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地理]2024年河南省信阳市八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地理]2024年河南省信阳市八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解析版)第1页
    [地理]2024年河南省信阳市八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解析版)第2页
    [地理]2024年河南省信阳市八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解析版)第3页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地理]2024年河南省信阳市八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地理]2024年河南省信阳市八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解析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读西北地区地图,回答下列小题。
    1. “辽阔草原美丽山冈青青牛羊,白云悠悠彩虹灿灿挂在蓝天上…”一首《草原牧歌》唱出了西北地区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沿A→B→C方向,植被依次是( )
    A. 荒漠、荒漠草原、草原B. 荒漠草原、荒漠、草原
    C. 草原、荒漠草原、荒漠D. 草原、荒漠、荒漠草原
    2. 有关A省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省级行政中心为乌鲁木齐B. 该省区的简称为“蒙”
    C. 地表崎岖,沟壑纵横D. 主要民族习俗有那达慕大会
    3. 有关C省区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密集,劳动力充足B. 经济发达,消费市场广阔
    C.石油、天然气等资源丰富D. 水陆交通便利
    【答案】1. C 2. D 3. C
    【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受海陆因素的影响,自东向西距海越来越远,受季风的影响越来越小,广大的西北属于典型的非季风区,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受降水影响,西北地区从东到西自然景观大致上呈现出由草原向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沿A→B→C方向,植被依次是草原、荒漠草原、荒漠,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读图可知,A省区是内蒙古自治区,行政中心是呼和浩特,A错误;A省区的简称为“内蒙古”,B错误;内蒙古自治区地表起伏和缓,开阔坦荡,地表崎岖、沟壑纵横的是黄土高原,C错误;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的习俗是那达慕大会,D正确。排除ABC,故选D。
    3.读图可知,C省区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口稀少,地广人稀,A错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经济相对落后,人口少,消费市场小,B错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是我国的新兴能源基地,C正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候干旱,河流稀少,水运不便利,D错误。排除ABD,故选C。
    “昨夜清霜冷絮祠,纷纷红叶满阶头。”2021年11月7日12时59分,我国迎来“立冬”节气,结合某地区立冬习俗图和四大地理区域分布图,完成下列小题。
    4. 我国某地区居民有立冬吃饺子的习俗,该地区最可能是( )
    A. a地区B. b地区C. c地区D. d地区
    5. 图中位于b、d两地区分界线上的山脉是( )
    A. 大兴安岭B. 昆仑山脉
    C. 秦岭D. 武夷山脉
    6. a地区和b、c、d三地区以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为界,其主导因素是( )
    A. 地形B. 气候C. 季风D. 降水
    【答案】4. B 5. C 6. A
    【解析】4.根据图示和所学知识可知,a为青藏地区、b为北方地区、c为西北地区、d为南方地区。其中,北方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旱作农业区,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所以居民以面食为主,有立冬吃饺子的习俗,B正确;立冬吃饺子不是青藏地区、西北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习俗,排除ACD。故选B。
    5.根据图示和所学知识可知,a为青藏地区、b为北方地区、c为西北地区、d为南方地区。秦岭-淮河一线是b北方地区和d南方地区的分界线,C正确,排除ABD。故选C。
    6.根据图示和所学知识可知,a为青藏地区,b为北方地区,c为西北地区,d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该高原平均海拔4000 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边缘线是划分青藏地区与其它地区的分界线,所以青藏地区与其它地区界线确定的主导因素是地形、地势因素,A正确;气候、季风、降水并不是a地区和b、c、d三地区以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为界的主导因素,排除BCD。故选A。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7. A、B、C三地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 )
    A. 耕地、草地、林地B. 草地、林地、耕地
    C. 草地、耕地、林地D. 耕地、林地、草地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白山黑水”是指长白山和黑龙江
