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山东省青岛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9/16185780/0-17271009238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政治]山东省青岛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9/16185780/0-172710092391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政治]山东省青岛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9/16185780/0-172710092394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政治]山东省青岛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政治]山东省青岛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解析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试时间45分钟;满分80分)
一、单选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 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举行“走进淮海战役纪念馆”研学旅行活动。下列是“研学活动注意事项”,你认为不当的是( )
A. 研学前聆听老师教导,理解老师良苦用心
B. 研学路上维护社会秩序,安全文明出行
C. 研学时倾听讲解员讲解,学会尊重他人
D. 研学后可以自由发表言论,不受任何约束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研学活动注意事项的正确认识。研学活动是我们亲社会行为的表现。参加研学旅行活动要在研学前聆听老师教导,理解老师良苦用心;研学路上维护社会秩序,安全文明出行;研学时倾听讲解员讲解,学会尊重他人,A、B、C说法正确;研学后我们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发表言论,不受任何约束的说法错误;因为本题是从错误角度考查,故选D。
2. “花在树则生,离树则死;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
A. 社会生活是绚丽多彩的B. 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立的
C. 每个人成长的社会化过程是相同的D. 个人离不开社会,社会为个人提供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题文中的观点表明,个人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社会,社会为个人提供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故D符合题意;题干材料没有体现社会生活是绚丽多彩的, 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立的等内容,故AB不符合题意;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每个人成长的社会化过程是不同的,故C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
3. 我们每个人都是从社会中获得( )
A. 法律B. 知识C. 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D. 价值观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C观点正确,A、B、D观点错误,所以本题选择C答案。
4. 互联网改变了世界,同样也改变着公益慈善。近年来横空出世的网络公益众筹平台在我们的生活中“怒刷”存在感。相比与传统的募捐方式,网络众筹门槛低、传播快、效率高,让很多患者绝境逢生,但也存在夸大病情、信息造假等“诈捐”现象。这警示我们( )
A. 网络众筹漏洞众多,严令禁止明智之选
B. 热心公益承担责任,提高明辨是非能力
C. 时代发展日新月异,传统募捐已经过时
D. 参与公益助人为乐,诈捐形象可以忽略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理智面对新媒体,是对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考查。题文中利用互联网进行公益活动有利于解决患病者的经济困难问题,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A观点错误;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利也有弊,所以我们要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合理利用网络,B观点正确;传统募捐也有有利的一面,并没有过时,C观点错误;夸大病情和信息造假行为是不道德的,应该受到舆论的谴责,D观点错误,所以本题选择B答案。
5.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副对联启不我们要( )
①热心帮助他人
②主动关心社会
③积极融入社会
④倾力奉献社会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养成亲近社会行为。依据所学知识,分析题干内容,得出结论.题干“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副对联告诉我们,学生在搞好学习的同时还要关心社会发展,关注现实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②③④说法正确。①和题干无关。应排除,本题选择D选项。
6. 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要学习做一个积极的社会成员,树立回报社会的意识,养成亲社会行为,下列不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
A. 同情和关心遭遇挫折、不幸的人
B. 增强忧患意识,优先考虑个人前途命运
C. 关注社会问题,积极建言献策
D. 对处于困境和危难的人能伸出援助之手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亲社会行为的认识。由教材内容可知,养成亲社会行为的人能关心社会发展,热心帮助他人,优先考虑个人前途命运的做法与亲社会行为不符,不是亲社会行为,所以B符合题意;由教材内容可知,亲社会行为表现为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此三项内容体现了能关心社会发展,热心帮助他人,是亲社会行为的体现,所以AC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7. 《河北省铁路安全管理条例》针对“高铁霸座”行为明确规定:旅客应当按照车票载明的座位乘车,不得强占他人座位。“霸座”行为不仅会受到法律制裁,还会被列入失信行为记录。对此,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
A. 违反规则就要受到法律制裁B. 社会规则保障社会良性运行
C. “霸座”行为既不道德,也是违法的D. 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社会规则的作用。依据《河北省铁路安全管理条例》对于“高铁霸座”行为的规定,说明“霸座”行为既不道德,也是违法的,说明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社会规则保障社会良性运行,BCD说法正确;违反法律这一规则就要受到法律制裁,故A错误;
本题为逆向选择题,故本题选A。
