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4年云南西双版纳九年级中考一模物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2024年云南西双版纳九年级中考一模物理试题(原卷版).docx
    • 解析
      2024年云南西双版纳九年级中考一模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
    2024年云南西双版纳九年级中考一模物理试题(原卷版)第1页
    2024年云南西双版纳九年级中考一模物理试题(原卷版)第2页
    2024年云南西双版纳九年级中考一模物理试题(原卷版)第3页
    2024年云南西双版纳九年级中考一模物理试题(解析版)第1页
    2024年云南西双版纳九年级中考一模物理试题(解析版)第2页
    2024年云南西双版纳九年级中考一模物理试题(解析版)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年云南西双版纳九年级中考一模物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云南西双版纳九年级中考一模物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云南西双版纳九年级中考一模物理试题原卷版docx、2024年云南西双版纳九年级中考一模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全卷五个大题,共23小题,共8页;满分9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答案书写在答题卡相应设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3.试题中用到的g均取,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8~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 每年的农历三月三是傣族的泼水节,所谓“湿透全身,幸福终身”。如图所示是某人在泼水节当天拍的照片,照片中人的实际身高为175cm,下列数据符合实际的是( )
    A. 农历三月份西双版纳州白天的平均气温约为27℃
    B. 照片中雕塑的实际高度约为0.5m
    C. 照片中人头顶的塑料盆的质量约为5kg
    D. 拍摄照片的手机的正常工作电流约为10A
    【答案】A
    【解析】
    【详解】A.农历三月份西双版纳州的温度较高,白天的平均气温约为27℃,故A符合题意;
    B.照片中雕塑的实际高度大约是人身高的2倍,雕塑的实际高度约为
    2×175cm=350cm=3.5m
    故B不符合题意;
    C.照片中人头顶的塑料盆的质量约为0.5kg,故C不符合题意;
    D.手机正常工作的电流约为0.1A,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 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甲,用力敲击鼓面,鼓面上的纸屑跳动,说明物体振动不会产生声音
    B. 图乙,科考船利用超声波探测海底结构,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能量的特性
    C. 图丙,用相同的力击打装有不同高度的水的水瓶,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D. 图丁,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音器,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答案】C
    【解析】
    【详解】A.图甲,用力敲击鼓面,鼓面上的纸屑跳动,说明正在发声的鼓面在振动,说明物体振动会产生声音,故A错误;
    B.图乙,科考船利用超声波探测海底结构,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的特性,故B错误;
    C.图丙,用相同的力击打装有不同高度的水的水瓶,水瓶的振动快慢不同,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故C正确;
    D.图丁,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音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错误。
    故选C。
    3. 清晨,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云缝中射出道道霞光,它让我们大千世界五彩缤纷,让我们的世界拥有了无穷奥妙,下列对光的世界的探究中,结论正确的是( )
    A. 甲图,央视春晚节目《只此青绿》的临水起舞画面中,舞者在水中的“倒影”和日食的原理相同
    B. 乙图,小薇按照图示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清晰的像变模糊,只将光屏靠近凸透镜时,又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是近视眼镜
    C. 丙图,直播带货时,手机摄像头成的是正立、缩小的实像,为了使网友看清商品细节,应将商品紧贴摄像头
    D. 丁图,将印有花的透明胶片,贴在发光手电筒前端玻璃上,正对着凸透镜,调整位置墙上出现一朵清晰放大的“花”,胶片上的花是倒立的
    【答案】D
    【解析】
    【详解】A.因为光滑的舞台相当于平面镜,所以看到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即光的反射形成的,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故A错误;
    B.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也变得模糊了,只将光屏靠近透镜移动时,又可以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说明眼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是凸透镜,应用于远视眼镜,故B错误;
    C.手机摄像头是一个凸透镜,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为了使网友看清商品细节,应将商品紧贴摄像头,物距变小,像距变大,像变大,故C错误;
    D.由图可知,此时的物距小于像距,则成的是放大、倒立的实像,故D正确。
    故选D。
    4. 如图所示是家庭用电的一些做法,其中符合安全用电的是( )
    A. 图甲,用电暖器烘烤湿毛巾
    B. 图乙,用电器失火先切断电源
    C. 图丙,用铜丝代替熔丝
