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省宝鸡市三迪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陕西省宝鸡市三迪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下列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
A. B. C. D.
2.在四边形ABCD中,,下列说法能使四边形ABCD为矩形的是( )
A. B. C. D.
3.用配方法解方程时,配方后正确的是( )
A. B. C. D.
4.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将线段AB水平向右平移a个单位长度得到线段EF,若四边形ECDF为菱形时,则a的值为( )
A. 1
B. 2
C. 3
D. 4
5.根据下表:
确定方程的解的取值范围是( )
A. 或B. 或
C. 或D. 或
6.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
A. 顺次联结平行四边形各边的中点,所得的四边形一定是矩形
B. 顺次联结等腰梯形各边的中点,所得的四边形一定是菱形
C. 顺次联结对角线垂直的四边形各边的中点,所得的四边形一定是菱形
D. 顺次联结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各边的中点,所得的四边形一定是矩形
7.若一个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实数根,且其面积为11,则m为( )
A. 11B. C. D. 22
8.如图,矩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过点O作交AD于点E,已知,的面积为5,则AE的长为( )
A. 2B. 3C. D.
9.原定于2020年10月在昆明举办的世界生物多样性大会第15次缔约方大会,因疫情推迟到2021年5月举办,为喜迎"",某校团委举办了以“COP15”为主题的学生绘画展览,为美化画面,要在长为30cm、宽为20cm的矩形画面四周镶上宽度相等的彩纸,并使彩纸的面积恰好与原画面面积相等如图,若设彩纸的宽度为xcm,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 )
A. B.
C. D.
10.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为对角线AC上与点A,C不重合的一个动点,过点E作于点F,与点G,连接DE,FG,有下列结论:①,②,③,④FG的最小值为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为( )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共20分。
11.关于x的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则______.
12.如图,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C,BD交于点O,P为边BC上一点,且,则的度数为______.
13.a是方程的一个根,则代数式的值是______.
14.如图,将一张长方形纸片ABCD沿AC折起,重叠部分为,若,,则重叠部分的面积为______.
15.如图,在中,,且,,点D是斜边BC上的一个动点,过点D分别作于点M,于点N,连接MN,点O为MN的中点,则线段AO的最小值为______.
16.一农户要建一个长方形羊舍,羊舍的一边利用长18m的住房墙,另外三边用34m长的栅栏围成,为方便进出,在垂直于墙的一边留一个宽2m的木门,当羊舍的面积是时,所围的羊舍与墙平行的边长为______
三、解答题:本题共9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10分
解方程:
;
18.本小题5分
如图,已知线段利用尺规作图的方法作一个菱形ABCD,使AC为菱形的对角线.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
19.本小题5分
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若是这个方程的一个根,求m的值和另一根.
20.本小题5分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BD为一条对角线,,,,E为AD的中点,连接求证:四边形BCDE为菱形.
21.本小题8分
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
求证:无论m为何值,该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若该方程的两个根为p和q,且满足,求m的值.
22.本小题8分
如图,在中,,,,点P从A点出发,以的速度向B点移动,点Q从B点出发,以的速度向C点移动.如果P、Q两点同时出发,经过几秒后的面积等于?
23.本小题8分
如图,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延长CB到点E,使得连接过点B作,交AE于点F,连接
求证:四边形AFBO是矩形;
若,,求OF的长.
24.本小题9分
阅读材料:在学习解一元二次方程以后,对于某些不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方程,我们可通过变形将其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来解.例如:解方程:
解:设,则原方程可化为:
解得:,
当时,,;
当时,,
原方程的解是:,,,
上述解方程的方法叫做“换元法”.请用“换元法”解决下列问题:
解方程:;
解方程:;
解方程:
25.本小题12分
感知:如图①,在正方形ABCD中,E为边AB上一点点E不与点A、B重合,连接DE,过点A作,交BC于点F,易证:不需要证明
探究:如图②,在正方形ABCD中,E,F分别为边AB,CD上的点点E,F不与正方形的顶点重合,连接EF,作EF的垂线分别交边AD,BC于点G,H,垂足为若E为AB中点,,,求GH的长.
