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中测试卷(1-4单元)(试题)-2023-2024学年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
展开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6分)
1.下表是某校三(2)班全班同学喜欢吃蔬菜的情况,统计如下表:(每人限选一种)
喜欢吃黄瓜的人数比喜欢吃西红柿的少( )。
A.6人B.2人C.8人
2.要使算式45×2□的积末尾有0,□中有( )种填法.
A.2B.3C.5
3.张老师买了18本书,每本书的价格在12至19元之间。这些书的总价格( )。
A.不足100元B.超过360元C.在180元至360元之间
4.丽丽从家出发,先向东走,再向北走就能到学校,学校在丽丽家的( )。
A.东面B.东北面C.西南面
5.有84本科普书,平均分给4个班,每个班分几本?竖式中框起来的“8”,表示( )。
A.先分掉的8本B.每班分到的8本C.先分掉的80本
6.下面不可以用算式“231÷3÷7”来解决的问题是( )。
A.一部大型纪录片有231集,从周一开始每天播放3集,一共要播放多少周。
B.玩具店新进了3箱布偶,每箱7个,一共花了231元,平均每个布偶多少元。
C.有一些笔,每人分7支,正好可以分给231人,如果每人分3支,可以分给多少人。
二、填空题(27分)
7.想一想,填一填.
(1)80÷2=( ) 想:( )个十除以2是( )个十,就是( ).
(2)3200÷8=( ) 想:( )个百除以8是( )个百,就是( ).
8.300是5的( )倍,比50的4倍多18的数是( )。
9.
小明从家向( )方向走( )米到动物园,再向( )走( )米到歌剧院,最后向( )方向走( )米到科技馆。
10.在一个乘法算式里,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也扩大10倍,积就扩大( ) 倍。
11.三年级女生要进行集体舞表演。老师将参加表演的60人平均分成2队,每队平均分成3组。每组有( )人。
12.学校举行团体操表演,每行20人,站了12行。队形变换后排成6列,现在每列( )人。
13.
14.下面是三年级两个班的学生四个星期回收废纸情况的统计表。
(1)对三年级(1)班来说,( )回收废纸最多,( )回收废纸最少。
(2)对三年级(2)班来说,( )回收废纸最多,( )回收废纸最少。
(3)这四个星期三年级(1)班比三年级(2)班多回收( )千克废纸。
三、判断题(6分)
15.365÷4的商是三位数。( )
16.48×50的积的末尾只有1个0。( )
17.小红在小刚的南面,小刚一定在小红的北面。( )
18.要使485÷□的商是两位数,□里最小填5。( )
19.按“红、黄、绿”的顺序把气球挂起来,第35个气球是黄色。( )
20.甲数是15,乙数是甲数的15倍,求两数之和,列式是15×15。( )
四、作图题(7分)
21.(1)在的东北方画一个〇,在的西南方画一个△,在的东南方画一个□。
(2)把2写在的东方,把4写在的西方,把6写在的南方,把8写在的北方。
五、计算题(10+18=28分)
22.直接写出得数。
40×3= 42÷6= 39÷3= 50×60= 240×4=
360÷4= 69-34= 22×30= 180+50= 84÷4=
23.列竖式计算。
642÷4= 46×27= 234÷9=
67×28= 846÷7= 96×87=
六、解答题(5*4+6=26分)
24.希望小学三年级的8名教师带40名学生去参观动物园,成人票每张50元,学生票是成人票的一半,买门票一共要花多少钱?
25.妈妈买了8本《小学课外早知道》共花了760元,学校图书室现在想买32本同样的书,需要准备多少钱?(两种方法)
26.森林公园今年一共设了615个人工鸟巢,是去年的3倍。去年设了多少个人工鸟巢?
27.下面是三(1)班同学一年级和三年级时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等级对照表,观察表格,回答问题。
(1)这个班一年级时一共有( )人。
(2)已知这个班三年级时的人数与一年级时相等,那三年级时不及格的人数是多少?请填在表格里。
(3)三年级时与一年级时比较,( )等级的人数变化最大。
(4)你还有什么发现?
