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24年统编语文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核心素养目标)
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19 大雁归来/利奥波德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19 大雁归来/利奥波德教案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教学新课,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提取主要信息,了解大雁的生活习性。(语言运用、思维能力)
2.感受作者的情怀,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思维能力)
3.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尊重。(审美创造)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每年3月,美国威斯康星河畔的沙乡农场都会迎来一批大雁,为了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你们要以动物观察员的身份,记录候鸟迁飞,守护生态多样性。让我们一起跟随利奥波德的生物观察手记《大雁归来》,走进大雁的世界。
二、教学新课
观察任务一:初识大雁,科学记录
1.大雁的行为是如此丰富,作者的观察是这样细致。请同学们结合旁批,快速默读课文,圈画文中能够体现大雁习性的句子,并进行分类归纳,完成大雁观察手记。
预设:大雁观察手记
2.根据文章描写的大雁归来的旅程,可以看出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预设:时间顺序。
3.作为动物观察员,你要向公众进行生物科普。请你仿照示例,为大家介绍大雁。
我是一只( )的大雁……
我们是一群( )的大雁……
示例:我是一只坚定不移的大雁,只要我认准了方向和目标,就会向着最终的目的地飞行。请跟我看第三段:“乌鸦通常被认为是笔直飞行的,但与坚定不移地向南飞行20英里直达最近的大湖的大雁相比,它的飞行也就成了曲线。”
预设:我是一只报春/聪明/具有灵性/重情/谨慎/悠闲/孤独的大雁……
我们是一群可爱/热情/友好/快乐/团结/联合/热闹的大雁……
观察任务二:走近雁群,聆听雁语
1.我们的观察手记需要写上一段抒情性的文字,来展现大雁归来的场景。请同学们从文中搜集推荐优美语句,并说说你的推荐理由。
大雁归来的场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角度:从修辞、有表现力的词、情感的角度分析理由。
按句式回答:我推荐的句子在第______段,________(文中句子),运用了________方法/手法/句式/用词,写出了大雁________特点/状态/心理,表达作者__________情感。
预设:我推荐的句子在第1段,“一只燕子的来临说明不了春天,但当一群大雁冲破了3月暖流的雾霭时,春天就来到了”,句中“冲破”一词写出了大雁飞翔的速度、力度以及“回归”的勇气,表达了作者对大雁来临的欣喜之情。
我推荐的句子在第2段,“如果一只主红雀对着暖流歌唱起春天来,却发现自己搞错了,它还可以纠正自己的错误……而一只定期迁徙的大雁,下定了在黑夜飞行200英里的赌注,它一旦起程再要撤回去就不那么容易了”,这句话通过大雁和主红雀、花鼠的对比,说明大雁感应春天的准确性,突出了大雁迁徙的坚定不移。
我推荐的句子在第3段,“乌鸦通常被认为是笔直飞行的,但与坚定不移地向南飞行20英里直达最近的大湖的大雁相比,它的飞行也就成了曲线”,这句话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乌鸦与大雁飞行的轨迹进行比较,更有力地说明了大雁坚定不移的信念,表达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我推荐的句子在第4段,“它们顺着弯曲的河流拐来拐去,穿过现在已经不再有猎枪埋伏的岬角和小岛,向每个沙洲低语着,如同向久别的朋友低语一样”,“拐来拐去”“低语”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大雁机敏、活泼、警觉和在休猎期的自在快乐等特点,表达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
我推荐的句子在第4段,“一触到水,我们刚到的客人就会叫起来,似乎它们溅起的水花能抖掉那脆弱的香蒲身上的冬天”,把“大雁”称为“我们刚到的客人”,表达了作者对大雁归来的喜悦之情。“叫起来”生动描绘出了大雁的快乐,“抖掉”写出了大雁让香蒲,乃至万物摆脱冬日的严寒,从此迎来美丽的春天。
