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2节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教案
展开第三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二节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2课时)
教学目标
1.举例说出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2.简述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3.制作临时装片,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
4.讨论细胞中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部分与整体的统一性。
教学重点
(1)几种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2)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难点
(1)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2)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线粒体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
引入
| 初中学习细胞质的知识层次引入,细胞器最早是由于在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小的反光点而被发现的。以问题启发学生:一些学生已经看过的细胞器:在细胞质中,除了看到细胞核以外,还看过那些有形态的结构? 细胞之所以能完成如此多的生理功能,(可以举一些例子,如分泌,保持形态,运动等)都是依赖各种复杂的细胞器互相配合而完成的。 问题探讨 1.提示:一件产品是由多个零部件组成的,不同车间生产不同的零部件之后,要有组装车间完成装配工作,质量检测部门负责检查产品的质量。同时要有部门提供原材料,有部门提供设计图,还要有部门负责动力供应,等等。部门齐全,配合协调,才能生产出优质产品。 2.提示:例如蛋白质的合成。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蛋白质的合成要在遗传信息的指导下进行,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同时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也在蛋白质合成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这说明细胞的生命活动也是需要多个“部门”和“车间”协调配合完成的。
| 回忆并回答问题(如叶绿体、液泡)
| |||||||||||||||||||||||||||||||||||||||||||||||||
几种细胞器
| 展示图片,简单讲解几种细胞器及其分工:线粒体(旁栏部分);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再展示动物、植物的亚显微结构图片,提出问题,还能找到哪些细胞器。 表格总结细胞器及其功能(补充双层膜、单层膜;提醒学生注意细胞结构与功能适应) 细胞质分为细胞质基质(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和细胞器
细胞质中的几种主要细胞器:
真核细胞细胞器总结: 1. 只存在于植物细胞中的细胞器:叶绿体;动、植物细胞中形态相同、功能可能不同的细胞器:高尔基体;根尖分生区没有的细胞器:叶绿体、中心体、液泡。 2. 原核细胞中具有的细胞器:核糖体;真核细胞中细胞器的质量大小:叶绿体>线粒体>核糖体。 3. 有关膜结构的细胞器:双层膜、线粒体、叶绿体(核膜);单层膜结构: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溶酶体;无膜结构:核糖体、中心体。 4. 具有核酸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能自我复制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中心体(染色体) 5. 有“能量转换器之称”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产生ATP的场所: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 6. 能形成水的细胞器:叶绿体、线粒体、核糖体。 7.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核糖体(载体合成)、线粒体(提供能量)。 8. 参与细胞分裂的细胞器:核糖体(间期蛋白质的合成)、中心体(动物)、高尔基体(植物)、线粒体。 9. 将质膜与核膜连成一体的细胞器:内质网。 10. 与分泌蛋白合成有关的细胞器: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11. 含有色素的细胞器:叶绿体、有色体、液泡。 12. 与脂类及多糖合成有关的细胞器:内质网 | 回答旁栏部分的问题 观察细胞亚显微模式图 阅读课文,尝试填写表格 旁栏思考题 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能够提供细胞生命活动需要的能量。鸟类飞翔、运动员运动需要大量能量,所以飞翔鸟类的胸肌细胞中、运动员的肌细胞中线粒体多。同样道理,新生细胞的生命活动比衰老细胞、病变细胞旺盛,所以线粒体多。
| |||||||||||||||||||||||||||||||||||||||||||||||||
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 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并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评价。 以蛋白质的分泌为例子,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在核酸的指导下,合成各种氨基酸,这些氨基酸在内质网中连接成肽链,并初步进行折叠和包装后,以囊泡的形式运送到高尔基体,在高尔基上,蛋白质被进一步修饰和包装,再以囊泡的形式运送到细胞膜内侧,最后被分泌到细胞外。这个过程需要消耗有线粒体提供的能量。 资料分析 1.分泌蛋白是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合成的。 2.提示:分泌蛋白从合成至分泌到细胞外,经过了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细胞膜等结构。分泌蛋白是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内初步合成,在内质网内加工,由囊泡运输到高尔基体做进一步加工,再由囊泡运输到细胞膜,与细胞膜融合,将蛋白质分泌到细胞外。 3.提示:需要,如核糖体在将氨基酸连接成肽链的过程中就需要能量。这些能量是由线粒体进行有氧呼吸提供的。 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方法:同位素标记法) 分泌蛋白:在细胞内合成后,分泌到细胞外起作用的蛋白质。 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过程:分泌蛋白由核糖体进行脱水缩合形成不成熟的蛋白质,再由内质网进行初加工(如加糖基等),高尔基体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最后由细胞膜通过外排作用分泌出细胞。 在此过程中与分泌物有关的是高尔基体(形成分泌小泡),细胞膜(运输到细胞外)。 参与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的细胞器: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
阅读课文中的资料分析,展开讨论,分别回答讨论题
| |||||||||||||||||||||||||||||||||||||||||||||||||
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 P49图,许多细胞器都有膜的结构。这些膜都互相作用和联系的。引出生物膜系统的名词。再次回顾蛋白质合成分泌,强调生物膜系统的工作方式。 生物膜系统的功能:每种功能让学生尝试举出例子。 功能一:维持稳定的细胞内部环境,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例子:细胞膜、叶绿体的膜等);功能二:许多化学反应都在生物膜上进行,生物膜提供了广阔的反应面积(例子:叶绿体、线粒体);功能三:隔开各个细胞器。人工血液透析的原理。 ①概念: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 ②. 各种生物膜在结构上的联系: 直接联系:是指膜与膜直接相连,如内质网膜外连细胞膜,内连外层核膜; 间接联系:是指膜之间通过小泡互相转化,如内质网膜可以转移到高尔基体膜,再转移到细胞膜。 ③ 各种生物膜在功能上的联系:各种生物膜功能上的分工和联系,如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 ④ 研究生物膜的重要意义 实践中:进行海水淡化处理,污水过滤、分离;研究农作物抗寒、抗旱、耐盐的机理,改善农作物的品质;人工膜材料替代病变器官行使正常生理功能。 科学家故事(可以提到前面细胞器之前讲),强调几个科学家分别的成果是什么:克劳德:差速离心法;德迪夫:发现溶酶体:帕拉德:发现核糖体和线粒体结构,动态研究细胞。(本部分也可以在讲细胞器前进行) |
阅读《科学家故事》,找出关键信息 |
练习
基础题
1.图1中,注字的“内质网”应是“高尔基体”,“高尔基体”应是“内质网”。染色质的注字指示线位置有误。中心体还应包括指示线下方的中心粒。
图2中,注字的“核仁”应是“叶绿体”,“叶绿体”应是“线粒体”,“核糖体”应是“中心体”。
2.C。 3.B。 4.C。
拓展题
提示:溶酶体的膜在结构上比较特殊,如经过修饰等,不会被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水解。
教学反思:
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2节 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2节 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教案设计,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 具,作业布置,教学后记,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三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第2节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三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第2节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教案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三维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准备,教材处理,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2节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2节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教案,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