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中考生物教材复习课件第3讲显微镜观察细胞的结构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中考生物教材复习课件第3讲显微镜观察细胞的结构,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识盘点素养形成,高效课堂素养巩固,思维导图,反光镜,遮光器,转换器,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右上方,物镜压碎玻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精讲精练知识点1 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1.构造及主要作用
(1)光学系统光线→_______→ _______→通光孔→玻片标本→ _______→ ____→ _______→眼睛。光线是沿直线传播的,以上结构须调节在同一条直线上才能对好光。(2)调节系统①光线的调节反光镜(强光下用___面镜,弱光下用___面镜)遮光器(强光下用___光圈,弱光下用___光圈)
②倍数的调节转动_______可以调节_______放大的倍数,也可以直接更换_______。③镜筒升降的调节____________使镜筒较大幅度地升降, ___________使镜筒轻微地升降,使物像更加清晰。
2.成像原理凸透镜成__________的物像。(1)倒立的像:上下左右都颠倒的像,因此,若物像没有在视野中间,应该采用“在哪往哪移”的方式移动玻片,例如:将视野右上方的物像移至中央,装片应向__________移动。(2)放大的像:放大倍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物像越大,视野范围越____,看到的细胞数目越____,视野光线越少(暗)。
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3.使用显微镜的一般步骤(1) __________ (左托右握)和安放(镜臂靠近身体略偏左,安装目镜和物镜)(2) __________①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使用__________的光圈对准通光孔,使反光镜、通光孔、物镜在一条直线上。②左眼看,右眼睁。转动反光镜直到通过目镜可以看到__________的圆形视野。
(3)观察①放置标本:把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玻片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_____。②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_______玻片标本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以免_____________)。③左眼注视目镜,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___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_____,直到看清物像为止。④略微转动___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清晰。
【注意事项】①观察的材料须_________;先低后高(先用_______,后用_______);先降后升(镜筒先下降,后上升);先粗后细(先用粗准焦螺旋_____________,后用细准焦螺旋_____________)。②转换物镜时应转动转换器,不能直接用手扳动物镜。③低倍镜转高倍镜后,只须调节细准焦螺旋即可。④显微镜镜身脏了用纱布擦拭,目镜和物镜脏了必须用擦镜纸擦拭。
典例示范☞例1 (2020·长沙模拟)在使用显微镜观察过程中,若对光时视野黑暗,不能通过调节下列哪个结构来获得白亮的视野?( )A.反光镜B.遮光器 C.目镜 D.转换器
[解析] 考查的核心素养是科学探究。对光后看不到白亮的视野,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对光不正确;另一种是物镜镜头没有正对通光孔,若物镜没有对准通光孔,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即可;若是对光不正确,主要调节遮光器和反光镜,有时还需要更换低倍物镜。
☞例2 (2018·长沙模拟三)如图为光学显微镜的相关结构示意图,其中的①、②为物镜,③、④为目镜。下列组合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的是( )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解析] 考查的核心素养是科学探究。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物像越大,视野亮度越暗,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据题意,应该选用放大倍数最小的组合。
☞例3 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在不同放大倍数下,观察到甲、乙视野。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图中显微镜的最小放大倍数为26倍B.调节粗准焦螺旋可使视野清晰C.甲视野要比乙视野明亮D.由甲视野转换到乙视野,应先扭动转换器换40倍物镜,再移动玻片
[解析] 考查的核心素养是科学探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因此最小倍数为160倍;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光线越少,自然也越暗;甲视野换到乙视野,应该先移动玻片,使物像移到中央,然后再增大放大倍数,否则很难找到物像。
知识点2 制作临时装片观察动、植物细胞4.观察材料要求:_________。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常用的玻片标本有三种:(1)切片——用从生物体上切取的薄片制成。(2)涂片——用液体的生物材料经过涂抹制成。(3)装片——用从生物体上撕下或挑取的少量材料制成。三种玻片标本都可做成_________ (可长期保存)或_________ (不能长期保存)。
