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中考物理人教版专题复习:电、磁学部分复习提纲
展开2020年中考物理人教版专题复习:电、磁学部分复习提纲
电学部分
一、电功
1. 定义:电流通过某段电路所做的功叫电功。[来源:学&科&网Z&X&X&K]
2. 实质:电流做功的过程,实际就是消耗电能的过程,是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的过程;电流做多少功,就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就消耗了多少电能。
3. 单位:国际单位是焦耳(J),常用单位:度()。
1度=1千瓦时=1 kw·h=3.6×106J
4. 测量电功——电能表
(1)电能表:是测量用户用电器在某一段时间内所做电功(某一段时间内消耗电能)多少的仪器。
(2)电能表上标有“220V“5A”“3000r/kW·h”等字样,分别表示:电能表额定电压是220V;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5A;每消耗一度电电能表转盘转3000转。例如:转的圈数为300转,则消耗的电能为:。
(3)读数:A. 测量较大电功时用刻度盘读数。
①最后一位有红色标记的数字表示小数点后一位。
②电能表前后两次读数之差,就是这段时间内用电的度数。
3[来源:学§科§网Z§X§X§K] | 2 | 4 | 6 | 8 |
[来源:学科网]
3 | 2 | 6 | 5 | 4[来源:学科网ZXXK] |
如:电能表月初读数是 月底读数是
这个月用电 度,合 J。(1kW·h=3.6×106J)
B. 测量较小电功时,用表盘转数读数。如:某用电器单独工作时电能表(3000r/kW·h)在10分钟内转36,转则10分钟内用电器消耗的电能是 kW·h。[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学#科#网]
二、电功率:
1. 定义: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或:用电器在单位时间内消耗的电能)
2. 物理意义: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3. 单位:国际单位 瓦特(W) 常用单位:千瓦(kW)[来源:学&科&网Z&X&X&K]
4. 灯泡的亮度取决于灯泡的实际功率大小。实际功率越大,灯泡越亮。
5. 电功率计算公式:P=UI=W/t(适用于所有电路)
对于纯电阻电路可推导出:P= I2R= U2/R
无论用电器串联或并联,计算总功率常用公式P= P1+P2+…Pn,也可以用总电压(电源电压)乘以总电流(通过电源的电流),即:P总=U总I总
6. 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额定电压: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
额定功率: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时的功率叫额定功率。
额定电流: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时通过用电器的电流叫额定电流。
7. 测量:
方法一:伏安法测灯泡的额定功率:①原理:P=UI;②电路图:
方法二:利用电能表和计时表测量家用电器的电功率:①原理:P=W/t;
②注意事项:A. 测量某用电器的电功率时,其他用电器需断开;
B. 为了减小测量误差缩短测量时间,只能利用记录一定时间内电能表转盘转过的圈数来计算电能和电功率。
8. 通过公式P=I2R和公式P=对P与R之间的关系进行辨证理解:
据公式P=I2R可知,当I相同时,P与R成正比;据公式P=可知,当U相同时,P与R成反比。
实例:(1)家庭电路中起照明作用的白炽灯泡,功率越大,灯丝电阻越小。(原理:P=)
(2)电炉丝与导线串联,I相同,因电炉丝R大,导线R小,据公式P=I2R,相同时间内,电炉丝发热多,导线发热少。
(3)两只不同的电阻R1和R2,如果R1>R2,则它们串联时, R1发热功率大;它们并联时,R2发热功率大。
三、电热
1. 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来源:学科网]
2. 计算公式:Q=I2Rt (适用于所有电路)
对于纯电阻电路可推导出:Q=W=Pt=UIt= U2t/R
四 生活用电
(一)家庭电路的组成
1. 家庭电路的组成部分:进户线(火线零线)、电能表、总开关、保险丝、插座、电灯。前四者在干路上,后两者并联在各支路上。
2. 家庭电路的连接:各种用电器是并联接入电路的,插座与灯座是并联的,控制各用电器工作的开关与用电器是串联的。
