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6.2 插秧歌课堂教学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6.2 插秧歌课堂教学课件ppt,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劳动之美,学习目标,取得获得,拾取摘取,从茎上成把取下,提起衣襟兜东西,重点词动词,侧面描写,对话描写,语言风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劳动改造世界,劳动创造文明。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美德。辛勤的劳动绽放了嫣然的花朵,结出了累累的硕果。“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人民幸福的根本,劳动是最美的,这是因为劳动不仅磨练了品格、丰富了生命、孕育着希望,同时劳动过程也充满了人与自然相互交融的和谐之美。 今天,让我们走进劳作之歌,体会这种美。
1.通过品析诗句,感受劳动场景,体悟劳动过程。 2.理解并比较两首诗歌的内容和表达技巧。 3.比较劳动场景,体会劳动之美。
任务一:吟诵诗歌,感受劳动场景
芣 苢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插秧歌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思考:谈谈对两个劳动场景的感受。
任务二:品析诗句,体悟劳动过程
活动1:《芣苢》这首诗生动地表现了采集车前草的劳作过程,追根溯源,借助古体,描绘劳作场面。
1.从字源字义探究诗意。2.从章句关系体味劳动心情。
1.从字源字义探究诗意
把衣襟掖在腰带上兜东西
采摘芣苢越采越快越采越多收获满满(劳动过程)(劳动欢乐)
2.从章句关系体味劳动心情
活动2:《插秧歌》这首诗描绘了农户全家总动员插秧的情景。从重点词语、艺术手法、语言风格等角度赏析诗歌,感受并描绘劳动场景。
任务三:比较鉴赏两首诗歌
抒写劳动场景的现实主义传统由《诗经》发端,在不同时代被不同诗人传承而表现出不同的特色。再读诗歌,比较这两首诗的异同点。
2.现实主义风格的传承
《芣苢》出自《诗经·国风》,真实的记录了当时的女子采集芣苢的劳动场面,彰显了其现实主义风格。《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对我国文学,尤其是诗歌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插秧歌》就体现了对这种现实主义风格的继承,再现了当时的人们紧张忙碌的劳作场景。
任务四:拓展讨论,感悟劳动的价值与意义
1.古往今来,有人认为劳动很辛苦从而逃避劳动,有人却从劳动中收获快乐;有人认为体力劳动比较低贱,脑力劳动比较高尚,有人却持不同意见。通过本单元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对劳动的价值和意义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你对以上问题又有怎样的看法呢?你觉得什么才是有意义的劳动呢?
参考: 劳动不分高低贵贱。从古至今,劳动一直闪耀着亘古不变的神圣光芒,不同时代不同行业不同劳动者的身上都体现了劳动的最美风采。对个人而言,从劳动中获得了成就感,感受到了劳动的快乐,通过劳动为他人、为社会做出了贡献,无论大小,都是有意义的劳动。
2.补充阅读材料:马克思“异化劳动”的概念。 劳动的异已性完全表现在:只要肉体的强制或其他强制一停止,人们会像逃避瘟疫那样逃避劳动。外在的劳动,人在其中使自己外化的劳动,是一种自我牺牲、自我折磨的劳动。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思考:我们如何才能避免劳动异化?
参考: 提高人的人性意识,在劳动中体现人的人性劳动是克服异化劳动的方法之一。如果劳动只是机械的或者半机械的,那么将会丧失劳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创新,让人能在自己的劳动中发挥自己的人性,才能真正的体现自己劳动的快乐,把简单劳动意识变成自我劳动意识。除了用创新的思维改变劳动,使其脱离异化,再有就是将其变成自身的发展,从而取得更多的收获。
中华民族是勤劳的民族,一代代炎黄子孙在这片可爱的土地上,耕耘着、收获着,春种希望,秋收喜悦,传承了历史,推动了中华文明绵延不息。
在我们生活的社会里,有无数的大国工匠在精磨手艺,有无数的科研工作者在深度探索,有无数的小人物在敬业奉献。所有这些劳动者,支撑起了我们这个时代!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尊重劳动和热爱劳动的美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有的说:“我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有的说:“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也有的说:“劳动这么苦,这么累,干吗非得自己干?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此外,我们身边也还有着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6.1 芣苢优质课课件ppt,文件包含回响在历史中的劳动之歌部级精品课《芣苢》《插秧歌》联读PPTpptx、回响在历史中的劳动之歌部级精品课《芣苢》《插秧歌》联读教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5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6.1 芣苢优质课件ppt,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劳动与诗歌的关系,预习抢答,茂盛的样子,拾取摘取,从西周到春秋,《诗》,《诗三百》,赋比兴,四言为主重章反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第二单元6 (芣苢 插秧歌)6.1 芣苢完美版课件ppt,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感受诗意,共同主题田间劳作,体悟诗境,体味诗情,深味诗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