    D. 图丁,电路中同时接入多个大功率用电器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生活中的水是导体,在电暖器上烘烤湿毛巾,易发生触电,故A不符合题意;
    B.用电器失火时,应先切断电源再灭火,故B符合题意;
    C.保险丝的熔点低,而铜丝的熔点高,不能及时熔断,因此不能用铜丝代替,故C不符合题意;
    D.电路中同时接入多个大功率用电器,会造成电路中的电流过大,容易引起火灾,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 物理学家法拉第,经过十年的不懈探索,发现了利用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下图中可以探究产生感应电流条件的装置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此装置是奥斯特实验,说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故A不符合题意;
    B.此装置可以探究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故B不符合题意;
    C.此装置可以探究什么情况下磁可以生电,即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故C符合题意;
    D.此装置可以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多少的关系,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 下列与热现象相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钻木取火”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B. 离很远都能闻到食物的香味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 内燃机的做功冲程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 用水做汽车的冷却剂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大的性质
    【答案】A
    【解析】
    【详解】A.“钻木取火”过程中克服摩擦做功,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故A错误,符合题意;
    B.离很远都能闻到食物的香味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内燃机的做功冲程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常用水作冷却剂,这样在同等情况下可以吸收更多的热量,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大的性质,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 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电路正常工作。过了一会儿,灯L熄灭,有一个电表示数变小,另一个电表示数变大。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电动机断路B. 电动机短路C. 灯L断路D. 灯L短路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电路图可知,灯泡与电动机串联,电压表测电动机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A.若电动机断路,则灯泡不亮,电流表示数为0,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电压表示数等于电源电压,满足题干要求,故A符合题意;
    B.若电动机短路,总电阻变小,由欧姆定律可知,灯泡中电流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大,灯泡变亮,电压表此时测导线的电压,示数为0,不满足题干要求,故B不符合题意;
    C.若灯L断路,则灯泡不亮,电流表示数为0,电压表此时测导线的电压,示数为0,不满足题干要求,故C不符合题意;
    D.若灯L短路,则灯泡不亮,总电阻变小,由欧姆定律可知,灯泡中电流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大,此时电压表示数等于电源电压,所以电压表示数变大,不满足题干要求,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 能源,信息和材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第四代核电站是利用核聚变释放出的能量来发电的
    B. 南海蕴藏大量“可燃冰”,属于可再生能源
    C. 手机的“蓝牙”功能是通过红外线来传递信息的
    D. 光缆是利用激光在光导纤维里发生反射来传递信息的
    【答案】ABC
    【解析】
    【详解】A.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释放出的能量来发电的,故A错误,符合题意;
    B.“可燃冰”,不可能在短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的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B错误,符合题意;
    C.手机的“蓝牙”功能是通过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光纤通信是利用携带信息的激光从光导纤维的一端射入,经内壁多次反射,从另一端射出.这样就把它携带的信息传递到了远方,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BC。
    9. 如图所示是滑雪比赛选手从山上滑下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选手下滑过程中所受重力的方向不变
    B. 选手在下滑过程中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 选手越滑越快,选手的惯性越来越大
    D. 若选手下滑时一切外力都消失,他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AD
    【解析】
    【详解】A.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所以选手下滑过程中所受重力的方向不变,故A正确;
