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展开1.点A(−2024,2025)在( )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
2.随着我国航天领域的快速发展,从“天宫一号”发射升空,到天和核心舱归位,我国正式迈入了“空间站时代”.下面是有关我国航天领域的图标,其图标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3.下列函数中,是一次函数的是( )
A. y=2x−1B. y=kx+bC. y=2xD. y=−2x2+1
4.如图,三位同学分别站在一个直角三角形ABC的三个顶点处做投圈游戏,目标物放在斜边AC的中点O处,已知AC=8m,则点B到目标物的距离是( )
A. 3m
B. 4m
C. 5m
D. 6m
5.如图有两棵树,一棵高,一棵矮,两树之间相距,一只小鸟从一棵树的树梢飞到另一棵树的树梢,至少飞了( )米?
A. 11B. 12C. 13D. 14
6.在一个不透明的口袋中装有4个红球和若干个白球,他们除颜色外其他完全相同.通过多次摸球试验后发现,摸到红球的频率稳定在25%附近,则口袋中白球可能有( )
A. 16个B. 15个C. 13个D. 12个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B. 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C. 矩形是轴对称图形,两条对角线所在的直线是它的对称轴
D.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为菱形
8.如图,▱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ADC的平分线与边AB相交于点P,E是PD中点,若AD=4,CD=6,则EO的长为( )
A. 1B. 2C. 3D. 4
9.如图,是1个纸杯和n个叠放在一起的纸杯示意图,n个纸杯叠放所形成的高度为h,设杯子底部到杯沿底边高H,杯沿高a(H,a均为常量),h是n的函数,h随着n的变化规律可以用表达式( )描述.
A. h=H+(n−1)aB. h=H+na
C. h=H+(n+1)aD. h=na
1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1,1),B(−1,1),C(−1,−2),D(1,−2),一只电子蚂蚁从点A出发按A→D→C→B→A→…的规律每秒1个单位长度爬行,则2024秒时蚂蚁所在的位置是( )
A. (1,0)
B. (1,−2)
C. (1,−1)
D. (0,−2)
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如果一个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它的外角和,则n=______.
12.已知变量y与x的关系式是y=3x−52,则当x=2时,y=______.
13.已知样本21,21,22,23,24,24,25,25,25,25,25,26,26,26,27,27,28,28,29,29,30.若组距为2,那么应分得的组数是______.
14.已知点P(2−a,3a+6)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则a的值为______.
15.如图,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若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12,则阴影部分的面积=______.
16.如图,在△ABC中,AB=AC,∠C=30∘,点D在BC上,AB⊥AD,AD=2,BC=______.
17.如图,已知P是∠AOB平分线上一点,∠AOP=15∘,CP//OB交OA于点C,PD⊥OB,垂足为D,且PC=6,则△OPC的面积等于______.
18.如图,已知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2,0),点(0,3),有下列结论:①图象经过点(1,−3);②关于x的方程kx+b=0的解为x=2;③关于x的方程kx+b=3的解为x=0;④当x>2时,y<0.其是正确的是______.
三、解答题:本题共8小题,共66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9.(本小题6分)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各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0,2),B(2,−2),C(4,−1).
(1)将△ABC向上平移3个单位,再向右平移2个单位,得到△A1B1C1,请画出△A1B1C1;
(2)在图中作△A′B′C′,使△A′B′C′和△ABC关于y轴对称,并写出点A′,B′,C′的坐标.
20.(本小题6分)
阅读点亮人生,娄星区某校举办“书香浸润素养阅读赋能未来”阅读大赛,为了解本次大赛的成绩,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的成绩作为样本进行统计,制成如下不完整的统计图表:
根据所给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m=______,n=______;
(2)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
(3)若全校学生约2000人,请你估计该校参加比赛的学生中成绩在80分以上的约有多少人?
21.(本小题8分)
如图,在Rt△ABC中,∠C=90∘,点E位于BC上,EF⊥AB于点F,且CE=EF.
(1)求证:Rt△ACE≌Rt△AFE;
(2)如果AC=6,BC=8,求CE的长.
22.(本小题8分)
如图,在△ABC中,AB=AC,AD平分∠BAC,CE//AD且CE=AD.
