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北师版七上数学-总复习-期末复习课(四)【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度北师版七上数学-总复习-期末复习课(四)【课件】,共5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典例讲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 七年级上册 BS版
(第四章 基本平面图形)
1. 线段有 端点,射线有 端点,直线
端点.
2. 直线的性质.(1)经过两个点有且只有 条直线(简述为:两点确定一
条直线);(2)过一点的直线有 条;(3)直线是向两个方向无限延伸的,无端点,不可度量,不能
比较大小;(4)直线上有 多个点;(5)两条不同的直线最多有一个公共点.
3. (1)若一条直线上有 n 个点,则在这条直线上一共
有 条线段,一共有 条射线;(2)平面内的 n 条直线两两相交,最多有 个
交点.
4. 线段的性质.(1)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 最短;(2)两点之间线段的 ,叫作这两点之间的距离;(3)线段的大小关系和它们的长度的大小关系是一致的.
5. 线段的中点.若点 M 把线段 AB 分成 的线段 AM 与 BM ,则点 M 叫作
线段 AB 的中点.6. 角平分线.从一个角的顶点引出一条射线,把这个角分成两个 的
角,这条射线叫作这个角的平分线.
7. 平角和周角.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当终边和始边成一条直线时,所
形成的角叫作 .终边继续旋转,当它又和始边重合时,
所形成的角叫作 .8. 角度的换算.1°= ',1'= ″.9. 方向角.以观测者的位置为中心,将 方向作为起始方向
旋转到目标的方向线所成的角(一般指锐角).
10. 从一个 n 边形的某个顶点出发,可以作 条对
角线,这些对角线可以把 n 边形分成 个三角形. n
边形共有 条对角线.
(1)六边形有 条对角线.
【思路导航】根据从 n 边形的一个顶点可以作对角线的条数为
( n -3),即可得解.
【点拨】多边形的对角线的公式中﹐要注意是从一个顶点出发
还是任意一个顶点出发.
(2)半径为3cm,圆心角为120°的扇形面积为 cm2.
(结果保留π)【思路导航】根据扇形的面积公式进行计算即可.
1. 已知过 m 边形的一个顶点有7条对角线, n 边形没有对角线,
k 边形共有 k 条对角线,则代数式( m - k ) n 的值为 .2. 已知一个扇形的圆心角为60°,面积为6π,则这个扇形的半
径为 .
类型二 角的度量与方向角
(1)如图,某海域有三个小岛 A , B , O ,在小岛 O 处观
测到小岛 A 在它北偏东62°的方向上,观测到小岛 B 在它南偏东
38°12'的方向上,则∠ AOB 的度数是 .
【思路导航】根据方向角的概念及角度的运算法则即可求解.
【解析】因为 OA 是表示北偏东62°方向的一条射线, OB 是表
示南偏东38°12'方向的一条射线,所以∠ AOB =180°-62°
-38°12'=79°48'.故答案为79°48'.
【点拨】在进行角度的加减运算时,注意度、分、秒的换算.
(2)在2时15分时,钟面上时针与分针所成的锐角的度数
是 .【思路导航】分针每分钟转动6°,时针每分钟转动0.5°,根
据具体时间计算即可.
【解析】在2时15分时,分针指向数字3,而时针从数字2开始转
动的角度为15×0.5°=7.5°,所以此时时针与分针所成的锐
角的度数为30°-7.5°=22.5°.故答案为22.5°.
【点拨】时针每分钟转过的角度为0.5°,分针每分钟转过
的角度为6°,在解题时注意时针与分针的动态变化过程及
最终位置.
1. 已知∠α=21',∠β=0.35°,则∠α与∠β的大小关系是
( A )
2. 从8:10到8:30,时钟的分针转过的角度为 °.3. 如图,已知点 A 在点 O 的正南方向上,点 B 在点 O 的北偏东
60°方向上.若点 C 与点 A , B 在同一平面内,且∠ BOC =
110°,求∠ AOC 的度数.
解:根据题意可知,∠ AOB =180°-60°=120°,
①当∠ BOC (如答图,∠ BOC1)在∠ AOB 的内部时,因为∠ BOC =110°,所以∠ AOC =∠ AOB -∠ BOC =120°-110°=10°;
②当∠ BOC (如答图,∠ BOC2)在∠ AOB 的外部时,因为∠ BOD =60°,所以∠ COD =∠ BOC -∠ BOD =110°-60°=50°.所以∠ AOC =180°-50°=130°.综上所述,∠ AOC 的度数为10°或130°.
类型三 与线段长度有关的计算问题
已知点 A , B , C 在同一条直线上,且 AB =6, BC =10,
点 D , E 分别是 AB , BC 的中点,则 DE 的长为 .
【思路导航】根据题意求得 BD , BE 的长,再利用点 C 与线段
AB 的关系分情况讨论即可.
