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沪科版九年级物理课件+练习+内嵌视频
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第一节 电阻和变阻器优质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第一节 电阻和变阻器优质ppt课件,文件包含151电阻和变阻器教学课件pptx、151电阻和变阻器分层作业原卷版docx、151电阻和变阻器分层作业解析版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
想一想在生活及工程技术中,都要用到铜、铝金属材料制成的导线来传送电能(或信息)。铁也是导体,而且价格便宜,为什么不用铁线?学习了电阻的概念你就明白了。
想一想①生活中你是怎样改变调光灯的亮度?②怎样改变收音机音量的大小?原来他们都用了一个叫做电位器(变阻器)的元件。变阻器为什么能够改变灯的亮度?
第一节 电阻和变阻器
1. 实验探究: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1)实验过程把长短、粗细相同的铜丝和镍铬合金丝分别接入电路,闭合开关,观察电路中小灯泡的亮度和电流表的示数。(2)实验现象把铜丝接入电路,电流表的示数较大,小灯泡较亮;把镍铬合金丝接入电路,电流表的示数小,小灯较暗。
(3)实验分析导体虽然容易导电,但对电流也有一定的阻碍作用。在相同的电压下,通过铜丝的电流比较大,表明铜丝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比较小;通过镍铬合金丝的电流比较小,表明镍铬合金丝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比较大。(4)实验结论导体在导电的同时,对电流产生阻碍作用。不同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不同,用电阻来表示导体的这种性质。
2. 电阻(1)概念: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电阻。用字母R表示。不同的导体,电阻一般不同。(2)单位 ①国际单位:欧姆,简称欧,符号Ω.②常用单位:千欧(kΩ)、兆欧(MΩ). ③换算关系:1 kΩ = 103 Ω 1MΩ =103 kΩ.(3)电阻器收音机、电视机等用电器的电路中连接着许多具有一定阻值的元件——电阻器,用来调节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电路图中的符号 。
(4)对电阻的理解 可从“阻碍作用”和“性质”两个角度来分析。①导体的电阻越大,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在相同的电压下,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电阻)越大,电路中的电流越小。而绝缘体之所以起绝缘作用,就是由于其电阻很大。②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由自身情况决定。不管这个导体是否连入电路,是否有电流通过,也不管它两端的电压是否改变,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电阻)总是存在的。无电流通过时,这种阻碍作用仅仅是没有体现出来而已。
(5)常见的一些电阻器
【例题1】关于导体的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导体的电阻由其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共同决定 B.导体通电时有电阻,不通电时没有电阻C.导体的电阻越大,表明导体的导电能力越强D.导体电阻越小,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小
AB.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导体通电时有电阻,不通电时也有电阻,故AB错误;C.导体的电阻越大,表明导体的导电能力越差,故C错误;D.电阻是指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导体电阻越小,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小,故D正确。 故选D。
电流通过不同材料制成的导体时,受到的阻碍作用是不一样的。那么,导体的电阻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1. 实验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提出问题】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猜想与假设】我们从生活经验中知道,输电线越长,耗电量越大;高压输电线很粗,而实验室中做电学实验用的导线却很细;导线一般使用铜、铝制成。据此我们可以猜想,导体的电阻可能跟导体的长度、粗细(横截面积)和材料有关。
知识二 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1)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有多个因素制约电阻的大小,本实验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进行研究,通过观察电流表的示数来判断导体电阻的大小。
①研究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控制导体的长度和材料相同。②研究电阻与长度的关系,控制导体的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③研究电阻与材料的关系,控制导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
【实验器材】电源、装有不同规格电阻丝的演示板、电流表、开关。a、b、c 是三根用同一种材料制成的导线,a、b 长短相同但粗细(横截面积)不同,a、c 粗细相同而长短不同;导线 d 与导线 c 的长短、粗细都相同,但材料不同。