    B. 东北地区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C. 图中A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D. 图中A、C两地均属于我国的东北地区
    【答案】7. D 8. A
    【解析】7.读图可知,A为三江平原,为耕地;B为大兴安岭,为林地,C为内蒙古高原,为草地,D正确,排除ABC,故选D。
    8.根据所学,“白山黑水”是指长白山和黑龙江,A正确;东北地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山河相间纵列分布是中南半岛的地形格局,B错误;图中A为温带季风气候,C错误;图中C位于大兴安岭西侧,不属于东北地区,东北地区主要指黑吉辽,D错误。故选A。
    一座桥,承载着一份情感,记录着一段历史。中国的桥,各具风情。或小巧温婉,犹若江南女子(图甲);或长龙飞驾,尽显雄壮之美(图乙);或桥上有桥,历经沧桑岁月(图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小桥流水人家是江南常见的景观。下列各项,与这种景观的形成有关的是( )
    A. 地势崎岖B. 土壤肥沃
    C. 气候温暖D. 降水丰富
    10. 北盘江大桥可能位于( )
    A. 塔里木盆地B. 华北平原
    C. 云贵高原D. 成都平原
    11. 著名的“桥上桥”位于黄河中游的支流上,下桥建于公元1667年,上桥建于公元1832年,上世纪70年代,当地居民在河中挖砂将下桥挖出,使“桥上桥”雄姿展现于世。分析“桥上桥”的下桥被泥沙掩埋的主要原因是( )
    A. 地壳下沉古B. 围湖造田
    C. 过度放牧D. 水土流失
    【答案】9. D 10. C 11. D
    【解析】9.读图可知,小桥流水人家是我国南方地区的景观,这里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热,降水丰富,所以河流众多,与降水的关系最大,与地势、土壤和气温的关系不大。故选D。
    10.北盘江特大桥跨越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都格镇和云南宣威市普立乡,大桥跨越云贵两省交界处,位于云贵高原上,桥面至江面高达400余米,是世界上最高桥梁之一。故选C。
    11.黄河中游地区位于黄土高原上,这里是世界上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所以“桥上桥”的下桥被泥沙掩埋的主要原因是水土流失,使河床抬高。黄土高原地壳稳定、湖泊稀少,该地区主要以种植业为主。故根据题意选D。
    台湾省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海峡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结合台湾省位置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2. 下列有关图中数字序号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①是澎湖列岛B. ②是钓鱼岛
    C. ③是台北市D. ④是西湖
    13. 台湾岛隔海和甲省相望,该省是( )
    A. 浙江省B. 广东省
    C. 福建省D. 江苏省
    14. 下列有关台湾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居民以汉族为主B. 地势西高东低
    C. 以外向型经济为主D. 有“亚洲天然植物园”的美誉
    【答案】12. D 13. C 14. B
    【解析】12.结合台湾省的范围和位置可知,台湾省包括台湾岛及其附近的澎湖列岛(①)、钓鱼岛(②)等许多小岛,AB不符合题意;结合台湾省城市分布可知,③是台北市,C不符合题意;④是日月潭,D符合题意。故选D。
    13.台湾省隔海峡与福建省相望,陆地不相连,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4.台湾省居民的民族组成主要包括汉族和少数民族,以汉族为主,A不符合题意;台湾岛地形类型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区,地势东高西低,B符合题意;台湾发展外向型经济,出口贸易一直是台湾重要的经济命脉,C不符合题意;北回归线穿过台湾,地处热带、亚热带,降水丰富,台湾有“亚洲天然植物园”、“植物王国”的美称,D不符合题意。故选B。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逐步深入,国家加大了支持新疆发展力度。读“新疆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15. 新疆经济发展方向不合理的是( )
    A. 山地牧场广阔,多优良畜种,大力发展畜牧业
    B. 石油资源丰富,发展石油开采和加工工业
    C. 邻国众多,河网稠密,发展内河航运,促进商贸流通
    D. 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水果优质,发展水果种植与加工业
    16. 关于新疆主要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盆地是我国海拔最高的盆地
    B. ②山脉的南侧是青藏高原
    C. ③山脉是阴山,呈东西走向
    D. ④盆地东邻黄土高原
    【答案】15. C 16. B
    【解析】15.新疆山地牧场广阔,多优良的畜种,大力发展畜牧业,A不符合题意;新疆石油资源丰富,发展石油开采和加工工业,B不符合题意;新疆邻国众多,但降水稀少,河流湖泊少,不能够发展内河航运,C符合题意;新疆光照强,昼夜温差大,瓜果品质优良,可以发展水果种植和加工,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6.读图可知,图中的①是塔里木盆地,我国海拔最高的盆地是柴达木盆地;②是昆仑山,该山脉以南是青藏高原;③指的是天山山脉;④指的是准噶尔盆地,东邻内蒙古高原;故选B。
    2022年第24届冬季奥适会将由北京与张家界联合举办,读“世界滑雪场分布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7. 世界主要滑雪场的分布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A. 主要分布在高纬度地区B. 集中分布在欧洲和北美洲
    C. 主要分布在气候寒冷地区D. 全部分布在高海拔地区
    18. 下列有关北京举办冬奥会的有利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
