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2025学年广东省茂名电白区七校联考数学九上开学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
展开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广东省茂名电白区七校联考数学九上开学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4分)如图,点是矩形的对角线的中点,点是的中点.若,则四边形的周长是()
A.7B.8C.9D.10
2、(4分)为了解我市参加中考的15 000名学生的视力情况,抽查了1 000名学生的视力进行统计分析,下面四个判断正确的是( )
A.15000名学生是总体
B.1000名学生的视力是总体的一个样本
C.每名学生是总体的一个个体
D.以上调查是普查
3、(4分)如图,在△ABC中,AB=AC,∠BAC=120°,AB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点E,交BC于点F,连接AF,则∠AFC的度数( )
A.
B.
C.
D.
4、(4分)如图,矩形中,,,点从点出发,沿向终点匀速运动,设点走过的路程为,的面积为,能正确反映与之间函数关系的图象是( )
A. B. C. D.
5、(4分)在△ABC中,D、E分别是BC、AC中点,BF平分∠ABC.交DE于点F.AB=8,BC=6,则EF的长为( )
A.1B.2C.3D.4
6、(4分)图①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赵爽弦图”的示意图,它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围成的.若AC=6,BC=5,将四个直角三角形中的边长为6的直角边分别向外延长一倍,得到图②所示的“数学风车”,则这个风车的外围周长是( )
A.51B.49C.76D.无法确定
7、(4分)某天,小明走路去学校,开始他以较慢的速度匀速前进,然后他越走越快走了一段时间,最后他以较快的速度匀速前进达到学校.小明走路的速度v(米/分钟)是时间t(分钟)的函数,能正确反映这一函数关系的大致图像是( )
A.B.
C.D.
8、(4分)要使二次根式有意义,x的取值范围是( )
A.x≠-3B.x≥3C.x≤-3D.x≥-3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9、(4分)不改变分式的值,使分子、分母的第一项系数都是正数,则=_____.
10、(4分)如图,在长20米、宽10米的长方形草地内修建了宽2米的道路,则草地的面积是______平方米.
11、(4分)端午节那天,“味美早餐店”的粽子打9折出售,小红的妈妈去该店买粽子花了54元钱,比平时多买了3个,则平时每个粽子卖_____元.
12、(4分)计算:__.
13、(4分)如图,在Rt△ABC中,∠C=90°,若AB=15,则正方形ADEC和正方形BCFG的面积和为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48分)
14、(12分)阅读下面的情景对话,然后解答问题:
老师:我们新定义一种三角形,两边平方和等于第三边平方的2倍的三角形叫做奇异三角形.
小明:那直角三角形是否存在奇异三角形呢?
小红:等边三角形一定是奇异三角形.
(1)根据“奇异三角形”的定义,小红得出命题:“等边三角形一定是奇异三角形”,则小红提出的命题是 .(填“真命题”或“假命题”)
(2)若是奇异三角形,其中两边的长分别为、,则第三边的长为 .
(3)如图,中,,以为斜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点是上方的一点,且满足.求证:是奇异三角形.
15、(8分)如图,ABCD中,的角平分线交AD于点E,的角平分线交 于点,,,=50°.
(1)求的度数;
(2)求ABCD的周长.
16、(8分)(1)计算:5-+2
(2)解不等式组:
17、(10分)如图,将正方形ABCD折叠,使点C与点D重合于正方形内点P处,折痕分别为AF、BE,如果正方形ABCD的边长是2,那么△EPF的面积是_____.
18、(10分)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kx-3(k≠0)交x轴于点A,交y轴与点B.
(1)如图1,若k=1,求线段AB的长;
(2)如图2,点C与点A关于y轴对称,作射线BC;
①若k=3,请写出以射线BA和射线BC所组成的图形为函数图像的函数解析式;
② y轴上有一点D(0,3),连接AD、CD,请判断四边形ABCD的形状并证明;若≥9,求k的取值范围
B卷(50分)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9、(4分)如图,点是的对称中心, ,是边上的点,且是边上的点,且,若分别表示和的面积则.
