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唐诗三百首》知识梳理-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唐诗三百首》知识梳理-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01
    《唐诗三百首》知识梳理-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02
    《唐诗三百首》知识梳理-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03
    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4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唐诗三百首》知识梳理-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展开
    这是一份《唐诗三百首》知识梳理-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共15页。

    《唐诗三百首》知识梳理【作者介绍】《唐诗三百首》的编选者蘅塘退士(1711-1778),原名孙洙,字临西,江苏无锡人,祖籍安徽休宁。他自幼家贫,性敏好学,寒冬腊月读书时,常握一木,谓木能生火可敌寒。乾隆十六年得中进士,历任卢龙、大城知县。为官清廉如水,爱民如子,又勤勉好学,书似欧阳询,诗宗杜工部,著有《蘅塘漫稿》。乾隆二十八年春,开始编选《唐诗三百首》。选诗标准是“因专就唐诗中脍炙人口之作,择其尤要者”。既好又易诵,以体裁为经,以时间为纬。《唐诗三百首》于清乾隆二十九年编辑完成,书的题目有的说脱胎于民谚“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有的说取自“诗三百”,说法各不相同。《唐诗三百首》被世界纪录协会收录为中国流传最广的诗词选集。【作品概述】《唐诗三百首》是一部流传很广的唐诗选集。唐朝(618年-907年)二百八十九年间,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云蒸霞蔚,名家辈出,唐诗数量多达五万余首。《唐诗三百首》共选入唐代诗人77位,计311首诗。书中入选的作品大多是唐代著名诗人的代表作,其中杜甫诗最多,有38首,王维诗29首,李白诗27首,李商隐22首,此外如孟浩然、刘长卿、韦应物、杜牧等也各选十多首。同时对每位诗人又能各取所长,例如李白多收其五、七古与乐府,岑参多收其歌行,李颀多收其七古,王昌龄多收其七绝,李商隐多收其律诗。除此之外,编者也注意到初唐、盛唐、中唐、晚唐不同时期在全书中的比重,注意到有些知名度不高的诗人的一些脍炙人口的作品。这就不但突出了重点,而且照顾到了全面,加上所选作品能注意通俗易懂,便于吟诵,因而选集诞生二百余年来,可谓家喻户晓、历久弥新,被视为诗歌初学者的最佳选择。    【作品分类】一、按诗歌题材分类(一)咏史诗1.借古讽今,抒发昔盛今衰、古今变化的感慨。如刘禹锡《乌衣巷》。2.借古人的遭遇来类比自己的遭遇,抒写怀才不遇之叹,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伤,或对现实不重用人才进行批评。如李商隐《贾生》。3.赞扬古人建功立业的事迹,表达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如杜甫《蜀相》。4.借用历史典故讽喻当朝腐败的政治局面。如韩翃(hónɡ)《寒食》。(二)边塞诗1.表达的情感多以爱国主义为主旋律,或表现战士英勇杀敌,或抒发保家卫国的决心,气魄沉雄,慷慨悲凉。如王昌龄《从军行》。2.揭露战争的残酷性、非正义性,表现对战争的厌恶,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如杜甫《兵车行》。(三)山水田园诗1.表现静谧、美丽的自然环境,诗人往往从山水中体验人生的真谛或借山水来阐释其人生观、世界观。如杜牧《山行》。2.表现了古代士人的隐逸情怀,主要抒发诗人恬适的生活情趣。如张旭《桃花溪》、王维《山居秋暝》《渭川田家》。(四)离别诗1.诗人被迫背井离乡,思乡、思亲情结郁积不解,便发而为诗,以此寄托乡思或羁旅行役之情。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表达诗人的离情别绪、依依难舍之情。如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3.坦承心志的告白。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4.情深意长的勉励。