    B.选手在下滑过程中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方向不是相反的且不在一条直线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
    C.惯性与质量有关,在下滑过程中,选手的质量不变,惯性不变,故C错误;
    D.若选手下滑时一切外力都消失,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他将以外力消失时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正确。
    故选AD。
    10. 用如图所示滑轮组匀速提升50N的重物,10s内物体上升了1m,动滑轮重10N,不计绳重及滑轮与轴、绳之间的摩擦,在这一过程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人拉绳时所做的有用功为50JB. 人拉绳用的力为30N
    C. 10s内绳末端移动了2mD. 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约为83.3%
    【答案】AD
    【解析】
    【详解】A.人拉绳时所做的有用功为
    W有=Gh=50N×1m=50J
    故A正确;
    B.由图可知,滑轮组的动滑轮绕3段绳,不计绳重及滑轮与轴、绳之间的摩擦,人拉绳用的力为
    故B错误;
    C.10s内绳端移动距离为
    s=nh=3×1m=3m
    故C错误;
    D.人做的总功
    W总=Fs=20N×3m=60J
    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故D正确。
    故选A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第11~15题每小题2分,16题4分,共14分)
    11. 如图甲、乙所示是某摄影爱好者拍摄的两张照片,图甲是“乌鸦骑乘老鹰”的精彩画面,乌鸦相对于老鹰是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图乙是河水中的漩涡,漩涡边沿水的流速相对中心处的流速较小,漩涡中心处的压强较______,导致周边物体易被“吸入”漩涡。
    【答案】 ①. 静止 ②. 小
    【解析】
    【详解】[1]乌鸦相对于老鹰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乌鸦相对于老鹰是静止的。
    [2]漩涡的外部的水流速小,压强大,漩涡内的水流速大,压强小,在压强差的作用下,导致周边物体易被“吸入”漩涡。
    12. 雨后晴朗的夜晚为了不踩到积水,人们根据生活经验判断地上发亮的是水,这是因为地上小水坑的水面发生了______(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如图所示,装有水的茶壶中,壶嘴处水面的高度与水壶内部水面的高度相同,这是______原理。
    【答案】 ①. 镜面反射 ②. 连通器
    【解析】
    【详解】[1]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迎着月光走,月光经水面发生镜面反射,进入人的眼睛反射光线多,人感觉水面亮。
    [2]茶壶的壶嘴和壶身下部连通、上端开口,符合连通器的特点,即茶壶的壶嘴和壶身构成了一个连通器,壶嘴处水面的高度与水壶内部水面的高度相同。
    13. 立方体A和B被80N的水平压力F压在竖直墙面上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其中GA=10N,GB=40N;A的边长是10cm,B的边长是20cm。则B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N,B对墙面的压强为_____Pa。
    【答案】 ①. 50 ②. 2000
    【解析】
    【详解】[1]对B进行受力分析,此时受到向下的重力和A向下的压力以及墙面向上的摩擦力,因此B受到的摩擦力为
    f=GA+GB=10N+40N=50N
    [2]由题意知,立方体A和B被80N的水平压力F压在竖直墙面上,B的边长是20cm,则B对墙面的压强
    14.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12V保持不变,小灯泡标有“4V 1.6W”字样(灯丝电阻不受温度影响),滑动变阻器标有“50Ω,1A”字样。电流表量程为0~0.6A,电压表量程为0~3V。闭合开关,电路中消耗的最大功率为______W,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置于b端时,滑动变阻器通电1min产生的热量为______J。
    【答案】 ①. 3.6 ②. 120
    【解析】
    【详解】[1][2]由图知,滑动变阻器与L串联,电压表测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电流。由P=UI可知,灯泡正常工作电流
    灯泡灯丝电阻
    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由于电压表的量程为0~3V,若电压表示数为3V时,通过小灯泡的最大电流为
    电流表量程为0~0.6A,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1A。综上可知,为确保电路安全,电路中的最大电流为
    I大=IL′=0.3A
    电路中消耗的最大功率为
    P大=UI大=12V×0.3A=3.6W
    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置于b端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最大,根据串联电路电阻的规律可知,电路中的最大电阻
    R大=R滑大+RL=50Ω+10Ω=60Ω
    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
    滑动变阻器通电1min产生的热量为
    Q=I2R滑大t=(0.2A)2×50Ω×60s=120J
    15. 某医院急诊室的氧气瓶中氧气的密度为,给急救病人供氧用去了氧气质量的一半,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是______;病人需要冰块进行物理降温,取630g水凝固成冰后使用,其体积增大了______。()
    【答案】 ①. 4 ②. 70
    【解析】
    【详解】[1]氧气瓶中的氧气用去一半后质量减半,但剩余气体的体积不变,由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将变为原来的一半,所以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是4kg/m3。
    [2]水的体积
    水凝固成冰后,质量不变,冰的质量是630g,冰的体积
    增大的体积
