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理】新疆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展开新疆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第I卷
一、单项选择题(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下列现象与地球自转有关的是
A. 昼夜现象 B. 太阳东升西落
C. 冬天寒冷夏天炎热 D. 夏至日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
2你参加期末考试的今天太阳直射点在
A. 在北半球,向北移动 B. 在南半球,向北移动
C. 在北半球,向南移动 D. 在南半球,向南移动
3.当黄赤交角减小到20度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热带地区面积增大 寒带地区面积减小 B. 热带地区面积减小 寒带面积增大
C. 热带地区面积减小 寒带地区面积减小 D. 热带地区面积不变 寒带面积不变
读地球公转速度随月份变化图,完成下题。
4.当地球公转速度为左图中N点时,地球位于图2公转轨道的
A. 甲点附近 B. 乙点附近
C. 丙点附近 D. 丁点附近
5.当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位于右图中甲点时
A. 北京正值高温多雨季节 B. 太阳黑子数达一年中最大值
C. 地球自转角速度加快 D.地球公转速度较其他三地快
读下图,据此回答下题。
6.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①—— 为太阳长波辐射 B. ②—— 为大气逆辐射
C. ③—— 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的热源 D. ④—— 晴朗的夜晚辐射量较强
7.多云的天气昼夜温差较小,主要是因为
A. ②增强,③减弱 B. ②减弱,④增强
C. ③增强,④减弱 D. ②减弱,③增强
读下图,回答下题。
8.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图中字母C代表的是
A. 东北信风带 B. 盛行西风带
C. 副极地低气压带 D. 副热带高气压带
9.某地常年受D的控制,气候温和多雨,该地所属的气候类型为
A. 热带雨林气候 B. 亚热带季风气候
C. 温带海洋性气候 D. 地中海气候
下图为“全球气旋和反气旋图”,读图回答下题。
10.图中甲、乙、丙、丁表示北半球气旋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1. 我国北方地区在秋季常出现的“秋高气爽”天气,是在哪一种天气系统控制下形成的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2.我国水资源季节分配特点是
A. 夏秋少,冬春多 B. 夏秋少,冬春也少
C. 夏秋多,冬春也多 D. 夏秋多,冬春少
13.调节我国水资源空间分配不均的主要办法是
A. 跨流域调水 B. 节约、合理用水
C. 修建水库 D. 大力开采地下水
读大洋局部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题。
14.该海域位于
A. 北半球中低纬度 B. 南半球中低纬度
C. 北半球中高纬度 D. 南半球中高纬度
15.若该大洋为太平洋,①处渔场的名称是
A. 北海道渔场 B. 纽芬兰渔场 C. 北海渔场 D. 秘鲁渔场
1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①处渔场的形成与寒暖流交汇有关
B. ②处洋流的形成受东北信风的影响
C. ③处洋流对沿岸气候起到降温减湿作用
D. ④处洋流与另一半球同纬度海区的洋流性质不同
如图为地表形态和地质构造示意图,回答下题。
17.甲处地质构造是
A. 背斜 B. 地堑 C. 地垒 D. 向斜
18.图中冲积扇的成因
A. 风力侵蚀 B. 风力沉积 C. 流水侵蚀 D. 流水沉积
19.岩石按成因可分为
A. 花岗岩、玄武岩、大理岩 B. 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
C. 石灰岩、火山岩、片麻岩 D. 侵入岩、喷出岩、砂岩
20.造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表形态的根本原因是
A. 风力侵蚀 B. 风化作用 C. 流水侵蚀 D. 冰川侵蚀
21.下列地质作用中属于内力作用表现形式的有
①岩浆活动 ②变质作用 ③侵蚀作用 ④搬运作用
A. ①② B. ②③ C.③④ D. ①④
22.根据板块学说,喜马拉雅山的形成原因是
A. 处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张裂带
B. 处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带
C. 处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碰撞带
D. 处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碰撞带
23.下列描述不属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现的是
A. 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
B. 各要素都不单独存在和发展
C. 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
D. 各要素对环境的影响作用是相同的
24.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分析,下列现象与我国西北内陆景观相符的是
A. 气候干旱,降水少,河流欠发育 B. 流水作用强烈,物理风化微弱
C. 流水侵蚀显著,风力侵蚀微弱 D. 植被茂盛,土壤有机质含量多
25.下列地理现象能反映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是
A. 从我国多雨的东南沿海到干旱的西北内陆,植被有明显的变化
B. 秦岭南坡太阳辐射强于北坡,植被生长茂盛
C. 黄土高原由于植被破坏严重和水土流失,造成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D. 沙漠地区生长的骆驼刺根系不发达
图甲为“长白山望天鹅景区一角”、图乙为“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图丙为“塔克拉玛干沙漠”。读图,回答下题。
26.从图甲到图乙再到图丙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 由赤道到两级的地域分异规律 B.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C.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D. 非地带性规律
27.在塔克拉玛干地区,由于气候干旱,多为风成地貌,体现了地理环境要素中
A. 气候对地貌的影响 B.土壤对地貌的影响
C. 地貌对气候的影响 D. 植被对气候的影响
- 衡量一个地区水资源丰歉程度的指标是
- 多年降水总量 B.多年降水总量和蒸发量的差值
C.多年蒸发总量 D.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29.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是
A. 三圈环流 B. 热力环流 C. 大气环流 D. 季风环流
30.关于气压带和风带移动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B. 夏季南移,冬季北移
C. 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而移动 D. 随地球自转运动而移动
第II卷(综合题,共4题,共40分)
31.读“地球上的水循环图”,完成下列问题。
(1)填写图中各代号在循环中所代表的环节:
B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 .
(2)由B,C,D,F, G环节构成的水循环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循环
(3)地球上的水体通过水循环中的各环节把大气圈、________ 圈、岩石圈圈、生物圈有机地联系起来,构成一个庞大的水循环系统。
32.读地质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四处,属于向斜的是________, 属于背斜的是________。
(2)从地貌形态来看,图中A处在地貌上是________,B处在地貌上是__________。
(3)假设在这里修建一条地下隧道,应该选择C地还是D地?_________ 。
33.读“日照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时刻北半球的节气是____________,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__________。
(2)图示时刻C点的昼长为___________小时。
(3)A、D、E三地比较,地球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序为 _____________。
(4)AB线是___________ ( 晨线、昏线 )
34.读非洲部分地区气候类型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非洲大陆③自然带是_________, ②自然带是____________ 。
(2)①自然带对应的气候类型是 ___________________。
(3) ①—②—③的变化体现陆地自然带的_________ 分异规律,形成这种规律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
【参考答案】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答案 | B | B | C | C | D | C | B | D | C | A | D | D | A | B | D |
题号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答案 | D | A | D | B | C | A | B | D | A | C | C | A | D | B | C |
31.(1) 蒸发 水汽输送 降水
(2)海陆间循环
(3)水
32. 每个填空2分,一共10分
(1)C D
(2)山岭 谷底(山谷)
(3)D
33.(1)夏至日 (6月22日) 北回归线(23°26'' N)
(2)12
(3)D > E > A (或者D E A)
(4)晨线
34.(1)热带荒漠带 热带草原带
(2)热带雨林气候
(3)由赤道到两级的地域 热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