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同步备课】苏科版生物八年级下册全册同步练习题
初中生物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第2节 传染病的预防第2课时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第2节 传染病的预防第2课时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湖北素有"千湖之省"之美誉, 下列属于传染源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单选题
1. 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一种血液传染病.研究发现,成熟的疟原虫在消化和利用血红蛋白的过程中,能够产生一种对疟原虫有毒害作用的物质(血红素),但这种有毒物质很快就会转化为无毒物质.某抗疟药物能够有效干扰这一转化过程,使有毒物质积累而杀死疟原虫.根据资料分析,该抗疟药物发挥作用的最佳时期是( )
【答案】D
【解析】
解:研究发现,成熟的疟原虫在消化和利用血红蛋白的过程中,能够产生一种对疟原虫有毒害作用的物质(血红素),但这种有毒物质很快就会转化为无毒物质.某抗疟药物能够有效干扰这一转化过程,使有毒物质积累而杀死疟原虫.可见:某抗疟药物发挥作用的最佳时期是成熟的疟原虫利用血液中的血红蛋白进行繁殖,
故选:D
2. 新冠肺炎肆虐全球,我国的抗疫战斗取得决定性胜利,为世界提供了宝贵经验.新冠病毒从传染病学和免疫学的角度来看,分别属于( )
【答案】B
【解析】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其病原体为新型冠状病毒."新型冠状病毒"进入人体后,能够在人体不发病的情况下,刺激人体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因此"新型冠状病毒"属于抗原.
故选:B.
2. 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某传染病流行期间的三类人群,其中甲表示健康人群;乙与甲相比,主要是体内含该传染病的抗体;丙是该传染病的患者.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甲是该传染病的易感人群
B. 乙、丙是该传染病的传染源
C. ①过程最有效的办法是接种疫苗
D. ②③分别表示健康人感染患病和痊愈过程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传染病及其预防的相关内容.甲为健康人群,对该传染病缺乏免疫力,是该传染病的易感人群;丙是该传染病的患者,体内含有病原体,为该传染病的传染源,乙体内含该传染病的抗体,体内不一定含有病原体,不是该传染病的传染源;①过程是让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其最有效的办法是接种疫苗;②表示健康人感染患病过程,③表示痊愈过程.
3. 下列传染病及其病原体的对应,错误的是( )
A. 艾滋病与HIV B. 足癣与寄生细菌 C. 血吸虫病与血吸虫 D. 肺结核与结核杆菌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传染病的病原体.足癣是由真菌寄生引起的传染病,因此足癣的病原体是真菌.
4. 湖北素有"千湖之省"之美誉.近几年,有些地方曾经销声匿迹的血吸虫又有死灰复燃之势,我们应引起高度重视.感染血吸虫是因为( )
【答案】B
【解析】
解:血吸虫的生活史是:
①血吸虫的成虫在人体内交配、产卵;
②血吸虫卵随人粪落入水后,经过一定时间,虫卵孵出毛蚴,毛蚴可以运动;
③当遇到水中一种叫"钉螺"的螺蛳后,毛蚴即从其向外伸出的软体部分钻入,并在钉螺体内发育繁殖为大量尾蚴;
④当钉螺在水中或在有水珠的植物茎叶上爬行时,成熟尾蚴便离开螺体进入水中;
⑤如果人下水或赤脚走在乡间的田埂上,尾蚴就经皮肤侵入人体并在人体内发育成成虫.可见选项中只有B正确.
故选:B
5. 近期有些同学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被诊断为诺如病毒感染.该病主要通过肠道传播,目前没有有效疫苗,也没有特效药物,患者几天后可自行痊愈.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诺如病毒是一种病原体
B. 诺如病毒是一种单细胞生物
C. 饭前便后应洗净双手以切断传播途径
D. 患者自行痊愈主要依靠特异性免疫
【答案】B
【解析】诺如病毒属于病毒,无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故B不正确.
6. 下列传染病及其病原体的对应,错误的是( )
A. 艾滋病与HIV B. 足癣与寄生细菌 C. 血吸虫病与血吸虫 D. 肺结核与结核杆菌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传染病的病原体.足癣是由真菌寄生引起的传染病,因此足癣的病原体是真菌.
