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4)七年级历史上册第课《百家争鸣》(课件)

    (2024)七年级历史上册第课《百家争鸣》(课件)第1页
    (2024)七年级历史上册第课《百家争鸣》(课件)第2页
    (2024)七年级历史上册第课《百家争鸣》(课件)第3页
    (2024)七年级历史上册第课《百家争鸣》(课件)第4页
    (2024)七年级历史上册第课《百家争鸣》(课件)第5页
    (2024)七年级历史上册第课《百家争鸣》(课件)第6页
    (2024)七年级历史上册第课《百家争鸣》(课件)第7页
    (2024)七年级历史上册第课《百家争鸣》(课件)第8页
    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7课 百家争鸣图文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7课 百家争鸣图文ppt课件,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老子和《道德经》,大智若愚,否极泰来,大巧若拙,苦尽甘来,孔子和儒家学说,学在官府,学在民间,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奴隶社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 7 课 百家争鸣
    课标要求:知道老子、孔子的生平与思想;通过了解战国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关系的变化,初步理解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的产生。
    新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通过创设老子、孔子朋友圈的情境,知道老子、孔子的生平及主要思想,了解老子和孔子的学说是世界文化中的瑰宝。
    通过史料阅读,知道百家争鸣局面产生的社会背景以及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
    通过排练百家争鸣辩论历史小剧场,了解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主流派别的代表人物和主张;培养继承并创新发展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第一篇章PART 01
    老聃先生,如获至宝,大作完成后欲求一本珍藏。
    (1)请你完成老子的简介。
    今天完成第四十二章,欢迎各位道友共同切磋。PS: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简介:老子,即老聃,春秋后期楚国人。道家学派创始人。学说集中在《老子》一书中,又称《道德经》,是道家的经典。
    (2)老子思想的核心是什么?如何理解“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今天完成第五十八章,欢迎各位道友共同切磋。PS: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
    锦绣文章,高深莫测,妙不可言,佩服!!
    (3)图文结合反映了老子的什么思想主张?
    (4)说一说你所知道的事物对立面相互转化的成语?
    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认为一切事物都对立面,如难和易、长和短、前和后等,对立的双方能够互相转化。(朴素的辨证法思想)
    (5)反映了老子在处世方面的什么思想主张?
    (6)反映了老子的什么政治主张?
    老子在处世上提倡安于柔弱的地位,主张以退为进,以柔克刚。
    老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追求"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
    第二篇章PART 02
    (1)请你完成孔子的简介。
    孔子,春秋后期鲁国人(山东),儒家学派创始人,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思想由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
    (2)孔子周游列国会向各个诸侯国的国君宣传什么核心思想?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研学周游列国,以期施展一匡天下的抱负。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
    为政之道: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夫子,陈蔡绝粮,师兄弟们都病倒站不起来了。
    (3)孔子周游列国会向各个诸侯国的国君宣传什么政治主张?
    (4)你认为孔子提倡“为政以德”“道之以德”对今天建设社会主义社会有什么积极意义?
    1.主张恢复西周的礼乐文明,按西周的制度和文化来重建当时的社会政治秩序。2.提出"为政以德",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意。反对苛政,认为统治者只有实行德政,使民众心悦诚服,社会才会稳定。
    有利于以德治国,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
    (5)《杏坛讲学》表现了孔子教育上成就,请你介绍他在这方面的成就。
    ①创办私学,打破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
    ②主张“有教无类”,招收不同出身的学生,促进教育在民间的发展。
    (7)孔子在教育方面还有什么成就?
    (8)后来,弟子们将孔子语录和杏林大讲坛的记录整理成了一本书,成为儒家经典。
    ③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总结教育规律,提出因材施教、举一反三等教育原则和方法。
    (9)孔子在文化方面有哪些成就?
    (10)孔子的学说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后来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对古代政治与文化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他提出的一些道德规范对我国社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孔子在晚年精心整理和修订古代重要典籍,对传承我国古代文化经典和学术思想作出巨大贡献。
    第三篇章PART 03
    战国时期,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各陈其说,史称“诸子百家”。学派之间展开辩论,相互抨击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这一思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历史上称为“百家争鸣”。
    铁犁牛耕的推广,社会生产力提高,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为文化繁荣提供了物质基础。
    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瓦解,新制度逐步确立。
    私学兴起,学术思想活跃,形成了不同学派。
    战国王者辩论(500)
    (2)任务:选出有特长的同学排练百家争鸣的历史小剧场,并结合课文,完成表格的填写。
    兼爱非攻、贤人治国、节俭
    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反对非正义战争
    实行礼治,明确尊卑等级
    顺应自然和民心,追求精神自由,人格独立
    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创始人孙武(春秋)作《孙子兵法》,奠定古代军事理论的基础。战国的孙膑继承并创新发展。
    材料 百家争鸣在经济上促进了农业生产的繁荣……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转型……百家争鸣的局面也映射了各种力量的壮大崛起,动摇了周天子的地位,又影响着各个诸侯国的政治改革……百家争鸣使文化由原来的教育仅限于统治阶级内部进行的“学在官府”发展为人人都能通过不同的渠道获得知识,对世界观和和社会现象进行思考,使文化传播和文明进步都跨入一个新的时期。 --摘编自谭风雷《对春秋战国之际“百家争鸣”的几点分析》
    (3)根据材料并结合课文,归纳百家争鸣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促进了农业生产的繁荣,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转型。
    动摇了周天子的地位,又影响着各个诸侯国的政治改革。
    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成为我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产生了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4)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的主张在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
    史料记载:孔子朝罢归来,家人报告:“马厩失火!”孔子听后,问:“伤人乎?”这则故事体现出孔子倡导的思想是 ( )A.“仁”的学说B.“有教无类”C.“无为而治”D.“兼爱”“非攻”
    【分析】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他提出“仁者爱人”,即要有爱心和同情心。B项错误,“有教无类”属于孔子的教育主张,即招收不同出身的学生,促进教育在民间的发展。C项错误,“无为而治”属于老子的思想主张。D项错误,“兼爱”“非攻”属于墨子的思想主张。

    相关课件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7课 百家争鸣授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7课 百家争鸣授课ppt课件,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人应该顺应自然,对立双方可以相互转化,无为而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第7课 百家争鸣背景图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第7课 百家争鸣背景图课件ppt,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老子和《道德经》,PART01,辩证法思想,孔子和儒家学说,PART02,PART0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第7课 百家争鸣示范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第7课 百家争鸣示范课课件ppt,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7课百家争鸣,对立面,无为而治,道德经,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要点三百家争鸣,百家争鸣,学在官府,以法治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