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人教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 古代印度(教学课件)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人教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 古代印度(教学课件)01
    人教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 古代印度(教学课件)02
    人教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 古代印度(教学课件)03
    人教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 古代印度(教学课件)04
    人教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 古代印度(教学课件)05
    人教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 古代印度(教学课件)06
    人教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 古代印度(教学课件)07
    人教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 古代印度(教学课件)08
    还剩1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3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第3课 古代印度优秀教学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第3课 古代印度优秀教学课件ppt,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新课导入,哈拉帕,摩享佐·达罗,佛教地位被印度教取代,课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了解古代印度文明的兴起、强盛和衰落的过程;2、理解印度河流域的自然环境对古代印度文明的影响;3、知道古代印度种姓制度及四个等级,了解种姓制度的影响;4、了解佛教的创立、发展和传播过程。
    印度这一名称起源于印度河,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历史》中最早把印度河以东的广大地区称为印度,后来西方人沿用了这一名称。 在我国的《史记》中把印度称为“身毒”,《汉书》中把它称为“天竺”,《大唐西域记》中才把它成为印度。现在印度共和国的印地语的国名为“婆罗多”,起源于古代婆罗多族。
    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1、地理特征 古代印度在地理上是指今天的南亚次大陆。 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于印度河流域。印度河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今巴基斯坦境内,入阿拉伯海,水量丰沛。
    2、气候条件北回归线横穿印度北部,极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属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湿润 。印度河、恒河流域是整个南亚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也是古印度文明的发源地。
    优渥而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有利于早期文明的诞生。
    二、古印度文明的发展历程
    (1)早期文明: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等早期文明遗址,年代大约为公元前23世纪—前18世纪。
    摩亨佐·达罗下城(电脑复原图)
    (2)雅利安人入侵建国
    公元前1500年左右,来自中亚的一支游牧部落侵入印度。他们陆续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定居下来,从事农业生产,印度北部逐渐出现了许多小国家。 征服者称自己是“雅利安人”,意为“出身高贵的人”。
    (3)孔雀王朝时期(公元前4世纪)
    孔雀王朝时期,是古印度的鼎盛时期,除了印度半岛南端外,印度基本统一
       阿育王是孔雀王朝的第三任国王(公元前273~前236年在位),他的统治时期是古印度史上空前强盛的时代。
    首都华氏城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
      孔雀王朝灭亡以后,西北印度不断有外族入侵。先是中亚的巴克特里亚、希腊人,接着又有安息人、塞种人、大月氏人的入侵。尽管古印度的文明已成为过去,但古印度文明影响深远
    文字——印章文字  数学——阿拉伯数字文字史诗——《摩诃婆罗多》      《罗摩衍那》建筑艺术——阿育王石柱石窟——阿旃陀石窟
    出现早期文明(城市国家)哈拉帕 和摩亨佐达罗
    中亚的雅利安人入侵,建立一些小国
    鼎盛时期:孔雀王朝基本统一半岛
    首都华氏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
    在古印度的发展中,宗教一直占有很高地位。
    雅利安人原是俄罗斯乌拉尔山脉南部草原上的一个古老游牧民族,后迁移至中亚平原。 来到印度土地后,将自己称为“雅利安瓦尔纳”(雅利安为高贵富有的意思,瓦尔纳表示颜色、品质的意思) 雅利安人认为自己是高贵的人,将当地人视为敌人。随着雅利安人内部分化,产生了贵族与平民的区别,贵族之间又分化为军事和祭司贵族。就形成了种姓制度四个等级的雏形。
    人数较少的雅利安人正是通过种姓制度来实现对本地人的统治
    根据视频内容,请说出种姓制度分别是哪四个等级?
    排除在种姓制度之外:“不可接触者”——贱民
    种姓制度的实质:统治阶级的工具
    材料一 低贱种姓的人如果用身体的某一部分伤害了高级种姓的人,就必须将那一部分肢体斩断;如果是首陀罗辱骂了婆罗门,就要用滚烫的油灌入他的口中和耳中,而高级种姓人的如果杀死了一个首陀罗,仅用牲畜抵偿。
    材料二 基于种姓等级的规定,每一个种姓所从事的职业也被固定,并且这种职业是长期的世袭,不得僭越和变更。
    材料三 原则上只能在同一种姓集团内通婚,倘若与外种姓通婚,将丧失原有种姓,其后代则降为贱民。
    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世代相袭(等级分明)
    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职业(职业世袭)
    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内部通婚)
    小组讨论:请同学们根据以下三则材料,说出种姓制度的特点
    印度独立后,种姓制虽已大为收敛,并在公开场合受到反对,但种姓的观念却在人们的思想中保留下来,并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尤为如此。这使印度人在价值观深处发生分裂,同时用两种价值观判断现代化的一切,从而延缓了现代化进程。
      积极:种姓制度暂时维护了社会秩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时的社会矛盾,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消极:种姓之间界限森严,不可逾越。这种界限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严重阻碍印度社会的发展。
    种姓制度后来越来越引起人民的不满、婆罗门教日益遭到反对,社会矛盾愈演愈烈在这种形势下产生了佛教
    《西游记》当中,齐天大圣孙悟空辅佐他的师父唐僧到西天取经,实际上就是到印度研究佛经。那么,佛教的创始人是谁?佛教的教义又是什么?请同学们带着问题一起来了解印度佛教的内容
    种姓制度对于维持雅利安人统治地位,强化其等级是有利的,但长期的压迫会遭到民间的反对,印度社会便出现了反对种姓制度的“沙门思潮”。 而佛教最初也是沙门思潮的一家。
    (2) 创立时间: 创始人: 教义:
    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
    “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消灭欲望,忍耐服从才能到达“极乐世界”
    古印度统治阶级维护统治的工具
    阿育王基本完成统一,佛教成为国教
    公元前3世纪前后,佛教开始向外传播。公元前1世纪,经中亚传到中国新疆,再传入中国内地。
    泰国、缅甸、柬埔寨、斯里兰卡
    中国佛像石窟深受印度佛像艺术影响
    1. 前1500年左右,征服古代印度,在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建立起奴隶制国家的是( )A.古埃及人 B.苏美尔人 C.雅利安人 D.波斯人
    2. 乐山大佛为弥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与此尊坐像相关宗教的创始人是( )A.耶稣 B.李耳 C.穆罕默德 D.乔达摩悉达多
    3. 下图反映了古代历史上一种森严的社会制度,下列选项与图片内容相符合的是( )
    A.古代中国——分封制 B.古希腊——民主政治C.古巴比伦——君主专制制度 D.古印度——种姓制度
    4. 阿育王是古印度孔雀王朝的国王。按古印度种姓制度划分,他的等级应该是( )A.刹帝利 B.婆罗门 C.吠舍 D.首陀罗
    相关课件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3课 古代印度试讲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a href="/ls/tb_c144608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3课 古代印度试讲课ppt课件</a>,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知识结构,森严的种姓制度,课程标准,释迦牟尼创立佛教,核心素养目标,课程导入,视频孔雀王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第3课 古代印度备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a href="/ls/tb_c144608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第3课 古代印度备课课件ppt</a>,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目标导航,森严的种姓制度,种姓制度,释迦牟尼创立佛教,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历史九年级上册第3课 古代印度评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历史九年级上册<a href="/ls/tb_c144608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3课 古代印度评课ppt课件</a>,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3课古代印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