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解析版)

    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解析版)第1页
    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解析版)第2页
    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解析版)第3页
    还剩1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解析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露西”被认定属于古人类而不是类人猿的主要原因是( )
    A. 直立行走B. 能够使用石块C. 能够制造简单工具D. 能够使用火
    【答案】A
    【解析】
    【分析】人类的进化通常分为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四个阶段。南方古猿能使用天然的工具,但不能制造工具;如:“露西”少女属于 南方古猿阶段;能人能制造简单的工具(石器);直立人会打制不同用途的石器,学会了用火,是人类进化最关键的一个阶段;智人已经学会了人工取火,会制造精细的石器和骨器,脑容量基本与现代人相同的是智人。
    【详解】人猿分界线是否可以直立行走。据考古发现“露西”的盆骨的髋骨比较宽阔,下肢骨的股骨比较粗壮,这些特点都说明“露西”可以直立行走,也说明“露西”属于古人类而不是类人猿。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2. 人的发育过程中,附着在子宫内膜上的“种子”是指( )
    A. 卵细胞B. 受精卵C. 胚胎D. 胚泡
    【答案】D
    【解析】
    【分析】生殖细胞包括睾丸产生的精子和卵巢产生的卵细胞。含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地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有一个精子进入卵细胞,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不断进行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是怀孕;胚泡中的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胚胎,怀孕到40周左右,胎儿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一起从母体的阴道排出,所以由卵细胞到胎儿的过程是:卵细胞→受精卵→胚泡→胚胎→胎儿。
    【详解】通过分析可知,胚泡从输卵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就是怀孕。可见附着在子宫内膜上的“种子”是指胚泡。D正确。
    【点睛】关键理解掌握胚胎的发育过程。
    3. 有关人类生殖和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睾丸和卵巢是产生生殖细胞的器官B. 受精卵形成的场所是输卵管
    C. 女性输卵管结扎后不能产生月经 D. 胚胎发育的场所是子宫
    【答案】C
    【解析】
    【分析】女性的生殖系统主要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其中卵巢能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输卵管能输送卵细胞,是受精的场所。睾丸是男性生殖系统的主要器官。
    【详解】睾丸能产生精子,卵巢能产生卵细胞,A正确;输卵管能输送卵细胞,是受精的场所,B正确;输卵管是受精的场所,女性输卵管结扎后不能受精,但能产生月经,C错误;胚胎发育的场所是子宫,D正确。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受精过程和胚胎发育过程。
    4. 有关青春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身高突增B. 生殖器官的发育几乎停滞
    C. 出现第二性征D. 是身体发育和智力发育的黄金时期
    【答案】B
    【解析】
    【分析】人进入青春期之后,身体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并出现一系列正常的生理现象、心理现象的变化。
    【详解】A.青春期人体形态发育的显著特点是身高突增,A正确。
    B.进入青春期之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B错误。
    C.进入青春期以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至成熟,男性的睾丸和女性的卵巢都重量增加,并能够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性激素,性激素能促进第二性征的出现,C正确。
    D.青春期是身体发育和智力发育的黄金时期,D正确。
    故选B。
    5. 下列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是()
    A. 水B. 无机盐C. 维生素D. 蛋白质
    【答案】D
    【解析】
    【分析】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各具有不同的作用,据此解答。
    【详解】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蛋白质还能被分解,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
    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糖类也是构成细胞的一种成分;
    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同时也参与细胞膜的构建;无机盐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原料;
    水是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人体内的营养物质和废物都必须溶解在水里才能进行运输。
    维生素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
    水、无机盐、维生素不提供能量。可见D符合题意。
    【点睛】关键点:蛋白质、糖类、脂肪能提供能量,水、无机盐、维生素不提供能量。
    6. 为预防骨质疏松症,可适量补充含钙的无机盐和( )