28.甲、乙两个车间共有1240人,如果从甲车间调20人到乙车间,则两车间人数相等,则甲、乙两车间原来各有多少人?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
参考答案:
1.B
【分析】先分别求出喜欢吃黄瓜、喜欢吃西红柿的总人数,再根据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用减法解答。
【详解】(6+7)-(3+8)
=13-11
=2(人)
喜欢吃黄瓜的人数比喜欢吃西红柿的少2人。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统计表的数据分析能力,读懂统计表,使用统计表提供的数据解决实际问题。
2.C
【分析】5乘偶数,积的末尾有0,所以□可以是0、2、4、6、8,一共有5种填法.
【详解】要使算式45×2□的积末尾有0,□中有5种填法.
故答案为C.
3.C
【分析】如果每本书是12元,那么18本书就需要12个18即216元;如果每本书是19元,那么18本书就需要19个18即342元,据此解答。
【详解】
张老师买了18本书,每本书的价格在12至19元之间。这些书的总价格(216元到342元之间)。
故答案为:C
【点睛】熟练掌握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并灵活运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4.B
【分析】图上方位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根据观测点和目的地的位置关系确认方向。
【详解】丽丽从家出发,先向东走,再向北走就能到学校,这时以丽丽家为观测点,学校在丽丽家的东北面。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了对基本方向的辨别,学生应熟练掌握。
5.C
【分析】竖式中框起来的“8”表示什么,要看“8”在哪个数位上,在个位上表示8本,在十位上表示80本,据此解答。
【详解】8在十位上,表示8个十,即表示先分掉的80本。
故答案为:C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时,数字在不同的数位上所表示的意义不同。
6.C
【分析】231÷3÷7是两步连除算式,根据下面条件分析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如果不能用两步连除解答的问题即符合题意。
【详解】A.用总集数除以每天播放的集数,求出播放的天数,再除以一周的7天,即可求出一共要播放多少周,列式为231÷3÷7。不符合题意。
B.用总钱数除以箱数,可以求出每箱的价钱,再除以每箱的个数,即可求出平均每个布偶的价钱,列式为231÷3÷7。不符合题意。
C.用每人分的支数乘人数,求出总支数,再除以每人分的支数,即可求出可以分给几人。列式为231×7÷3。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7. 40 8 4 40 400 32 4 400
【详解】略
8. 60 218
【分析】计算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计算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因此用50乘4后再加18即可。
【详解】300÷5=60
50×4=200,200+18=218
【点睛】熟练掌握对倍的认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9. 东南 380 东 670 东北 400
【分析】依据图上标注的各种信息,以及地图上的方向辨别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原则就可以直接填写答案。
【详解】小明从家向东南方向走380米到动物园,再向东走670米到歌剧院,最后向东北方向走400米到科技馆。
【点睛】本题考查方向的辨别,关键是明确地图上的方向规定。
10.100
【详解】略。
11.10
【分析】参加表演的人数÷平均分的队数=平均每队的人数,平均每队的人数÷平均分的组数=每组的人数,依此计算。
【详解】60÷2=30(人)
30÷3=10(人)
即每组有10人。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整十数与一位数的口算除法,先计算出平均每队的人数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2.40
【分析】先根据总人数=行数×每行人数,求出体操表演的总人数,即12×20=240(人),再依据每列人数=总人数÷列数解答。
【详解】12×20÷6
=240÷6
=40(人)
现在每列40人。
【点睛】本题重点依据行数、总人数、每行人数之间的关系进行解答。
13.7 20 27
【详解】略
14. 第二星期 第四星期 第二星期 第四星期 14
【解析】略
15.×
【分析】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如果被除数百位上的数大于等于除数,商是三位数,否则商是两位数,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365÷4中,被除数百位上的数字3<4,所以商是两位数,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熟练掌握整数除法的试商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6.×
【分析】计算48×50时,由于8×5=40,即48×5的末位是0,再加上因数50后面有1个0,所以积一共有2个0。
【详解】48×50=2400
48×50的积的末尾有2个0。
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在判断积的末尾有几个0时,不仅要看因数后面有几个0,还要看两个因数0前面的数相乘后末尾有几个0。
17.√
【详解】略
18.√
【分析】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如果被除数百位上的数大于等于除数,则商是三位数,否则商是一位数,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要使485÷口的商是两位数,则4<□,所以□里最小填5,原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9.√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这串气球的排列规律是:3个气球一个循环周期,分别按照红、黄、绿的顺序依次循环排列,据此计算得出第35个气球是第几个循环周期的第几个即可解答。
【详解】3个气球一个循环周期,规律是:红、黄、绿;
35÷3=11(个)……2(个)
余数是2,所以第35个气球是第12个周期里的第二个,是黄色,故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根据题干得出这组气球按照颜色排列的周期规律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20.×
【分析】要求甲乙两数之和,需先求出乙数,进而用甲数加上乙数即可。
【详解】求乙数,列式是:15×15,
求甲乙两数之和,列式是:15+15×15,
所以两数之和,列式是15+15×15;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整数乘法及应用: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21.