    ΔV=V冰-V水=700cm3-630cm3=70cm3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氢动力汽车是一种无污染、零排放的新型能源交通工具。氢动力汽车主要有氢内燃汽车和氢燃料电池汽车两种。氢内燃汽车在内燃机中燃烧氢气产生动力,一般来说,轿车百公里耗氢大约1kg,与传统汽车相比成本至少低20%。
    如图所示,是氢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图。它的工作原理是将氢气送到燃料电池的阳极板,经过催化剂的作用,氢分解成带正电的氢离子(质子)和带负电的电子,氢离子穿过质子交换膜,到达燃料电池的阴极板;而电子是不能通过质子交换膜的,只能经外部电路到达燃料电池的阴极板,从而在外部电路中产生电流提供动力。电子到达阴极板后再与氧气和氢离子重新结合为水,整个过程实现了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
    (1)氢燃料电池中的阴极板相当于电池的______(选填“正极”或“负极”);在外部电路,电流的方向是从______到______(最后两空选填“阳极板”或“阴极板”);
    (2)氢内燃汽车行驶百公里消耗的氢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约为______J。(氢的热值为)
    【答案】 ①. 正极 ②. 阴极板 ③. 阳极板 ④. 1.4×108
    【解析】
    【详解】(1)[1][2][3]电子经外部电路到达燃料电池的阴极板,从而在外部电路中产生电流,由于电流方向与电子定向移动方向相反,所以阴极板为电池正极;在外部电路中,电流从电源的正极出发,回到电源的负极,在外部电路,电流的方向是从阴极板到阳极板。
    (2)[4]已知轿车百公里耗氢大约1kg,则氢内燃汽车行驶百公里消耗的氢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约为
    Q=mq=1kg×1.4×108J/kg=1.4×108J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
    17. 请在图中画出拉力F的力臂L(保留作图痕迹)。

    【答案】
    【解析】
    【详解】从支点O作力F作用线的垂线段,即为拉力F的力臂L,如图所示:

    18. 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为A'B',在图中画出物体AB。
    【答案】
    【解析】
    【详解】先作出像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实线连接A、B即为物体AB的,如图所示: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4分)
    19. 如图甲、乙所示是某同学复习力与运动时做的两个实验。
    (1)如图甲所示是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开始计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可算出小车在各段的平均速度。
    ①图中AB段的距离____cm。测得时间,则AB段的平均速度____cm/s;
    ②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会偏______;
    ③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是_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的;
    (2)如图乙所示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所用的器材有斜面、木板、毛巾、棉布和小车。
    ①实验时要固定斜面,并让小车从斜面上______(选填“同一”或“不同”)位置由静止滑下,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大小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等”);
    ②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______(选填“大”或“小”),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越远;
    ③牛顿在实验的基础上,经过推理总结出了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下列结论的得出与牛顿的方法相同的是______。
    A.真空不能传声 B.凸透镜成像规律
    C.二力平衡的条件 D.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答案】 ①. 40.0 ②. 25.0 ③. 小 ④. 不正确 ⑤. 同一 ⑥. 相等 ⑦. 小 ⑧. A
    【解析】
    【详解】(1)①[1]AB段的距离
    sAB=80.0cm-40.0cm=40.0cm
    [2]小车通过AB段的平均速度
    ②[3]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会导致时间的测量结果偏大,由公式可知平均速度会偏小。
    ③[4]小车从A到C的过程中通过B点时的速度不为0,所以所测时间不是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时间,小车通过AC段的时间与AB段的时间之差才是下半程BC段的时间,他的做法是不正确的。
    (2)①[5][6]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应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下滑,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大小相同。
    ②[7]从毛巾→棉布→木板,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变小,阻力变小,小车运动的距离变大,可以得出结论: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越远。
    ③[8]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是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并进一步通过推理得出的,利用实验推理法。
    A.真空不能传声,是建立在真实实验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得到,用到实验推理法,故A符合题意;