5.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擦、滴(_________)、撕、展(防止细胞_________)、盖、染(用_________染色)。6.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擦、滴(_________)、刮、涂(防止细胞_________)、盖、染(用_________染色)。
7.观察动、植物细胞的结构(1)细胞壁:植物细胞的显著特征之一,起到_________和______细胞的作用。保护作用使得植物细胞在清水中也不会因为吸水而涨破;支持作用使植物细胞能保持一定的形态。
(2)细胞膜:除保护作用外,还具有_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在光学显微镜下一般不易看清。(3)细胞质:内含各种细胞器(如线粒体、叶绿体等),是__________________的主要场所。(4)细胞核:内含_________,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5)液泡:内含细胞液,细胞液中溶解着糖类、色素等多种物质,使得细胞有__________和呈现出___________。(6)叶绿体:存在于植物体绿色部分的细胞中,是进行_________的场所。叶绿体是植物细胞特有的能量转换器。(7)线粒体: _________的主要场所,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线粒体是动、植物细胞共有的能量转换器。
8.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结构的异同点(1)相同点:都有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2)不同点:成熟植物细胞有_________和_________,有的植物细胞有_________,动物细胞没有。
☞例4 用光学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物镜甲、乙进行组合,来观察口腔上皮细胞装片(如图)。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与甲组合比与乙组合的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多B.图1中物镜由甲转换成乙的过程中不能先将镜筒升高C.若将图2的细胞移到视野正中央,应先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D.制作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为防止产生气泡,首先在载玻片上滴加1滴清水,然后再盖上盖玻片
[解析] 考查的核心素养是科学探究。一般的,物镜放大的倍数越大,长度越长;物镜由低转高过程中如果先升降镜筒,会导致找不到物像;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应该滴加生理盐水。
☞例5 小芳在初中生物实验操作考试中抽到实验三,如图一表示她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部分步骤,请据图回答。(1)在步骤②的操作过程中,小芳同学闻到刺激性气味,含有该气味的物质主要来自细胞结构中的_____。
(2)步骤④染色过程滴的液体是_____。(3)观察时,若视野中出现较多气泡,是由于图一中所示的步骤_____ (填序号)操作不当引起的。
(4)如图二是显微镜的四个镜头,欲使视野中的细胞数目最多,应选用的镜头组合是_____ (填序号)。(5)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的表皮细胞,第一次看到的物像在视野的右下角,欲使物像置于视野正中央,应将装片向________移动,才能达到好的效果。
[解析] 考查的核心素养是生命观念和科学探究。液泡是植物细胞物质储存的仓库,大量水分、糖类、色素、植物碱等都储藏其中;碘液可以染色,使细胞结构(如细胞核)更加清晰;盖盖玻片时需要用镊子夹着盖玻片一端,另一端缓缓放下,防止气泡的产生;有螺口的为物镜,且物镜长的放大倍数要大,而目镜相反,根据题意应该选一组放大倍数最小的组合,即①和④;若物像没有在视野中间,应该采用“在哪往哪移”的方式移动玻片。
2.如果不动显微镜的其他部分,只是转动转换器,将物镜由10×转换成45×,这时显微镜的视野将会( )A.变亮 B.变暗 C.无变化 D.无法判断
3.下图是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基本步骤。若在显微镜中观察到的图像如图一所示,则制作装片步骤中最可能出现问题的是( )A.①B.②C.③D.④
4.(2020·长沙模拟二)市场上卖的豆芽,其黄绿色的叶子的细胞中有而白色根部的细胞中没有的结构是( )A.细胞壁 B.液泡 C.线粒体 D.叶绿体5.(2018·长沙模拟六)用显微镜观察中文“中国梦”,看到的物像是( )
6.(2020·长沙模拟一)如图分别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根尖细胞(甲)和蛙的红细胞(乙),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洋葱绿色的管状叶细胞与根尖细胞结构上最大的不同是有_______,因此叶能进行光合作用。
(2)蛙的红细胞没有甲图中①所示结构,该结构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3)洋葱根尖细胞生命活动旺盛,能量消耗较多,因此推断这些细胞的细胞质中___________ (填结构)较多。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中考复习 第3课 显微镜的使用 2021届中考复习生物课件,共4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1组,凹面镜,转换器,ACDBE,遮光器,右上方,10×,③④②①,细胞核,DNA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中考复习 第3讲 人体的呼吸课件PPT,共1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支气管,呼吸道,骨或软骨,气管和支气管,会厌软骨,呼吸运动,毛细血管,气体扩散,线粒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生物复习第3讲生物与环境精练课件,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