20、(4分)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12和5,则第三条边的长度为_______
21、(4分)如果一组数据:8,7,5,x,9,4的平均数为6,那么x的值是_____.
22、(4分)▱ABCD的周长是30,AC、BD相交于点O,△OAB的周长比△OBC的周长大3,则AB=_____.
23、(4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中,点,若随变化的一族平行直线与(包括边界)相交,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
24、(8分)如图,已知G、H是△ABC的边AC的三等分点,GE∥BH,交AB于点E,HF∥BG交BC于点F,延长EG、FH交于点D,连接AD、DC,设AC和BD交于点O,求证: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25、(10分),若方程无解,求m的值
26、(12分)如图,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点A(8,0),直线y=-3x+6与x轴交于点B,与y轴交于点D,且两直线交于点C(4,m).
(1)求m的值及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求△ACD的面积.
参考答案与详细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C
【解析】
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及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即可求解.
【详解】
∵AB=3,BC=4,
∴AC=,∵O点为AC中点,∴BO==2.5,
又M是AD中点,∴MO是△ACD的中位线,故OM==1.5,
∴四边形ABOM的周长为AB+BO+MO+AM=3+2.5+2+1.5=9,
故选C.
此题主要考查矩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知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及中位线定理的性质.
2、B
【解析】
总体是参加中考的15 000名学生的视力情况,故A错误;
1000名学生的视力是总体的一个样本,故B正确;
每名学生的视力情况是总体的一个样本,故C错误;
以上调查应该是抽查,故D错误;
故选B.
3、C
【解析】
先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出∠B的度数,再由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得出∠BAF=∠B,由三角形内角与外角的关系即可解答.
【详解】
解:∵AB=AC,∠BAC=120°,
∴∠B=(180°-120°)÷2=30°,
∵EF垂直平分AB,
∴BF=AF,
∴∠BAF=∠B=30°,
∴∠AFC=∠BAF+∠B=60°.
故选:C.
本题考查的是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即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也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三角形外角的性质.
4、C
【解析】
首先判断出从点B到点C,△ABP的面积y与点P运动的路程x之间的函数关系是:y=x(0≤x≤1);然后判断出从点C到点D,△ABP的底AB的长度一定,高都等于BC的长度,所以△ABP的面积一定,y与点P运动的路程x之间的函数关系是:y=1(1≤x≤3),进而判断出△ABP的面积y与点P运动的路程x之间的函数图象大致是哪一个即可.
【详解】
解:从点B到点C,△ABP的面积y与点P运动的路程x之间的函数关系是:y=x(0≤x≤1);
因为从点C到点D,△ABP的面积一定:2×1÷2=1,
所以y与点P运动的路程x之间的函数关系是:y=1(1≤x≤3),
所以△ABP的面积y与点P运动的路程x之间的函数图象大致是:
.
故选:C.
此题主要考查了动点函数的应用,注意将函数分段分析得出解析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5、A
【解析】
利用中位线定理,得到DE∥AB,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EDC=∠ABC,再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外角的关系,得到DF=DB,进而求出DF的长,易求EF的长度.
【详解】
∵在△ABC中,D、E分别是BC、AC的中点,AB=8,
∴DE∥AB,DE=AB=3.
∴∠EDC=∠ABC.
∵BF平分∠ABC,
∴∠EDC=2∠FBD.
∵在△BDF中,∠EDC=∠FBD+∠BFD,
∴∠DBF=∠DFB,
∴FD=BD=BC=×6=2.
∴FE=DE-DF=3-2=3.
故选A.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和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于性质.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当出现角平分线,平行线时,一般可构造等腰三角形,进而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题.
6、C
【解析】
试题解析:依题意得,设“数学风车”中的四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x,则
x2=122+52=169,
解得x=1.
故“数学风车”的周长是:(1+6)×4=2.
故选C.
7、A
【解析】
首先判断出函数的横、纵坐标所表示的意义,然后再根据题意进行解答.
