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化学(解析版)
展开
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题3分,共45分)
1.知道了某反应有自发性之后,则( )
A. 可判断出反应的方向 B. 可确定反应是否一定会发生
C. 可预测反应速率的大小 D. 可判断反应的热效应
【答案】A
【解析】
【分析】在一定条件下不需要外力作用,就能自动进行的过程称之为自发过程;过程的自发性不能确定反应是否一定会发生和过程发生的速率,也无法判断反应过程的热效应,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化学反应的自发性只能用于判断反应的方向,不能确定反应是否一定会发生和过程发生的速率,也无法判断反应过程的热效应。
故选A。
2.在K2Cr2O7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2CrO42—(黄色)+2H+Cr2O72—(橙色)+H2O中,溶液颜色介于黄色和橙色之间,今欲使溶液颜色变成黄色,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可以在溶液中加入( )
①H+ ②OH- ③K+ ④H2O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向溶液中加入氢离子,氢离子浓度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导致溶液橙红色加深,故①错误;
②向溶液中加入氢氧根离子,氢氧根离子和氢离子反应导致氢离子浓度降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溶液颜色变成黄色,故②正确;
③向溶液中加入钾离子,钾离子不参加反应,所以对平衡无影响,故③错误;
④向溶液中加入水,导致Cr2O72—浓度降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溶液颜色变成黄色,故④正确。
答案选B。
3.500 ℃条件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NO2存在如下平衡:2NO2(g) N2O4(g)。平衡后,向容器内再充入1 mol N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 平衡常数K增大
C. NO2的转化率变小 D. 容器内气体颜色先变深后变浅,最后比原来还要浅
【答案】A
【解析】
【详解】A.当反应达到平衡后,增加反应物的浓度,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正确。
B.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而与其它条件无关,所以K不变。错误。
C.由于反应物只有一种,且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所以增加反应物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这时该反应物的转化率增大。错误。
D.增加反应物的浓度,化学平衡正向移动,使反应物的浓度减小,但由于该反应是在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对NO2来说,浓度要比原来大。故颜色比加入的瞬间小,但比原来颜色要深。错误。
答案选A。
4.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SO2(g)+O2(g)2SO3(g)。已知反应过程中某一时刻SO2、O2、SO3的浓度分别为0.2 mol·L-1、0.1 mol·L-1、0.2 mol·L-1。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可能存在的数据是( )
A. SO2的浓度为0.4 mol·L-1,O2的浓度为0.2 mol·L-1
B. SO2的浓度为0.25 mol·L-1
C. SO3的浓度为0.4 mol·L-1
D. SO2、SO3的浓度均为0.15 mol·L-1
【答案】B
【解析】
【详解】可逆反应是有限度的,不能向一个方向进行到底,通过方程式的计量数转化可得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