    ①冬季气温低,冰雪不易化②冬季降水少,积雪薄,空气干燥
    ③交通便利,便于人员和物资集散④城市知名度高,吸引力强
    A. ①②③B. ①②③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
    【答案】17. B 18. C
    【解析】17.读图分析可知,世界上主要滑雪场主要分布在中纬度地区,以北美洲和欧洲最集中,中纬度地区气候四季分明,大部分地区海拔较高,但是不全在高海拔地区,如北京。故ACD不正确,B叙述正确。根据题意选B。
    18.读北京的位置和气候图可知,北京冬季气温低,在-5℃左右,冰雪不易化;北京是我国铁路和航空交通中心,交通便利,便于人员和物资集散,北京是首都,国际交往城市,城市知名度高,吸引力强。故①③④正确,冬季降水少,积雪薄,空气干燥是不利条件。故②不正确。根据题意选C。
    粤港澳大湾区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的珠三角九市组成,总面积达56万平方千米。读“粤港澳大湾区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9. 粤港澳大湾区是指由广东省9个城市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组成的城市群,其中香港位于图中的( )
    A. 甲地B. 乙地C. 丙地D. 丁地
    20. 目前,香港80%以上的工业转移到祖国内地,主要原因是( )
    A. 香港拥有丰富的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
    B. 祖国内地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丰富且价格低廉
    C. 香港人多地少,而且山地多、平地少,经济发展对外依赖性强
    D. 祖国内地地形复杂、气候多样
    【答案】19. D 20. B
    【解析】19.读图得,丁是香港,位于珠江口东侧,甲是澳门,位于珠江口西侧。故选:D。
    20.祖国内地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丰富且低廉,而香港则拥有丰富的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所以说目前香港80%以上的工业转移到祖国大陆,主要原因是祖国内地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丰富且低廉。故选B。
    二、综合题
    21. 【穿越亚洲,冰火两重天】某旅行团3月初从雅加达开始旅游,然后北行,依次经过曼谷—香港—北京—哈尔滨,到达雅库茨克。历时半月结束行程。阅读材料和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1)旅行中游客的着装衣服____ ,其主要影响因素为____ 因素。
    (2)抵达曼谷,游客们发现餐桌上每天的主食是当地人很喜欢食用的____ ,由此可以推出这里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____ 。
    (3)在曼谷—香港—北京—哈尔滨沿途停留的城市中,能见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城市
    为____ 。当地附近农村有大面积苹果种植的是____ 。
    (4)某游客在此次旅行过程中拍摄了一些照片,下面两张照片拍摄于同一个城市,你认为拍摄地可能是____ ,其首要的城市功能是____ 。
    (5)旅行团抵达雅库茨克时,十分惊讶这里的寒冷,不愧为世界最寒冷的城市,被称为“冰城”。请推测此时天气不适宜开展的旅游活动有____ (选填“划龙船”“观赏冰雕展”或“滑冰”),其原因是____ 。
    【答案】(1)不断加厚 纬度
    (2)米饭 水稻
    (3)香港 北京
    (4)北京 政治中心
    (5)划龙船 纬度高,气温低,河流已结冰。
    【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及材料可知,3月初是北半球冬末,雅加达地处热带,从雅加达经曼谷、香港、北京、哈尔滨,到达雅库茨克,穿过热带、北温带,受纬度因素影响,气温越来越低,旅行中游客的衣服不断加厚。
    (2)读图可知,曼谷地处东南亚的中南半岛,气候类型是热带季风气候,水热资源丰富,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水稻,故游客们发现餐桌上每天的主食是当地人很喜欢食用的米饭。
    (3)曼谷为热带季风气候,植被为热带季雨林;香港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北京和哈尔滨为温带季风气候,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故在曼谷—香港—北京—哈尔滨沿途停留的城市中,城市植被景观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的是香港。苹果是北方地区的代表水果,适宜生长在暖温带,故北京当地附近农村有大面积苹果种植。
    (4)读图可知,两种相片为北京天安门和北京故宫,拍摄于北京。北京是我国政治、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科创中心。其首要的城市功能是政治中心。
    (5)读图可知,雅库茨克位于西伯利亚地区,纬度高,冬季气候寒冷而漫长,是世界最寒冷的城市,被称为“冰城”。此时天气不适宜开展的旅游活动是“划龙舟”,因为此时当地河流已经结冰,封冻。
    22. 读“我国长江三角洲图”,回答相关问题
    (1)长江三角洲地区包括上海市、________省的南部和________省的北部,该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河湖众多,地形以________为主,气候类型是________ 气候,农作物的熟制是________ 。
    (2)该区域的核心城市是A________,两翼中心城市分别是B________和C________。
    (3)下列旅游景点不在图示区域的是________
    A. 杭州西湖B. 颐和园C. 古镇周庄D. 拙政园
    (4)河流对区域经济发展意义重大,请归纳一下长江对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的影响:________ 。
    (5)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城市化速度化,请写出该区域发展经济的优势条件(两点即可)。________