    A. 维生素DB. 维生素AC. 维生素B1D. 维生素C
    【答案】A
    【解析】
    【分析】无机盐在人体内的含量不多,仅占体重的4%左右。无机盐对人体也非常重要,它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原料。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
    【详解】A.无机盐中含有的钙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成分,维生素D能促进钙磷的吸收和骨骼的发育,缺少了维生素D,钙不能吸收,儿童易患佝偻病,老年人患骨质疏松症;因此,上了年纪的人易骨质疏松症,应补充含钙的无机盐和维生素D丰富的食物,A符合题意。
    B.维生素A能促进人体正常发育,增强抵抗力,维持人的正常视觉,缺乏时皮肤粗糙、夜盲症,B不符合题意。
    C.维生素B1能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功能,缺乏时患神经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脚气病,C不符合题意。
    D.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骨骼、肌肉和血液的正常生理作用,增强抵抗力,缺乏时患坏血病、抵抗力下降,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 不属于人体消化系统的是( )
    A. 口腔B. 肛门C. 肾上腺D. 肝脏
    【答案】C
    【解析】
    【分析】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
    消化道自上而下依次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
    消化腺有唾液腺、胃腺、肝脏、肠腺和胰腺。
    【详解】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自上而下依次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消化腺有唾液腺、胃腺、肝脏、肠腺和胰腺;肾上腺是内分泌腺,不属于消化系统。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 下列哪项不是小肠的结构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
    A. 小肠长5~6米
    B. 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襞和小肠绒毛
    C. 小肠壁内有肠腺
    D. 小肠绒毛中有毛细血管
    【答案】C
    【解析】
    【分析】小肠很长,约5-6米,小肠壁的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皱襞上有许多绒毛状的突起,这种突起叫做小肠绒毛,由于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的存在,使小肠的吸收面积大大增加,可达200平方米以上,小肠绒毛的壁很薄,只有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而且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这种结构特点有利于小肠吸收营养物质,所以小肠是吸收的主要器官,小肠有肠腺,可产生消化液,有利于消化。
    【详解】AB.小肠长5~6米,肠内表面有许多皱襞和小肠绒毛,吸收面积大,AB正确。
    C.小肠壁内有肠腺,肠腺能分泌小肠液,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与吸收营养物质无关,C错误。
    D.小肠绒毛中有毛细血管,有利于营养物质被吸收进入血液,D正确。
    故选C。
    9. 下列符合合理膳食或食品安全的是( )
    A. “虫眼蔬菜”,放心食用B. 每日三餐,按时进餐
    C. 多吃鱼肉,少食水果D. 变质剩饭,喂养禽畜
    【答案】B
    【解析】
    【分析】 合理营养是由食物中摄取的各种营养素与身体对这些营养素的需要达到平衡,既不缺乏,也不过多,各种营养物质的比例合适,荤素互相搭配。食品安全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食品原料的成分和质量问题,二是食品在生产、加工、运输、销售过程中人为的改变其性质而生产的安全问题;合理营养、均衡膳食。
    【详解】A.有“虫眼”的蔬菜和水果,表明蔬菜和水果生虫了,为了减少害虫,提高产量和质量,所以有可能喷洒农药灭虫了,A不符合题意。
    B.为了保持身体健康,必须保证每日三餐、按时进食,在每日摄入的总能量中,早、中、晚餐的能量应当分别占30%、40%、30%左右,B符合题意。
    C.蔬菜水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少吃会因缺少维生素影响健康,C不符合题意。
    D.剩饭或饲料中含丰富的营养物质,适合微生物的生存,使得微生物大量繁殖,导致物质的腐败、变质,此过程中还产生大量的毒素,如果再用来喂养家禽家畜,就会引起动物中毒,影响其生长,甚至死亡,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 空气和食物进入人体的共同通道是( )
    A. 口腔B. 食道C. 喉D. 咽
    【答案】D
    【解析】
    【分析】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详解】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呼吸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是食物进出身体的通道。可见,既是消化道的器官,又是呼吸道的器官,因此,咽是食物和气体的共同通道。由此可见,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1. 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是
    A. 鼻腔和肺B. 气管和肺C. 呼吸道和肺D. 呼吸道和气管
    【答案】C
    【解析】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呼吸系统的组成。
    【详解】组成呼吸系统的器官有: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其中,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称为呼吸道,有清洁、湿润、温暖吸入空气的作用,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组成呼吸系统的器官如图所示:
    因此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组成。故选C
    【点睛】掌握呼吸系统的组成即可解。
    12. 深吸气后,用手按在胸部两侧深呼气,你会感觉到( )
    A. 肋骨上升,胸廓缩小B. 肋骨下降,胸廓缩小
    C. 肋骨上升,胸廓扩大D. 肋骨下降,胸廓扩大
    【答案】B
    【解析】
    【分析】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而造成胸腔有规律的扩大与缩小,叫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呼吸运动的基本意义是实现了肺的通气,即肺内气体与外界气体进行交换。
    【详解】呼吸运动是指人体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的运动,包括吸气过程和呼气过程,吸气时,肋间肌收缩时,肋骨向上向外运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都增大,这样胸廓的容积就增大,肺也随着扩张,肺内的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的过成。呼气时相反。因此深呼气时,肋骨下降,胸廓缩小。
    故选B。
    13. 下面关于血液各种叙述中,错误的是
    A. 血浆能运载血细胞B. 红细胞能运输氧
    C. 白细胞有细胞核D. 血小板能吞噬细菌
    【答案】D
    【解析】
    【分析】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详解】血浆的主要作用是运载血细胞,运输人体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等,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具有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的作用,血小板无核,具有促进止血和凝血的作用,白细胞较大有细胞核,白细胞具有保护和防御,吞噬病菌的作用。
    故选D。
    14. 有关血红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是含铁的蛋白质B. 红细胞因富含血红蛋白而呈红色
    C. 在氧浓度高的地方与氧分离D. 低于正常值可能患贫血
    【答案】C
    【解析】
    【分析】红细胞之所以具有运输氧的功能是因为在红细胞里有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在氧气浓度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气浓度低的地方容易与氧气分离。
    【详解】血红蛋白是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A正确;
    红细胞由于含有红色的血红蛋白而呈红色,A正确;
    血红蛋白在氧气浓度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气浓度低的地方容易与氧气分离,C错误;
    当人体内的血红蛋白或红细胞含量少时,人就会出现贫血的症状,D正确。
    【点睛】要注意:一氧化碳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但不易分离。这样就使氧气丧失了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机会。这就是煤气中毒的原理。
    15. 输液时选用的血管是( )
    A. 动脉B. 静脉C. 毛细血管D. 以上三项都是
    【答案】B
    【解析】
    【分析】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把血液从心脏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叫做动脉,动脉一般分布较深;静脉是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静脉有的分布较浅,有的分布较深;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毛细血管分布最广。
    【详解】输液时通常选用静脉,因为静脉血管壁较薄,压力较低,容易穿刺且不易引起出血。动脉压力高且血管壁较厚,不适合输液。毛细血管过于细小,无法进行输液操作。B正确。
    故选B。
    16. 有关献血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献血能拯救某些病人的生命B. 任何人都可以参加献血
    C. 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D. 一次献血200毫升不会影响健康
    【答案】B
    【解析】
    【分析】考点:输血原则和无偿献血
    【详解】献血能拯救某些病人的生命,A正确;
    我国鼓励无偿献血的年龄是18-55周岁,男体重大于等于50公斤,女体重大于等于45公斤,经检查身体合格者,都可以参加献血,B错误;
    献血者不向采血单位和献血者单位领取任何报酬的行为,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C正确;
    一次献血200~300ml是不会影响健康,D正确。
    17. 尿液经泌尿系统排出体外的顺序,正确的是( )
    A. 肾脏→膀胱→输尿管→尿道
    B. 输尿管→肾脏→膀胱→尿道
    C. 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
    D. 肾单位→尿道→膀胱→输尿管
    【答案】C
    【解析】
    【分析】泌尿系统是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尿液排出体外的顺序是: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
    【详解】泌尿系统的结构图如下:
    如图,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泌尿系统。肾脏的功能是形成尿液;输尿管的功能是输送尿液;膀胱的功能是暂时贮存尿液;尿道的功能是排出尿液。因此,泌尿系统排出尿液的顺序是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18. 某人排出的尿液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其体内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是( )