【分析】依据图上标注的各种信息,以及根据平面图上方向的规定: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法,就可以直接填写答案。
【详解】根据题意,再根据平面图上方向的规定: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填写如下:
【点睛】确定观测点位置,根据题目要求灵活运用平面图上方向的规定是解题的基本。
22.120;7;13;3000;960
90;35;660;230;21
【解析】略
23.160……2;1242;26
1876;120……6;8352
【分析】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及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解答。
【详解】642÷4=160……2 46×27=1242 234÷9=26
67×28=1876 846÷7=120……6 96×87=8352
【点睛】本题属于基础题,平时要多练习,熟练掌握。
24.1400元
【分析】50乘8等于教师的门票钱,50除以2,再乘40等于学生的门票钱,然后把教师和学生的门票钱相加即可解答。
【详解】50×8+50÷2×40
=400+25×40
=400+1000
=1400(元)
答:买门票一共要花1400元钱。
【点睛】分别计算出教师和学生的门票钱,再作进一步解答。
25.3040元
【分析】方法一:8本《小学课外早知道》共花的钱÷8=1本《小学课外早知道》的价钱,1本《小学课外早知道》的价钱×32=32本同样的书需要花的钱;
方法二:用32除以8计算出32里面含8的个数,32里面有几个8本,就用760元乘几,依此计算即可。
【详解】方法一:760÷8=95(元)
95×32=3040(元)
方法二:32÷8=4(个)
760×4=3040(元)
答:学校图书室现在想买32本同样的书,需要准备3040元。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经济问题的计算,应熟练掌握两位数与两位数的乘法计算。
26.205个
【分析】根据题意,今年一共设了615个人工鸟巢,是去年的3倍,求去年有多少个人工鸟巢,用615÷3进行解答。
【详解】615÷3=205(个)
答:去年设了205个人工鸟巢。
【点睛】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要用除法进行解答。
27.(1)30;(2)0;(3)及格;
(4)见详解
【分析】(1)将一年级各个等级的人数相加求和。
(2)用一年级的总人数依次减去三年级等级为优、良以及及格的人数,即可求出三年级不及格的人数。
(3)分别求出各个等级的一年级与三年级的人数差,再比较大小解答。
(4)提出合理发现即可。
【详解】(1)4+8+17+1=30(人)
这个班一年级时一共有30人。
(2)30-7-12-11=0(人)
(3)7-4=3(人)
12-8=4(人)
17-11=6(人)
1-0=1(人)
6>4>3>1
三年级时与一年级时比较,及格等级的人数变化最大。
(4)从整体上看,三年级时的成绩比一年级时有很大的进步。(答案不唯一)
28.甲车间640人,乙车间600人
【分析】总人数不变,当两车间人数相等时,各有620人,620人加上20人得到甲车间原来的人数,620人减去20人,得到乙车间原来的人数。
【详解】(人)
(人)
(人)
答:甲车间原来640人,乙车间原来600人。
【点睛】甲给乙20人后,人数相等,那么原来甲比乙多40人,和是1240,差是40,也可以按照和差问题求解。
期中测试 (1-4单元)(试题)-2023-2024学年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 这是一份期中测试 (1-4单元)(试题)-2023-2024学年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期中综合测试卷(1-4单元)(试题)-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这是一份期中综合测试卷(1-4单元)(试题)-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4~9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期中测试卷(1-4单元)(试题)-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这是一份期中测试卷(1-4单元)(试题)-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