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营口市雁楠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无答案)
展开1.下列我国古代的发明或技术中主要原理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炭黑制墨B.燃放烟火C.烧制陶瓷D.冶炼金属
2.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加热液体B.加热固体
C.滴加液体D.称量固体
3.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红光
B.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C.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
D.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并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4.核电荷数为94的钚(Pu)是种核燃料,钚原子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239,下列关于该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中子数为145B.核外电子数为239C.质子数为94D.该原子不显电性
5.下列关于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A.水沸腾时可冲起壶盖,说明温度升高分子间隔变大
B.水结成冰时,水分子就停止了运动
c.氧气和液氧的颜色不同,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
D.尘土飞扬,说明分子是运动的
6,下列反应既不属于分解反应,也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氢气+氧气水
B.氢气+氧化铁铁+水
C.碳酸→水+二氧化碳
D.过氧化氢水+氧气
7.某学生量取液体,仰视读数为50mL,将液体倒出一部分后,俯视读数为40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为( )
A.大于10mLB.小于10mLC.等于10mLD.无法确定
8.用托盘天平称量10.8g药品,称量过程中发现指针向左偏移,这时应( )
A.减少砝码B.添加药品C.减少药品D.调节平衡螺母
9.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约占空气总质量的21%
B.空气质量指数越大空气质量越好
C.多植树造林可净化空气
D.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为二氧化氮、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
10.下列为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②表示的非金属元素原子
B.②④表示的粒子化学性质相似
C.③④表示的是阳离子
D.①③表示的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
11.(共6分)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生活中有时需要用到高浓度,供氧方式主要有氧气瓶、氧气袋和制氧机。
氧气瓶和氧气袋中的一般用深冷法制得,该方法利用物质的沸点差异,从空气中分离出。
制氧机有膜分离、变压吸附等制氧方式。膜分离制氧用到的膜材料有陶瓷、聚苯胺等,其中混合导电陶瓷分离膜的工作原理示意如图甲。变压吸附制氧常用的吸附剂是沸石分子筛。科研人员在一定条件下分别将、通过某种沸石分子筛,测定其对、的吸附情况、结果如图乙(纵坐标数值越大,代表吸附量越大)。
吸氧对于缺氧人群有一定作用,但健康人短期内高流量吸氧会对机体造成不良影响,因此不能盲目吸氧。
(原文作者刘应书、汪波等,有删改)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①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_(填“分子”或“原子”或“离子”)
②用“”表示氮原子,“”表示氧原子,若其他气体忽略不计,适合表示空气组成的微观模型是______(填字母)。
(2)供氧方式主要有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3)图甲中,表示氧分子变成氧原子的是______(填“Ⅰ”“Ⅱ”或“Ⅲ”)。
(4)由图乙可知,25℃时吸附压越大越有利于分离和,证据是______。
(5)下列说法是否正确______。
A.氧气瓶中的一般用深冷法制得B.健康人不能盲目吸氧
12.(共11分)实验活动一:某兴趣小组探究分子的特性时做了以下实验。
已知: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而氨水呈碱性,打开盛浓氨水的试剂瓶时能够闻到强烈刺激性气味。
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1)将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分别倒入A、B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烧杯C,向其中加入约5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C两个小烧杯,烧杯B置于大烧杯外(如图2所示)。观察几分钟,烧杯A、B发生现象分别是______,这一现象说明______。B烧杯的作用是______。
实验活动二: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们学习了“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后,对实验进行了改进和拓展探究:
【实验回顾】图1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常规装置,请回答有关问题:
(2)该实验的结论为______。
(3)该实验成功的关键之一是氮气具有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______的性质。
【实验改进】为更好地测量实验数据,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图2改进的装置进行实验。
查阅资料:铜(红色固体)与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铜(黑色固体)。
实验准备:反应前测得硬质玻璃管中空气的体积为44mL,注射器中空气体积为36mL。
开始实验:装入药品,按图2所示连接好仪器,用酒精灯先预热,再在铜粉部位集中加热,观察现象。
(4)记录现象:硬质玻璃管中固体颜色由红色逐渐变为黑色,气球______(填“膨胀”、“变瘪”或“先膨胀后变瘪”)。实验结束后停止加热,待试管冷却至室温,将气球内的气体全部挤入注射器内,待注射器活塞稳定后,读取得注射器内剩下气体的体积为24mL。