【详解】
纵坐标表示的是速度、横坐标表示的是时间;
由题意知:小明的走路去学校应分为三个阶段:
①匀速前进的一段时间,此时的函数是平行于横坐标的一条线段,可排除C、D选项;
②加速前进的一段时间,此时的函数是一段斜率大于0的一次函数;
③最后匀速前进到达学校,此时的函数是平行于横坐标的一条线段,可排除B选项;
故选A.
本题应首先看清横轴和纵轴表示的量,然后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排除法求解.
8、D
【解析】
根据二次根式的意义,被开方数是非负数.
【详解】
解:根据题意,得
解得,x≥-3.
此题主要考查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9、
【解析】
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
原式==,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基本性质是分式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熟练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是解题关键.
10、144米1.
【解析】
将道路分别向左、向上平移,得到草地为一个长方形,分别求出长方形的长和宽,再用长和宽相乘即可.
【详解】
解:将道路分别向左、向上平移,得到草地为一个长方形,
长方形的长为10-1=18(米),宽为10-1=8(米),
则草地面积为18×8=144米1.
故答案为:144米1.
本题考查了平移在生活中的运用,将道路分别向左、向上平移,得到草地为一个长方形是解题的关键.
11、2
【解析】
设平时每个粽子卖x元,根据题意列出分式方程,解之并检验得出结论.
【详解】
设平时每个粽子卖x元.
根据题意得:
解得:x=2
经检验x=2是分式方程的解
故答案为2.
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找准等量关系,列出分式方程.
12、-
【解析】
直接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分别计算得出答案.
【详解】
解:原式
.
故答案为:.
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正确化简二次根式是解题关键.
13、115
【解析】
小正方形的面积为AC的平方,大正方形的面积为BC的平方.两正方形面积的和为AC1+BC1,对于Rt△ABC,由勾股定理得AB1=AC1+BC1.AB长度已知,故可以求出两正方形面积的和.
【详解】
正方形ADEC的面积为:AC1,正方形BCFG的面积为:BC1;
在Rt△ABC中,AB1=AC1+BC1,AB=15,
则AC1+BC1=115,
即正方形ADEC和正方形BCFG的面积和为115.
故答案为115.
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关键是根据由勾股定理得AB1=AC1+BC1.注意勾股定理应用的前提条件是在直角三角形中.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48分)
14、(1)真命题;(2); (3)见解析
【解析】
分析:(1)根据题中所给的奇异三角形的定义直接进行判断即可;
(2)分第三条边是斜边或直角边两种情况,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出第三条边长;
(3)由勾股定理得,AC2+CB2=AB2,由△AB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得AB2=2AD2,结合已知条件可得结论.
详解:(1)设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a,
∵a2+a2=2a2,
∴等边三角形一定是奇异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一定是奇异三角形”,是真命题;
(2)分两种情况:
①当为斜边时,第三边长=,
②当2和分别为直角边时,第三边长为<,故不存在,
因此,第三边长为:;
(3)∵△ACB是直角三角形,且∠ACB=90°,
∴AC2+CB2=AB2,
∵△AD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AB2=2AD2,
∴AC2 =AB2-CB2,
∴AC2 =2AD2-CB2,
∵AE=AD,CE=CB,
∴AC2+CB2=2AD2-CB2+CB2=2AD2=2CE2.
∴是奇异三角形.
点睛:本题考查了奇异三角形的定义、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熟练掌握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在解答(2)时要注意分类讨论.
15、(1);(2)1.
【解析】
(1)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得出∠ADC=∠ABC=50°,再根据角平分线定义即可求出∠FDC的度数;
(2)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得出AE∥BC,利用平行线的性质以及角平分线定义得出∠ABE=∠AEB,由等角对等边得出AE=AB=5,那么AD=AE+DE=8,进而得到▱ABCD的周长.
【详解】
解:(1)∵▱ABCD中,∠ABC=50°,
∴∠ADC=∠ABC=50°,
∵DF平分∠ADC,
(2)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E∥BC,
∴∠AEB=∠CBE,
∵BE平分∠ABC,
∴∠ABE=∠CBE,
∴∠ABE=∠AEB,
∴AE=AB=5,
∵DE=3,
∴AD=AE+DE=8,
∴▱ABCD的周长=2(AB+AD)=2(5+8)=1.