我推荐的句子在第5段,“第一群大雁一旦来到这里,它们便向每一个迁徙的雁群喧嚷着发出邀请”,“邀请”一词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大雁之间的联络,表明大雁的聪慧,同时我们从大雁身上可以看到一种美好的友情。
我推荐的句子在第6段,“与秋天一样,我们的春雁每天都要去玉米地做一次旅行……所以才未被那些在雪中搜寻玉米的乌鸦、棉尾兔、田鼠以及环颈雉所发现”,“旅行”“辩论”“争论”等词,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大雁觅食、飞行时的形态和声音等描摹出来,显得生动形象,体现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
小结:浓郁的抒情色彩是本文的一大特色,作者始终以拟人化的笔法细致地描写大雁,在字里行间都注入了充沛的情感,使文章充满了感染力。
2.大雁也会像人类一样“辩论”“争论”“低语”,具有灵性。请同学们发挥想象,猜一猜大雁会说些什么呢?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设计一段雁群之间的对话,模拟表演。
要求:快速阅读第5、6、9自然段,找出其中描写大雁鸣叫的相关语句,选择其中一个片段进行表演。
预设:
相关文字:(第6段)从早到晚,它们一群一群地喧闹着往收割后的玉米地飞去。每次出发之前,都有一场高声而有趣的辩论。
片段:玉米地觅食
角色:活泼雁、保守雁、母雁、头雁。
活泼雁:嗨,伙伴们,听我说,咱们今天到河对岸去找玉米粒吧?那里一定有很多好吃的等着我们!(兴奋、期待的语气)
母雁:可是昨天我们经过那里的时候,并没有发现有太多玉米粒。(犹豫、失望的语气)
保守雁:是啊,我们回来得太晚,玉米粒都被那些可恨的田鼠、乌鸦抢了先,真倒霉。(遗憾、失望的语气)
活泼雁:我相信河对岸这次一定有好吃的食物等着我们!咱们还是去看看吧!(坚定、自信的语气)
保守雁:不去不去,我可不想白费力气。(固执、反对的语气)
活泼雁:别这么消极嘛!说不定会有意外的收获呢!(热情、鼓动的语气)
保守雁:不去不去,才不要去!我可不想再浪费时间了。(坚决反对的语气)
头雁:好了,好了,大家都别争了!今天我们去沼泽东边看看,那片地里积雪还很厚,应该有许多玉米粒藏在雪底下。出发吧!(威严、决断的语气)
活泼雁:好呀好呀,听首领的,那咱们快出发吧!我迫不及待想吃玉米粒了!(活泼、兴奋、服从的语气)
小结:作者将大雁拟人化,他享受听它们低语或喧闹,在他眼中,这些大雁像人类一样,喜欢社交、争论,并且对亲情和友情极为看重。
三、板书设计
大雁归来
第2课时
一、教学新课
观察任务三:托雁传情,领悟情怀
作为一名动物观察员,我们应该树立什么样的生态观念呢?
1.作者在第2、3段写11月份南飞的鸟群不敢在它们所喜欢的沙滩和沼泽停留,你能猜到原因是什么吗?
预设:威斯康星州的法律规定冬天可以狩猎,导致它们常遭到枪击。而在其他季节狩猎就是违法的,它们这时候才能四处穿行、自由飞翔、快乐鸣叫。
小结:生态观念一:要爱护野生动物,保护生态环境。
2.文中多次出现“我们”,如“我们的春雁”“我们的大雁”,显得多余,能不能去掉?去掉读读,分两组比读。
预设:不能去掉。“我们”表现出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在作者的心目中,大雁就像是自己的朋友一样具有人的情感与品质,作者将它们视为我们中的一员,是自然界的平等成员。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博大的人文情怀。
小结:生态观念二:要平视、敬重生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3.请同学们在文章中再找一找用“我们”来作定语的句子。结合助读资料,想一想谁还是“我们”中的一员呢?
助读资料
土地不光是土壤,它还包括气候、水、动物和植物;人与土地是一个共同体,人只是这个共同体中的一员。为了获得这个共同体的平衡和长远发展,人类必须学会尊重共同体中的所有成员,以及这个共同体本身。
——利奥波德《沙乡年鉴》
预设:
(1)如:我们的沼泽,我们的农场。
(2)“我们”是这片大地上的动物们:沙锥鸟、蹼鸡、乌鸦、棉尾兔、猫头鹰、红翅黑鹂、秧鸡等。
“我们”是盛开的白头翁花,弥漫着芳香的青草。
“我们”是“我”和“我”的学生、家人。
“我们”是这片土地以及土地上的沙洲、沼泽、小溪、池塘、玉米。
“我们”是这片土地上一切鲜活的生命。
小结:“我们”不仅指有生命的动植物,还包括没有生命的沼泽,作者把自己也当作土地大家庭中的一员,从“我们”中可以读出作者的平等观念和对自然万物的尊重。
4.候鸟的迁徙是一个关于承诺的故事。为了这种对于生命的承诺,它们年复一年,历尽艰难险阻,飞越万水千山。然而,有时候这种承诺很难“兑现”。每年候鸟迁徙季,许多地方都会发生大规模捕杀候鸟的恶性事件,成千上万的候鸟在迁徙途中被捕猎。作为动物观察员的你,此时应该怎么做呢?