(1)求证:四边形ADCE是矩形;
(2)若△ABC是边长为4的等边三角形,AC,DE相交于点O,在CE上截取CF=CO,连接OF,求四边形AOFE的面积.
23.(本小题9分)
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和标志,每周一次的校园升旗仪式让我们感受到祖国的伟大,心中充满了自豪和敬仰.某校“综合与实践”小组开展了测量本校旗杆高度的实践活动.他们制订了测量方案,并利用课余时间完成了实地测量,测量结果如下表(不完整).
(1)根据以上测量结果,请你帮助该“综合与实践”小组求出学校旗杆AB的高度;
(2)该校礼仪队要求旗手在不少于45秒且不超过50秒的时间内将五星红旗从旗杆底部B处升至顶部A处,已知五星红旗沿着旗杆滑动的这一边长度为96厘米,求五星红旗升起的平均速度取值范围(计算结果精确到0.01).
24.(本小题9分)
2024年4月18日上午10时08分,华为Pura70系列正式开售,华为Pura70Ultra和Pura70Pr已在华为商城销售,约一分钟即告售罄.“4G改变生活,5G改变社会”,不一样的5G手机给人们带来了全新的体验,某营业厅现有A、B两种型号的5G手机出售,售出1部A型、1部B型手机共获利600元,售出3部A型、2部B型手机共获利1400元.
(1)求A、B两种型号的手机每部利润各是多少元;
(2)某营业厅再次购进A、B两种型号手机共20部,其中B型手机的数量不超过A型手机数量的23,请设计一个购买方案,使营业厅销售完这20部手机能获得最大利润,并求出最大利润.
25.(本小题10分)
如图,直线l1:y=kx+1与x轴交于点D,直线l2:y=−x+b与x轴交于点A,且经过定点,B(−1,5),直线l1与l2交于点C(m,2).
(1)求出k,b的值和点C的坐标;
(2)在x轴上是否存在一点E,使△BCE的周长最短?若存在,请求出点E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6.(本小题10分)
如图①,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M,N分别在边CD、BC上,且∠MAN=45∘,我们称之为“半角模型”,在解决“半角模型”问题时,旋转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如图①,将△ADM绕点A顺时针旋转90∘,点D与点B重合,得到△ABE,连接AM、AN、MN.
(1)试判断DM,BN,MN之间的数量关系,并写出证明过程.
(2)如图②,点M、N分别在正方形ABCD的边BC、CD的延长线上,∠MAN=45∘,连接MN,请写出MN、DM、BN之间的数量关系,并写出证明过程.
(3)如图③,在四边形ABCD中,AB=AD,∠BAD=120∘,∠B+∠D=180∘,点N,M分别在边BC,CD上,∠MAN=60∘,请直接写出线段BN,DM,MN之间数量关系.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2024<0,2025>0,
∴点A(−2024,2025)在第二象限,
故选:B.
四个象限的符号特点分别是: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根据点A的坐标特征可确定A点位置.
本题考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特征,熟练掌握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各象限点的坐标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2.【答案】B
【解析】解:A、原图不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B、原图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符合题意;
C、原图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D、原图不是中心对称图形,也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故选:B.
根据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进行判断即可.
本题考查的是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中心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与自身重合.
3.【答案】A
【解析】解:A、此函数是一次函数,故此选项符合题意;
B、当k=0时不是一次函数,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此函数是反比例函数,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y=−2x2+1是二次函数,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根据一次函数的定义即可即可.
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一次函数的定义,一次函数y=kx+b的定义条件是:k、b为常数,k≠0,自变量次数为1.
4.【答案】B
【解析】解:由题意得:∠ABC=90∘,点O为AC中点,
∴OB=12AC=4m,
故选:B.
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即可得出答案.
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问题.
5.【答案】C
【解析】解:
建立数学模型,两棵树的高度差AC=14−2=12,间距AB=DE=5,
根据勾股定理可得:小鸟至少飞行的距离BC= 122+52=13.
故选:C.
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知:小鸟沿着两棵树的顶端进行直线飞行,所行的路程最短,运用勾股定理可将两点之间的距离求出.
