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4年新教材七年级上册地理人教版1.1地球的宇宙环境假期预习练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4年新教材七年级上册地理人教版1.1地球的宇宙环境假期预习练第1页
    2024年新教材七年级上册地理人教版1.1地球的宇宙环境假期预习练第2页
    2024年新教材七年级上册地理人教版1.1地球的宇宙环境假期预习练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地理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同步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同步练习题,共8页。
    1.地球在宇宙中
    ·结合科学故事、史实材料等,说出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使用数据、类比等方式描述地球的大小。
    ·运用图片、影视资料以及数字技术等手段,描述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认识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
    2.太空探索
    ·结合图片、影视资料等,描述探月工程、火星探测以及空间站建设等人类太空探索的进展与意义。
    ·收集中国航天及太空观测发展的相关材料,举例说出中国太空探索的成就。
    【基础知识预习】
    1.地球在宇宙中
    (1)恒星:由炽热气体组成,能自己发光的球状或类球状天体。我们平时眼睛看到的星星,大多数是恒星。
    (2)银河系组成:由太阳系和众多恒星组成的庞大恒星系统。
    (3)太阳系组成
    ①行星、小行星、彗星等按一定轨道围绕太阳运行的天体。
    ②太阳系的八颗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按距离太阳由近及远排序)
    太阳系和银河系的位置关系
    地球:是太阳系的一颗行星,由于和太阳的距离适中,形成适合人类生存的温度、大气和水等条件,成为迄今人类的唯一家园。
    2.人类的太空探索
    (1)人类太空探索太空旅程的开始: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开启了人类探索太空的新纪元。
    (2)人类探索太空的进展:太空观测、月球探测、行星际探测、火星探测、空间站建设等。
    (3)中国探索太空的成就
    ①起步:20世纪60年代起稳步发展
    ②主要成就: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与空间站建设、月球与火星探测、太空观测等。
    ③我国太空探索成就举例:
    ④太空探索的意义和作用
    Ⅰ.太空探索有助于推动科技进步,促进新资源的开发;
    Ⅱ.帮助我们了解宇宙的起源与演化,探索生命的起源,并认识宇宙环境对地球的影响;
    Ⅲ.通过太空探索,人类能更好地保护地球家园;
    Ⅳ.太空探索也体现了人类的探索精神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
    ⑤航天员在月球上需要克服的困难
    Ⅰ.月球的自然环境和地球有很大不同,月球的重力只有地球的1/6,航天员需要克服低重力对身体的影响;
    Ⅱ.月球大气十分稀薄,太空辐射强,易对航天员的身体造成辐射伤害;
    Ⅲ.航天员还要面对剧烈的温度变化,以及没有水、氧气、食物、能源等生存必需资源的困难。
    ⑥我国未来太空探索展望:未来我国将有航天员登上月球。
    【巩固训练】
    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有许多美丽而神秘的星球,我们所在的星球——地球,虽只是茫茫宇宙中一粒微细的尘埃,但却是人类唯一赖以生存的家园。地球带来的惊艳和魅力始终吸引人们不断探索。下图为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以下不是我国探索太空成就的是( )
    A.神舟五号B.嫦娥一号C.帕克太阳探测器D.天宫二号
    当行星和太阳都位于地球的同一侧且几乎处于同一条直线上时,叫作行星合日。2021年10月9日16时19分,天空中可见水星合日景观。下图为水星合日示意图。据此完成2~3小题。
    2.下列行星中,能出现合日景观的是( )
    A.火星B.金星C.木星D.天王星
    3.水星合日证明了行星绕日公转运动具有( )
    A.近圆性B.同向性C.共面性D.随机性
    下图为太阳系示意图,其中心是能够发光、发热的太阳,围绕太阳公转有8大行星。人们发现,太阳系中只有地球上有生命,主要得益于地球表面的温度适宜,各大行星的热量主要来自太阳。读图,据此完成4~6小题。
    4.太阳系中质量和体积最大的是( )
    A.太阳B.地球C.木星D.土星
    5.八大行星中表面温度最高的是( )
    A.水星B.火星C.土星D.海王星
    6.地球表面温度适宜,主要原因是( )
    A.太阳的质量和体积适宜B.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宜
    C.太阳和地球的距离适宜D.地球与金星、火星距离适宜
