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人教版(2024)1.2.2 数轴教案设计
展开课例编号
2020QJ07SXRJ005
学科
数学
年级
7
学期
上
课题
数轴(二)
教科书
书名:《数学》七年级上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2年 6 月
教学人员
姓名
单位
授课教师
石玉
北京第十三中学分校
指导教师
刁卫东
北京市西城区研修学院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1.掌握数轴的概念, 进一步理解数轴三要素.
2.掌握数轴的规范画法,确保三要素缺一不可.
3.利用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数来表示点与点之间的距离,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掌握数轴的概念及画法
教学难点:用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数来表示点与点之间的距离,体会数形结合思想.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复习回顾
基础练习
巩固概念
典例精析
归纳结论
基础练习
巩固结论
典例精析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1. 数轴的定义: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叫做数轴。
数轴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缺一不可.
2.解读数轴三要素:
原点:
原点表示的数是0,是数轴的“基准点”.
原点的位置可以任取,通常取适中的位置.
-1
正方向:
通常规定直线上从原点右(或上)为正方向,从原点向左(或下)为负方向。
有了这个规定,在数轴上位于原点右侧的点表示的数都是正数,位于原点左侧的点表示的数都是负数。
正方向也可以任意选取
单位长度:
选取适当长度为单位长度,数轴上从原点向右,每隔一个单位长度取一点,这些点就可依次表示1,2,3…,从原点向左,用类似的方法依次表示-1,-2,-3…
说明:数轴三要素缺一不可,这三个要素都是规定的,根据情况灵活选定原点的位置、正方向的朝向、单位长度的大小,一经选定就不能随意改变了。
练习1.指出下列各图中的直线是否是数轴,并说明理由.
直线有原点,确定了正方向和单位长度,是数轴.
(1)
答:
(2)
答:直线竖直摆放,有原点,向上为正方向,确定了
单位长度,是数轴.
(3) 答:直线竖直摆放,向上为正方向,确定了
单位长度,但是缺少原点,不是数轴.
-2
(4)
答:直线有原点,确定了单位长度,但是没有确定正方向,
不是数轴.
(5)
答:直线有原点,向右为正方向,但是单位长度不一致,
不是数轴.
(6)
答:直线有原点,向右为正方向,确定了单位长度,但是单位长度的标数出错,不是数轴.
例1. 画出数轴,并在数轴上表示下列有理数:
-100, 300,450,-250
答:
首先,画数轴:注意确保数轴三要素缺一不可.
第一步:画一条直线,任取一点为原点;
第二步:从原点向右为正方向;
第三步:取适当长度为单位长度,可以用1个单位长度表示100,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每隔一个单位长度取一个点,依次表示100,200,300,400,500…;从原点向左,用类似方法依次表示-100, -200, -300, -400, -500…
其次,在数轴上画出已知数表示的点:
第1个数-100:是负数,位于原点左边第1个单位长度,画上小圆点,在其上面标出字母A,在其下面标出数-100;
-3
第2个数300:是正数,位于原点右边第3个单位长度,画上小圆点,在其上面标出字母B,在其下面标出标出数300;
第3个数450:是正数,位于原点右边第4.5个单位长度,画上小圆点,在其上面标出标出字母C,在其下面标出数450;
第4个数-250:是负数,位于原点左边第2.5个单位长度,画上小圆点,在其上面标出标出字母D,在其下面标出数-250;
例2.如图,写出数轴上点A、B、C、D、E表示的数,并分别指出它们与原点的距离.
答: 点A在原点右边,与原点相距3个单位长度,表示的数是3;
点B在原点左边,与原点相距1个单位长度,表示的数是-1;
点C在原点左边,与原点相距1.5个单位长度,表示的数是-1.5;点D在原点右边,与原点相距1.5个单位长度,表示的数是1.5;点E在原点右边,与原点相距0.5个单位长度,表示的数是0.5。
本题根据数轴上的点读数,原点表示的数是0,原点右边的点表示正数,原点左边的点表示负数,这都体现了“数形结合”思想。
由此我们得到结论:
一般地,设a是一个正数,则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在原点的右边,与原点的距离是a个单位长度;表示数-a的点在原点的左边,与原点的距离是a个单位长度。
-4
练习2.在数轴上,表示-1的点A在原点的 侧,距原点O 个单位长度;表示-12的点B在原点的 侧,距原点O 个单位长度;AB两点之间的距离是 个单位长度,AB两点间距离与OB两点间距离的数量关系是 .
答:
先来画一条数轴,表示-1的点A在原点的左侧,距原点1个单位长度;表示-12的点B在原点的左侧,距原点12个单位长度;
AB两点之间有12个单位长度,而B点与原点O的距离也是12个单位长度,所以AB两点间距离与OB两点间距离是相等的。
这个题考查的是对数轴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正确理解。
例3. 点A在数轴上距原点2个单位长度。
(1)当点A位于原点的左侧时,将点A沿数轴正方向移动1个单位长度到达点B,则点B表示的数是多少?
(2)在(1)的基础上,再将点B沿数轴负方向移动4个单位长度到达点C,则点C表示的数是多少?
答:这是数轴上点的移动问题,
(1)
首先,画出数轴,画出点A,它表示的数是-2,
然后,根据数轴正方向是从原点向右的方向,按照题目要求将点A沿原点向右移动1个单位长度,此时到达的点记作点B,表示的数是-1.
-5
(2)
是在(1)的基础上,继续移动点的位置, 将点B沿数轴负方向(向左)移动4个单位长度到达点C,此时点C位于原点左侧,距离原点5个单位长度,表示的数是-5.
本题中,点C相对于点B移动一定的距离后表示的数,要看点C与原点的距离和位置.
思考:如果点A在数轴上距原点2个单位长度,那么点A所表示的数是多少?
分析:本题只提到了点A与原点的距离,没有明确指出点A与原点的位置是什么,因此需要对点A在原点的哪一侧分类讨论.
答:
当点A位于原点右侧,与原点距离是2,则点A表示的是+2,
当点A位于原点左侧,与原点距离是2,则点A表示的是-2,
所以,在数轴上与原点距离是2的点A有两个,所表示的数是+2或者-2。
说明:在数轴上与原点距离相等的点共有两个,分别在原点左右两侧。
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
1.知识层面:(1)数轴的概念,数轴三要素的理解;
(2)数轴的规范画法;
(3)用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数来表示点与点之间的距离.
2. 方法与思想层面:体会数形结合思想在解题过程中的优越性.
1. 完成书P9练习第3题,P14习题1.2复习巩固第3题
2.请同学们搜集数轴的相关资料,完成以数轴为主题的数学小报.
-6
初中数学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4.3.1 角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a href="/sx/tb_c88483_t8/?tag_id=27" target="_blank">4.3.1 角教案</a>,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引入新课,学习新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4.3.1 角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a href="/sx/tb_c88483_t8/?tag_id=27" target="_blank">4.3.1 角教学设计</a>,共4页。
数学七年级上册4.3.1 角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数学七年级上册<a href="/sx/tb_c88483_t8/?tag_id=27" target="_blank">4.3.1 角教学设计</a>,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巩固,学习新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