    【答案】(1)江苏 浙江 平原 亚热带季风 一年两熟到三熟
    (2)上海 南京 杭州
    (3)B
    (4)发展淡水养殖,提供便利的水运,开发旅游业创造条件,提供水源等
    (5)农业发达、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科技发达、工业基础雄厚、水陆交通便利等
    【解析】(1)读图可知,长江三角洲地区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的北部,该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处秦岭—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区,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雨热同期,自然条件优越,河湖众多,农业发达,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作物熟制是一年两熟到三熟。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长江三角洲区域核心城市A是上海,对长江三角洲乃至全国都具有辐射和带动作用;两翼中心城市分别是B南京,为江苏省的行政中心;C是杭州,为浙江省的行政中心。
    (3)长江三角洲区域旅游景点众多,如杭州西湖、古镇周庄、拙政园等,ACD不符合题意,而颐和园位于北京,B符合题意;故选B。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长江是我国第一长河,下游水流平稳,航运价值高,为长三角地区发展淡水养殖,提供便利的水运,开发旅游业创造条件,提供水源等。
    (5)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全国领先,是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其发展经济的优势条件有:农业发达;人口分布较为稠密、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高校众多、科技发达;工业基础雄厚、水陆交通便利等。
    23. 结合青海省地图(图1)和东北地区地图(图2),完成下列问题。
    (1)夏季青海省与黑龙江省相比,气温更低的是________。受热量较低的影响,两省农作物的熟制都是________。
    (2)图1中①是三江源地区,该地区河流水量最丰富的季节是________,受________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影响,出现了湿地减少、草原退化等问题。
    (3)图1中②铁路线是________线,图2中③铁路线是________线,两铁路的建设和运营都需要克服寒冷的气候。
    (4)图1所示区域特有的牲畜是________,其能负重卧雪,有“高原之舟”的美誉。
    【答案】(1)青海省 一年一熟
    (2)夏季 过度放牧
    (3)青藏 京哈
    (4)牦牛
    【解析】(1)夏季青海省与黑龙江省相比,气温更低的是青海省,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上,海拔高,气温低;受热量较低的影响,两省农作物的熟制都是一年一熟。
    (2)图1中①是三江源地区,该地区河流水量最丰富的季节是夏季,气温相对较高,冰川融化,水源丰富;受过度放牧、过度樵采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影响,出现了湿地减少、草原退化等问题。
    (3)图1中②铁路线是青藏线,连接西宁和拉萨;图2中③铁路线是京哈线,连接北京和哈尔滨,两铁路的建设和运营都需要克服寒冷的气候。
    (4)图1所示青藏地区特有的牲畜是牦牛,其能负重卧雪,有“高原之舟”的美誉。
    24. 如图为我国黄土高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表示的山脉名称:A是________;B是________。
    (2)①河最显著水文特征是________,②所在省的行政中心是________。
    (3)A山脉以东的地形区是________。
    (4)该区域大部分属于________(干湿地区),该地区所属________带(温度带)。
    (5)该地区的地貌特点是________,形成这一地貌的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____。
    【答案】(1)太行山脉 秦岭
    (2)含沙量大 西安
    (3)华北平原
    (4)半湿润区 暖温带
    (5)支离破碎,千沟万壑 水土流失
    【解析】(1)读图可知,A是太行山脉,是我国地势第二和第三级阶梯分界山脉;B是秦岭,是我国自然地理南北分界山脉。
    (2)读图可知,①河是黄河,由于中游流经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携带大量的泥沙入河,最显著水文特征是含沙量大,②所在省是陕西省,行政中心是西安。
    (3)读图可知,A太行山脉以东的地形区是华北平原,也叫黄淮海平原。
    (4)读图可知,图中阴影部分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降水量在400-800毫米之间,大部分属于半湿润区,该地区所属暖温带,适合苹果、冬小麦的种植。
    (5)这里是世界上黄土分布面积最广的区域,长期的水土流失,形成了高原“沟壑纵横”(支离破碎,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相关试卷

    [地理][期末]河南省信阳市息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地理][期末]河南省信阳市息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试题(解析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从图中可见,亚洲河流的特点是,印度年降水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2024年河南省信阳市中考模拟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地理:2024年河南省信阳市中考模拟试卷(解析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