本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解题的关键是将现实问题建立数学模型,运用数学知识进行求解,难度一般.
6.【答案】D
【解析】解:设白球个数为x个,
∵摸到红色球的频率稳定在25%附近,
∴口袋中得到红色球的概率为25%,
∴44+x=25%,
解得:x=12,
经检验:x=12是原方程的根,
故白球的个数为12个.
故选:D.
由摸到红球的频率稳定在25%附近得出口袋中得到红色球的概率,进而求出白球个数即可.
此题主要考查了利用频率估计概率,根据大量反复试验下频率稳定值即概率是解题关键.
7.【答案】D
【解析】解:A、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可能是平行四边形,也可能是等腰梯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B、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C、矩形是轴对称图形,两组对边的中点的连线所在的直线是它的对称轴,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D、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由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矩形的判定与性质、菱形的判定分别对各个说法进行判断即可.
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矩形的判定与性质、菱形的判定等知识,熟记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矩形的判定与性质、菱形的判定是解题的关键.
8.【答案】A
【解析】解: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DC,AB=CD,OD=OB,
∴∠CDP=∠APD,
∵DP平分∠ADC,
∴∠CDP=∠ADP,
∴∠ADP=∠APD,
∴AP=AD=4,
∵CD=6,
∴AB=6,
∴PB=AB−AP=6−4=2,
∵E是PD的中点,O是BD的中点,
∴EO是△DPB的中位线,
∴EO=12PB=1,
故选:A.
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得AB//DC,AB=CD,OD=OB,可得∠CDP=∠APD,根据DP平分∠ADC,可得∠CDP=∠ADP,从而可得∠ADP=∠APD,可得AP=AD=4,进一步可得PB的长,再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可得EO=12PB,即可求出EO的长.
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熟练掌握这些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9.【答案】B
【解析】解:由题可知,H=h+an,
因为h,a是常量,n,H是变量,
因此此情景中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为一次函数.
故选:B.
根据题意列出解析式,h,a是常量,n,H是变量,直接判断即可.
此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定义,根据题意列出解析式是解题关键.
10.【答案】D
【解析】解:∵A(1,1),B(−1,1),C(−1,−2),D(1,−2),
∴AB=CD=2,AD=BC=3,
∴C长方形ABCD=2(AB+AD)=10.
∵2024=202×10+4,
∴当运动2024秒时,点P在y轴的负半轴上的(0,−2),
即此时点P的坐标为(0,−2).
故选:D.
根据点P的运动规律找出当运动2024秒时点P在P在y轴的负半轴上的(0,−2)是解题的关键.根据点A、B、C、D的坐标可得出AB、AD及长方形ABCD的周长,由2024=202×10+4可得出当运动2024秒时点P在y轴的负半轴上的(0,−2),从而可得出结论.
本题考查了规律型:点的坐标,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找到点的坐标的变化规律.
11.【答案】4
【解析】解:由题意得,
(n−2)×180∘=360∘,
解得n=4,
故答案为:4.
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的计算方法以及多边形的外角和是360∘列方程求解即可.
本题考查多边形的内角与外角,掌握多边形的内角和的计算方法以及外角和是360∘是正确解答的关键.
12.【答案】72
【解析】解:将x=2代入y=3x−52,
可得:y=3×2−52=72.
故答案为:72.
将x=2代入y与x的关系式中求解即可.
本题考查了函数值的知识,关键搞清当已知函数解析式时,求函数值就是求代数式的值.
13.【答案】5
【解析】解:对于样本的数据,最大值为30,最小值为21,即极差是9,则组距=(30−21)÷2=4.5,即应分成5组,
故答案为:5.
根据组距、分组数的确定方法:组距=(最大值-最小值)÷组数,进行计算即可.
本题考查组距,分组数的确定方法:组距=(最大值-最小值)÷组数.
14.【答案】−1或−4
【解析】解:∵点P(2−a,3a+6)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
∴点P的横、纵坐标可能相等也可能互为相反数,
∴2−a=3a+6或2−a+3a+6=0,
解得:a=−1或a=−4,
故答案为:−1或−4.
根据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可得方程,解方程即可得出答案.