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角平分线定义,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难度适中.
16、(1)5;(2)-1≤x<1.
【解析】
(1)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即可;
(2)分别解出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根据不等式组的解集的确定方法解答.
【详解】
(1)5-+2
=-2+6
=5;
(2),
解①得,x<1,
解②得,x≥-1,
则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x<1.
本题考查的是二次根式的加减法、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掌握二次根式的加减法法则、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一般步骤是解题的关键.
17、
【解析】
过P作PH⊥DC于H,交AB于G,由正方形的性质得到AD=AB=BC=DC=2;∠D=∠C=90°;再根据折叠的性质有PA=PB=2,∠FPA=∠EPB=90°,可判断△PAB为等边三角形,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PB=60°,,于是∠EPF=10°,PH=HG﹣PG=2﹣,得∠HEP=30°,然后根据含30°的直角三角形三边可求出HE,得到EF,最后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即可.
【详解】
解:过P作PH⊥DC于H,交AB于G,如图,
则PG⊥AB,
∵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
∴AD=AB=BC=DC=2;∠D=∠C=90°,
又∵将正方形ABCD折叠,使点C与点D重合于形内点P处,
∴PA=PB=2,∠FPA=∠EPB=90°,
∴△PAB为等边三角形,
∴∠APB=60°,PG=AB=,
∴∠EPF=10°,PH=HG﹣PG=2﹣,
∴∠HEP=30°,
∴HE=PH=(2﹣)=2﹣3,
∴EF=2HE=4﹣6,
∴△EPF的面积=FE•PH=(2﹣)(4﹣6)
=7﹣1.
故答案为7﹣1.
本题考查了折叠的性质:折叠前后的两图形全等,即对应角相等,对应线段相等.也考查了正方形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含30°的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18、 (1) ;(2) ;(3)四边形ABCD为菱形,-2≤k≤2且k≠1.
【解析】
(1)将k=1代入解析式中求出解析式,再令x=1,求出B点坐标进而求出OB的长,再在Rt△AOB中使用勾股定理即可求解;
(2)①当k=3时,求出AB的解析式,进而求出点A的坐标,再根据对称性求出C点坐标,进而求出BC的解析式,再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即可;
②先证明OB=OD,OA=OC,且AC⊥BD,即可证明四边形ABCD为菱形,进而求出其面积.
【详解】
解:(1)由题意知,将k=1代入y=kx-3,
即直线AB的解析式为:y=x-3,
令x=1,求出B点坐标为(1,-3),故OB=3,
令y=1,求出A点坐标为(3,1),故OA=3,
在Rt△AOB中,由勾股定理有:,
故答案为:;
(2)①当k=3时,直线AB的解析式为:y=3x-3,
令y=1,则x=1,求出点A的坐标为(1,1),
令x=1,则y=-3,求出点B的坐标为(1,-3),
∵点C与点A关于y轴对称,故点C(-1,1),
设直线BC的解析式为:,代入B、C两点坐标:
,解得,故直线BC的解析式为:,
∴以射线BA和射线BC所组成的图形为函数图像的函数解析式为:,
故答案为:;
②四边形ABCD为菱形,理由如下:
∵点B(1,-3),点D(1,3),故OB=OD,
∵点C与点A关于y轴对称,
∴OA=OC,
由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知,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
又∵AC⊥BD,
故四边形ABCD为菱形;
令y=kx-3中y=1,解得,∴A(,1),则点C(,1),
则AC=,
∴菱形ABCD的面积为,
解得:且,
故答案为:且.
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综合运用,涉及到一次函数的性质、菱形的性质、面积的计算等,综合性强,难度适中,熟练掌握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及菱形的性质和判定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9、
【解析】
根据同高的两个三角形面积之比等于底边之比得出再由点O是▱ABCD的对称中心,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得S△AOB=S△BOC= ,从而得出S1与S2之间的等量关系.