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5.反映漂泊的羁旅行愁。如孟浩然《宿建德江》。二、按诗歌情感分类(一)忧国伤时1.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如杜牧《过华清宫绝句》。2.反映离乱的痛苦。如杜甫《春望》。3.同情人民的疾苦。如陈陶《陇西行》。4.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如杜甫《登楼》。(二)建功报国1.建功立业的渴望。如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2.保家卫国的决心。如王昌龄《从军行》。3.报国无门的悲伤。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4.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如杜甫《登高》。5.揭露统治者的穷兵黩武。如杜甫《兵车行》。6.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如秦韬玉《贫女》。(三)思乡怀人1.羁旅愁思。如孟浩然《宿建德江》。2.思亲念友。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李白《静夜思》。3.边关思乡。如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4.闺中怀人。如王昌龄《闺怨》、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四)生活杂感1.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如王维《山居秋暝》、孟浩然《过故人庄》。2.昔盛今衰的感慨。如刘禹锡《乌衣巷》。3.借古讽今的情怀。如韩翃(hónɡ)《寒食》。4.仕途失意的苦闷。如白居易《琵琶行》。5.告慰平生的喜悦。如杜甫《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6.托物言志。如骆宾王《咏蝉》。7.即景抒怀。如韦应物《滁州西涧》。(五)送别之情1.依依不舍的留念。如王维《渭城曲》。2.情深意长的勉励。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3.坦承心志的告白。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文学常识】五言古诗简称五古,是唐代诗坛较为流行的体裁。唐人五古笔力豪纵,气象万千,直接用于叙事、抒情、议论、写景,使其功能得到了空前的发挥,五古代表诗人有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韦应物等。七言古诗简称七古,起源于战国时期,甚至更早。现在公认最早的、最完整的七古是曹丕的《燕歌行》。南北朝时期,鲍照致力于七古创作,将之衍变成一种充满活力的诗体。唐代七古显示出大唐宏放的气象,手法多样,深沉开阔,代表诗人有李白、杜甫、韩愈等。    乐府诗,又名汉乐府。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配置乐曲、训练乐工和采集民歌的专门官署,汉乐府指由汉时乐府机关所采制的诗歌。这些诗,原本在汉族民间流传,经由乐府保存下来,汉人叫作“歌诗”,魏晋时始称“乐府”或“汉乐府”。后世文人仿此形式所作的诗,亦称“乐府诗”。唐代诗人作乐府诗,有沿用乐府旧题以写时事,抒发自己情感的,如《塞上曲》《关山月》等;也有即事名篇,无复依傍,自制新题以反映现实生活的,如杜甫的《兵车行》《哀江头》等。五言绝句、七言绝句简称五绝和七绝,都是古典诗体中绝句的一种。五绝起源于汉,七绝起源于六朝,两者都在齐梁时期成型,初唐阶段成熟。唐代绝句气象高远,率真自然,达到了吟诵自由化的最高峰,名家有李白、王维、王昌龄、韦应物、杜牧、刘禹锡等人。五言律诗简称五律,是律诗的一种。五律源于五言古体,风格峻整,音律雄浑,含蓄深厚,成为唐人应制、应试以及日常生活中普遍采用的诗歌体裁。唐代五律名家数不胜数,以李白、王昌龄、王维、孟浩然、杜甫、刘长卿成就为大。七言律诗简称七律,是近体诗的一种,格律要求与五律相同。七律源于七言古体,在初唐时期渐成规模,至杜甫臻至炉火纯青。在唐代,七律圣手有王维、杜甫、李商隐、杜牧、罗隐等,风华绝代,辉映古今。【代表诗人】1、诗仙李白,字太白,晚年自号青莲居士。天才横溢,被誉为谪仙人。