【进行实验】(1)选用材料相同、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的两根电阻丝a和b,分别将它们接入电路,观察电流表的示数,记入表格中。(2)选用材料相同、横截面积相同,长度不同的两根电阻丝a和c,分别将它们接入电路,观察电流表的示数,记入表格中。(3)选用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材料不同的电阻丝d和c,分别将它们接入电路,观察电流表的示数,记入表格中。
(1)分析实验1:材料和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的两根电阻丝a和b,通过b的电流大,说明b电阻丝的电阻小。(2)分析实验2:材料和横截面积都相同,长度不同的两根电阻丝a和c,通过a的电流小,说明a电阻丝的电阻大。(3)分析实验3: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材料不同的两根电阻丝c和d,通过c的电流小,说明c电阻丝的电阻大。
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长度有关,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导体的长度越大,电阻越大;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有关。
视频演示——《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2. 小资料(1)几种长1m、横截面积 1mm2 的导体材料在 20℃时的电阻如表所示。由上面的数据可知,长短、粗细都相同的铁丝和铜丝,铁丝的电阻大约是铜丝电阻的5.6倍。你现在知道为什么不用铁做电线了吗?【分析】长短、粗细都相同时,铁导线的电阻大,如果用铁做导线,将有大量的电能损耗在导线上。所以在通常情况下用铜、铝做导线,电阻较小,电能损耗少。
(2)导体的电阻还与其温度有关白炽灯不工作时(灯泡处于常温)的电阻为几十欧,而白炽灯发光时,其电阻就有几百、几千欧。在常温下,常见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不大。因此,在初中阶段,若无特别说明均不考虑电阻随温度的变化。
【例题2】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中,小明猜想导体电阻大小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A.导体的材料 B.导体的长度 C.导体的横截面积为验证上述猜想,他用如图所示的器材进行实验,①②④横截面积相同,③横截面积最大。(1)该实验中,通过观察____________(选填“电流表示数”或“灯泡亮度”)来反应电阻的大小,这种物理研究方法是_______;A.转换法 B.控制变量法 C.等效潜代法
实验中通过电流表示数的大小来反映电阻的大小,采用的是转换法。故选A。
(2)选用①②两根导体分别接入电路进行实验,可验证猜想______(选填猜想因素选项“A”“B”或“C”);(3)选用①④两根导体分别接入图中M、N两点间,闭合开关电流表的示数不同,可知在导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时,导体电阻大小跟导体的_______有关;
(2)选用①②两根导体,材料、横截面积相同,长度不同,可验证导体电阻与长度的关系,即验证猜想B。(3)选用①④两根导体,长度、横截面积相同,材料不同,探究的是电阻大小与材料的关系;电流表的示数不同,可知在导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时,导体电阻大小跟导体的材料有关。
1. 变阻器 (1)问题探究:生活、学习中我们经常用到台灯,如果感觉台灯发出的光太亮时,我们可以调节台灯旋钮使灯光变暗,为什么调节旋钮可以使灯光变暗呢?探究分析:①灯光变暗→连续改变电流 →连续改变电阻。②改变导体的电阻的方法有:材料、横截面积和长度。但是改变材料和横截面积不方便,所以是通过改变连入电路中的长度改变电阻的。(2)变阻器:能够改变电阻的器件叫作变阻器。(3)原理:靠改变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接入电路中阻值的大小。
2. 滑动变阻器(1)构造主要部件是电阻丝绕成的线圈,与滑片接触处线圈表面涂有的绝缘漆已被刮去;滑片套在金属杆上,可自由滑动,金属杆的电阻很小,相当于一根导线;另有四个接线柱A、B、C、D。
(2)作用: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可以逐渐改变电路中的阻值,从而逐渐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另外还可以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防止电路元件被烧坏)。(3)结构示意图和符号:如图所示,A、B、C、D分别表示四个接线柱 ,P表示滑片。元件符号如图所示。(4)铭牌上各数值的物理意义 “××Ω”表示变阻器的最大电阻是××欧;“×A”表示允许通过的最大的电流是×A。
3. 探究滑动变阻器的接法
想一想: ① 滑动变阻器共有ABCD四个接线柱,如果只选其中的两个接入电路M、N两点间,可能有几种连接方法?将你的选择填在横线上(填所选接线柱的字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将滑动变阻器A、D两个接线柱接入电路,电流将流过滑动变阻器的哪些部分?向右(或向左)移动滑片P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将怎样改变?为什么?电路中的电流将怎样改变?
电流的流向:电阻丝AP和金属杆PD。向右移动滑片P,接入电路的电阻丝长度变长,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所以电路中的电流变小。
③若另选两个接线柱将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情况又会怎样?