8. 教育部发布了“禁止中小学生将智能手机带入校园”的通知。由于青少年的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必须加强对使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正确引导。作为一名合格的网络参与者,我们要做到( )
A. 严格执法,依法打击各种网络犯罪
B. 在网上可以不加辨别,随意转发各类信息
C. 自觉遵守道德规范和法律,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D. 及时享受网络带来的乐趣,远离痛苦的学习生活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合理利用网络。执法机关要严格执法,中学生没有执法的权力,A说法错误;网络无限自由有界,我们要合理利用网络,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不能随意转发各类信息,恪守道德和法律,B、D说法错误,C说法正确;故本题选C。
9. 对网络世界,有这样形象的比喻:“如果你爱你的孩子就让他上网,那里是天堂;如果你不爱你的孩子就让他上网,那里是地狱。”这说明( )
A. 网络是大人的天堂,孩子们的地狱B. 网络是有益处的,英雄有用武之地
C. 网络只有害处,是魔鬼D. 网络有利有弊,是一把“双刃剑”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网络的认识和理解。题文中,“如果你爱你的孩子就让他上网,那里是天堂;如果你不爱你的孩子就让他上网,那里是地狱。”这是在说明网络的两面性,说明了网络有利有弊,是一把“双刃剑”,故D说法正确;这都只看到了网络的一个方面,说法是片面的,故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
10. 2020年3月,我国正式施行的《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要求:网络信息内容服务使用者和生产者、平台不得开展网络暴力、流量造假等违法活动。这要求中学生( )
A. 学习法律规则,远离网络信息资源
B. 学会辨别信息,依法经营平台业务
C. 提升媒介素养,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D. 践行网络公约,加强网络生态治理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合理利用网络的认识和理解。题干要求中学生提升媒介素养,学会理性参与网络生活,做文明网络人,C符合题意;错误,我们要正确使用网络资源;错误,依法经营平台业务不是学生的职责;错误,加强网络生态治理是相关部门的职责。故本题选C。
11. 网络交往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下列对网络交往认识正确的是( )
A. 网络交往利大于弊,我们可以无节制地上网
B. 在网络交往中要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识
C. 网络具有虚拟性,我们不必为自己的“网络言行”负责
D. 网络交往魅力无穷,可以取代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网络交往的理解。依据教材知识可知,网络交往具有虚拟性,在网络交往中要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识,故B说法正确;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要正确、合理利用网络,故A说法错误;网络也要遵守道德和法律要求,我们要为自己的“网络言行”负责,故C说法错误;网络无法代替现实中的人际交往,故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
12. 俗话说: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这句俗语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A. 一棵树无法成活
B. 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
C. 两人智慧胜一人
D. 集体的力量最大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个人离不开社会而存在。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的意思是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不能做成大事情。只有依靠集体的力量,才能干成大事业。B是正确的,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A是错误的,一棵树也可以成活,排除。C不是题干主旨的反映,题干强调的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D是错误的,集体的力量是比个人的力量大,但不能说是最大,排除。故本题选B。
13. 小亮玩微信时结识了一个自称夏先生的人,双方聊得比较投缘。不久后,夏先生称可以带他一起发财,并通过微信发了一个链接,让小亮下载并注册账户。对此,你给小亮的合理建议是( )
A. 可先注册账户,一旦发现受骗再退出B. 要相信网友,以免伤害彼此之间的感情
C. 要避免轻信盲从,不轻易泄露个人信息D. 这是个好机会,应马上下载并注册账户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合理使用网络。根据所学,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据此,小亮要避免轻信盲从,不轻易泄露个人信息,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故C说法正确;是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的表现,故AB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
14. 下列古训与“一客失了信,百客不登门”蕴含的道理相一致的是( )
①己所不欲,勿施与人②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③言而有信,一诺千金④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③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诚信的理解。“一客失了信,百客不登门”蕴含的道理是失信于人,就会产生信任危机,因此要做到讲诚信。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言而有信,一诺千金,讲的都是诚信相关的语句,故②③正确;“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蕴含的道理是将心比心,体谅他人,不符合题意,故排除①;“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蕴含的道理是做人要有宽广的胸怀,故排除④;故本题选B。
15. “互联网让我认识了很多新朋友”这说明网络( )
A. 促进了人际交往
B. 改变了学习方式
C. 易使人沉迷其中
D. 易泄露个人信息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网络丰富日常生活。分析材料,“互联网让我认识了很多新朋友”说明网络拓展了交往圈,促进了人际交往,通过网络,我们可以随时随地与地球上任何角落的人交流、互动,故A说法符合题意;网络拓展学习途径,可以通过网络获取资料,但没有改变学习方式,故B说法错误;“易使人沉迷其中”“易泄露个人信息”是网络消极影响,与题意体现网络积极影响不符,故C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
16. “每人前进一小步,社会前进一大步”。这句公益广告语告诉人们( )
A. 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密不可分
B. 人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社会提供的各种条件
C. 个人的生存与发展决定社会的全面进步