其诗想象丰富,构思奇特,气势雄浑瑰丽,风格豪迈潇洒,是盛唐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    2、诗圣杜甫,字子美,为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因诗中常自称少陵野老,又做过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少陵、杜工部,其诗善于选择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题材,反映出当时政治的腐败,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民的愿望,他的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开元盛世转向分裂衰微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诗风沉郁顿挫,语言精炼传神,对后世诗人影响极大。3、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号士。贞元十五年进士。元和时曾任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因得权贵,贬为江州司马,晚年好佛,又自号乐居士。他一生作诗很多,以讽喻诗为最有名,语言通俗易懂,被称为“老妪能解”。叙事诗《琵琶行》、《长恨歌》等也极有名。4、王维,字摩诘,原籍祁(今山西祁县),其父迁居于蒲州(今山西永济西),遂为河东人。开元进士。任过大乐丞、右拾遗等官,安禄山叛乱时,曾被迫出任伪职。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东坡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尤以山水田园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5、孟浩然,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除了四十岁时到长安应过一次科考外,一直在家乡鹿门隐居读书、写诗自娱。诗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是盛唐主要的山水田园诗人,与王维齐名,合称“王孟”。6、王昌龄,字少伯,今陕西西安人,一说为南京人或山西太原人。开元十五年进士,一生只做过中下级官吏,安史之乱时,于还江宁途中被亳州刺史闾丘晓杀害。诗以写宫怨、边塞、送别为佳,尤长于七绝,有“七绝圣手”之称,时人推为“诗家天子”。7、柳宗元,字子厚,河东解(今山西运城县解州镇)人,世称柳河东。德宗贞元年九年进士,又举博学鸿词科。官礼部员外郎,因参与变革的王叔文集团,被贬为永州司马,后迁柳州刺史,人称柳柳州。诗文在当时都很有名,和韩愈共同领导了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8、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太和二年进士,曾为江西观察使和宣歙观察使沈传师及剑南节度使牛僧孺的幕僚。历任监察御史,黄、池、睦诸州刺史,后入为司勋员外郎,终中书舍人。诗豪爽清丽,自成风格,人称“小杜”。又与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9、李贺人称“诗鬼”;孟郊、贾岛,人称“郊寒岛瘦”;刘禹锡人称“诗豪”。【诗歌流派】1.山水田园诗派,是盛唐开元、天宝年间形成的一个诗歌流派。代表诗人有王维、孟浩然。以标举隐逸.寄情山水,歌咏田园生活为主要特征。代表性诗句分别有: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2.边塞诗派,是盛唐开元,天宝年间形成的一个诗歌流派。代表作家有高适,岑参,王之涣,王昌龄。代表诗句有:高适:千里黄云白日熏,北风吹雁雪纷纷。岑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篇古城万仞山。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3.韩孟诗派,以韩愈,孟郊为代表的一代诗人。诗歌创作上追求险怪,刻意推敲,主张以文为诗。4.元白诗派.是以中唐诗人元稹,白居易为代表的一代诗人。他们的主张正如白乐天所说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艺术特色】中国是诗的国度,唐朝是诗歌创作的巅峰时期,诸体完备,名家辈出,流派众多。在唐诗的普及和流播过程中,历史唐诗选本难以胜数,其中流传最广、在中国民间影响最大的是《唐诗三百首》。人们都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唐诗三百首》影响之大。l.唐诗数量适中,均为脍炙人口的名篇。早在唐代,流传的唐诗选本就已有不少品种,宋元明清各代也出现了各种不同类型和版本的唐诗选本。