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下册第五章 分式与分式方程1 认识分式第1课时教案及反思
展开《认识分式》教学设计
年级学科
八年级数学下册
姓名
教科书版本及章节
北师大版第五章
课题
认识分式(第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五章《分式与分式方程》的内容,共两课时。本设计是第一课时。本节课是分式的起始课,是学生学习了整式、因式分解基础上进行的的,是下一步学习分式的性质、分式的运算以及分式方程的前提,所以分式的概念及分式在什么条件下有意义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因为分式与分数类似,所以为了突破重点和难点,采用了类比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老师的讲和学生的学相结合。分式是表示现实世界中一类量的数学模型,为了让学生体会这一点,在课题引入时从实际生活情景出发,让学生经历用字母表示实际问题中数量关系的过程。
2.学习者分析
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学生在小学学过分数,其实分式是分数的“代数化”,所以其性质与运算是完全类似的.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会用字母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其中包括整式与分式等数量关系.
学生的活动经验基础:在整式的学习中,学生初步具备了用整式表示现实情境中的数量关系,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在相关的学习中学生初步具备了观察、归纳、类比、猜想的能力以及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3.学习目标确定
1、能用分式表示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体会分式是刻画现实世界中一类量的数学模型,进一步发展符号意识。
2、了解分式的概念,明确分式和整式的区别;
3、会求分式的值,理解分式有意义、无意义及值为零的条件。
4.学习重难点
重点:了解分式的概念,明确分式和整式的区别。
难点:1、能用分式表示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体会分式是刻画现实世界中一类量的数学模型。
2、理解分式有意义、无意义及值为零的条件。
5.学习评价设计
能够区分整式与分式。
6.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一:复习导入
教师活动1
教师提问:
1.有理数如何分类?分数在什么情况下无意义?
2.前面我们学习过整式,同学们能写一些吗?
仔细观察,这些整式具有怎样的特征?
学生活动1
学生积极思考、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评价。
活动意图说明:
通过回顾旧知,为后续的类比学习打好铺垫,同时引入下一环节。
环节二:探索新知
教师活动2
PPT出示问题:
1.从学校出发,到动物园的距离为15公里,乘坐公交汽车的速度为60千米/小时,那么,需要多长时间呢?
2.我们共有x个学生和y个老师前往动物园,动物园门票每张30元,学生票半价,总共需要多少元?平均每人花费多少元?
3.动物园共有3000只动物,分为m个品种,平均每种动物有多少只?其中猴子和老虎的品种各有a、b种,这两种动物占总品种的几分之几?
想一想:
1.分数有意义,分数中的分母不能为0.那么类比分数,如果分式有意义,分式中的分母应满足什么条件?为什么?
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是:分母不为零
分式无意义的条件是:分母等于零
2.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是:分母不为零且分子为零。
3.如何求分式的值?
求分式的值,同代数式求值一样,就是将数字代入,再按照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学生活动2
先留给学生5分钟的时间自行思考,第1题较简单,学生独立完成;第2,3题略有难度,采取小组探究方式共同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请同学们观察这些代数式,它们是不是整式?能给它们分类吗?分类的主要根据是什么?通过与整式对比,引入分式的概念:
一般地,用A,B表示两个整式,可以表示成 的形式。如果B中含有字母,
那么我们称 为分式,其中A称为分式的分子,B称为分式的分母,对于任意一个分式,分母都不能是零。
活动意图说明
这里学生通过自主思考或合作交流方式,进行数学建模,列出代数式,在此基础上,观察式子的特征,运用类比的学习方法得出分式是有意义、无意义的条件。通过练习加强运用能力。这里学生往往忽略了分母不能为零的条件,所以采取讨论的方法,让学生一定要认识到这一问题。依然类比学习,类比代数式求值的方法即可。
环节三:随堂练习
教的活动3
例1:(1)当a为何值时,分式 有意义?
当a为何值时,分式 的值为零?
2、已知分式x^2−4/x+2
(1)当x为何值时,分式无意义?
(2)当x为何值时,分式有意义?
(3)当x为何值时,分式的值为零?
学的活动3
学生独立思考并完成。
解:由分母2a-1=0,得
所以,当a≠1/ 2时,分式
有意义
(2)分析:分式的值为零,包含两层意思:首先分式有意义,其次,它的值为零.
x=-2,分式无意义
x≠-2,分式有意义
x=2,分式的值为0
活动意图说明:
通过练习检验学生掌握情况,理解情况。
环节四:课堂小结
教师活动4
这节课你的主要收获是什么?
一 、这节课主要学习了两个知识点:
一个应用:列式子
一个概念:分式的概念
一个计算:分式求值
三个条件:
二、方法上,主要是探究概念时,渗透了数学抽象、数学建模、类比的思想方法。
学生活动4
梳理本节课知识要点,明确学习目标。学生思考、总结。
活动意图说明:
引导学生思考,学会总结,并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知识框架。通过总结所用到的数学思想方法,可以增进学生对数学学科的数学思考方式的理解,更加的理解数学的本质。
环节五:当堂检测
教师活动5
完成课本109页随堂练习。
学生活动5
活动意图说明
通过题目,检测教与学是否都达到预期效果,以便教师及时调整后面的教学.
7.板书设计
8.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课本P109~P110,习题5.1中的T1、T2、T3、T4.
9.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
PPT、 班班通
教学反思与改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运用类比的学习方法得出分式是有意义、无意义的条件,体会分式的模型作用;通过类分数的基本性质,理解分式的基本性质。
初中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1 认识分式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1 认识分式第二课时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基本性质的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1 认识分式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1 认识分式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分式的意义,例题,随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1 认识分式第2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1 认识分式第2课时教学设计,共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