    2022年11月20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与中国空间站成功对接。空间站轨道高度为400千—450千米,一天可以绕地球16圈,航天员在空间站进行了大量的科学实验工作。下图为中国空间站图片和航天员在“天宫”号空间站上举起五星红旗与地球的合影,据此完成7~10小题。
    7.中国空间站在太空中( )
    A.绕太阳飞行B.绕地球飞行C.随意飞行D.绕月球飞行
    8.航天员可能观测到地球上的( )
    A.连接南北两极的经线B.海洋和陆地
    C.地球自转旋转轴——地轴D.最长的纬线——赤道
    9.我国宣布,中国空间站向联合国所有的成员国开放。这一举措( )
    ①展现了中国航天越来越强大的实力
    ②促进人类竞争利用太空
    ③彰显了太空探索的中国责任与担当
    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10.人类太空探索的意义有( )
    ①迅速占领地外空间
    ②促进科技进步
    ③寻找地外适合人类生存的家园
    ④为战争做准备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我国太空探索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先后发射了神舟五号、嫦娥一号、天宫二号等太空探测器,A、B、D不符合题意;帕克太阳探测器为美国所发射的,C符合题意。故选C。
    2.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出现行星合日景观时,行星和太阳都位于地球的同一侧且几乎处于同一条直线上,因此能够出现行星合日景观的行星公转轨道位于地球的内侧,该行星可能是水星或金星,B正确。故选B。
    3.答案:C
    解析:水星合日时水星位于地球和太阳中间,三者大致位于同一直线,说明水星和地球的公转轨道大致位于同一平面,具有共面性,C正确。故选C。
    4.答案:A
    解析: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是质量和体积最大的,A正确;地球作为我们居住的行星,其质量和体积在太阳系中相对较小,远小于太阳、木星和土星,B错误;木星是行星中质量最大的,它的质量和体积仍然远远小于太阳,C错误;土星是太阳系中的第二大行星,但其质量和体积也远小于太阳和木星,D错误。故选A。
    5.答案:A
    解析:由于水星是火星、土星、海王星这些行星中最靠近太阳的,尽管其大气层稀薄,它仍然会比其他更远的行星接收到更多的太阳辐射,因此其表面温度会相对较高,A正确。故选A。
    6.答案:C
    解析:太阳的质量和体积确实对太阳系内所有行星有影响,主要影响的是太阳的光照强度和辐射范围。A错误;不是由地球的质量和体积直接决定的,B错误;地球表面温度适宜的主要原因是它与太阳的距离适宜,这使得地球能够接收到适量的太阳辐射,保持适宜的地表温度,C正确;地球与金星、火星距离适宜,与地球表面温度没有直接关系,D错误。故选C。
    7.答案:B
    解析:由题干信息“中国空间站一天可以绕地球16圈”可知,中国空间站在太空中是绕地球飞行的,B正确。故选B。
    8.答案:B
    解析:航天员可能观测到地球上的海洋和陆地,B正确;经线、地轴、纬线是人们为了更好的认识地球,为了在地球上确定位置和方向,在地图和地球仪上绘制和制作的,真实的地球并没有经线、地轴、纬线,A、C、D错误。故选B。
    9.答案:D
    解析:中国空间站向联合国所有的成员国开放,展现了中国航天越来越强大的实力,彰显了太空探索的中国责任与担当,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①③④符合题意;中国空间站向联合国所有的成员国开放,未体现促进人类竞争利用太空,②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D正确。故选D。
    10.答案:D
    解析:人类太空探索不是为了迅速占领地外空间,①错误;太空探索需要极高的空间科技,可以促使科技进步,②正确;人类太空探索是为了寻找地外适合人类生存的家园,③正确;探索太空并不是为了战争做准备,④错误。综上所述,D正确。故选D。

    相关试卷

    初中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初中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课时练习,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判断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1.1 地球和地球仪 同步测试: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1.1 地球和地球仪 同步测试,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我们身边的地理精品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我们身边的地理精品同步达标检测题,文件包含同步讲义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11《我们身边的地理》讲义学生版doc、同步讲义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11《我们身边的地理》讲义教师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