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拓展)学讲练测精品大讲义(原卷版+解析)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拓展)学讲练测大讲义专题4.5光的色散(原卷版+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拓展)学讲练测大讲义专题4.6《光现象》单元作图类问题精炼(重点)(原卷版+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拓展)学讲练测大讲义专题4.8《光现象》单元知识方法总结及中考典型实例剖析(原卷版+解析) 试卷 1 次下载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拓展)学讲练测大讲义专题4.9《光现象》单元核心素养基础达标测试题(原卷版+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拓展)学讲练测大讲义专题4.10《光现象》单元核心素养综合达标测试题(原卷版+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拓展)学讲练测大讲义专题4.7《光现象》单元四类探究实验问题精炼(重点)(原卷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拓展)学讲练测大讲义专题4.7《光现象》单元四类探究实验问题精炼(重点)(原卷版+解析),共27页。
2023-2024学年度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拓展)学讲练测大讲义(人教版通用)第四章 光现象专题4.7《光现象》单元四类探究实验问题精炼(重点)1.在观察小孔成像特点时,小波发现:光屏到小孔的距离越远,所成的像越大,像的大小与该距离有什么定量关系?于是他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中进一步探究:操作1:用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拼装在不透明的纸板上,如图1甲所示。操作2:将“F”字样纸板、带小孔的不透明纸板、半透明塑料板(光屏)依次置于光具座的A、B、C位置,使“F”正立面对小孔,如图1乙所示。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 给二极管通电,随即在光屏上呈现出“F”的像,小波观察到光屏上呈现的像是图2中的______(填序号)。这个像是__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用到的光学原理是________。(2) 保持“F”字样纸板,小孔位置不变,只改变光屏到小孔的距离(像距),用刻度尺逐次测量像高,记录数据如表所示:根据表中的数据,请你用一个数学表达式来表示h与v的关系________。(3)于是小波得出结论:小孔成像时,同一物体像的大小与像距成正比,你认为这一结论需要补充的条件是________。2.小明用易拉罐制成一个简易针孔照相机:使用针孔照相机时,小孔对着室外________(选填“明亮”或“较暗”)的物体进行观察,更容易看到物体的像。如图甲所示,小明从实验室借来用发光二极管制成的“F”字样光源,将“F”字样光源、简易针孔照相机按图乙所示位置放好,小明观察到塑料膜上所成的像是图丙中的________(填序号),这个像是__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3.小明在探究“物距和物高一定时,物体经小孔所成的像的高度和像距的关系”时,所用的实验器材有:用发光二极管做成的物体、有小孔的方纸板、用半透明塑料膜做成的屏、量程为0~30cm的直尺,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1)该实验应该在较________的环境下进行.(选填“亮”或“暗”)(2)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请在方格纸上画出像高与像距的关系图象.(3)根据图象,得出的探究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另一名同学在做该实验时,更换了部分实验器材,其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外筒(足够长)用不透明的材料制成,左端开有小孔;内筒(内径约14cm)的筒壁用不透明的材料制成,左端用半透明塑料膜做屏,并可以在外筒中自由地拉出或推入.其他器材不变.和小明所用的装置相比较,请说出该同学用这样的装置做实验的好处和不足.(各写一条即可)好处: ________________;不足: ________________.4. (2022湖南长沙)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小丽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可以绕ON翻折的纸板ABCD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她将一束光贴着纸板沿EO方向射向O点,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EO和反射光OF的径迹。(1)如图甲所示,反射角的大小为_______°;(2)实验过程中,进行下列哪项操作后,在纸板上仍可以看到反射光?________A.如图乙所示,将纸板的右半部分向后翻折B.如图丙所示,将纸板与入射光束一起以ON为轴旋转C.如图丁所示,将纸板与入射光束一起以CD为轴向后倾倒5. (2022湖北恩施州)同学们利用两支相同的蜡烛、白纸、带支架的薄玻璃板(薄玻璃板与水平纸面垂直)等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如图所示,实验中取两支大小相同的蜡烛,将一支蜡烛固定在玻璃板前方,另一支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后方,移动并寻找合适位置,目的是________(选填“比较像的亮度”、“确定像的虚实”或“替代蜡烛的像”),当后面蜡烛与前方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就能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了。(2)将蜡烛靠近玻璃时,蜡烛所成像的高度_________。(选填“变小”、“变大”或“不变”)(3)实验过程中,两同学都在玻璃前方观察,甲通过玻璃看到乙的眼睛,乙通过玻璃也能看到甲的眼睛,这说明反射光路是________的。6.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白色硬纸板EF垂直于平面镜放置,能沿ON折转,ON垂直于平面镜。(1)让入射光贴着纸板EF沿AO射向平面镜上的O点,观察反射光的方向。多次改变入射光的方向,观察并描绘光的径迹,量出入射角i和反射角r,记录如上表。比较r和i。可以得出:光反射时,反射角______入射角;(2)纸板EF右侧没有沿ON折转时,能观察到反射光,有折转时,观察不到反射光,说明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________ ;(3)将一束光贴着纸板EF沿BO射到O点,光沿图中的OA方向射出,说明光反射时,光路是_______的;(4)由于光在纸板上发了________(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所以从不同方向都可以观察到光在纸板上传播的径迹。7.如图甲是小明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图。(1)该实验中,纸板A、B的作用是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2)让入射光线沿FO方向射入,则发现反射光线沿_______方向射出;(3)实验结束后,小明想继续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装置如图乙,却发现点燃蜡烛A,在平面镜后移动未点燃的蜡烛B,根本无法透过平面镜看到蜡烛B。