应用:如图③,在正方形ABCD中,点E,F分别在BC,CD上,,BF,AE相交于点若,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与正方形ABCD的面积之比为2:3,则的面积为______,的周长为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A、方程的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1次,不是一元二次方程,不符合题意;
B、方程含有两个未知数,不是一元二次方程,不符合题意;
C、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符合题意;
D、方程不是整式方程,不是一元二次方程,不符合题意.
故选:
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只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最高次数为2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据此逐项判断即可.
本题主要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熟知一元二次方程满足的条件是解答的关键.
2.【答案】A
【解析】解:,,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当时,四边形ABCD为矩形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故选项A正确,符合题意;
当时,无法确定四边形ABCD为矩形,故选项B错误,不符合题意;
当时,无法确定四边形ABCD为矩形,故选项C错误,不符合题意;
当时,四边形ABCD为菱形,但无法确定四边形ABCD为矩形,故选项D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
根据,,可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再根据矩形的判定方法和各个选项中的条件,即可判断哪个选项符合题意.
本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矩形的判定、菱形的判定,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矩形的判定方法.
3.【答案】C
【解析】解:,
,
,
故选:
先把移到方程的右边,然后方程两边都加4,再把左边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写成完全平方的形式即可.
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将一元二次方程配成的形式,再利用直接开平方法求解,这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配方法.
4.【答案】B
【解析】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
将线段AB水平向右平得到线段EF,
,
四边形ECDF为平行四边形,
当时,▱ECDF为菱形,
此时
故选:
证得四边形ECDF为平行四边形,当时,▱ECDF为为菱形,此时
本题主要考查了菱形的判定,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平移的性质,证得四边形ECDF为平行四边形,熟练掌握菱形的判定方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5.【答案】A
【解析】解:由表格得:时,,时,;
时,,时,,
可得方程的解取值范围是或
故选:
观察已知表格,根据代数式的值的变化确定出方程解的范围即可.
此题考查了估算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弄清表格中的数据变化规律是解本题的关键.
6.【答案】B
【解析】解:顺次联结平行四边形各边的中点,所得的四边形一定是平行四边形,故A是假命题,不符合题意;
顺次联结等腰梯形各边的中点,所得的四边形一定是菱形,故B是真命题,符合题意;
顺次联结对角线垂直的四边形各边的中点,所得的四边形一定是矩形,故C是假命题,不符合题意;
顺次联结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各边的中点,所得的四边形一定是菱形,故D是假命题,不符合题意;
故选:
根据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判定定理逐项判断即可.
本题考查命题与定理,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判定定理.
7.【答案】D
【解析】解:设方程的两个实根分别为a,b,
,,
,b分别是一个菱形的两条对角线的长,且菱形的面积为11,
,即,
故选:
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到两根的和为10,两根积为m,根据菱形的面积得到两根乘积为22,即可求出m值.
本题考查了根与系数的关系以及菱形的性质,完全平方公式,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到两根和是解题的关键.
8.【答案】B
【解析】解:如图,连接BE,
由题意可得,OE为对角线BD的垂直平分线,
,,
,
,
,
,
在中,由勾股定理得:
故选:
连接BE,由题意可得OE为对角线BD的垂直平分线,可得,,由三角形的面积则可求得DE的长,得出BE的长,然后由勾股定理求得答案.
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勾股定理以及三角形的面积问题.此题难度适中,注意掌握辅助线的作法,注意掌握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9.【答案】A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二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由彩纸的面积恰好与原画面面积相等,即可得出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此题得解.
