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人教部编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人教部编版01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人教部编版02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人教部编版03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优秀单元测试测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优秀单元测试测试题,共8页。

    第一单元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8分)


    jiǎ bàn rè qíng tān fàn luò tu





    zhǒng zhàng jīng yì làng màn rǎn gāng








    二、请把下列每组加点词语中错误读音圈出来,并把正确读音写在括号里。(4分)


    1.A.掺和(cān) B.栖息(qī) C.机杼(shū) D.五侯(hóu) ( )


    2.A.黄焖鸡(mēn) B.分外(fèn ) C.吞噬(shì) D.迢迢(tiá ) ( )


    3.A.正月(zhēng) B. 甜黏(nián)C.皎皎(jiā) D.间断(jiān) ( )


    4.A.擢素手(zuó) B.札札(zhā) C.脉脉(mò ) D.更(gēng)新 ( )


    三、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蜡月、风筝、栗子、万不得已 B.除歹、浓绸、染缸、七零八碎


    C.亲戚、拜年、寺院、悬灯结彩 D.采绘、通霄、轿车、截然不同


    四、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写在( )里。(3分)


    “彩”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颜色 ②彩色的丝绸 ③称赞、夸奖的欢呼声④花样,精彩的成分 ⑤戏剧、舞蹈正式演出前的化妆排演 ⑥获胜的预兆。


    彩排( ) 喝彩( ) 丰富多彩( ) 五彩缤纷( ) 悬灯结彩( )


    五、下列诗句与注释不一致的一项是( )。(3分)


    A.食物寒冷,东风把御园柳枝吹斜。(寒食东风御柳斜。)


    B.他们只能含情凝视而不能用话语交谈。(脉脉不得语)


    C.秋露无声无息打湿了院中桂花。(冷露无声湿桂花 )


    D.不知道这秋思之情落在了谁家?(不知秋思落谁家。)


    六、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寒食》这首诗应该用赞美的语气诵读。


    B.《寒食》这首诗采用的写作方法是借古讽今。


    C.“纤纤(qiān)擢(zhuó)素手,札札(zá)弄机杼。”诗句中加点字注音都正确。


    D.寒食节的传统习俗是吃冷食和禁烟火。


    七、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北京春节》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重要日子有腊八、二十三小年、除夕、正月初一、元宵节。


    B.《腊八粥》一文通过主人公八儿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描写,体现八儿迫不及待地想吃腊八粥, 心理活动变化构成了本文的线索。


    C.课文主要写了等粥、喝粥两件事,其中等粥又写了四个场景:盼粥、分粥、猜粥、看粥。


    D.藏戏的“开山鼻祖”唐东杰布带着面具演出,没有舞台,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才结束。


    八、按要求改写句子。(6分)


    1.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天真冷呀,孩子们穿着棉衣和手套在街上燃放鞭炮。(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身无分文的唐东杰布就这样在雅鲁藏布江上留下了58座铁索桥。(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把诗句补充完整。(8分)


    1.__________________,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相去复几许?__________________ ,脉脉不得语。


    3.中庭地白树栖鸦,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今夜月明人尽望。


    4.百川东到海 , __________________?少壮不努力,__________________!


    十、文言文阅读理解。(14分)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注释]


    ①曾子:孔子的弟子;②女:通“汝”;③顾:回来;④彘:猪;⑤特:只不过。


    1.下列各组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 ①曾子之妻之市 ②听父母之教


    B. ①其子随之而泣 ②今子欺之


    C. ①汝还 ②顾反为汝杀彘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曾子妻之市 之:往


    B.顾反,为女杀彘 反:同“返”


    C.妻适市反 适:往


    D.特与婴儿戏耳 特:特别


    3.解释加点的词。(2分)


    (1)妻止之 止( )


    (2)遂烹彘也 遂 ( )


    4.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4分)


    (1)婴儿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





    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5.读了这个故事后,你认为曾子有必要杀彘吗?为什么?(3分)





    十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5分)


    花 灯


    节日往往最能集中地表现一个民族的习俗和欢乐。西方的圣诞、复活、感恩等节日,大多带有宗教色彩,有的也留着历史的遗迹。节日在每个人的童年回忆中,必然都占有极为特殊的位置。多么穷的家里,圣诞节也得有挂满五色小灯泡的小树。孩子们一夜醒来,袜子里总会有慈祥的圣诞老人送的什么礼物。圣诞凌晨,孩子们还可以到人家门前去唱歌,讨点零花钱。我小时候,每年就一个节一个节地盼。五月吃上樱桃和粽子了,前额还给用雄黄画个“王”字,就是为了避五毒。纽扣上戴一串花花绿绿的玩意儿,有桑葚、有老虎什么的,都是用碎布缝的。当时还不知道那个节日同古代诗人屈原的关系。多么雅的一个节日呀!七月节就该放莲花灯了。八月节怎么穷也得吃上块月饼,兴许还弄个泥捏挂彩的兔儿爷供供。九月登高吃花糕。这个节日对漂流在外的游子最是伤感,也说明中国人的一个突出的民族特点:不忘老根儿。但最盼的,还是年下,就是现在的春节。