清代蘅塘退士依照以简去繁的原则,从中选取了脍炙人口的唐诗名篇300余首,辑录而成《唐诗三百首》,因篇幅适中、老少皆宜、雅俗共赏的优点,成为流传最广的唐诗普及读本。2.突出重点,选取重点诗人的代表诗作。《唐诗三百首》所选诗作突出盛唐和晚唐两个时期。盛唐时期突出了王维、孟浩然、李白、杜甫和韦应物,晚唐时期则突出杜牧和李商隐。在这些具有代表性的诗人当中,编者又抓住他们所擅长的诗歌体裁,选取他们成就最高的代表作,从而使全书的作品成为最优的选择。3.诗作题材多样,力求反映唐诗的整体风貌。无论山水田园、咏史怀古、登山临水,还是赠别怀远、边塞出征、思妇宫怨,等等,只要是经典诗歌便予以录入,全面反映社会各个阶层的社会生活,囊括了唐代最著名的诗人和各流派优秀的诗篇。4.有独特的编排体例。《唐诗三百首》按诗体分为五言古诗、七言古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六大类,并单列乐府诗于每类之后,囊括了唐代诗歌的全部体裁。这种先古体后律体、绝句的诗体安排,体现了唐代诗歌发展的历程。【阅读方法】①知人论世识背景②字字研读解诗意③圈点勾画做批注④熟读精思能背诵⑤诗作分类画导图    【阅读专题设计】专题一:古体诗与近体诗之辨这个专题意在让我们通过比较阅读,探究不同体裁的唐诗各有什么特点,比如一共有几句?是否押韵?对仗是否工整?专题二:唐诗里的意象探究此专题的探究意在让我们给唐诗中经常使用的意象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并辨析诗人在意象选取时各有什么倾向,不同的意象在不同的诗歌中内涵有何异同等。专题三:唐诗里的“推敲”之妙诗歌的语言都十分精美,诗人在遣词造句方面下足了功夫,我们可以尝试去探究自己喜欢的诗歌中值得“推敲”和琢磨的字和词,将它们与同义字、同义词作比较,辨别诗人作诗时选用该字词的用意,分析这些别有深意字词的艺术效果。专题四:从《唐诗三百首》中读时代变迁唐诗在不同的发展时期,表达的内容有很大的区别,代表诗人也各不相同,可以按照初唐、盛唐、晚唐的时间轨道来整理、背诵古诗,也可以据此画思维导图。          专题五:《唐诗三百首》对后世的影响《唐诗三百首》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巅峰之作,对后世的影响深远且广泛。可以从文化传承方面、文化创作方面、美学方面等进行探究。专题六:制作一本袖珍版唐诗选集我们可以自己从唐诗三百首中选出五首、十首、十五首……数量不限,确定一个个合适的主题,拟定一本诗歌集子的书名、目录、小序、内容,完成一本袖珍版唐诗选集。    【 考点练习】1.阅读古诗,按要求作答。桃花溪①(七言绝句)[唐]张旭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②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注释】①据孙洙《唐诗三百首》介绍,本诗为盛唐时期张旭受陶渊明《桃花源记》启发而作。②矶:水边突出的岩石。(1)“石矶西畔问渔船”中的“问”字表达出诗人怎样的心情?(建议答题字数:15字左右)【答案】对桃花源无限向往的急切心情。(2)本诗与《桃花源记》二者主旨是否相同?请简要说明。(建议答题字数:60字左右)【答案】示例一:相同,都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示例二:不同,《桃花源记》表达了历经战乱的人们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而本诗诗人身处盛唐,他借《桃花源记》的意境表达了自己更高的生活与审美追求。2.阅读古诗,按要求作答。古从军行①(乐府诗)[唐]李颀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行人刁斗②风沙暗,公主琵琶③幽怨多。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④入汉家。【注释】①“从军行”是乐府古题。此诗写当代之事,由于诗人怕触犯忌讳,所以题目加上一个“古”字。②刁斗:古代军中铜制炊具,白天用以煮饭,晚上敲击代替更柝。③公主琵琶:指汉朝公主远嫁乌孙国时所弹的琵琶曲调。④蒲桃:即葡萄。汉武帝时,为了求天马(即今阿拉伯马),开通西域,便乱启战端。当时随天马入中国的还有“蒲桃”和“苜蓿”的种子。(1)五—八句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建议答题字数:50字左右)【答案】作者通过“野云”“雨雪”“大漠”“胡雁”“胡儿眼泪”等意象,从多方面刻画了边陲凄冷酷寒的环境,写尽了从军生活的艰苦,为下文抒情做了铺垫。 (2)“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建议答题字数:60字左右)【答案】示例一:这两句诗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年年”牺牲无数人的性命,换得的只有区区的蒲桃而已,如此对比,讥讽统治者穷兵黩武、草菅人命、好大喜功的行径。    示例二:诗人借用汉武帝为求区区蒲桃启战端的典故,借古讽今,讽刺了唐朝统治者好大喜功、穷兵黩武、视人民生命如草芥的行径。3.阅读古诗,按要求作答。在狱咏蝉①(五言律诗)[唐]骆宾王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注释】①本诗作于唐高宗仪凤三年(678)。骆宾王因上疏论事触犯武则天,被诬而下狱。(1)下列与本诗描述的季节相同的一项是(C)A.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B.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C.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D.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解析】《在狱咏蝉》描述的季节是秋季。A项描述的季节是春季;B项描述的季节是夏季;C项描述的季节是秋季;D项描述的季节是冬季。     (2)诗中写到了“露”,这对写蝉有怎样的作用?请简要说明。(建议答题字数:30字左右)【答案】《在狱咏蝉》中的“露重”,写出了秋蝉艰难的生活环境,使它不能展翅高飞。 (3)结合所运用的艺术手法,分析诗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建议答题字数:80字左右)【答案】诗人狱中思乡思亲,感慨年华逝去却只能深困牢狱的无奈,(“白头吟”此处一语双关,既指鲍照等人所作乐府诗,也感慨自己壮年已生白发),感慨仕途不顺,屡受压制,举步维艰,抒发品行高洁却遭受迫害打击,且无人相信,希望有人为自己辩白申冤的哀怨悲伤之情。4.阅读古诗,按要求作答。咏怀古迹(其五)(七言律诗)[唐]杜甫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①。三分割据纡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伯仲之间见伊吕③,指挥若定失萧曹④。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注释】①肃清高:清高品格令人肃然起敬。②纡:苦心谋划。③伊吕:辅佐商汤的伊尹和辅佐周文王、武王的吕尚(姜子牙)。④萧曹:刘邦的得力谋臣萧何、曹参。    (1)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B)A.首句时空共说,笔力雄放,凸显诸葛亮名满寰宇、万世不朽的形象。B.全诗除“遗像”句是咏古迹外,其他诗句皆以抒情为主,情感跌宕起伏。C.颈联用典,通过与伊吕、萧曹等功臣的比较,来盛赞诸葛亮的才能。D.尾联抱恨汉朝终因气数已尽而灭亡,长叹武侯军务繁忙,壮志未酬。【解析】B项应是“其他诗句均是议论,不仅议论高妙,而且写得极有情韵”。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建议答题字数:30字左右)【答案】①赞扬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与丰功伟绩;②对诸葛亮功业未遂深切叹惋;③寄托了自己仕途失意、颠沛流离的悲伤之感;④抒发了诗人烈士暮年、壮志难酬的忧愤之情。(答出其中两点即可)5.杜牧的《清明》是一首经典的七言绝句。其实,用我们现代汉语的语法知识来衡量,还可以把它缩成一首五言绝句。请你在保持原意不变的情况下,把这首七言绝句诗改成一首五言绝句诗,并说说改动的理由。清 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答案】示例:清明雨纷纷,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童指杏花村。理由:表述更简洁,避免了用词重复的现象。6.李白的《静夜思》在中国家喻户晓,但我们现在读的版本是经宋、元或者明代改动过的。比较原诗句和现在的诗句,不难看出原诗句要比现在的好,你能简单地说出一点道理吗?(建议答题字数:80字左右)原诗句:牀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注:“牀”同“床”)现诗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答案】示例:原诗句更真实,更接近于生活,易于理解。比如现在的“床”指的是一种座具,易让人误解为睡觉的床,而“牀”虽然难识,但是不会误解其意;“看月光”与座具相照应,而“山月”能更真实地表现作者所处的地点。