3. 家庭电路各部分的作用:
(1)低压供电线:
①给用户提供家庭电压的线路,分为火线和零线。火线和零线之间有220V 的电压,火线和地线之间也有220V的电压,正常情况下,零线和地线之间电压为 0V 。
②测电笔:用途:用来辨别火线和零线。
使用方法:手接触笔尾金属体,笔尖金属体接触被测电线,观察氖管是否发光。[来源:学。科。网]
举例:
☆ 测电笔接触火线时,如果观察不到氖管发光,你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至少填两种可能原因:手没有接触笔尾金属体;火线断路。
☆ 某次检修电路时,发现灯泡不亮,火线零线都能使测电笔发光,可能的原因是:火线完好,零线处有断路;被测段零线通过用电器和火线构成通路。
(2)保险盒:
①材料:保险丝是由电阻率大、熔点较低的铅锑合金制成。
②保险原理:当过大的电流通过时,保险丝产生较多的热量使它的温度达到熔点,于是保险丝熔断,自动切断电路,起到保险作用。
③ 电路符号:
④ 连接:与所保护的电路串联,且一般只接在火线上。
⑤ 选择:保险丝的额定电流等于或稍大于家庭电路的最大工作电流。
⑥ 规格:越粗额定电流越大。
注意:不能用太粗的保险丝或铁丝、铜丝、铝丝等代替。因为太粗的保险丝额定电流大,可能超过了家庭电路供电线路或电能表所能承受的最大电流,起不到保险作用;不能用铁丝、铜丝、铝丝等代替的原因是:这些金属丝的电阻小,产生的热量少,而且它们的熔点高,不易熔断。
(3)插座:
① 作用:连接家用电器,给可移动家用电器供电。
③安装:并联在家庭电路中,具体接线情况:
1. 接火线 2. 接零线 3. 接地线
4. 接用电器的金属外壳 5. 接用电部分的线路
把三脚插头插在三孔插座里,在把用电部分连入电路的同时,也把用电器的金属外壳与大地连接起来,防止了外壳带电引起的触电事故。
(4)用电器(电灯)、开关:
根据安全用电原则连接电路,旁边的保险丝用来保护电灯。
(二)家庭电路电流过大的原因
原因:发生短路或用电器总功率过大。
磁学部分
一、磁现象
1. 磁体的南极(S极)与北极(N极)是根据什么来命名的?
根据:磁体有两个磁极,由于地磁场的作用,静止时会指向南北方向,指南的磁极叫南极。
2. 磁体共性:(1)吸铁性(即磁性)能吸引铁、钴、镍、钢等物质;
(2)指向性:能自由转动的磁体,因为地磁场的作用,最终静止时,会指向南北方向。
3. 地理两极与地磁两极并不完全重合,地磁南极(S极)在地理北极(北极圈内)附近。
4. 磁场性质:
(1)磁场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物质性)
(2)磁场各处强弱不尽相同(强弱性)
(3)磁场中各处的方向一般不同。(方向性)
磁场方向的规定:磁场中某点处的方向跟放在该点处的小磁针静止时北极的指向相同,跟南极的指向相反。
5. 磁感线认识:
(1)磁感线是人们假想的曲线,它不是客观存在的;
(2)磁感线可以用来形象地描述磁场分布的情况;[来源:学科网ZXXK]
(3)磁感线的疏密可以用来反映磁场的强弱;
(4)磁感线上的箭头可以用来反映磁场方向。(在磁体外部,从N极到S极)
二、电与磁
1. 电与磁三大联系现象发展简图:
磁对电→磁体对电流的作用→电动机
↑
电生磁→通电直导线→通电螺线管→电磁铁→电磁继电器
↓
磁生电(电磁感应)→发电机
2. 电生磁:最典型的应用是电磁铁
(1)奥斯特实验:
①奥斯特实验说明:电能生磁;(电流具有磁效应。通电导体周围有磁场)
②比较甲、乙(或乙、丙)可以说明:电流具有磁效应。
③比较甲、丙可以说明:电流磁场的方向跟电流方向有关。
④注意:本实验是短路实验,为了防止电源烧坏,只能采用试触方式实验。
(2)研究电磁铁:
①电磁铁构造:螺线管+铁芯
②加入铁芯磁性大大增强的原因:铁芯被磁化,磁场相叠加
③如何显示磁性强弱:利用吸引大头针(或回形针、铁屑)的多少来显示
④电磁铁特性:A:可以控制磁性的有无;(通过通、断电来控制)
B:可以调节磁性的强弱;(电流大小、线圈匝数、有无铁芯)
C:可以改变磁极方向(极性)。(电流方向、线圈绕向)
3.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最典型应用:电动机
(1)本实验中,通电导体ab在磁场中会运动,说明通电导体在磁场中会受力;(磁场对通电导体有(磁)力的作用;磁场对电流能产生磁力)
(2)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方向跟以下因素有关:
①磁场方向(或磁感线方向);②电流方向。
(3)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会发生转动,应用:电动机。
(4)磁场对电流作用的生活应用:电动机;磁针式电表(如实验用电流表、电压表);扬声器。
(5)发生这种现象时能的转化为: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4. 磁生电(电磁感应现象):最典型应用:发电机
