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光现象练习
展开(时间60分钟 满分7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 共计16分)
1.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手影B.对着镜子画脸谱
C.海市蜃楼D.雨后彩虹
2.明站在水边看到水中树的倒影,关于这个过程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
A.B.
C.D.
3.下列成语涉及的光现象与其物理知识相符的是( )
A.凿壁偷光——光的反射
B.猴子捞月——光的折射
C.海市蜃楼——光的反射
D.立竿见影——光的直线传播
4.雨过天晴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下面判断中正确的是( )
A.迎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亮处是水
B.迎着月光走,地上亮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
C.迎着月光走或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发亮处是水
D.迎着月光走或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暗处是水
5.如图所示,小红正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棋子A、B完全相同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选用茶色玻璃板便于确定像的位置B.茶色玻璃板应竖直放置在方格纸上
C.若B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等大D.在B位置放上光屏能接收到A的像
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光屏上有一个清晰的烛焰像,若用一张硬纸板遮去凸透镜上面的一半镜面,则光屏上像的变化情况是: ( )
A.屏上的像消失B.像变得模糊不清,需要重新调节光屏的位置
C.光屏上只有一半烛焰的像D.光屏上仍有完整的像,只是亮度减弱
7.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取决于( )
A.镜面的大小B.物体本身的大小
C.物体距镜子的距离D.平面镜放置的位置
8.如图所示,人眼在A点看见河里B点有一条小鱼,若从A点射出一束激光,要使激光能照射到小鱼,该激光应射向( )
A.P 点B.B 点C.Q 点D.N 点
二、填空题(每空1分 共20分)
9.如图1所示是从墙上平面镜中看到的石英钟的像,此刻石英钟所示的时刻是
10.如上图所示,小孔成像是由于_____________形成的,所成的像是___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 (填有关或无关)
11.小华想利用平面镜将太阳光束反射进一个水平山洞(如图),阳光与水平面成60°,则入射角为_______。此时平面镜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________。
12.身高1.70m的小明同学面向穿衣镜站在镜前1m处,他镜中的像高 ___________m。若他远离平面镜后退0.5m,则镜中的像与他相距 ___________m。
13.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路线,其中______为界面(用图中的字母表示),折射角为______°。
14.春日看桃花,花呈红色,是因为桃花 (选填“吸收”或“反射”)了红色光。公园内,鱼翔浅底,看到水中的鱼儿是光的 形成的虚像。彩色电视画面上的色彩是由红、 、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
15.某同学在探究光的色散现象,让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同学们在白色光屏可以看到多种色光,图中所示最上面的色光是 光;其中红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蓝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
16.如图所示是小童用手机拍摄的瀑布下的彩虹。彩虹是光的 现象,手机屏幕上呈现出由红、绿、 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多 彩画面
17.如图所示,一只水鸟站在水!中觅食,图中的黑影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 像,且倒影看起来要 “暗”一些,是因为有一部分光在水面处发生了 而进入水中,人能从不同角度看见水鸟是由于光照射在水鸟身上发了
三、计算题(每小题5分共计10分)
18.科学家利用激光测量月球与地球间的距离。在地球上向月球发射的激光经2.56s反射回来,则地球与月球相距多远?太阳到地球最大距离是1.5×108km,太阳光要多久射到地球上来?
19.如图测量视力时,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可以节省空间,小明同学身高165cm,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2m面对镜子,背对视力表,视力表距离小明1m。求:
(1)此人自己的像高度是多少?
(2)此人看到视力表的像离他的距离是多少?
(3)若小明向平面镜走近0.5m,则他与镜中人的像之间的距离是多少?
四、简答题(每题3分 共计6分)
20.汽车在夜间行驶时,一般不会打开驾驶室内的灯,试用物理知识解释其原因。
21.如图所示,一束光射入杯中,在杯底形成光斑。逐渐往杯中加水,观察到的光斑将会如何移动?
五、作图、实验与探究题(20.21每小题2分,22 ―24每空1分 共计18分)
22. 如图一束光从空气射向透明介质界面,其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垂直,请作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并标出折射角及反射角度数。
23.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24.五代时期名士谭峭所著《化书》中,记载了照镜子时“影与形无异”的现象。关于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小明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了探究。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目的是便于 ;
(2)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面,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 ,证实了“影与形无异”;
(3)改变蜡烛A的位置,进行三次实验。用直线将物和像的位置连接起来,如图乙所示,发现物和像的连线与镜面 ,用刻度尺测得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4)综上可得,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 ;
(5)蜡烛A的像,是它发出的光经玻璃板反射而形成的 像。若在玻璃板后放置一块木板,蜡烛A (选填“仍能”或“不能”)通过玻璃板成像。
25.小明利用如图装置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
如图1所示,实验时,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白色纸板(右侧可绕翻折)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应 于镜面。
改变光束入射的角度,多做几次,换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录每次光的径迹。取下纸板,用量角器测量两侧的和,是为了 ;根据实验结论可知:当入射光与平面镜夹角为时,反射角为 ;
(3)让光沿图1中方向照射到镜面,它会沿着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
是 的。
(4)如图2所示,把纸板右侧绕向前折或向后折,在右侧纸板上看不到反射光。这表明: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 内。
26.在探究光折射时的特点实验中,将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发生折射,实验中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1)分析数据,可以得到结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______入射角,当入射角逐渐减小时,折射角逐渐______;
(2)如图甲所示的碗中,起初看起来是空的,当慢慢往碗中倒水后,就会发现碗中还藏着一枚硬币(如图乙所示)。倒水后能看到硬币,是因为光从______(选填“空气射入水”或“水射入空气”)中发生折射。
第四章参考答案
一、1A .2.C 3.D 4B .5.D 6.D 7.B 8.B
二、9. 9:25
10.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倒立
11. 60° 30°
12. 1.70 3
13. MM' 35
14. 反射 折射 绿
15. 紫 等于
16. 色散 蓝
17. 直线传播 虚 折射 漫反射
三、18. 3.84×108m 500s
19.(1)165cm;(2)5m;(3)3m
四、20.因为车里开灯,驾驶室前的玻璃相当于一面平面镜,车内的人和物体会通过平面镜成像在驾驶员的前方,干扰驾驶员的视线。
21. 向右移动
22.
23.
24. 确定像的位置 相等 垂直 对称 虚 仍能
25. 垂直 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 可逆 同一平面
26.小于 变小 水射入空气 实验序号
1
2
3
4
5
入射角i
15°
30°
45°
50°
75°
折射角r
11°
22°
32°
40°
46°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a href="/wl/tb_c4050933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二章 声现象当堂检测题</a>,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实验探究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人教版(2024)第三章 物态变化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2024)<a href="/wl/tb_c4050939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三章 物态变化巩固练习</a>,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实验探究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物态变化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a href="/wl/tb_c4050939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三章 物态变化当堂达标检测题</a>,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