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熟练掌握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点的坐标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15.【答案】3
【解析】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B//CD,OB=OD,S△ACD=S△BCD=12S▱ABCD=12×12=6,
∴∠ODE=∠OBF,∠DEO=∠BFO,S△COD=12S△BCD=3,
∴△DOE≌△BOF(AAS),
∴S△DOE=S△BOF,
∴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S△BOF+S△COE=S△DOE+S△COE=S△COD=3.
故答案为:3.
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得S△COD=12S△BCD=3,再证得△DOE≌△BOF,可得S△DOE=S△BOF,从而得到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S△DOE+S△COE,即可求解.
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6.【答案】6
【解析】解:∵AB⊥AD,
∴∠ABD是直角三角形,
∵∠C=30∘,AD=2,
∴BD=2AD=4,
∵AB=AC,∠C=30∘,
∴∠BAC=120∘,
∴∠DAC=120∘−90∘=30∘,
∴AD=CD=2,
∴BC=BD+CD=6,
故答案为:6.
首先利用30∘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求出BD的长,再证明AD=CD可求出CD的长,所以BC=BD+CD可求出.
本题考查了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30∘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判定,是基础知识要熟练掌握.
17.【答案】9
【解析】解:过点P作PE⊥OA于点E,如图所示,
∵OP平分∠AOB,PD⊥OB,PE⊥OA,∠AOP=15∘,
∴∠AOB=30∘,∠COP=∠POD=15∘,PD=PE,
∵CP//OB,
∴∠ECP=∠AOB=30∘,∠POD=∠CPO=∠AOP,
∵PC=6,∠PEC=90∘,
∴PE=3,OC=PC=6,
∴△PCO的面积=12OC⋅PE=12×6×3=9;
故答案为:9.
过点P作PE⊥OA于点E,然后根据平分线的性质可知PE=PD,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性质,可以得到∠ECP的度数,从而可以求得PE的长,本题得以解决.
本题考查角平分线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
18.【答案】②③④
【解析】解:把点(2,0),点(0,3)代入y=kx+b得,2k+b=0b=3,
解得:k=−32b=3,
∴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32x+3,
当x=1时,y=32,
∴图象不经过点(1,−3);故①不符合题意;
由图象得:关于x的方程kx+b=0的解为x=2,故②符合题意;
关于x的方程kx+b=3的解为x=0,故③符合题意;
当x>2时,y<0,故④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②③④.
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对各小题分析判断即可得解.
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的性质,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利用数形结合是求解的关键.
19.【答案】解:(1)如图,
∴△A1B1C1即为所求;
(2)如图,
∴△A′B′C′即为所求,A′(0,2),B′(−2,−2),C′(−4,−1).
【解析】(1)利用平移变换的性质分别作出A(0,2),B(2,−2),C(4,−1)的对应点A1(2,5),B1(4,1),C1(6,2)即可;
(2)利用轴对称的性质分别作出A(0,2),B(2,−2),C(4,−1)的对应点A′(0,2),B′(−2,−2),C′(−4,−1)即可.
本题考查作图——轴对称变换,平移变换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轴对称变换,平移变换的性质.
20.【答案】700.2
【解析】解:(1)样本容量是10÷0.05=200人.
∴m=200×0.35=70,n=40200=0.2,
故答案为:70,0.2;
(2)∵80≤x<90的频数为:70,故补全图如下:
;
(3)∵根据数据表格得知成绩在80分以上的(包括80分)占比:0.25+0.35=0.6,
∴2000×0.6=1200(人),
答:该校参加比赛的学生中成绩在80分以上的(包括80分)约有1200人.
(1)由50≤x<60的频数除以频率可得总人数,再由总人数乘以80≤x<90的频率可得m,由70≤x<80的频数除以总人数可得n;
(2)由80≤x<90的频数为:70,再补全图形即可;
(3)由2000乘以成绩在80分以上的(包括80分)占比即可;
本题考查的是从频数分布直方图,利用样本估计总体,正确记忆相关知识点是解题关键.