【中考链接】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1—2题。     《行路难》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两句描写了怎样的场面?作用是什么?      2.本诗题为《行路难》,但纵观全诗,作者的人生态度是怎样的?举例说明。    答案:1.描绘了隆重而丰盛的宴会场面;反衬作者悲愤、失望的情绪。 2.积极、乐观,对前途充满信心;如结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对前途仍然充满信心。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3—4题。                 《次北固山下》                            王 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4、“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表现了怎样的自然理趣?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答案:3、思乡     4、时序交替(时间变化、季节交替、新旧更迭)示例一:通过描写景物,在残夜未退红日已出、旧年未尽新春已到的画面中表现了自然理趣。示例二: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入”赋予“日”“春”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自然理趣。【读后感3篇】《唐诗三百首》读后感1英国的培根曾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宋代的苏轼也曾云:“腹有诗书气自华。”两位在文学领域具有重大成就的人都认为,读诗,可以提升人的智慧与情操。放眼我国五千年的历史,唐朝的诗歌发展最为昌盛,为后人留下了无数经典之作。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有这么一些文字发出它那万丈光芒,它就是古诗。它是中国文明的见证。它,虽然只有短短的几行字,却凝聚着几代中国人民的精神力量。那简洁而又生动的语言,似乎在向我们诉说着中国曾经的历史文化。就这么屈指可数的几个字,却如海上的照明灯,风雪中的煤炭,时时帮助着我们,温暖着我们,这一切,都离不开古诗告诉我们的哲理。古诗,不论是在学习,还是工作上遇到困难,他都像老师那样教导着我们,关心着我们,给予我们希望。每一首诗,都出自不同诗人之手,这些诗人已文明于世,而这些古诗却不得而知。它们是那样的孤独,被众人所遗弃,不被众人所知。它们也有自己的光彩,也有自己的灿烂。它们一直在等待着,等待我们的发现。而《唐诗三百首》作为我国古诗经典代表著作,它是现今流传最广的一部唐诗选集。唐朝二百八十九年间,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云蒸霞蔚,名家辈出,唐诗数量多达五万余首。《唐诗三百首》中收录的作者,不仅有我们耳熟能详的“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王维、孟浩然、高适、岑参、白居易、韩愈、柳宗元、刘禹锡等人,还有一些不知名的,他们虽然名声不显,但他们的作品亦有其可借鉴之处,值得一阅!因为这写诗作都是经过了时间考验而未被淘汰的,我一向认为,时间是最好的评判家!    《唐诗三百首》中有像杜甫的《望岳》,王维的《渭川田家》綦毋潜的《春泛若耶溪》,李白的《蜀道难》这一类歌颂祖国大好河山的诗句,让人仿若置身其中,仰躺于山水之间;也有像王维的《送别》,李白的《金陵酒肆留别》,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样的送别诗,让人感佩于其中蕴含的深刻情感!从李白的一句“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我体味到深切的悲意凄凉,然后是释然的洒脱;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一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让我深深动容,我仿佛看到一个背影,在逆着光的地方叹息,便也体味到了远离故乡的寒冷;李白清平调三首之一中写的“云想衣裳花想容”又让我浑身一松,仿佛一个人仰望天空,呼吸都变的芬芳。然而,现代社会迅速发展,许多中华文化被取代甚至被遗弃,对外来事物的狂热追求使越来越多的现代人忘记了中国的古文化,忘记了唐诗,他们宁愿生活在虚拟的世界,追逐一些索然无味的事物。