7. 天花是一种在全世界已经被消灭的传染病,目前世界上只有极少数的实验室仍保存着天花病毒.对于继续保存还是消灭这些天花病毒,存在争论.下列观点中支持消灭天花病毒的是( )
A. 天花病毒可能还有新的用途,只是现在还没有被发现
B. 保存天花病毒,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C. 假如实验室中的天花病毒被泄漏出去,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D. 一旦天花重新流行,可以利用实验室保存的天花病毒快速研制疫苗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传染病的有关知识.天花病毒可能还有新的用途,只是现在还没有被发现,属于生物多样性价值中的潜在使用价值,不支持消灭天花病毒;保存天花病毒,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不支持消灭天花病毒;假如实验室中的天花病毒被泄漏出去,将会造成严重后果,这说明天花病毒对人类是有害的,从而支持消灭天花病毒;一旦天花重新流行,可以利用实验室保存的天花病毒快速研制疫苗,不支持消灭天花病毒.
8. "五一""十一"等节假日是我国每年人群流动的高峰期.人群的大规模流动为一些传染病流行提供了潜在的条件.下列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 有发热等流感症状者,应在家休息并接受治疗
B. 增强自身免疫力,合理膳食、均衡营养,适当补充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
C. 专家建议尽量少到拥挤的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的机会
D. 旅游者都应该做好旅途中的防护,如注射疫苗
【答案】A
【解析】根据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主要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入群.有发热等流感症状者,在家休息并接受治疗,属于控制传染源.而合理膳食、均衡营养,增强免疫力,尽量少到拥挤的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的机会,注射疫苗等,都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9. 下列属于传染源的是( )
A. 感冒病毒 B. 结核菌 C. 沙眼患者 D. 阑尾炎患者
【答案】C
【解析】略
10. 疟疾由侵入人体的疟原虫引起,主要通过蚊子叮咬进行传播.疟疾传播速度快、范围广、致死率高,我国科学家屠呦呦研制的青蒿素能有效抑制患者体内疟原虫的发育,治疗疟疾效果显著,将疟疾致死率降低了一半.屠呦呦因此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下面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疟原虫是传染病疟疾的传染源
B. 隔离并用青蒿素治疗患者属控制传染源
C. 消灭传染疟疾的蚊子属切断传播途径
D. 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力属保护易感人群
【答案】A
【解析】略
11. 图中甲同学是流感患者,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属于传染源
B. 乙属于易感人群
C. 流感病毒通过空气传播
D. 服用抗生素可治疗流感
【答案】D
【解析】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抗生素的作用对象是细菌,对病毒不起作用.
12.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病,该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
A. 饮食传播 B. 空气传播 C. 接触传播 D. 生物媒介传播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流行性感冒是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传播.
13. H7N9禽流感是一种新型禽流感,是由H7N9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下列有关H7N9禽流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H7N9禽流感病毒是引起该病的病原体
B. H7N9禽流感病毒由外面的蛋白质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没有细胞结构
C. 一旦发现家禽感染上H7N9禽流感后,立即深埋这些家禽,这属于控制传染源
D. 小明曾感染H5N1禽流感,治愈后体内已产生抗体,所以不会再患H7N9禽流感
【答案】D
【解析】感染过H5N1禽流感的人康复后体内产生的抗体,属于特异性免疫,该抗体只对特定的H5N1禽流感病毒起作用,对其他病原体无效,D错误.
14. 下列关于健康生活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A. 流感患者属于易感人群
B. 注意食品卫生,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
C. 良好的人际关系,会让你的心理更健康
D. 人的身体需要多种营养素,要做到合理膳食
【答案】A
【解析】流感患者能传播流感病毒,从传染病传播的角度讲,流感患者属于传染源.
15. 下列防治流感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
A. 患流感后一定要大量服用抗生素
B. 患流感后尽量少去公共场所
C. 患者在打喷嚏时应掩住口鼻
D. 注射流感疫苗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答案】A
【解析】略
16. 据卫生部公布的信息,下表为全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死亡人数居前5位的传染病,下列对相关传染病说法正确的是( )
A. 传染病都由细菌和病毒引起
B. 传染病都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
C. 上述传染病发病后死亡率最高的是艾滋病
D. 传染病一般在发病初期传染性最强
【答案】D
【解析】略
填空题
17. 新冠肺炎是因感染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引起的.新冠病毒可以通过飞沫和接触等途径传播.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大范围流行,对人体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我国采取多项措施,有效控制了疫情蔓延.请分析回答问题.