21.【答案】(1)证明:∵∠C=90∘,
∴CE⊥AC,
∵EF⊥AB,
在Rt△ACE和Rt△AFE中,
CE=EF AE=AE ,
∴Rt△ACE≌Rt△AFE(HL);
(2)∵∠C=90∘,AC=6,BC=8,
∴AB= AC2+CB2=10,
又∵Rt△ACE≌Rt△AFE
∴AC=AF=6,
∵CE=EF,
∴BF=AB−AF=4,BE=BC−CE=8−CE=8−EF,
在Rt△EFB中,∠EFB=90∘,
∴EF2+BF2=BE2,
∴EF2+42=(8−EF)2,
解得 EF=3,
∴CE=3.
【解析】(1)根据HL可判定Rt△ACE≌Rt△AFE;
(2)由(1)可得,AC=AF=6,BE=8−CE=8−EF,在Rt△EFB中,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出EF,即得CE.
此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记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22.【答案】(1)证明:∵CE//AD且CE=AD,
∴四边形ADCE是平行四边形,
∵AB=AC,AD平分∠BAC,
∴AD⊥BC,
∴四边形ADCE是矩形;
(2)解:过O作OH⊥CE于H,
∵△ABC是等边三角形,边长为4,
∴AC=4,∠DAC=30∘,
∴∠ACE=30∘,AE=2,CE=2 3,
∵四边形ADCE为矩形,
∴OC=OA=2,
∵CF=CO,
∴CF=2,
∴OH=12OC=1,
∴S四边形AOFE=S△AEC−S△COF=12×2×2 3−12×2×1=2 3−1.
【解析】(1)根据平行四边形判定得出平行四边形,再根据矩形判定推出即可;
(2)分别求出AE、OH、CE、CF的长,再求出三角形AEC和三角形COF的面积,即可求出答案.
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和判定,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点的应用,题目是一道综合性比较强的题目,难度适中.
23.【答案】解:(1)由图1可得绳子的长度比旗杆的高度多1米,
设旗杆的高度为x米,则绳子的长度为(x+1)米,
由图2可得,在Rt△ABD中,AB2+BD2=AD2,即x2+5.42=(x+1)2,
解得x=14.08,
答:旗杆的高度为14.08米.
(2)96厘米=0.96米,
14.08−0.96=13.12(米),
13.12÷45≈0.29(米/秒),
13.12÷50≈0.26(米/秒).
答:五星红旗升起的速度不小于0.26米/秒且不大于0.29米/秒.
【解析】(1)设旗杆的高度为x米,则绳子的长度为(x+1)米,由勾股定理进行计算即可得出答案;
(2)根据速度=路程÷时间,计算即可得出答案.
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熟练掌握勾股定理是解此题的关键.
24.【答案】解:(1)设A种型号手机每部利润是a元,B种型号手机每部利润是b元,
根据题意得:a+b=6003a+2b=1400,
解得:a=200b=400.
答:A种型号手机每部利润是200元,B种型号手机每部利润是400元;
(2)设购进A种型号的手机x部,获得的利润为w元,则购进B种型号的手机(20−x)部,
根据题意得:w=200x+400(20−x),
即w=−200x+8000,
∵B型手机的数量不超过A型手机数量的23,
∴20−x≤23x,
解得:x≥12,
∵k=−200<0,
∴w随x的增大而减小,
∴当x=12时,w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200×12+8000=5600(元),此时20−x=20−12=8(部).
答:营业厅购进A种型号手机12部,B种型号手机8部时能获得最大利润,最大利润是5600元.
【解析】(1)设A种型号手机每部利润是a元,B种型号手机每部利润是b元,根据“售出1部A型、1部B型手机共获利600元,售出3部A型、2部B型手机共获利1400元”,可列出关于a,b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解之即可得出结论;
(2)设购进A种型号的手机x部,获得的利润为w元,则购进B种型号的手机(20−x)部,利用总利润=A种型号手机每部利润×购进A种型号的手机数量+B种型号手机每部利润×购进B种型号的手机数量,可找出w关于m的函数关系式,由购进B型手机的数量不超过A型手机数量的23,可列出关于x的一元一次不等式,解之可得出m的取值范围,再利用一次函数的性质,即可解决最值问题.
