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核心素养】教科版科学四上第2课时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案)

    【核心素养】教科版科学四上第2课时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案)第1页
    还剩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四年级上册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等奖第2课时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四年级上册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等奖第2课时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聚焦,探索,研讨,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型
    实验探究课
    课时
    1
    学情分析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在平时生活中他们关 注的往往只是什么动作使物体发出了声音(如敲打、碰撞、摩擦……),而忽略了发声物体本身的 变化,这也是教学的难点所在。所以在设计整个探究活动的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认知特点、理解 能力。
    核心素养 目标
    科学观念
    *通过观察各种发声物体的状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科学思维
    *对比分析物体发声和不发声时的不同状态,尝试对发声原因进行假设性解释。
    探究实践
    *学会借助其他物体来观察不容易观察到的现象。
    *在观察物体发声的活动中,能用简单图画、文字和动作来描述声音的振动状态。
    态度责任
    *对声音的知识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
    *能够根据实验现象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和推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对“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提出自己的观点,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难点
    尝试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观察到物体发声时在振动的证据。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教学课件、锣、竖笛等。
    学生准备
    鼓、钢尺、固定在模板上的皮筋、音叉、几粒豆子或细沙、装有水的水槽等。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指导
    设计意图
    一、聚焦 (3分钟)
    1.听听声音: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段视频,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你听到了哪些声音?这些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板书课题)
    2.找出一些发声物体,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它们在发出声音时的 状态是怎样的。
    3.学生充分地展开想象,在汇报时可以简单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通过头脑风暴的方式来 了解学生对声音产生的 原有认知,至于这些认知 是否正确,可以在接下来 的活动中用实验验证。
    二、探索 (20分钟)
    活动一:制造声音。
    1.用不同的方法制造声音:出示音叉、橡皮筋、钢尺、鼓。提问:你 能用不同的方法让这些物体发出声音吗?
    2.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让物体发出声音。 3.小组汇报,交流让物体发出声音的方法。
    4.追问:现在你们对“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这个问题的想法还跟原 来一样吗?
    5.学生再次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为自己的观点找相应的证据。
    1.让学生通过亲自实践
    来揭示声音的本质是 最好的办法。
    【教学反思】
    在教学课本中的四个实验时,有的物体振动现象明显,有的物体振动不明显,我进行了分组探究,学生 也都感觉到了振动现象。但由于前概念的影响,在完成课本中的四个实验后,仍有少部分学生觉得是力 (敲打、碰撞、拍打……)产生了声音。针对这一问题,我加了一个环节:让学生感知锣发声的过程,停止 敲击时,仍然有声音。这一实验使学生清晰地认识到“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敲打、碰撞、拍打是产生 声音的外在条件”。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指导
    设计意图
    二、探索
    活动二:观察正在发声的物体。
    1.观察明显振动的物体。
    (1)教师利用橡皮筋、钢尺制造声音(弹拨橡皮筋、拨动钢尺发出声 音)。同时出示记录单,请学生观察并记录下观察到的现象。
    (2)小结:在力的作用下,物体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称为振动。 2.观察振动不明显的物体。
    (1)音叉和鼓的振动现象不明显,有什么办法证明它们也在振 动吗?(辅助材料:泡沫粒、装水的水槽、系线的乒乓球)
    (2)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放大音叉和鼓的振动现象。
    3.播放音叉、橡皮筋、尺子、鼓在振动时慢动作的动图,提问:你能 说说它们在发声时的运动有什么共同点吗?(都在振动)
    4.再一次提出问题:通过刚才的探究,现在能说一说“声音是怎样 产生的”吗?(物体振动产生了声音)
    2.通过几个探索活动,学 生观察总结出这些发
    声的物体都在振动,从 而对“声音是由物体振 动产生的”这一概念有 更深的理解。
    三、研讨 (10分钟)
    1.物体停止振动后,还会发出声音吗?
    (1)出示锣,师生合作演示:如果正在发声的锣停止振动,声音 会怎么样?(声音会停止)
    (2)小结:看来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物体停止振动,声音 也就停止了。
    2.利用“振动产生声音”这个观点,你能猜测一下竖笛是靠什么振 动产生声音的吗?让我们拿出一支竖笛,感受一下它是怎样产
    生声音的吧!
    引导学生用证据支持自 己的观点,没有证据的观 点不能轻易相信。
    四、拓展 (5分钟)
    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我们人类自己是如何发出声音的。提出问
    题: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个非常敏感,可以振动发出声音的 器官,猜猜它在哪里?
    2.学生用手指轻轻按压喉咙处,同时发出“啊”的声音,感受手指 上传来的振动,从而认识声带振动发出声音。
    探究的过程由外部的宏 观现象拓展到我们身体 内部,将振动产生声音的 知识进行迁移。
    板书设计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你找到了什么证据?

    相关教案

    小学教科版 (2017)2.水沸腾了优秀第2课时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教科版 (2017)2.水沸腾了优秀第2课时教案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聚焦,探索,研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四年级上册6.运动的小车优质课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四年级上册6.运动的小车优质课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聚焦,探索,研讨,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科版 (2017)四年级上册2.用气球驱动小车优秀第2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教科版 (2017)四年级上册2.用气球驱动小车优秀第2课时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聚焦,探索,研讨,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