    A. 胃B. 小肠C. 肾小管D. 肾小球
    【答案】D
    【解析】
    【分析】(1)每个肾脏由约100多万个肾单位构成,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囊腔与肾小管相通。
    (2)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
    【详解】肾小球结构类似滤过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分子较大的蛋白质以外,其余一切水溶性物质都可以通过滤过屏障进入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肾小球发生病变时,肾小球的通透性会增加,原来不能滤过的蛋白质和血细胞被滤过掉;而肾小管对这些物质没有重吸收能力,因而在尿液中出现蛋白质和血细胞。所以某人在体检时发现尿液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则他体内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是肾小球,选项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19. 神经系统组成包括( )
    A. 脑和脊髓B. 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
    C. 脑神经和脊神经D. 脑和脊神经
    【答案】B
    【解析】
    【分析】神经系统的组成如图:

    【详解】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知道神经系统的组成。
    20. 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是( )
    A. 大脑皮层B. 脊髓C. 脑干D. 小脑
    【答案】A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脊髓和脑的结构及其功能。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
    【详解】A.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视觉中枢,A符合题意。
    B.脊髓里有许多低级的神经中枢如膝跳反射中枢,缩手反射中枢等,B不符合题意;
    C.脑干位于大脑的下方和小脑的前方,脑干的灰质中含有一些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中枢,C不符合题意。
    D.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维持身体的平衡,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1. 下列反射中,属于人类特有的是()
    A. 膝跳反射B. 眨眼反射C. 闻香垂涎D. 谈虎色变
    【答案】D
    【解析】
    【分析】(1)人和动物都能对具体刺激建立反射如简单反射和具体条件刺激的复杂反射;(2)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类有特有的语言中枢,因此人类特有的反射是通过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对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特征建立的条件反射。
    【详解】膝跳反射”、“眨眼反射”、“闻香垂涎”,都是由具体条件刺激引起的反射,人和动物共有,ABC不符合题意;“谈虎色变”,是通过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形成的人类特有的反射,D符合题意。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的特点有语言中枢的参与的反射。
    22. 在视觉形成中,对光线起折射作用的结构主要是( )
    A. 角膜B. 晶状体C. 瞳孔D. 玻璃体
    【答案】B
    【解析】
    【分析】眼球由眼球壁和内容物组成,眼球壁包括外膜、中膜和内膜,外膜由无色透明的角膜和白色坚韧的巩膜组成;中膜由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组成;内膜是含有感光细胞的视网膜;内容物由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组成,晶状体似双凸透镜,有折光作用,虹膜中央有瞳孔,瞳孔的大小可以调节,能够控制进入眼球内的光线,玻璃体是透明的胶状物,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能接受光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眼球的结构:
    【详解】视力正常的人通过睫状体的收缩舒张来调节晶状体的曲度,从而使远近不同的物体反射的光线都能落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因此在视觉形成中,对光线起折射作用的结构主要是晶状体。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眼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眼球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
    23. 能调节鼓膜内外气压平衡的结构是( )
    A. 咽鼓管B. 听小骨C. 半规管D. 耳蜗
    【答案】A
    【解析】
    【分析】耳的结构图如下:

    听小骨,听小骨把鼓膜的振动扩大并传到内耳;咽鼓管,连通鼓室和鼻咽部;耳蜗,里面有听觉感受器,接受震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半规管内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位觉(平衡觉)感受器。
    【详解】当听到巨大声响时,空气震动剧烈导致鼓膜受到的压力突然增大,容易击穿鼓膜。这时张大嘴巴,可以使咽鼓管张开,因咽鼓管连通咽部和鼓室。这样口腔内的气压即鼓室内的气压与鼓膜外,即外耳道的气压保持平衡。保持鼓膜内外大气压的平衡,以免振破鼓膜。如果闭嘴同时用双手堵耳也是同样道理,这样就避免了压强的突然改变对鼓膜的影响,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4. 下列关于人体激素的说法有误的是( )
    A. 激素是由内分泌腺分泌的B. 内分泌腺没有导管