    B.凸透镜成像规律,是直接通过真实的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运用的是归纳法,故B不符合题意;
    C.二力平衡的条件,是直接通过真实的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运用的是归纳法,故C不符合题意;
    D.重力与质量的关系,是直接通过真实的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运用的是归纳法,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0. a、b两个实验小组用相同的酒精灯探究“水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所用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图像如图乙所示。
    (1)实验过程中,烧杯口出现的“白气”是水蒸气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的结果;
    (2)由图像可知,水沸腾前温度不断升高,沸腾后温度______;
    (3)a、b两组所测水的沸点均不是100℃,这是由于______(选填“实验误差”或“当地气压”)引起的;
    (4)对实验进行评估可知,b组将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过长,你给他们的合理化建议是______
    A.增加水的质量 B.提高水的初温
    【答案】 ①. 液化 ②. 不变 ③. 当地气压 ④. B
    【解析】
    【详解】(1)[1]实验过程中,烧杯口出现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水珠。
    (2)[2]由图像可知,水沸腾前温度不断升高,水沸腾后,吸收热量,温度保持沸点不变。
    (3)[3]水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低、沸点越低。a、b两组所测水的沸点均不是100℃,这是由于当地气压低于一个标准大气压引起的。
    (5)[4]为了减小b组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可以减少水的质量、提高水的初温、给烧杯加盖,故选B。
    21. 利用图1所示的电路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1中所示的器材连接成完整电路;______
    (2)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______状态,正确连接后,应将滑片P由最大电阻处缓慢向______端移动(选填“A”或“B”),使灯逐渐变亮;
    (3)某次实验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2所示。则通过L的电流为______A。移动滑片P,记下多组电压和电流值,绘制成图3所示的图像,根据图像的信息,小灯泡的额定电功率为______W;
    (4)实验时,由于操作失误,在未断开开关的情况下,直接将亮着的小灯泡从灯座上取出,电压表的示数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在没有电流表的情况下,用如图4所示的实验电路,也可以测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已知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定值电阻的阻值为R,实验步骤如下:
    ①只闭合开关S、S1,调节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
    ②保持滑片位置不变,只闭合开关S、S2,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
    可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______(用、U和R表示):若已知电源电压为,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______(用、、U和R表示)。
    【答案】 ①. ②. 断开 ③. A ④. 0.2 ⑤. 0.625 ⑥. 变大 ⑦. ⑧.
    【解析】
    【详解】(1)[1]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故电压表应接入0~3V的量程,与灯泡并联,如图所示
    (2)[2]为防止电路连接过程出现错误而损坏电路元件,连接电路时应断开开关。
    [3]滑动变阻器接入左下端接线柱,如果要使灯泡变亮,则接入电阻应变小,故连接电路时应将滑片P由最大电阻处缓慢向A端移动。
    (3)[4] 如图所示,电流表接入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示数为0.2A。
    [5]根据图像的信息,当灯泡正常发光时,两端电压为2.5V,电阻为0.25A,小灯泡的额定电功率为
    (4)[6]实验时,在未断开开关的情况下,直接将亮着的小灯泡从灯座上取出,电压表此时相当于与滑动变阻器串联,测电源电压,故示数变大。
    (5)①只闭合开关S、S1,此时电压表仅测量灯泡电压,调节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
    ②[7][8]保持滑片位置不变,只闭合开关S、S2,此时电压表测灯泡与R的总电压,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则R两端电压为
    此时电路中电流为
    可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6]若已知电源电压为,此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为
    接入电路的阻值为
    22. 某同学荡秋千时观察到秋千往返摆动的时间有规律,于是对“哪些因素决定秋千往返摆动的时间”提出下列猜想:①可能与秋千的绳长有关;②可能与人和秋千坐垫的总质量有关;③可能与秋千摆动幅度(摆动中人离开最低点的最大距离)有关。为了验证猜想②,该同学准备的实验器材有大小相同质量不等A、B、C三个摆球、秒表、铁架台等,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让小球自由往返摆动,模拟秋千的运动。实验时需要使小球的摆动幅度和______相同。开始实验时将准备的器材按图所示安装完整,将小球A系在细绳的一端并让小球从某一高度自由下落,同时用秒表记录小球来回摆动20次所用的时间,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然后______;若得出______。说明单摆运动的周期与摆球的质量无关,即秋千往返运动的时间与人和秋千坐垫的总质量无关。