(1)从传染病角度分析,引发新冠肺炎的病原体是____.
(2)新冠病毒没有____结构,由____外壳和里面包裹着的遗传物质组成.
(3)目前,我国已能做到应检尽检.从传染病流行的环节分析,核酸检测为阳性(携带新冠病毒)的人属于____.
(4)新冠肺炎虽然传染性很强,还是可防可控的.作为中学生,你可以采取____措施进行预防(写出一点即可).新冠疫苗研制成功后,注射疫苗能让人体产生抗体,这种免疫属于____(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
【答案】
(1)新冠病毒
(2)细胞 蛋白质
(3)传染源
(4)洗手和戴口罩等 特异性
【解析】
解:(1)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从传染病的角度看,新冠肺炎病毒称为病原体.
(2)新冠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3)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三个基本环节,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从传染病流行的环节分析,核酸检测为阳性(携带新冠病毒)的人属于传染源.
(4)新冠肺炎虽然传染性很强,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作为中学生预防新冠肺炎可以勤洗手和戴口罩等措施来切断传播途径.
(5)疫苗是由减毒的、低毒的、灭活的病原体,从免疫角度分析,注射的疫苗属于抗原.将疫苗注射到人体后,能刺激人体产生抵抗该病的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叫抗体.抗体只能消灭特定的病原体,对其它病原体无效,因此属于特异性免疫.新冠疫苗研制成功后,注射疫苗能让人体产生抗体,这种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
故答案为:(1)新冠病毒
(2)细胞;蛋白质
(3)传染源
(4)洗手和戴口罩等;特异性
18.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也是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率快的疾病.其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播.一般秋冬季节是其高发期.为了预防流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①咳嗽、打喷嚏时应使用纸巾等,避免飞沫传播.②经常彻底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③患者用具及分泌物要彻底消毒.④接种流感疫苗.请回答下列问题:
(1)引起流行性感冒的病原体是____.
(2)从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分析,流感患者属于____.
(3)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看,以上措施中属于保护易感人群的是[____].
(4)接种流感疫苗后,人体就会产生抵抗流感病毒的____
【答案】
(1)流感病毒
(2)传染源
(3)④
(4)抗体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传染病及其预防的相关内容.(1)流感病毒为引起流行性感冒的病原体.(2)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包括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流感患者能够散播病原体,属于传染源.(3)预防染的措施分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④属于保护易感人群.(4)接种的流感疫苗属于减毒的抗原,接种后,人体进行特异性免疫,体内单免疫系统会产生抵抗流感病毒的抗体.
26. 冬天流感流行时,许多幼儿园、小学、中学都有不少同学患流感,出现打喷嚏、鼻塞、发烧等症状,其他同学纷纷担心自己也会被传染上流感而影响学习,于是学校采取了许多相应的措施来应对.请你来帮忙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引发流感的病原体是( )
A. 细菌
B. 真菌
C. 流感病毒
D. 寄生虫
(2)流感流行必须具备三个环节,即图所示的①____、②____、③____.
(3)针对流感流行的三个环节,学校采取了很多相应的措施.请将流感流行的三个环节与对应的预防措施用线连起来.
(4)为预防流感,还可以到医院去注射流感疫苗.从免疫的特点来看,这种免疫属于____(填"非特异性免疫"或"特异性免疫").
【答案】
(1)C
(2)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3)
(4)特异性免疫
【解析】略A. 疟原虫转移到人的肝脏部位后进入休眠状态
B. 休眠态的疟原虫在肝脏细胞内发育成幼虫
C. 疟原虫幼虫转移至血液中并在此发育成熟
D. 成熟的疟原虫利用血液中的血红蛋白进行繁殖
A. 传染源和抗体
B. 病原体和抗原
C. 抗原和疫苗
D. 抗原和病原体
A. 吃了不干净的食物
B. 接触疫水
C. 接触血吸虫病人
D. 空气传染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第2节 传染病的预防第1课时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疾病中属于传染病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第2节 传染病的预防第1课时同步训练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疾病中属于传染病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生物八年级下册第2节 传染病的预防第3课时练习题,共1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