    C. 激素通过血液循环运输D. 人体内激素含量多,作用大
    【答案】D
    【解析】
    【分析】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的作用。据此解答。
    【详解】A.人体内的腺体根据分泌物的去向可分为外分泌腺和内分泌腺。皮脂腺、汗腺、唾液腺等,它们的分泌物是通过导管排出的,因此这类腺体叫外分泌腺。如垂体、甲状腺、肾上腺、胰岛、性腺(睾丸、卵巢)和胸腺(在性成熟期后逐渐变小)等,它们所分泌的物质(称为激素)直接进入周围的血管和淋巴管中,由血液和淋巴液将激素输送到全身,属于内分泌腺。A不符合题意。
    B. 没有导管,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里,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这类腺体叫内分泌腺,B不符合题意。
    C. 激素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里,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C不符合题意。
    D.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含量很少,但作用很大,如果分泌异常就会得相应的病症,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掌握内、外分泌腺的区别以及其分泌的激素。
    25. 下列器官中,既是消化腺又是内分泌腺的是( )
    A. 胰B. 胆囊C. 汗腺D. 垂体
    【答案】A
    【解析】
    【分析】人体内的腺体包括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皮脂腺、汗腺、唾液腺等,它们的分泌物是通过导管排出的,因此这类腺体叫外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里,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这类腺体叫内分泌腺。
    【详解】A、胰腺具有内分泌部和外分泌部,其内分泌部是胰岛,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里,是内分泌腺,外分泌部分泌的胰液通过导管进入十二指肠,是消化腺,也是外分泌腺;因此胰腺既具有外分泌功能又具有内分泌功能。A正确;
    B、胆囊的分泌物是通过导管排出的,是消化腺,也是外分泌腺。B错误;
    C、汗腺的分泌物是通过导管排出的,是外分泌腺。C错误;
    D、垂体没有导管,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里,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是内分泌腺。D错误。
    【点睛】人体主要的内外分泌腺。
    26. 某人身体矮小但智力正常,所患疾病和病因分别是幼年时哪种激素分泌不足( )
    A. 呆小症和甲状腺激素B. 呆小症和生长激素C. 侏儒症和甲状腺激素D. 侏儒症和生长激素
    【答案】D
    【解析】
    【分析】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它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是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详解】生长激素的作用是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幼年时,分泌过少会患侏儒症,身体矮小但智力正常。分泌过多会患巨人症。成年后,分泌过多会患肢端肥大症;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是促进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幼年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会患呆小症,身体矮小但智力低下;分泌过多会患甲亢。据此可知,某人身体矮小但智力正常,应该是侏儒症,是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选项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27. 若切除成年狗的甲状腺,一段时间后,该狗表现为精神萎靡、活动减少,这说明甲状腺激素的功能是( )
    A. 促进生长发育B. 提高血糖浓度
    C. 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D. 调节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
    【答案】C
    【解析】
    【分析】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详解】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等功能。若切除成年狗的甲状腺,一段时间后,该狗表现为精神萎靡、活动减少。这说明甲状腺激素具有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的功能;生长激素可以促进生长发育;胰高血糖素可以提高血糖浓度。选项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8. 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只受神经系统调节
    B. 只受激素调节
    C. 主要受激素调节,同时受神经系统调节
    D. 主要受神经系统调节,同时受激素调节
    【答案】D
    【解析】
    【分析】通过神经系统对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叫神经调节,其基本方式是反射;化学物质通过体液(血浆、组织液、淋巴等)的运输而对人体生理活动进行的调节,就叫体液调节。如激素对人体生理活动的调节,是通过血液的运输而起作用的。
    【详解】人体之所以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由于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在人体内、相互影响的,才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人体各项生命活动的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同时受激素调节,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29. 下列人类活动,不会污染环境的是( )