预设:做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者和实践者,对身边不合理的行为及时劝阻并进行思想宣传。
5.结合本节课所学,联系助读资料,你读出了利奥波德怎样的生态观?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后,用对偶或其他修辞手法为你的观察手记写一条总结语,要求:语言简洁。
预设:(1)同在蓝天下,人鸟共家园。(2)别让天空失去色彩,请让鸟儿自由翱翔。(3)守护大雁,和谐共生。
二、课堂小结
同学们,人类应该从自然征服者的角色中走出来,以自然共同体中平等的一员的身份敬重这个共同体中的每一个成员。作为动物观察员,老师希望你们能像利奥波德一样,尊重生命,热爱自然,以平等的视角看待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三、作业布置
1.了解“爱鸟者”,尝试做个“爱鸟者”。许多热爱自然、喜爱鸟类的人们,定期到野外观察鸟儿,记录它们的活动,为它们绘制或拍摄图片,以这种活动增进了人们对它们的了解,拉近了人类与鸟儿的距离。可以介绍相关知识,并在日常生活中多多观察,学习本文作者的做法,写一写“观察手记”。
2.阅读《沙乡年鉴》,感悟人与自然的关系。
四、板书设计
大雁归来
观察对象:大雁
观察地点:沙乡农场
观察记录
第3段:11月份,大雁南飞,一声不响。
第4段:3月份,大雁归来,低飞,触水就叫。
第6段:春雁去玉米地觅食,有辩论,有低语。
第7段:孤雁是伤心的单身,或是寻找失散的子女的父母,鸣声忧郁伤感。
第9段:4月的夜间,大雁在沼泽集会,鸣叫频繁。
第10段:白头翁花盛开的时候,大雁集会逐渐少下来。
观察小结
飞行距离:200英里
飞行路线:笔直
迁徙时间:每年11月飞往南方,每年3月归来。
归来保障:威斯康星州规定3月为禁猎期。
栖息地:池塘、水边、沼泽
喜欢的食物:玉米
叫声特点:鸣叫频繁,孤雁声调忧郁。
性格特点:热情、活泼、机敏、团结。
雁队数字:以六或者六的倍数组成雁队。
雁群观念:联合观念。
助读资料一:沙乡农场原来是一个废弃的沙子农场,1935年,已是大学教授的利奥波德,买下了这个荒芜农场,带着家人住进破旧的小木屋。在这里,他亲手栽种了上千棵松树,希望能够恢复农场的生态平衡;在这里,他每天观察和记录动植物的繁衍与生长,思考着土地的命运……在修复荒野的过程中,写了《沙乡年鉴》这本书,这是他一生观察、经历和思考的结晶。
助读资料二:我们蹂躏土地,是因为我们把它看成一种属于我们的物品。当我们把土地看成一个我们隶属于它的共同体时,我们可能就会带着热爱与尊敬来使用它。
——《沙乡年鉴·英文版序》
助读资料三:自然万物之间是平等、自由、美妙、和谐的境界。人与土地是一个共同体,人只是这个共同体中的一员。为了获得这个共同体的平衡和长远发展,人类必须学会尊重共同体中的所有成员。
——《沙乡年鉴·序言》
可取之处
让学生以“动物观察员”的身份,成为观察队伍中的一员,换被动阅读课文为主动参与生物观察,新的阅读视角,能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辨能力等核心素养。
不足之处
这篇文章过去是作为一篇说明文进行教学,在本单元教学中,是否完全抛弃说明顺序、说明方法不提,有待商榷。设计中对本文体现的作者在追求科学真理的过程中所具备的科学精神、所运用的科学方法等并没有进行引导。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17 猫/郑振铎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教学新课,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二单元5 秋天的怀念/史铁生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教学新课,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五单元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