②把滑动变阻器的接线柱接入电路中的M、N两点间。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观察灯泡亮度和电流表示数的变化,并记录在表格中。
③按表格中的顺序,依次把滑动变阻器的接线柱接入电路中的M、N两点间。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观察灯泡亮度和电流表示数的变化,并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表格中。
⑤把接线柱C、D连入电路的分析
把C、D接线柱连入电路,相当于一条导线,连入电路的阻值为0
移动滑片不能改变电阻
⑥把接线柱A、B连入电路的分析
把A、B接线柱连入电路,相当于一个定值电阻。
①滑动变阻器应按照“一上一下”的方式接入电路中。②关键是确定滑动变阻器的下端接线柱,上端两个接线柱中任何一个连入电路,接法是等效的。③滑片向靠近下接线柱的方向移动,电阻变小,滑片向远离下接线柱的方向移动,电阻变大,可简记为:“近下电阻变小,远下电阻变大”。
视频演示——《把接线柱AB(或CD)连入电路》
视频演示——《滑动变阻器的使用》
【例题1】滑动变阻器的原理是通过改变连入电路中导线的______来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如图所示是滑动变阻器的结构示意图,要使滑片P向右滑动时,电阻变大,应接入的接线柱为_____两个或_____两个接线柱;若要使滑动变阻器相当于一个定值电阻,应接入______两个接线柱。
要使滑片P向右滑动时电阻变大,应将下接线柱A接入电路,接线柱C、D可选用一个(等效);若要使滑动变阻器相当于一个定值电阻,应接入A、B两个接线柱。
【例题2】如图所示,是闭合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接法,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滑片向左移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大B.滑片向右移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大C.电流必须从上接线柱流进变阻器,从下接线柱流出D.电流必须从下接线柱流进变阻器,从上接线柱流出
AB.由图知,滑动变阻器下端的接线柱接在右端,则滑片向左移动时,电阻丝接入电路的长度变大,阻值变大,故A正确,B错误;CD.变阻器中电流的流向没有限定,所以电流可由上接线柱流入,由下接线柱流出,也可由下接线柱流入,上接线柱流出。故CD错误。
1. 旋钮式电阻箱(1)元件符号:电阻箱是一种能读出连入电路阻值的变阻器,在电路图中用符号 表示。(2)结构:如图所示,箱面上有两个接线柱、四个旋盘。(3)使用方法:使用时,把两个接线柱接入电路,调节四个旋盘就能得到0~9 999欧的任意整数阻值。(4)读数方法:分别计算出四个旋盘上小三角指示的示数与面板上对应倍数的乘积,将得到的四个乘积相加,就是电阻箱接入电路中的阻值。如图所示,接入电路的阻值为3×1000Ω+6×100Ω+0×10Ω+8×1Ω=3608Ω.
2. 插入式电阻箱插入式电阻箱有两个接线柱,接线柱之间有几段电阻丝,电阻丝的上方有能插入或拔出的铜塞。拔出铜塞时,对应的那段电阻丝就接入了电路;插入铜塞时,对应的那段电阻丝就会被短路,相当于没有接入。
如图所示是一个插入式电阻箱的示意图,接入电路的总电阻R=1Ω+2Ω=3Ω;如果当四个铜塞都拔出时,接入电路的总电阻R=1Ω+2Ω+2Ω+5Ω=10Ω
①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常用字母R表示.②单位:国际单位:欧姆(Ω). 常用单位:kΩ、MΩ 1kΩ=103Ω 1MΩ=103kΩ③电阻器的符号: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材料有关.在材料、长度相同时,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在材料、横截面积相同时,导体越长,电阻越大.在长度、横截面积相同时,导体的材料不同,电阻不同.①定义:能够改变电阻的器件叫作变阻器.②原理:靠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改变电阻.③结构示意图与元件符号:④要使用“一上一下”两个接线柱.
1.图是四个接线柱的滑动变阻器的结构示意图,将接线柱 A、D 接入电路时,滑片 P 向右移动,接入电路的电阻丝的长度 ________,接入电路的阻值 ________。(均选填“变大”或“变小”)
滑动变阻器的正确接法是“一上一下”选择接线柱,且滑片远离下面接线柱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丝的长度变大,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大。
2.在图所示的电路中,R 是用镍铬合金线做成的一种变阻器。闭合开关要使灯泡暗些,导线夹应向哪边移动?要使灯泡亮些,导线夹应向哪边移动?为什么?