D. 社会的全面进步都是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分析“每人前进一小步,社会前进一大步”这句话说明社会的发展需要个人的努力,社会的发展是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选项D符合题意。AB观点与广告语无关,排除;C错误,人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社会。故选D。
17. 网络是把双刃剑。下列做法属于正确使用网络的是( )
A. 利用网络广交朋友
B. 利用网络查找资料、看新闻
C. 利用网络抄袭作业答案
D. 利用网络随意传播任何信息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网络的认识。网络交友要慎重,故A说法错误;我们要合理利用网络,可以利用网络查找资料、看新闻等,故B说法正确;抄袭作业是不诚信的表现,不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故C做法错误;随意传播任何信息缺乏辨别能力,故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
18. 学生小明针对学校附近出现小摊贩这一问题做了调查,并把调查的结果反映给当地行政部门。小明的做法告诉我们( )
A. 社会生活是绚丽多彩的B. 要关注社会治理,并积极献计献策
C. 要关注国家的发展,并为之自豪D. 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关注社会治理上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关注社会发展。依据题文描述,题文中学生小明针对学校附近出现小摊贩这一问题做了调查,并把调查的结果反映给当地行政部门,启示我们要关注社会治理,并积极献计献策,故AC不符合题意;B说法正确;中学生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故D观点错误;故本题选B。
19. 我们在公共场所经常会看到一些公益广告,其中“每人前进一小步,社会前进一大步。”这句公益广告揭示的道理是( )
A. 社会的存在与发展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
B. 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密不可分
C. 人的生存和发展会受到社会制度和环境的制约
D. 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提供的各种条件
【答案】A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个人与社会的认识,题文中的观点强调了个人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所以揭示的道理是社会的存在与发展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努力,BCD在题文中没有体现,不符合题意,所以正确答案选A。
20. 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生活和劳动,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人总是要生活在社会群体中,互帮互助,才能共同生活。这说明( )
①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②我们每个人的存在和社会息息相关不可分割
③每个人的存在和发展都离不开社会④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个人离不开社会。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生活和劳动,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说明我们每个人的存在和社会息息相关不可分割,每个人的存在和发展都离不开社会,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②③④说法正确;说法在题干中没有体现,①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B。
二、材料题(共30分)
21. 关爱社会,从我做起
近年来,越来越多公民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用自己的亲社会行为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全国各地很多城市的街头,一夜之间出现了多处挂满衣服的“友善之墙”,旁边写着“如果你需要,带走它”。在这面墙上,任何人都可以将自己多余的衣服挂上,有需要的人则可以随时将衣服取走。一面友善之墙,温暖了一座城。
(1)请你例举你参过的亲社会活动,至少2个。
(2)联系你参与的社会活动,谈谈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3)谈谈养成亲社会行为的价值。
【答案】(1)义务植树活动、做敬老院义工活动。
(2)①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②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③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3)①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塑造健康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②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参与社会的过程,既是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的过程,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2. 网络改变世界
双击鼠标启动窗口,信息的好海洋好神奇,查资料、联友谊,赏音乐,一叶轻舟万山过,网络魅力谁能敌!有激流、有险滩、有暗礁。不良信息散迷雾,低俗之风讨人嫌。偌大一张互联网,让我欢喜让我烦。
(1)网络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哪些积极作用?
(2)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答案】(1)①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快捷。②网络打破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③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2)①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②要学会“信息节食”。③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➃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政治]湖南省娄底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解析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作业时量60分钟,满分100分,2亿美元,比上届增长3.9%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10,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共17页。
这是一份山东省青岛市滨海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道德与法治试题,共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