【解答】
解:依题意,得,
即
故选:
10.【答案】C
【解析】解:①连接BE,交FG于点O,
,,
四边形EFBG为矩形,
,,
由题意可知:,
在和中,
,
≌,
,
,故①正确;
②延长DE,交FG于M,交FB于点H,
≌,
,
由①知:,
,
,
,
,
,
即:,
故②正确;
③由②知:
即:故③正确;
④点E为AC上一动点,
当时,DE最小.
由①知:,
的最小值为,故④错误.
故选:
①连接BE,易知四边形EFBG为矩形,可得;由≌可得,所以;②延长DE,交FG于M,交FB于点H,由矩形EFBG可得,则;由,则;由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可得,即,所以,即,可得;③由②中的结论可得;④由于点E为AC上一动点,当时,根据垂线段最短可得此时DE最小,最小值为,由①知,所以FG的最小值为
本题主要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垂线段最短,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与性质,矩形的判定与性质,垂直的定义.根据图形位置的特点通过添加辅助线构造全等是解题的关键,也是解决此类问题常用的方法.
11.【答案】1
【解析】解:关于x的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
且,
解得:
故答案为:
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得出且,再求出答案即可.
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能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得出且是解此题的关键.
12.【答案】
【解析】解: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
,
,
故答案为:
根据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可得,,再根据,即可求出的度数.
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腰三角形性质等,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正方形的性质.
13.【答案】2021
【解析】解:是方程的解,
,
即,
故答案为:
先利用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定义得到,然后利用整体代入的方法计算.
本题主要考查了求代数式的值,一元二次方程的解:能使一元二次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是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整体思想的运用是解题的关键.
14.【答案】
【解析】解:长方形纸片ABCD按图中那样折叠,
由折叠的性质可知,,
,
,
,
,
在中,,即,
解得,
重叠部分的面积,
故答案为:
根据折叠的性质得到,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等量代换得到,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得到,根据勾股定理列式计算即可.
本题考查了折叠的性质,掌握折叠前后两图形全等,即对应角相等,对应线段相等是解题的关键,注意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应用.
15.【答案】
【解析】解:如图,连接OD,
在中,,且,,
由勾股定理得,
,,
,
四边形DMAN是矩形,
,,
当时,AD的值最小,
此时,
,
的最小值为,
故答案为:
由勾股定理求出BC的长,再证明四边形DMAN是矩形,可得,根据垂线段最短可得当时,AD的值最小,再利用三角形面积求出AD,即可解答.
本题主要考查了矩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三角形的面积、垂线段最短,关键是掌握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16.【答案】16
【解析】解:设所围的羊舍与墙平行的边长为xm,则所围的羊舍与墙垂直的边长为,
根据题意得:,
解得:,
,
不符合题意,舍去,
,
故答案是:
设所围的羊舍与墙平行的边长为xm,则所围的羊舍与墙垂直的边长为,根据矩形的面积公式结合羊舍的面积是,即可得出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x的值,再由矩形的长小于等于18m,即可确定x的值,此题得解.
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二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17.【答案】解:移项得,
,
则或,
,;
,
,,,
则,
,
,
【解析】利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即可;
利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即可.
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直接开平方法,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等.
18.【答案】解: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即为所求作的菱形;
【解析】作AC的垂直平分线,垂足为O,然后截取即可;
本题考查作图-复杂作图,菱形的判定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是这里玩五种基本作图,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19.【答案】解:把代入原方程解得,
即方程为:,
解得:,,
原方程的另一个根为
【解析】把代入原方程得出,求出m的值,把m的值代入原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
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应用,关键是求出m的值.
20.【答案】证明:,E为AD的中点,
,
,
四边形BCDE是平行四边形,
,,
,
四边形BCDE是菱形.
【解析】由,,推出四边形BCDE是平行四边形,再证明即可解决问题.
本题考查菱形的判定和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菱形的判定方法,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21.【答案】证明:,
无论m为何值,该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解: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
,
,
即,
解得:,,
的值为:1或
【解析】先计算,从而可得结论;
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再代入,建立方程求解即可.