    A. 直接焚烧生活垃圾B. 使用无磷洗衣粉C. 喷洒农药灭虫D. 用除草剂除草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空气污染物主要是有害气体和粉尘,有害气体主要是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水体的有:工厂的废水任意排放,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等。分析解题。
    【详解】焚烧生活垃圾,会生成有害气体,污染环境,A不符合题意;
    使用无磷洗衣粉,不会污染环境,B符合题意;
    喷洒农药灭虫,会污染环境,C不符合题意;
    用除草剂除草,会污染环境,D不符合题意。
    【点睛】熟练掌握常见环境污染物,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积累要丰富,多留意碰到的环境、健康之类的问题。
    30. 不能减轻废旧电池危害的是( )
    A. 把废旧电池扔进生活垃圾桶B. 统一回收废旧电池
    C. 使用充电电池D. 禁止生产含汞量高的电池
    【答案】A
    【解析】
    【详解】废旧电池中含有重金属汞,会造成水污染和土壤污染,不能扔进生活垃圾桶,A错误;废旧电池含有汞、银、镉的等重金属,会对环境造成危害,要统一回收废旧电池,B正确;使用充电电池可减少废旧电池的污染,C正确;禁止生产含汞量高的电池,可减少污染,D正确。
    二、简答题(每空2分,共30分)
    31. 图一是一肺泡形态图,图2是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一显示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____,肺泡壁由____层上皮细胞构成,适于气体交换。
    (2)图二中[Ⅱ]是____气体。
    (3)当血液由[1]端流向[2]端后,血液由____血变为____血。
    【答案】(1) ①. 毛细血管 ②. 一
    (2)二氧化碳 (3) ①. 静脉 ②. 动脉
    【解析】
    【分析】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呼吸道保证了气体的畅通;肺由许多肺泡构成,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气体交换,因此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图二中:1表示肺动脉,2表示肺静脉,Ⅰ表示氧气,Ⅱ表示二氧化碳。
    【小问1详解】
    肺是最主要的呼吸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肺泡是肺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气体交换。因此,图一显示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适于气体交换。
    【小问2详解】
    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是吸入氧,呼出二氧化碳,因此,图二中Ⅰ、Ⅱ分别表示氧气、二氧化碳。
    【小问3详解】
    血液流经肺泡周围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肺泡内的氧气扩散到血液里,因此,当血液由[1]肺动脉端流向[2]肺静脉端后,血液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32. 如图是人体某器官处三种血管示意图,请根据回答:

    (1)图中管壁较厚,血液速度最快的血管是[ ]____。
    (2)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的血管是____(选填图中字母)。
    (3)若C中的血液营养物质含量最高,则该图可表示的器官是____。
    (4)若C中的血液尿素、水和无机盐等代谢废物减少,则该图表示的器官位于____系统。
    (5)若C中的血液氧的含量增多,则该图可表示的器官是____。
    【答案】(1)A动脉 (2)B
    (3)小肠 (4)泌尿
    (5)肺
    【解析】
    【分析】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图示中A是动脉,B是毛细血管,C是静脉。
    【小问1详解】
    A动脉血管的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在三种血管中最快。
    【小问2详解】
    毛细血管数量大,分布广,血管的内径小,仅有8--10微米,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非常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物交换,图中的B是毛细血管。
    【小问3详解】
    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血液流经小肠时,小肠吸收的营养物质进入血液,变得含养料丰富。
    【小问4详解】
    血液中运输的代谢废物是二氧化碳、尿素、水和无机盐等,其中尿素等在肾脏里以形成尿液的形式排出的,所以血液经过肾脏之后,尿素等代谢废物也大大减少。肾脏属于泌尿系统。
    【小问5详解】
    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这样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
    33. 如图是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图中字母表示心脏的四个腔,请据图回答:
    (1)心脏的四个腔中,在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具有____,它们只能朝一个方向开,防止血液倒流。
    (2)图中D表示心脏的____,内含____血。
    (3)血液由D→④→组织处的毛细血管→②→A,这一循环途径称为____。
    (4)某人患扁桃体炎需要静脉注射药液,药液从静脉到达扁桃体的过程中,经过心脏四个腔的先后顺序是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
    【答案】(1)瓣膜 (2) ①. 左心室 ②. 动脉
    (3)体循环 (4)ACBD
    【解析】
    【分析】图可知,A右心房,B左心房,C右心室,D左心室,①肺静脉,②上下腔静脉,③肺动脉,④主动脉。
    【小问1详解】