【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线段中点的性质,灵活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
1. 如图,已知 B , C 两点把线段 MN 分成三部分,其比为
MB ∶ BC ∶ CN =2∶3∶4,点 P 是 MN 的中点,且 PC =2,
求 MN 的长.
解:设 MB =2 x ,则 BC =3 x , CN =4 x .所以 MN = MB + BC + CN =9 x .因为点 P 是 MN 的中点,所以 MP =4.5 x .所以 PC = MC - MP =5 x -4.5 x =0.5 x =2.
解得 x =4.所以 MN =9 x =36.
2. 如图,已知点 P 是线段 AB 上一点, AB =12cm, C , D 两点
分别从点 P , B 同时向点 A 运动,点 C 的运动速度为2cm/s,点 D
的运动速度为3cm/s.设运动的时间为 t s.
(1)若 AP =8cm.①运动1s后,求 CD 的长;②当点 D 在线段 PB 上运动时,试说明: AC =2 CD ;
解:(1)①由题意可知, CP =2×1=2(cm), DB =3×1=
3(cm).因为 AP =8cm, AB =12cm,所以 PB = AB - AP =4cm.所以 CD = CP + PB - DB =2+4-3=3(cm).②因为 AP =8cm, AB =12cm,所以 PB =4cm, AC =(8-2 t )cm.所以 DP =(4-3 t )cm.所以 CD = CP + DP =2 t +(4-3 t )=(4- t )cm.所以 AC =2 CD .
(2)若 t =2, CD =1cm,求 AP 的长.
解:(2)当 t =2时, CP =2×2=4(cm), DB =3×2=6
(cm).当点 D 在点 C 的右边时,如图1所示.
因为 CD =1cm,所以 CB = CD + DB =1+6=7(cm).所以 AC = AB - CB =12-7=5(cm).所以 AP = AC + CP =5+4=9(cm);
当点 D 在点 C 的左边时,如图2所示.因为 AD = AB - DB =12-6=6(cm),所以 AP = AD + CD + CP =6+1+4=11(cm).综上所述, AP =9cm或11cm.
类型四 与角有关的计算问题
在同一平面内,已知∠ AOB =30°,射线 OC 在∠ AOB 的
外部,射线 OD 平分∠ AOC ,且∠ BOD =40°,则∠ AOC 度数
为 .
【思路导航】分射线 OB 在∠ AOC 内部与外部两种情况,利用
角平分线的性质分别求解即可.
【解析】有两种情况:①如图1,若 OB 在∠ AOC 内部,则∠ AOD =∠ AOB +∠ BOD =30°+40°=70°.因为 OD 平分∠ AOC ,所以∠ AOC =2∠ AOD =2×70°=140°;
②如图2,若 OB 在∠ AOC 外部,则∠ AOD =∠ BOD -∠ AOB =40°-30°=10°.因为 OD 平分∠ AOC ,所以∠ AOC =2∠ AOD =2×10°=20°.综上所述,∠ AOC 的度数为140°或
20°.故答案为140°或20°.
【点拨】解答本题需利用题目条件找出角与角的关系.注意分类
讨论思想的应用.
1. 如图,将长方形纸片 ABCD 的∠ C 沿着 GF 折叠(点 F 在 BC
上,且不与点 B , C 重合),使点 C 落在长方形 ABCD 内部点 E
处.已知∠ BFE =3∠ BFH ,且∠ BFH =20°,则∠ GFH 的度
数是( D )
2. 在同一平面内,已知∠ AOB =60°,∠ COB =20°,则∠
AOC 的度数是 .
【解析】当射线 OC 在∠ AOB 的内部时,∠ AOC =∠ AOB -∠ COB =60°-20°=40°;当射线 OC 在∠ AOB 的外部时,∠ AOC =∠ AOB +∠ COB =60°+20°=80°.所以∠ AOC 的度数为40°或80°.故答案为40°或80°.
3. (1)如图1,已知∠ AOC ∶∠ COD ∶∠ BOD =4∶2∶1.若
∠ AOB =140°,求∠ BOC 的度数.
解:(1)由∠ AOC ∶∠ COD ∶∠ BOD =4∶2∶1,设∠ BOD = x °,则∠ AOC =4 x °,∠ COD =2 x °.因为∠ AOB =140°,所以 x +2 x +4 x =140.解得 x =20.所以∠ BOD =20°,∠ COD =40°,∠ AOC =80°.所以∠ BOC =20°+40°=60°.
(2)如图2,已知∠ AOC ∶∠ COD ∶∠ BOD =4∶2∶1, OP
平分∠ AOB . 若∠ AOB =β,求∠ COP 的度数(用含β的代数式
表示).
(3)如图3,已知∠ AOC =80°,∠ BOD =20°, OE 平分∠ AOD , OF 平分∠ BOC ,求∠ EOF 的度数.
