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24年全国各省市县区学校高考数学一轮模拟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2024年山东省齐鲁名校联盟高考数学一模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山东省齐鲁名校联盟高考数学一模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用C(A)表示非空集合A中的元素个数,定义A*B=C(A)−C(B),C(A)≥C(B)C(B)−C(A),C(A)0,若对任意x∈[19,+∞)均有f(x)≤ x2a,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 )
A. (0, 24]B. [ 28, 24]C. ( 28, 24]D. (0, 28]
7.设双曲线E:x2a2−y2b2=1(a>0,b>0)的右焦点为F,M(0,3b),若直线l与E的右支交于A,B两点,且F为△MAB的重心,则直线l斜率的取值范围为( )
A. ( 133, 3)∪( 3,+∞)B. (2 139, 3)∪( 3,+∞)
C. (−∞,− 6)∪(− 6,−2 139)D. (−∞,− 6)∪(− 6,−2 133)
8.已知定义在R上的函数f(x)满足f(2+x)=f(2−x),且当x>2时,有xf′(x)+f(x)>2f′(x),若f(1)=1,则不等式f(x)12,e∈( 22,1);
方法二:依题意,FM=2FA,FN=2FB,
故A,B分别是线段FM,FN的中点,故OA//FN,OB//FM;
又有OA⊥OB,故FN⊥FM,OM+ON=0,
则|OM|=|ON|=|OF|=c;因为|OM|∈(b,a),故b0,得到x>1e,令y1′0Δ≤0,解得m2≤198,
即|m|≤ 214,
所以|m|的最大值为 214.
故答案为: 214.
15.【答案】{a|a≤−3}
【解析】解:由不等式exx3−x−alnx≥1对于任意x∈(1,+∞)恒成立,
可得a≤x−3ex−x−1lnx,
令f(x)=x−3ex−x−1lnx,x>1,
则由题意可得a≤f(x)min,
令g(x)=ex−x−1,则g′(x)=ex−1,
当x>0时,g′(x)>0,g(x)单调递增,当x0,y1>0,即y1= 2px1,且kMA−p 2px1=py1,
由设A(x1,y1)在第一象限,则B(x1,y2)在第四象限,即x2>0,y26=PQ,所以点M的轨迹是以P,Q为焦点,长轴长10的椭圆(夹在两海岸线OA,OB区域内的曲线),
以PQ所在直线为x轴,PQ的垂直平分线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设点M所在的椭圆方程为x2a2+y2b2=1(a>b>0),焦距为2c,
由a=5,c=3得:b2=a2−c2=16,
所以点M所在的椭圆方程为x225+y216=1.
设M(x0,y0),则S△MPQ=12PQ⋅y0=12×6×y0=3y0,因为y0≤4,
所以S△MPQ=3y0≤12(平方千米),当且仅当MP=MQ=5(千米)时取得等号.
所以,四边形MPOQ面积的最大值为12+3 3(平方千米).
方法二:在△MPQ中,设MP=m,MQ=n(单位:千米),∠PMQ=α,则m+n=10,
由余弦定理得:PQ2=MP2+MQ2−2MP⋅MQ⋅csα,
即62=m2+n2−2mncsα=(m+n)2−2mn(1+csα)=102−2mn(1+csα),
故mn=321+csα≤(m+n2)2=25,
从而csα≥725,当且仅当m=n=5时取得等号.
所以,△MPQ的面积S=12mnsinα=16sinα1+csα=16 1−csα1+csα=16 −1+21+csα,
令csα=t≥725,则S=16 −1+21+t,
因为S=16 −1+21+t关于t单调递减,所以当csα=725时,△MPQ的面积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12×6× 52−32=12(平方千米),
所以,四边形MPOQ面积的最大值为12+3 3(平方千米).
【解析】(1)设OP=x,OQ=y,(单位:千米)在△OPQ中,由余弦定理得:PQ2=OP2+OQ2−2OP⋅OQ⋅cs∠POQ,
推出xy≤12,然后求解三角形的面积的最大值.
(2)由(1)知,要求四边形MPOQ面积的最大值,只需求△MPQ面积的最大值.
方法一:在△MPQ中,MP+MQ=10>6=PQ,所以点M的轨迹是以P,Q为焦点,长轴长10的椭圆(夹在两海岸线OA,OB区域内的曲线),以PQ所在直线为x轴,PQ的垂直平分线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求出椭圆方程,利用椭圆的简单性质,求解四边形MPOQ面积的最大值.
方法二:在△MPQ中,设MP=m,MQ=n(单位:千米),∠PMQ=α,则m+n=10,由余弦定理得:PQ2=MP2+MQ2−2MP⋅MQ⋅csα,结合基本不等式推出mn=321+csα≤(m+n2)2=25,
然后求解三角形的面积S=16 −1+21+t,然后求解最大值即可.
本题考查函数与方程的应用,实际问题的处理方法,转化思想的应用,是中档题.
18.【答案】(1)证明:取AC的中点M,连接NM,BM,
因为AD=DF=FC=1,所以AC⊥NM,
又因为AB=BC=AC=2,所以AC⊥BM,
又因为BM∩NM=M,BM,NM⊂平面BNM,
所以AC⊥平面BNM,
又因为BN⊂平面BNM,所以AC⊥BN;
(2)解:由(1)知,BM⊥AC,NM⊥AC,所以∠NMB是二面角D−AC−B的平面角,
以M为坐标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
则A(1,0,0),B(0, 3,0),C(−1,0,0),
N(0, 32csθ, 32sinθ),F(−12, 32csθ, 32sinθ),D(12, 32csθ, 32sinθ),
所以CB=(1, 3,0),CF=(12, 32csθ, 32sinθ),
设平面BEFC的法向量为n=(x,y,z),则n⋅CB=0n⋅CF=0,即x+ 3y=012x+ 32csθy+ 32sinθz=0,
令y=1,得n=(− 3,1,1−csθsinθ),
又因为AD=(−12, 32csθ, 32sinθ),
设直线AD与平面BEFC所成的角为α,则|cs|=sinα= 217,
即 3 4+1−2csθ+cs2θsin2θ= 217,
化简得2cs2θ−csθ−1=0,解得csθ=1或csθ=−12,
由题意知csθ=−12,所以θ=2π3,
所以θ=2π3时,直线AD与平面BEFC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217.
【解析】本题考查了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断问题,考查利用空间向量解决线面角问题,也考查了运算求解能力,是中档题.
(1)取AC的中点M,连接NM,BM,由AC⊥NM,AC⊥BM,证明AC⊥平面BNM,即可得出AC⊥BN;
(2)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坐标表示向量,求出平面BEFC的一个法向量n,利用直线AD与平面BEFC所成角的正弦值,列方程求出csθ和θ的值.
19.【答案】解:(1)由题知,随机变量X服从二项分布,X∽B(n,12),
由P(X=3)=P(X=97),得n=100,E(X)=50.
(2)①A=“X1=x1,X2=x2,…X10=x10”,
P(A)=(C101p(1−p)9)3(C102p2(1−p)8)3(C103p3(1−p)7)2(C104p4(1−p)6)(C106p6(1−p)4),
P(A)=(C101)3(C102)3(C103)2(C104)2p25(1−p)75,
②记g(p)=ln(C101)3(C102)3(C103)2(C104)2+25lnp+75ln(1−p),
则g′(p)=25p−751−p=25−100pp(1−p),
当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山东省济宁市高考数学一模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天津市红桥区高考数学一模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吉林省延边州高考数学一模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