    哪国的节日也没有咱们的春节热闹。我小时候,大商家讲究“上板”(停业)一月。平时不放假,交通没现在方便,放了假店员也回不去家。那一个月里,家在外省的累了一年,大多回去探亲了,剩下掌柜和伙计们就关起门来使劲地敲锣打鼓。


    正月里欢乐的高峰,无疑是上元佳节——也叫灯节。从初十起就热闹,一直到十五。花灯可是真正的艺术品。有圆的、方的、八角的,有谁都买得起的各色纸灯笼,也有绢的、纱的和玻璃的。有富丽堂皇的宫灯,也有仿各种动物的羊灯、狮子灯。羊灯通身糊着细白穗子,脑袋还会摇动。另外有一种官府使用的大型纸灯,名字取得别致,叫“气死风”。这种灯通身涂了桐油,糊得又特别严实,风怎么也吹不灭,所以能把风气死。


    纽约第五街的霓虹灯倒也是五颜六色,有各种电子机关,变幻无穷;然而那只有商业上的宣传,没什么文化内容。北京的花灯上,就像颐和团长廊的雕梁画栋,有成套的《三国》《水浒》或《红楼梦》。有些戏人儿还会耍刀耍枪。我小时最喜欢看的是走马灯。蜡烛一点,秫秸插的中轴就能转起来。守在灯旁的一个洞口往里望,它就像座旋转舞台:一下子是孙猴,转眼又出来八戒,沙和尚也跟在后面。至今我还记得一盏走马灯里出现的一个怕老婆的男人:他跪在地上,头顶蜡扦,旁边站着个梳了抓 的小脚女人,手举木棒,一下一下地朝他头上打去。


    灯,是店铺最有吸引力的广告。所以一到灯节,哪里铺子多,哪里的花灯就更热闹。


    60年代初的一次春节,厂甸又开市了。而且正月十五,北海还举行了花灯晚会。当时我一边儿逛灯一边儿就想:是呀,过去那些乌七八糟的要去掉,可像这样季节性的游乐恢复起来,岂不大可丰富一下市民的生活。


    1.文中的过渡句是:_______________。(2分)


    2.用“____”在文中画出直接表达作者写作目的的句子。(2分)


    3.文中第2自然段简要介绍了中国的一些传统节日,读一读,填空。(6分)


    五月,节日名为________,习俗是_____________。


    七月,节日名为________,习俗是______________。


    八月,节日名为________,习俗是_____________。


    九月,节日名为________,习俗是______________。


    以上的月份指的都是________历月份。中国的传统节日还有________,在________历________月,习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介绍中国人过春节的情况,为什么要先写西方人如何过圣诞节?(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默写两句描写中国某一传统节日(除春节外)的古诗句。(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二、快乐习作。(30分)


    中国有许多具有特色的节日,春节、中秋节、元宵节在这些节日里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风俗习惯,选择一种你了解的风俗写一写。要求:题目自拟,可以介绍一种风俗,也可以写你参加过的风俗活动的经历,450字左右。









































    参考答案


    一、搅拌 热情 摊贩 骆驼 肿胀 惊异 浪漫 染缸


    二、ù 2. A.mèn 3. D.jiàn 4. A.zhuó


    三、C


    四、⑤③④①②


    五、B


    六、A.


    七、A.


    八、1.难道这不是美好快乐的日子吗?


    2.天真冷呀,孩子们穿着棉衣和戴着手套在街上燃放鞭炮。


    3.唐东杰布留下了桥。


    九、1.春城无处不飞花 轻烟散入五侯家。


    2.河汉清且浅 盈盈一水间


    3.冷露无声湿桂花。 不知秋思落谁家。


    4.何时复西归 老大徒伤悲


    十、1.C 2.D(应为“只是”之意) 3.(1)止:阻止(2)遂:于是……就……


    4.(1)婴儿还没有辨别是非的能力,有待向父母学习,听从父母的教导。


    (2)现在你欺骗他,这是教他学会欺骗啊。


    5.(言之成理即可)曾子有必要杀彘。因为无论是教育子女还是做人,都必须讲个“信”字,要说到做到,不能说谎。


    十一、1.哪国的节日也没有咱们的春节热闹。


    2.文章最后一句话。


    3.端午 樱桃和粽子 七夕 放莲花灯 中秋节 月饼 重阳节 登高


    4.通过对比,突出我国春节的热闹气氛和民族特色。


    5.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答案不唯一)


    十二、例文略。题号










    十一
    十二
    总分
    得分
    相关试卷

    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精品单元测试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精品单元测试当堂达标检测题,共5页。

    小学语文第一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精品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第一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精品当堂检测题,共7页。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优秀单元测试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优秀单元测试复习练习题,共5页。

    语文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