温比高温更有利于合成氨,而采用500℃是考虑到反应速率和催化剂的活性问题,故B不选;
C.体系颜色加深是因为I2的浓度增大,而加压平衡并未移动,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C不选;
D.因为氯气与水发生反应:Cl2+H2O⇌HCl+HClO,该反应是可逆反应,而次氯酸见光易分解,如果不避光,HClO分解,平衡正向移动,氯水就变成盐酸,故阴暗处密封有利于氯水的储存可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D选;
故答案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勒夏特列原理的使用条件,注意使用勒夏特列原理的前提必须是可逆反应,且改变条件后平衡发生了移动,本题易错选项BC,要从原理上分析把握。
6.C
【详解】
A.金属单质由固体变为气体吸收能量,金属原子失去电子吸收能量,则△H1>0,△H2>0,故A错误;
B.断键需要吸收能量,原子变为离子需要放出能量,所以△H3>0,△H4< 0,故B错误;
C.根据盖斯定律知,△H5=H1+△H2+△H3+△H4+△H6,则-△H5+H1+△H2+△H3+△H4+△H6=0,故C正确;
D.金属单质由固体变为气体吸收能量,钠的原子半径大,金属键弱,若是钠晶体,则ΔH1将减小,故D错误;
故选C。
7.B
【分析】
根据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结合氢气的总量不变以及铁少量分析解答。
【详解】
①加水,稀释了硫酸的浓度,故反应速率变慢;
②加氢氧化钠,与氢离子反应,减少了硫酸的浓度,故反应速率变慢;
③滴入几滴浓硫酸,氢离子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由于铁不足,则生成的氢气量不变;
④加CuO固体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硫酸铜再与铁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铜,构成原电池,反应速率加快,由于消耗了铁,氢气总量减小;
⑤加氯化钠溶液,相当于稀释硫酸,浓度变小,故反应速率变慢;
⑥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且不影响氢气量;
⑦改用10mL18.3mol·L-1的硫酸,常温下铁发生钝化不产生氢气。
因此符合条件的是③⑥。答案选B。
【点睛】
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的性质是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原因。反应的类型不同,物质的结构不同,都会导致反应速率不同。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一般是温度、压强、浓度和催化剂,注意本题不改变生成氢气总量的要求,答题时注意审题。
8.B
【详解】
A.分子混乱程度越大熵越大,1molH2O在不同状态时的熵值:S[H2O(s)]<S[H2O(g)],故A正确;
B.熵变、焓变共同影响反应方向,自发反应的熵不一定增大,非自发反应的熵不一定减小,故B错误;
C.反应:CaCO3(s)=CaO(s)+CO2(g)ΔH>0,ΔS>0,在高温下能反应,能否自发进行与温度有关,故C正确;
D.反应NH4HCO3(s)=NH3(g)+H2O(g)+CO2(g)ΔH=+185.57kJ·mol-1,ΔS>0,能自发进行是因为体系有自发地向混乱度增大的方向转变的倾向,故D正确;
选B。
9.A
【详解】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温度、浓度、压强催化剂、反应物的接触面积等。硫酸与锌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与锌反应生成锌离子和氢气,则:
①加溶液相当于稀释反应物硫酸的浓度,故反应速率减慢,但不改变氢气的产量,①正确;
②改用的稀盐酸会减小氢离子的物质的量,减少产生氢气的量,故②错误;
③改用的稀硝酸,硝酸与锌反应不产生氢气,故③错误;
④反应在溶液中进行减压基本不影响反应速率,故④错误;
⑤冰水浴相当于降低温度反应速率会减慢,故⑤正确;
⑥溶液中的碳酸根离子会消耗溶液中的一部分氢离子,会改变氢气的产量,故⑥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A。
10.B
【详解】
A.根据所给键能计算,△H1=200kJ/mol;△H2=436-369=67 kJ/mol;△H3=-369 kJ/mol;所以△H1>△H2>△H3,故A项正确;
B.25 C时,①Br22Br是吸热反应,断键不自发进行,反应物多,③H+BrHBr是放热反应,成键能自发进行,生成物多。根据平衡常数的表达式可知K1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11.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2021年高考化学回归教材基础巩固练习(解析版),共8页。
这是一份2022年高考化学三轮冲刺之回归教材06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练习题,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对化学反应速率计算公式的剖析,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标志,化学平衡常数的全面突破,化学平衡计算模式,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复合判据,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等效平衡判断“四步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届高考化学三轮复习回归基础练习13 化学实验基础,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