    【答案】 ①. 细绳的长度 ②. 见解析 ③. 见解析 ④. 见解析
    【解析】
    【详解】[1]为了验证猜想②,秋千往返摆动的时间可能与人和秋千坐垫的总质量有关,需要使小球的摆动幅度和细绳的长度相同。
    [2][3][4]让小球B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同时用秒表记录小球来回摆动20次所用的时间tB,让小球C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同时用秒表记录小球来回摆动20次所用的时间tC,若
    tA=tB=tC
    说明单摆运动的周期与摆球的质量无关。
    五、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9分,共18分)要求:(1)语言表述要简练、准确;(2)写出必要的运算和推理过程;(3)带单位计算;(4)计算结果若有近似,均保留两位小数。
    23. 如图所示,一只粗细均匀、上端开口的薄壁玻璃管,管口面积为4cm2,将玻璃管竖直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向玻璃管里缓缓注入酒精,当注入酒精的深度达到10cm时,松手后玻璃管恰好在水中漂浮,玻璃管下表面距离水面的距离是15cm。(,,g取10N/kg)求:
    (1)玻璃管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
    (2)玻璃管所受的浮力;
    (3)玻璃管的质量。
    【答案】(1);(2)0.6N;(3)28g
    【解析】
    【详解】解:(1)玻璃管下表面受到水压强
    a。
    (2)玻璃管排开水的体积
    玻璃管所受的浮力
    (3)由(2)知玻璃管漂浮时,玻璃管和酒精的总重力等于浮力
    玻璃管和酒精的总质量
    酒精的体积
    由得,酒精的质量
    玻璃管的质量为
    答:(1)玻璃管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为;
    (2)玻璃管所受的浮力为0.6N;
    (3)玻璃管的质量为28g。
    24. 某液面报警模拟装置如图甲所示,竖直放置柱形储液罐质量为1.5kg,其内部的底面积为,是力敏电阻,其阻值与受到的压力关系如图乙所示,当线圈中的电流时,电动机M启动开始缓慢向罐内注入液体;当时,报警指示灯L发光表示液面已经达到最高位置。电源电压,为电阻箱,不计其它电阻。
    (1)闭合开关S,电磁铁上端为______(选填“N”或“S”)极;S、闭合后,容器中液面升高时线圈中的电流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向储液罐内注入的液体是水,调节。使此电路能控制罐内的最低水位,求此时的阻值; ____
    (3)为了提高储液罐中液体的液面高度,下列方法可行的是______。
    A.减小注入液体密度 B.增大电阻箱的阻值
    C.减小电源电压 D.增加电磁铁线圈匝数
    【答案】 ①. N ②. 变大 ③. 65Ω ④. ABC
    【解析】
    【详解】(1)[1]闭合开关S,电流从电磁铁的下端流入,由安培定则可知电磁铁的上端是N极。
    [2]由图乙可知,力敏电阻受到压力增大时,电阻减小,S、闭合后,容器中液面升高时,R1受到压力增大,电阻减小,电路的总电阻减小,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增大。
    (2)[3]最低水位时水的质量
    m水=ρ水Sh低=1.0×103kg/m3×0.025m2×0.1m=2.5kg
    压敏电阻此时受到的压力
    F=G=(m+m水)g=(1.5kg+2.5kg)×10N/kg=40N
    由图乙可知此时压敏电阻接入电路的阻值为60Ω,水位最低时电路总电阻
    根据串联电路电阻规律可得电阻箱接入电路的阻值
    R2=R-R1=125Ω-60Ω=65Ω
    (3)[4]A.保持衔铁被释放时的电流不变,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的总电阻不变,R1和R2的阻值不变,力敏电阻受到的压力不变,液罐内液体的重力不变,液体的质量不变,减小液体的密度,由可知体积增大,提高储液罐中液体的液面高度,故A符合题意;
    B.增大电阻箱的阻值,要保持衔铁被释放时的电流不变,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的总电阻减小,由电阻的串联可知R1的阻值减小,力敏电阻受到的压力增大,储液罐内液体的重力增大,液体的质量增大,液体的体积增大,提高储液罐中液体的液面高度,故B符合题意;
    C.减小电源电压,要保持衔铁被释放时的电流不变,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的总电阻减小,R2的阻值不变,由电阻的串联可知R1的阻值减小,力敏电阻受到的压力增大,储液罐内液体的重力增大,液体的质量增大,液体的体积增大,提高储液罐中液体的液面高度,故C符合题意;
    D.增加电磁铁线圈匝数,电磁铁的磁性会增强,若要衔铁被释放,就要减小线圈中的电流,在电源电压和R2的阻值均不变时,应增大R1的阻值,力敏电阻受到的压力减小,储液罐内液体的重力减小,液体的质量减小,液体的体积减小,提高储液罐中液体的液面降低,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BC。

    相关试卷

    2024年广西钦州市中考一模物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年广西钦州市中考一模物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广西钦州市中考一模物理试题原卷版docx、2024年广西钦州市中考一模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云南西双版纳九年级中考一模物理试题(无答案):

    这是一份2024年云南西双版纳九年级中考一模物理试题(无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卷为试题卷,试题中用到的g均取,,下列与热现象相关的说法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中考一模物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年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中考一模物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中考一模物理试题原卷版docx、2024年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中考一模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