    心房和心室之间的瓣膜叫房室瓣,它只能朝向心室开,保证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心室和相连的动脉之间的瓣膜叫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保证血液只能从心室流向动脉。这样就保证了血液只能按一定方向流动:心房→心室→动脉,而不能倒流。因此,心脏的四个腔中,在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具有瓣膜,它们只能朝一个方向开,防止血液倒流。
    【小问2详解】
    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系统中的循环流动叫做血液循环,根据循环途径的不同,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

    因此,图中D表示心脏的左心室,内含动脉血。
    【小问3详解】
    通过(2)分析可知,血液由D左心室→④主动脉→组织处的毛细血管→②上下腔静脉→A右心房,这一循环途径称为体循环。
    【小问4详解】
    通过静脉注射药物治疗急性扁桃体炎时,药物到达扁桃体经过的路线是上肢静脉→上腔静脉→A右心房→C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B左心房→D左心室→主动脉→扁桃体毛细血管,所以经过心脏四个腔的先后顺序是ACBD。
    三、实验题(每题1分,共10.0分)
    细细咀嚼馒头时,会感觉到有甜味,这是为什么?某同学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
    第一步:取适量新鲜馒头,切成碎屑,分成两等份。
    第二步:用凉开水将口漱干净,取4毫升唾液放入小烧杯中。
    第三步:取两支洁净的试管,编号后做如下处理:各加入等量馒头碎屑,然后向1号试管注入2毫升清水并充分搅拌,向2号试管注入2毫升唾液并充分搅拌;将这两支试管一起放到37℃温水中10分钟。
    第四步:取出这两支试管,各滴加2滴碘液,摇匀;观察试管中的颜色变化。
    请回答下列问题:
    34. 将馒头切成碎屑是模拟了_____的功能,充分搅拌是模拟了_____的功能。
    35. 将这两支试管一起放到37℃温水中,是因为馒头在口腔内被消化需要_____。
    36. 实验现象:不会变蓝的是_____号试管,原因是_____。
    【答案】34. ①. 牙齿的咀嚼 ②. 舌的搅拌 35. 适宜的温度
    36. ①. 2 ②. 2号试管内的淀粉被唾液淀粉酶消化了或者被分解了
    【解析】
    【分析】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该实验设置了一组对照实验:1与2的变量是唾液。
    【34题详解】
    食物的消化包括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是食物在口腔中进行的物理性消化,因此在实验中将馒头切成碎屑并充分搅拌是模拟了口腔中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
    【35题详解】
    唾液中唾液淀粉酶发挥作用的最适宜温度是37℃。所以将这两支试管一起放到37℃温水中,是因为馒头在口腔内被消化需要适宜的温度。
    【36题详解】
    该同学所做实验的变量是唾液;1号试管所用的实验材料是清水,搅拌,清水中不含淀粉酶,不能消化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后,会变蓝。2号试管所用的实验材料是唾液,唾液中的淀粉酶能充分消化淀粉,将淀粉全部转化成麦芽糖;因此,滴加碘液后,不变蓝。
    37. 某生物兴趣小组使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对不同食物中的能量进行测定,实验结果如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①应为______________。
    (4)根据实验结构分析,四种食物中,含能量最多的是____________。
    (5)表中温度上升值是测定重复了3次后取的平均值,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不同食物中的能量相同吗 ②. 食物 ③. 50 ④. 核桃仁 ⑤. 可以减小误差,提高可信度
    【解析】
    【分析】每克食物在体外充分燃烧时释放的热量,是食物的热价,食物的热价反映出食物中储存能量的多少。相同的水温度上升越多,吸收的热量越多,表明食品燃烧释放的能量越多。
    【详解】(1)某生物兴趣小组使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对不同食物中的能量进行测定,根据表格信息可知:表格中涉及花生仁、黄豆、核桃仁、大米,测量后使水升高的温度不同,因此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不同食物中的能量相同吗?
    (2)对照实验又叫单一变量实验,只有一个量不同.其它量皆相同的实验。只有一个变量,这就是实验中所有探究的问题,是可以改变的量,即不同的食物是该实验的变量。
    (3)探究某种食物中含有能量的多少,食品的质量必须相同,因此实验中,①应该为50。
    (4)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花生仁、黄豆、核桃仁三种食物中,含能量最多的是核桃仁。
    (5)要排除偶然因素造成的误差,应该设置重复组,多测几次,可以减小误差,提高可信度。事物名称
    花生仁
    黄豆
    核桃仁
    大米
    质量(克)
    20
    20
    20
    20
    水(毫升)
    50
    50

    50
    温度上升(℃)
    2.2
    1.4
    3
    1.3

    相关试卷

    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原卷版docx、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生物试题,文件包含青阳县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七年级生物试题pdf、青阳县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七年级生物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页, 欢迎下载使用。

    18,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18,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