曾有一则新闻报导:近六成的人认为中国人崇洋媚外。面对这个结果,我不禁震惊,难道中国文化的内涵不及外国文化吗?并非如此,相反,中国文化博大精深,那些人之所以崇尚外国文化是因为他们没有了解中国文化的精粹。试问,如果每个中国人能够多读一首唐诗,多一份对诗歌的热爱,又如何会出现如今的局面。如今的唐诗不再只是诗,它更是一种精神,一种向往,是中华文化的缩影。细读唐诗,它能给予你智慧;品读唐诗则可以使其勉励你,鞭策你,使你前行。在纷繁的今日,不妨觅一个清静之所,心如止水地捧一本唐诗,来领略其中的感悟。     2.读《唐诗三百首》吴克欣站在世纪的长河上,你看那牧童的手指,始终不渝地遥指着一个永恒的诗歌盛世——那是歌舞升平的唐朝,是霓裳羽衣的唐朝。唐朝的诗书,精魂万卷,卷卷永恒;唐朝的诗句,字字珠玑,笔笔生花。无论是沙场壮士征夫一去不还的悲壮,还是深闺佳人思妇春花秋月的感慨,唐诗之美,或痛彻心扉,或曾经沧海,或振奋人心,或凄凉沧桑,都是精彩绝伦,久而弥笃。翻开《唐诗三百首》,读一首唐诗,便如拔出了一支锈迹斑驳的古剑,精光黯黯中,死生契阔,气吞山河,金戈铁马梦一场,仰天长啸归去来……都在滚滚大浪中灰飞烟灭。多么豪放的唐诗呵!读一首唐诗,宛如打开一个古老的胭脂盒,氤氲香气中,升腾起一个个薄命佳人哀婉的叹息,思君君不知,一帘幽怨寒,美人卷帘,泪眼观花,多少个寂寞的春夜襟染红粉泪!多么凄美的唐诗呵!寒山寺的钟声余音袅袅,舒展双翼穿越时空,飞越红尘,似雁鸣如笛音,声声荡回肠。世事更迭,岁月无常,更换了多少个朝代的天子!唐宗宋祖,折戟沉沙;三千粉黛,空余嗟叹。富贵名禄过眼云烟,君王霸业恒河沙数。唯有姑苏城外寒山寺的钟声,依然重复着永不改变的晨昏。唐朝的江枫渔火,就这样永久地徘徊在隔世的诗句里,敲打世人浅愁的无眠。唐朝的月明。不知谁在春江花月夜里,第一个望见了月亮,从此月的千里婵娟,夜夜照亮无寐人的寂寥。月是游子的故乡,床前的明月光永远是思乡的霜露;月是思妇的牵挂,在捣衣声声中,夜夜减清辉。月是孤独人的酒友,徘徊着与举杯者对影成三人。唐朝的酒烈。引得诗人纷纷举杯消愁,千金换酒,但求一醉。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人之一生,能向花间醉几回?临风把酒酹江,醉里挑灯看剑。醉卧中人间荣辱皆忘,世态炎凉尽空。今朝的酒正浓,且来烈酒一壶,放浪我豪情万丈。唐朝的离别苦。灞桥的水涓涓地流,流不断桥边柳的影子。折盡柳条留不住的,是伊人的脚步;挽断罗衣留不住的,还有岁月的裙袂。一曲离歌,两行泪水,君向潇湘我向秦。都说西出阳关无故人,何地再逢君呵?三百篇诗句在千年的落花风里尘埃落定。沏一杯菊花茶,捧一卷《唐诗三百首》,听一听巴山夜雨的倾诉、子夜琵琶的宫商角羽,窗外有风透过湘帘,蓦然间忘了今夕何夕。(节选自《唐诗里的中国》)《唐诗三百首》读后感3    耳畔传来余音绕梁的稚子的朗朗读书声,伴随着远处乐鸟宛转悠扬的啼鸣,飘着周围自然禅韵优雅的幽香,眼前是一片不见边际的竹林。清风缓缓拂起,竹叶落地,任由风的清扫,在飘荡着的泥土香味用拂起,又落下。竹叶沙沙,钟声从远处飘荡着回响着,如一把木锁,锁住了城市中喧哗的声音,锁住了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人群,锁住了对于世态名利的渴望,锁住了对于繁华追求的向往,却打开了脱俗自然的对于宁静平凡的本质。一世戎马,扬鞭回首,挥手飘发,萧萧班马,嘶鸣长啼,啼声远去,不见其影,空余行处。没有一滴泪水,没有一次停留,没有一句告别,转头便是一场离别,没有泪水的离别,没有停留的离别,没有告别的离别,没有期限的离别。家书已达,欣喜若狂,却非家书,乃为亡书,挥泪失声,若是失魂,耳响离歌,终日不觉。月,缓缓升起,挂在空中,似乎是特地为我而准备的,似乎是特地给我供以欣赏的。月上,满是墨色,不见得一颗繁星,这又似乎是谁心中的颜色,倒映在天上,照影了我。月下,寂寞空城,巷空道清,男怒女哭,犬吠孩啼。独自一人,倚坐窗边,思故念乡,怀亲想友,感极而悲,倏尔涕下,沾湿布衾,泪透薄墙。这,便是诗韵,脱离世俗,离开喧噪,回归宁静,渴望平凡。唐诗中有喜,有乐,但也有悲,有悔。唐诗中的种种,高雅,而又时尚,同时又真真切切地表达了当时人们对于世态的态度。读诗,不仅是为了学习,而是为了感受其中的风韵,独特,与美好。诗之所以美,之所以雅,便是因为其中的风韵,独特,与美好。感受诗中字与字之间的巧妙,词与词之间的婉转,句与句之间的自然,才能感受到现代语言无法表达出的独特神奇的情调,它如清雨直叩你的心房,它如柔雨温暖你的心灵,它也如烟雨滋润着你。读诗,读诗韵,读如“烟院松飘萧,风廊竹交戛”一般的悠扬,读“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一般的豪气,读“抬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一般的忧愁,感受着来自真中的宁静,真中的喜怒哀乐。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