小明可用________代替平面镜,让实验顺利完成;(4)实验结束时,小华将一枚硬币放在竖直的平面镜前,硬币的像在a处,如图丙。现将平面镜移至图丁位置,硬币的成像情况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A.硬币成像在a处 B.硬币成像在b处C.硬币成像在c处 D.硬币无法通过平面镜成像8.如图甲所示,创新小组的同学们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面,能看到玻璃板后面有它的像。(1)再拿一只与A完全相同的蜡烛B,目的是________。实验中,蜡烛B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无论怎样移动,都无法让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2)解决上述问题后,图乙是同学们经过三次实验,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通过处理和分析这张“白纸”上的信息,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3)移开蜡烛B,把光屏放在像的位置处,光屏上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 承接到蜡烛的像。9. (2022山东烟台)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1)实验器材:带底座的玻璃板、白纸、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A和B、火柴、笔、光屏,为完成实验还需要什么器材?(2)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什么?(3)如图所示,在竖直的玻璃板一侧放置点燃的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另一侧移动,直到看上去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蜡烛B与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了什么?(4)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能否呈现蜡烛A的像?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10. (2022哈尔滨)小明和小聪在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中,研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时:(1)小明选择玻璃板进行实验。为了便于比较像和物的大小关系,小明应取来两支________的蜡烛,在玻璃板一侧点燃蜡烛A,在另一侧将未点燃的蜡烛B放到A像的位置,发现它们完全重合,说明________。(2)小聪选择平面镜进行实验。他想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把刻度尺贴在平面镜上测出像的高度,你同意他的方法吗?为什么?(3)利用玻璃板和平面镜都能看到蜡烛A的像,是因为光在它们表面发生_______后进入人眼。经观察对比后发现在玻璃板中成的像稍暗些,其原因是________。11. (2022湖南衡阳)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桌面上铺张一张大纸,纸上竖立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子。沿着玻璃板在纸上画一条直线表示平面镜的位置。把一直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是不点燃的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与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个位置就是前面那支蜡烛的像的位置。在纸上记下这两个位置,实验时注意观察蜡烛的大小和它的像的大小是否相同。移动点燃的蜡烛,重做实验。(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__环境中进行(选填“较亮”或“较暗”);(2)除了图中提供的器材外,实验中还需要一种测量工具是________;(3)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面,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做既确定了像的位置,又验证了像与物的_____关系;(4)将蜡烛A逐渐靠近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_______(选填“变大”或“不变”或“变小”);(5)移去蜡烛B,在其位置竖立光屏,在光屏上不能承接到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像(选填“虚”或“实”)。12. (2022福建)用如图甲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为了便于确定像的位置,玻璃板应________放置在水平桌面的白纸上;(2)将蜡烛1放在A位置,可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拿一支相同的蜡烛2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1的像________时,该位置记为A';(3)将光屏放在A'位置,任意转动都承接不到像,可知平面镜成像是_______像;(4)改变蜡烛1的位置,重复步骤(2),可得像与物位置的对应关系如图乙,可知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关于镜面_______;(5)将图乙中C处的蜡烛沿直线CC'向玻璃板方向移动1cm,此时像与物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cm,像的大小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13. (2022深圳)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1)平面镜成像实验选择的是________(选择“平面镜”或“玻璃板”);(2)来回移动蜡烛的位置是为了确定________的位置;(3)将物像连线连接在纸上,继续分析和研究,得出平面镜成像特点________;(4)图中哪里存在错误:________。14. (2022广西贺州)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中,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归纳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________,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__;(2)图中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像,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________。15. (2022湖北宜昌)在“探究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的折射规律”的实验中,小东借助激光笔、半圆形玻璃块和带刻度的光具盘完成了实验,观察到如图所示的1、2、3三条光束,并在光具盘上用笔描出了对应的光路。(1)图中的折射角大小为________;(2)根据实验现象初步发现,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_______(选填“>”、“=”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