(1)本实验中,没有电源,AB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会使电表指针发生偏转,说明磁能生电,这种利用磁场获得电流的现象叫电磁感应现象,这种电流叫感应电流。
(2)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3)感应电流的方向跟以下因素有关:①磁场方向(或磁感线方向);
②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的方向。
(4)发生磁生电现象时能的转化为: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5. 注意比较发电机和电动机:
①原理不同:发电机的原理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电动机的原理是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
②能的转化不同: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电动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③结构示意图略有不同:发电机示意图中没有电源(乙图);电动机示意图中有电源(甲图)。
④结构几乎相同:都是由转子和定子两部分组成。
三、信息的传递
1. 电话原理:
话筒将声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即将振动转化为变化的电流);听筒将电信号转化为声信号(即将变化的电流还原成振动)。
2. 电话交换机的作用:转接电话,提高线路的利用率。
3. 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区别:
(1)模拟信号电流的频率、振幅变化的情况跟声或图像的频率、振幅变化的情况完全一样,“模仿”着声或图像信号的“一举一动”;模拟信号电流在长距离传输和多次加工、放大的过程中,信号电流的波形会改变,从而使信号丢失一部分信息,表现为声音、图像的失真,严重时通迅中断。
(2)数字信号是用不同的符号(注意理解这里的符号含义很广,可以是数字、字母、点、长短画线、有无电流等)进行不同组合来表示信号的,形式简单,抗干扰能力特别强。
4. (1)电磁波是如何产生的?电磁波由迅速变化的电流产生;
(2)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多大?无论什么电磁波,在同种介质中传播的速度相同,其中在真空中的速度都是c=3×108m/s,这个速度为宇宙最大速度。
(3)电磁波家族成员有哪些?无线电波(包括长波、中波、短波、微波)、光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射线。
(4)电磁波传播计算:波速(c)=波长(λ)×频率(f),即:c=λf,计算时各量均采用国际单位。
5. 广播、电视是如何发射和接收电磁波信号的?各设备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1)发射:
A. 振荡器:产生高频振荡电流(即产生高频电磁波);
B. 话筒:将声信号转化为音频电信号(即将振动转化为变化的电流);
C. 摄像机:将光信号转化为视频电信号(即将图像信号转化为变化的电流);
D. 调制器:将音频电信号(或视频电信号)调制到高频电磁波上。
(2)接收:
A. 调谐器:起选台作用:即从众多频率的电磁波中选出某一特定频率的电磁波。
B. 解调器(检波器):分离高频电流与低频电流。即将高频振荡电流与低频的音频电流或视频电流进行分离。
C. 扬声器:将音频电信号还原成声信号,即将变化的电流还原成振动。
D. 显像管:将视频电信号还原成光信号,即将变化的电流还原成图像。
6. 知道:频率越高,在单位时间内传输的信息量越多。
7. 知道以下各设备依靠什么传递信息:
(1)有线电话:导线(电流) (2)无线电话(移动电话、无绳电话):电磁波
(3)电视、广播:电磁波 (4)有线电视:导线(电流)
(5)电脑网络:导线(电流)、光缆(激光)、卫星(电磁波)
8. 磁记录信号设备:录音带、录像带、各种磁卡、电脑软盘;
激光记录信号设备:VCD、DVD、CD等各种光盘。
9. 月亮作为微波中继站不现实的三条原因:
(1)距离地球太远,信号衰减严重; (2)距离地球太远,信号延迟严重;
(3)通讯双方(即发射方和接收方)必须同时看到月亮。
10. 目前,电视通讯主要采用微波通讯,主要依靠地球同步通讯卫星来传递信号。按理论计算,有三颗地球同步通讯卫星均匀分布就可覆盖整个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