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以及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1)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2)根据各数量之间的关系,找出w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
25.【答案】解:(1)∵直线l2:y=−x+b与x轴交于点A,且经过定点B(−1,5),
∴5=1+b,
∴b=4,
∴直线l2:y=−x+4,
∵直线l2:y=−x+4经过点C(m,2),
∴2=−m+4,
∴m=2,
∴C(2,2),
把C(2,2)代入y=kx+1,得到k=12,
∴k=12,b=4,m=2.
(2)存在.理由如下:
作点C关于x轴的对称点C′,连接BC′交x轴于E,连接EC,则△BCE的周长最小,
∵B(−1,5),C′(2,−2),
设BC′解析式为y=ax+c,
则−a+c=52a+c=−2
,解得:a=−73c=83
,∴直线BC′的解析式为y=−73x+83,
令y=0,得到x=87,
∴E(87,0),
∴存在一点E(87,0),使△BCE的周长最短.
【解析】(1)将直线上点的坐标代入直线的函数解析式即可求得答案.
(2)作点C关于x轴的对称点C′,连接BC′交x轴于点E,则△BCE的周长最短,先求得直线BC′的函数解析式,即可求得点E的坐标.
本题主要考查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一次函数图象和性质,以及轴对称图形的性质,根据题意作出轴对称图形是解题的关键.
26.【答案】解:(1)MN=DM+BN.证明如下:
由旋转,可知:
AE=AM,BE=DM,∠EAM=90∘.∠ABE=∠D=90∘,
∴点E、B、C共线,
∵∠MAN=45∘,
∴∠EAN=∠EAM−∠MAN=45∘=∠MAN.
在△EAN和△MAN中,
AE=AM∠EAN=∠MANAN=AN
∴△EAN≌△MAN(SAS).
∴EN=MN,
∵EN=BE+BN,
∴MN=DM+BN;
(2)MN=BN−DM.证明如下:
在BC上取BE=MD.连接AE,
∵AB=AD,∠B=∠ADM,
∴△ABE≌△ADM(SAS),
∴AE=AM,∠BAE=∠MAD,
∵∠MAN=45∘,
∴∠EAN=∠EAM−∠MAN=45∘=∠MAN.
在△EAN和△MAN中,
AE=AM∠EAN=∠MANAN=AN
∴△EAN≌△MAN(SAS),
∴EN=MN,
∵EN=BN−BE,
∴MN=BN−DM;
(3)将△ABN绕点A逆时针旋转120∘得△ADE,
∴∠B=∠ADE,AB=AE,
∴∠B+∠ADC=180∘,
∴∠ADE+∠ADC=180∘,
∴点E、D、C共线,
由(1)同理可得△EAM≌△NAM(SAS),
∴EM=MN,
∴MN=DM+BN.
【解析】(1)首先利用SAS证明△EAN≌△MAN,得EN=MN,从而得出答案;
(2)在BC上取BE=MD.连接AE,首先由△ABE≌△ADM(SAS),得AE=AM,∠BAE=∠MAD,再利用SAS证明△EAN≌△MAN,得EN=MN,即可证明结论;
(3)将△ABN绕点A逆时针旋转120∘得△ADE,由旋转的性质得点E、D、C共线,由(1)同理可得△EAM≌△NAM(SAS),得EM=MN,从而解决问题.
本题是四边形综合题,主要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旋转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利用旋转构造全等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成绩x/分
频数
频率
50≤x<60
10
0.05
60≤x<70
30
0.15
70≤x<80
40
n
80≤x<90
m
0.35
90≤x<100
50
0.25
课题
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
成员
组长:×××组员:×××,×××,×××
工具
皮尺等
测量示意图
说明:线段AB表示学校旗杆,AB垂直地面于点B,如图1,第一次将系在旗杆顶端的绳子垂直到地面,并多出了一段BC,用皮尺测出BC的长度;如图2,第二次将绳子拉直,绳子末端落在地面的点D处,用皮尺测出BD的距离.
测量数据
测量项目
数值
图1中BC的长度
1米
图2中BD的长度
5.4米
…
…
2023-2024学年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湖南省娄底市市直学校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湖南省娄底市市直学校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