类型五 有关角的动态问题
如图,两条直线 AB , CD 相交于点 O ,且∠ AOC =∠ AOD ,射线 OM (与射线 OB 重合)绕点 O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速度为每秒15°,射线 ON (与射线 OD 重合)绕点 O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速度为每秒10°.两射线 OM , ON 同时运动,运动时间为 t 秒(本题出现的角均指不大于平角的角).
(1)图中一定有 个直角;当 t =2,∠ MON 的度数
为 ;当 t =4,∠ MON 的度数为 .
【思路导航】(1)根据∠ AOC =∠ AOD 即可得出直角的个数;当 t =2时,或 t =4时,根据射线 OM , ON 的位置,可得∠ MON 的度数;
(1)【解析】因为两条直线 AB , CD 相交于点 O ,∠ AOC =
∠ AOD ,所以∠ AOC =∠ AOD =90°.所以∠ BOC =∠ BOD =90°.所以图中一定有4个直角.当 t =2时,∠ BOM =2×15°=30°,∠ NON =2×10°=20°,所以∠ MON =30°+90°+20°=140°,当 t =4时,∠ BOM =4×15°=60°,∠ DON =4×10°=40°,所以∠ MON =60°+90°+40°=190°.因为题中角均指不大于平角的角,所以∠ MON =360°-190°=170°.故答案为4,140°,170°.
(2)当0< t <12时,若∠ AOM =3∠ AON -60°,试求出
t 的值.
【思路导航】(2)根据∠ AOM =3∠ AON -60°,列出方程
进行求解,即可得到 t 的值;
(2)解:当 ON 与 OA 重合时, t =90÷10=9(s).
当 OM 与 OA 重合时, t =180°÷15=12(s).
如图1,当0< t ≤9时,∠ AON =90°-10 t °,∠ AOM =180°
-15 t °.
由∠ AOM =3∠ AON -60°,可得180°-15 t °=3(90°-10 t °)-60°,所以 t =2;
如图2,当9< t <12时,∠ AON =10 t °-90°,∠ AOM =180°-15 t °.
(3)解:当∠ MON =180°时,
∠ BOM +∠ BOD +∠ DON =180°,
所以15 t °+90°+10 t °=180°.
∠ COM =90°-15 t °,∠ BON =90°+10 t °,∠ MON =∠ BOM +∠ BOD +∠ DON =15 t °+90°+10 t °=25 t °+90°,
【点拨】本题考查角计算的综合应用,将相关的角用含 t 的代数
式表示出来,并根据题意列出方程进行求解,以及进行分类讨
论是解题的关键.
如图1,点 O 是弹力墙 MN 上一点,魔法棒从 OM 的位置开始绕
点 O 向 ON 的位置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当转到 ON 位置时,则从
ON 位置弹回,继续向 OM 位置旋转;当转到 OM 位置时,再从
OM 的位置弹回,继续转向 ON 位置……按照这种方式将魔法棒
进行如下步骤的旋转:第1步,从 OA0( OA0在 OM 上)开始旋
转α至 OA1;第2步,从 OA1开始继续旋转2α至 OA2;第3步,从
OA2开始继续旋转3α至 OA3……
例如:当α=30°时, OA1, OA2, OA3, OA4的位置如图2所
示,其中 OA3恰好落在 ON 上,∠ A3 OA4=120°;当α=20°
时, OA1, OA2, OA3, OA4, OA5的位置如图3所示,其中第4
步旋转到 ON 后弹回,即∠ A3 ON +∠ NOA4=80°,而 OA5恰好
与 OA2重合.
(1)若α=45°,在图4中借助量角器画出 OA2, OA3,其中∠ A3 OA2的度数是 .
(1)【解析】如图1所示.
由题意,得∠ A2 ON +∠ NOA3=3×45°=135°.因为∠ NOA2=180°-∠ A0 OA1-∠ A1 OA2=180°-45°-2×45°=45°,所以∠ A3 OA2=135°-2∠ NOA2=135°-2×45°=45°.故答案为45°.
(2)若α<40°,且 OA3所在的射线平分∠ A2 ON ,求出α的值.
(2)【解析】如图2所示.
由图可知,∠ A0 OA2=∠ A0 OA1+∠ A1 OA2=α+2α=3α.所以∠ A2 ON =180°-∠ A0 OA2=180°-3α.由题意,得∠ A3 ON =α+2α+3α-180°=6α-180°.因为 OA3平分∠ A2 ON ,所以180°-3α=2(6α-180°).所以α=36°.
(3)若α<35°,是否存在对应的α值使∠ A2 OA4=30°?若存
在,直接写出对应的α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度北师版七上数学-总复习-期末复习课(四)【课外培优课件】,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A级基础训练,B级能力训练,C级拓展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度北师版七上数学-总复习-期末复习课(五)【课件】,共4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典例讲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度北师版七上数学-总复习-期末复习课(一)【课件】,共5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典例讲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