【详解】
解:由题意可得
∵点O是▱ABCD的对称中心,
∴S△AOB=S△BOC= ,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了中心对称,三角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根据同高的两个三角形面积之比等于底边之比得出是解题的关键.
20、13或;
【解析】
第三条边的长度为
21、1
【解析】
利用平均数的定义,列出方程=6即可求解.
【详解】
解:根据题意知=6,
解得:x=1,
故答案为1.
本题考查了平均数的概念.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
22、1.
【解析】
如图:由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可得AB=CD,BC=AD,OA=OC,OB=OD;又由△OAB的周长比△OBC的周长大3,可得AB﹣BC=3,又因为▱ABCD的周长是30,所以AB+BC=10;解方程组即可求得.
【详解】
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B=CD,BC=AD,OA=OC,OB=OD;
又∵△OAB的周长比△OBC的周长大3,
∴AB+OA+OB﹣(BC+OB+OC)=3
∴AB﹣BC=3,
又∵▱ABCD的周长是30,
∴AB+BC=15,
∴AB=1.
故答案为1.
23、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点B到直线的距离最短,点C到直线的距离最长,求出两个临界点b的值,即可得到取值范围.
【详解】
解:根据题意,点,
∵直线与(包括边界)相交,
∴点B到直线的距离了最短,点C到直线的距离最长,
当直线经过点B时,有
,
∴;
当直线经过点C时,有
,
∴;
∴的取值范围是:.
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以及一次函数的平移问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一次函数的性质,一次函数的平移,正确选出临界点进行解题.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
24、证明见解析.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得出EG、FH分别是△ABH和△CBG的中位线,从而得出ED∥BH,FD∥BG,即四边形BHDG是平行四边形,从而得出OB=OD,OG=OH,结合AG=CH得出OA=OC,从而根据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得出答案.
详解:证明:∵G、H是AC的三等分点且GE∥BH,HF∥BG,
∴AG=GH=HC,EG、FH分别是△ABH和△CBG的中位线, ∴ED∥BH,FD∥BG,
∴四边形BHDG是平行四边形, ∴OB=OD,OG=OH,OA=OG+AG=OH+CH=OC,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属于中等难度的题型.根据中位线的性质得出四边形BHDG是平行四边形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
25、m的值为-1或-6或
【解析】
分式方程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整理后根据一元一次方程无解条件求出m的值;由分式方程无解求出x的值,代入整式方程求出m的值即可.
【详解】
解:方程两边同时乘以(x+2)(x-1)得:
整理得:
当m+1=0时,该方程无解,此时m= -1;
当m+1≠0时,则原方程有增根,原方程无解,
∵原分式方程有增根,
∴(x+2)(x-1)=0,
解得:x=-2或x=1,
当x=-2时,;当x=1时,m= -6
∴ m的值为-1或-6或
此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解,弄清分式方程无解的条件是解本题的关键.
26、(1)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 x-12(2)36
【解析】
分析:(1)先把点C(4,m)代入y=-3x+6得求得m=-6,然后利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先确定直线y=-3x+6与x轴的交点坐标,然后利用S△ACD=S△ABD+S△ABC进行计算.
(1)∵y=-3x+6经过点C(4,m)
∵-3×4+6=m
∴m=-6.
点C的坐标为(4,-6)
又∵y=kx+b过点A(8,0)和C(4,-6),
所以,解得
∴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12;
(2)∵y=-3x+6与y轴交于点D,与x轴交于点B,
∴D点的坐标为(0,6),点B的坐标为(2,0),
过点C作CH⊥AB于H,
又∵点A(8,0),点C(4,-6)
∴AB=8-2=6,OD=6,CH=6,
点睛:本题考查了两直线平行或相交的问题:直线y=k1x+b1(k1≠0)和直线y=k2x+b2(k2≠0)平行,则k1=k2,直线y=k1x+b1(k1≠0)和直线y=k2x+b2(k2≠0)相交,则交点满足两函数的解析式,也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批阅人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广东省汕头潮南区四校联考九上数学开学联考试题【含答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广东省茂名市茂南区九上数学开学统考模拟试题【含答案】,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广东省惠来县九上数学开学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