要使灯泡暗些,导线夹应向B端移动;要使灯泡亮些,导线夹应向A端移动。原因:要使灯泡变暗,应使电路中的电流变小,电路中的电阻应变大,接入电路中的镍铬合金线应变长,故导线夹应向B端移动;要使灯泡变亮,应使电路中的电流变大,电路中的电阻应变小,接入电路中的镍铬合金线应变短,故导线夹应向A端移动。
3.在温度一定的条件下,做“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采用了控制变量法。下表给出了实验中所用到的导体的情况。选择 C、F 两导体进行对比,是为了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 _________ 是否有关;选择C 和 _____(填写导体的代号)导体进行对比,是为了探究导体电阻与其长度的关系;为了研究导体电阻与其横截面积的关系,应选择的两导体是 _____(填写导体的代号)。
C、F两导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而材料不同,根据控制变量法可知,这是为了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材料是否有关;要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其长度的关系,需要控制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改变导体的长度,所以应选择C和G两导体;要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横截面积的关系,应选择材料和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的导体,故应选择A和D两导体。
4. 图给出了几种元件,请在图上用笔画线表示导线把电路元件连接起来,要求 L1 与 L2 并联,开关接在干路上,且用滑动变阻器控制两只灯泡的亮度。
1. 在电路中,可变电阻有什么用处呢?
答:(1)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的大小,从而达到改变电路中电流和用电器两端的电压的作用。(2)保护电路。
答:将变阻器串联接入电路中。
2. 示例:要想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某一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应接入什么器材?如何接入电路?
1.有一根电阻丝,若要使该电阻丝的阻值变小,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A.减小电阻丝两端的电压 B.增大通过电阻丝的电流C.减小电阻丝长度 D.减小电阻丝横截面积
导体的电阻是导体自身的一种性质,只与导体的长度、材料、横截面积等因素有关,与通过导体的电流及其两端的电压无关,导体的长度越短,电阻越小,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2. 如图所示,AB和BC是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的两段导体,将它们串联后连入电路中。比较通过它们的电流的大小,有( )A.AB段电阻大,电流小B.BC段电阻大,电流大C.AB段电阻大,电流与BC段相等D.BC段电阻大,电流与AB段相等
对于AB和BC是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长度相同的两段导体,由于AB段的横截面积小,BC段的横截面积大,故AB段的电阻大于BC段的电阻;且此两段电阻串联,根据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的关系可知,这两段导体中的电流是相等的。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3. 如图所示是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情形,当滑片P向右滑动时,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大的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滑动变阻器正确接入电路的接线方法是“一上一下”,且滑片移动时,距离下面的接线柱越近,接入电路的电阻越小,越远越大。当滑片P向右滑动时,第一个图,滑片距离下面的接线柱变远,电阻变大;第二个图,滑片距离下面的接线柱变近,电阻变小;第四个图,滑片距离下面的接线柱变远,电阻变大;第三个图导线接在了下面的接线柱上,相当于一个定值电阻。 所以当滑片P向右滑动时,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大的有2个,B符合题意。
4. (1)如图甲所示旋盘式电阻箱的阻值是__________;(2)实验时,小明想用插入式电阻箱获得12Ω电阻,可以将图中电阻箱上的__________号铜塞同时拔去(填序号)。
1、3、5或2、3、4
(1)电阻箱示数为R=2×1000Ω+ 0×100Ω+ 1×10Ω+ 8×1Ω= 2018Ω(2)由图示知,铜塞插下时,对应的电阻短路。铜塞拨出时,对应电阻串联连接。实验时需要12欧的电阻,按电阻箱上的数据2Ω+4Ω+6Ω=12Ω 3Ω+4Ω+5Ω=12Ω所以拨出相应的铜塞即可,有两种方法:拨出1、3、5或2、3、4号铜塞。
5.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有两根导线尚未连接,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补上。补上后要求:滑动变阻器能改变小灯泡L的亮度,闭合开关S,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经分析可知,滑动变阻器能改变灯泡L的亮度,说明灯L与滑动变阻器串联,滑动变阻器的左下接线柱与电流表0.6接线柱相连、灯泡右接线柱与电流表的负接线柱相连,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变小,电流表的示数变大,如图所示。
6.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的电路和表中的金属丝探究“导体的电阻跟哪些因素有关”。(1)为了探究电阻与长度的关系,应选择编号为______的两根金属丝,先后接入A、B间,通过观察____________来比较金属丝电阻的大小;
(1)为探究电阻与长度的关系,要控制两金属丝的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长度不同,所以应选编号为3、5两根金属丝。该实验通过观察灯泡的亮暗来比较金属丝电阻的大小,这种方法是转换法。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第一节 电阻和变阻器图文课件ppt,共4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随堂演练,课后达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第一节 电阻和变阻器课前预习ppt课件,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演示1,实验电路,实验现象,演示2,实验方案,实验1的结论,实验2的结论,变阻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五章 探究电路第一节 电阻和变阻器课文课件ppt,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电功率的计算公式,PWt,PUI,实验目的,实验原理,电压表,电流表,想一想,实验步骤,实验记录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