(5)实验分析:本实验计算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______。
(6)反思评价:实验结果与实际空气中氧气含量相比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答一点即可)。
【实验拓展】为了更好地理解利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同学们在老师的帮助下,利用图3所示的装置进行改进实验,利用传感器技术,实时测定了压强,温度和氧气浓度的变化趋势(曲线图如图4所示)。
(7)图3所示装置中电烙铁的作用是______。
(8)图4中______(填“X”“Y”或“Z”)曲线表示反应过程中集气瓶甲压强变化趋势。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实验装置(如图3)中的氧气并没有被红磷完全消耗
B.图4中X曲线AB段变化原因是红磷消耗氧气导致瓶内气压增大
C.图3与图1的实验装置对比,图3的装置更环保,测量数据更精准
13.(共13分)自然界中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存都离不开氧气。而且空气是制取氧气的廉价、易得的原料,工业上常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
【查阅资料】在压强为101kPa时,氧气的沸点是-183℃,氮气的沸点是-196℃
【生产流程】
(1)上述流程图中的气体b属于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过程中发生的是______变化(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原理是根据______分离的。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3)请填写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
(4)如果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取纯净的氧气可选用的装置组合为______(填装置代号)。若用F装置收集该气体,则气体从______端进入(填接口序号),验满的方法是______。B装置长颈漏斗下端应该伸到液面以下的原因______。
(5)如果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氧气,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可选用A装置做发生装置,需要做的改进是______。
(6)利用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的原理,小辰自制了一个家庭简易制氧机。
【装置说明】利用可以抽拉的线绳,可以实现二氧化锰与过氧化氢溶液的接触与分离,这样设计的优点______(答一点)。
(7)【交流讨论】若想利用B装置监测产生氧气的气流速度,B图中有一处不足之处,你的改进措施是______。
(8)B中水的作用______。(答一条即可)
14.(共10分)智慧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制备氧气的实验,实验过程中小明不小心将粉末加入溶液中,发现有大量气泡生成,于是小明和同学们开展相关的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对分解有催化作用。
【提出问题】其他的金属化合物是否对过氧化氢分解具有的催化作用呢?
(1)【实验探究】定性实验:分别量取10mL 5%的溶液,分别置于编号为A、B、C的试管中。
(2)实验1目的是______。
(3)实验2中符号表达式是______。
(4)反思评价:如果要验证是否为该反应的催化剂,还需要进行以下相应的探究。称量0.2g氧化铜,取5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进行如图所示实验。
填写下表:
(5)步骤⑦的目的是______。
定量实验:分别取等质量0.003g 、、粉末置于三个烧瓶中,各加入3mL 5%的溶液,利用氧气传感器测量不同的催化剂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效果。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实验4:二氧化锰
实验5:氯化铁
实验6:氯化铜
(6)三个实验中完全分解过氧化氢用时最短的是实验______(填“4”、“5”或“6”),结合实验结果,得到的结论是:______。
(7)请从催化剂的角度解释在实验过程中,上述三个反应虽化学反应速率不同,但完全反应后三个装置内氧气浓度基本相同的原因______。实验序号
操作
现象
结论
实验1
向试管A中加入10mL 5%的溶液,用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试管内
带火星的小木条不复燃
常温下分解速率较慢
实验2
向试管B中加入10mL 5%的溶液和0.5g ,用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试管内
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
①______
实验3
向试管C中加入10mL 5%的溶液和②______用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试管内
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
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
步骤①现象
步骤③现象
步骤⑥结果
实验结论
无明显现象
试管中有气泡产生,
③______
称得氧化铜的质量为④______
氧化铜是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剂
辽宁省营口市西市区育才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无答案): 这是一份辽宁省营口市西市区育才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无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天津市益中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无答案): 这是一份天津市益中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无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在Na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辽宁省营口市育才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无答案): 这是一份辽宁省营口市育才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无答案),共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