本题考查的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熟知以上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22.【答案】解:如图,
过点Q作于E,则
,
设经过t秒后的面积等于,
则,,
根据题意,
,
当时,,,不合题意舍去,取
当点Q到达C点时,此时,
答:经过2秒后的面积等于
【解析】作出辅助线,过点Q作于E,即可得出的面积为,由P、Q点的移动速度,设时间为t秒时,可以得出PB、QE关于t的表达式,代入面积公式,即可得出答案.
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运用,注意求得的值的取舍问题.
23.【答案】证明:四边形ABCD是菱形,
,,,
,
,
四边形AEBD是平行四边形,
,
四边形AFBO是平行四边形.
,
,
,
平行四边形AFBO是矩形.
解:由知四边形AFBO是矩形,
,,
又,,
在中,,
,
【解析】证四边形ADBE是平行四边形,再证,则,然后由矩形的判定即可得出结论;
由矩形的性质得,,所以又由,,由直角三角形性质得在中,,由直角三角形性质得,即可得出结论.
本题考查了矩形的判定与性质、菱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矩形的判定与性质,菱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24.【答案】解:设,则原方程可化为:
解得:,
当时,,
;
当时,,
原方程的解是:,,;
设,则原方程可化为,
即,
解得:或,
当时,,
;
当时,,
;
原方程的解是:,,,;
设,则原方程可化为,
整理得,
,
解得:或,
当时,,即,
由知此时方程无解;
当时,,即,
解得:和,
经检验和,都是原分式方程的解.
【解析】设,则原方程可化为,解方程求得t的值,再求x的值即可;
设,则原方程可化为,解方程求得a的值,再求x的值即可;
设,则原方程可化为,整理得,解方程求得m的值,再求x的值,检验后即可求得分式方程的解.
本题考查了整体换元法,整体换元法是我们常用的一种解题方法,在已知或者未知中,某个代数式几次出现,而用一个字母来代替它从而简化问题,当然有时候要通过变形才能发现.把一些形式复杂的方程通过换元的方法变成一元二次方程,从而达到降次的目的.
25.【答案】探究:
解:分别过点A、D作,,分别交BC、AB于点N、M,DM、AN相交于点L,如图②所示: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
四边形ANHG是平行四边形,四边形DFEM是平行四边形,
,,
,
≌,
,
,
,
为AB中点,
,
,
,
;
应用: ,
【解析】感知:
证明: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
,
,
,
,
在和中,,
≌,
;
探究:
解:分别过点A、D作,,分别交BC、AB于点N、M,DM、AN相交于点L,如图②所示: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
四边形ANHG是平行四边形,四边形DFEM是平行四边形,
,,
,
≌,
,
,
,
为AB中点,
,
,
,
;
应用:
解:,
,
阴影部分的面积与正方形ABCD的面积之比为2:3,
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空白部分的面积为:,
在和中,,
≌,
,,
,,
,
,
设,,
则,
,
,
,
即,
,即,
的周长为,
故答案为:,
感知:由正方形的性质得出,,证得,由ASA证得≌,即可得出结论;
探究:分别过点A、D作,,分别交BC、AB于点N、M,由正方形的性质得出,,,推出四边形DMEF是平行四边形,,,证出,同理,四边形AGHN是平行四边形,,,证得,由ASA证得≌,得出,推出,由E为AB中点,得出,则,由勾股定理得出,即可得出结果;
应用:,由阴影部分的面积与正方形ABCD的面积之比为2:3,得出阴影部分的面积为6,空白部分的面积为3,由SAS证得≌,得出,,则,,则,,设,,则,,由勾股定理得出,,即,得出,即可得出结果.
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三角形面积与正方形面积的计算等知识,熟练掌握正方形的性质,通过作辅助线构建平行四边形是解题的关键.x
…
4
5
6
13
5
…
5
13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陕西省宝鸡市第一中学(高新校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千渭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上学期九年级数学 第一次月考试卷(无答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千渭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上学期九年级数学 第一次月考试卷,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