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湛江市坡头区七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解析)
展开1.中国古代著作《九章算术》在世界数学史上首次正式引入负数,如果盈利70元记作+70元,那么亏本50元记作( )
A. −50元B. −70元C. +50元D. +70元
2.从提出北斗建设工程开始,北斗导航卫星研制团队攻坚克难,突破重重关键技术,建成独立自主,开放兼容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拥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现在每分钟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用户访问使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超70000000次.其中700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7×103B. 7×105C. 7×106D. 7×107
3.在应用有理数减法法则计算−2−(−3)时,其中需要把“−”变成“+”的是( )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③
4.将如图中的图形绕虚线旋转一周,形成的几何体是( )
A.
B.
C.
D.
5.已知等式a=b,则下列等式中不一定成立的是( )
A. a−c=b−cB. am=bmC. an=bnD. a2=b2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单项式3ab的次数是1B. 多项式−4a2b+3ab−5的常数项是5
C. 单项式−3πxy2的系数是−32D. 3a−2a2b−1是三次三项式
7.若关于x的方程4+ax=5的解是x=−2,则a的值是( )
A. 2B. −2C. −12D. 12
8.如图,C,D为线段AB上的两点,AC=12CD=12DB,E是线段DB的中点,若AB=10cm,则CE的长是( )
A. 8cmB. 7cmC. 6cmD. 5cm
9.某种商品的标价为120元,若以九折降价出售,相对于进价仍获得20%,则该商品的进价是( )
A. 95元B. 90元C. 85元D. 80元
10.规定:f(x)=|x−2|,g(y)=|y+3|.例如f(−4)=|−4−2|,g(−4)=|−4+3|.下列结论中,(1)若f(x)+g(y)=0,则2x−3y=13;②若x<−3,则f(x)+g(x)=−1−2x;③能使f(x)=g(x)成立的x的值不存在;④式子f(x−1)+g(x+1)的最小值是7.其中正确的所有结论是( )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1.数轴上,点A对应的数是1,点B对应的数是7,则线段AB的长度为______.
12.代数式5a2b与−an+1b是同类项,则常数n的值为______.
13.如图,点O是直线AB上一点,∠AOC=50°,则∠BOC的度数为______.
14.已知关于x的方程(a−1)x|a|−1=0是一元一次方程,则a= ______.
15.若关于x的方程3x2+ax+23=b有无数解,则2a+3b的值为______.
三、解答题:本题共8小题,共75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6.(本小题8分)
计算:
(1)−7+(+5)−(−10);
(2)3÷(−13)×(−3).
17.(本小题8分)
解方程:
(1)3x−2=5x+6;
(2)14x−16x=4.
18.(本小题8分)
先化简下式,再求值:2a2b+3(23a2b−2ab2)−5(15a2b−ab2),其中a=−13,b=2.
19.(本小题9分)
尺规作图.
如图,已知在平面上有三个点A,B,C,请按下列要求作图:
(1)作直线AB;
(2)作射线AC;
(3)在射线AC上作线段AD,使AD=2AB.
20.(本小题9分)
如图,射线OA的方向是北偏东15°,射线OB的方向是北偏西40°,∠AOB=∠AOC,射线OD是OB的反向延长线.
(1)射线OC的方向是______;
(2)求∠COD的度数;
(3)若射线OE平分∠COD,求∠AOE的度数.
21.(本小题9分)
某市对居民生活用电实行阶梯电价,具体收费标准如下表:
已知10月份该市居民老李家用电200度,交电费120元;9月份老李家交电费183元.
(1)表中a的值为______;
(2)求老李家9月份的用电量;
(3)若8月份老李家用电的平均电价为0.76元/度,求老李家8月份的用电量.
22.(本小题12分)
已知点O为直线AB上一点,将直角三角板MON如图1所示放置,且直角顶点在O处,在∠MON内部作射线OC,且OC恰好平分∠MOB.
(1)若∠CON=10°,则∠AOM是______°;
(2)若∠BON=3∠NOC,求∠AOM的度数;
(3)如图2,D是射线OB上一点,且∠ODN=90°,试猜想∠OND与∠NOC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23.(本小题12分)
如图,在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为a,点B表示的数为b,且a,b满足|a+10|+(b−5)2=0.
(1)a=______,b=______;
(2)点C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10,在数轴上存在点P,使得PA+PB=PC,请求出点P对应的数;
(3)点A,B分别以2个单位/秒和3个单位/秒的速度同时向右运动,点M从原点O以5个单位/秒的速度同时向右运动,是否存在常数m,使得3AM+2OB−mOM为定值?若存在,请求出m的值以及这个定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如果盈利70元记作+70元,那么亏本50元记作−50元,
故选:A.
根据正数和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可得答案.
此题考查了正数与负数,熟练掌握相反意义量的定义是解本题的关键.
2.【答案】D
【解析】解:70000000=7×107.
故选:D.
科学记数法的表现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大于等于10时,n是正整数,当原数绝对值小于1时,n是负整数;由此进行求解即可得到答案.
本题主要考查了科学记数法,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熟练掌握科学记数法的定义.
3.【答案】C
【解析】解:−2−(−3)=−2+(+3),
∴需要把“−”变成“+”的号的是②③.
故选:C.
根据有理数的减法运算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即可求得.
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减法运算,熟练掌握有理数减法运算法则是关键.
4.【答案】B
【解析】解:根据“面动成体”可得,旋转后的几何体为两端略粗,中间稍细的几何体,
因此选项B中的几何体符合题意,
故选:B.
根据“面动成体”可得答案.
本题考查“面动成体”,理解点、线、面、体的关系是正确判断的前提.
5.【答案】B
【解析】解:A.在等式a=b的两边同时减去c,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即a−c=b−c,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B.如果m=0,则am=bm没有意义,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C.在等式a=b的两边同时乘以n,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即an=bn,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D在等式a=b的两边同时乘以a,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即a2=ab=b2,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等式的性质1: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者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等式的性质2: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者除以同一个数(除数不为零),所得结果仍是等式.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作出判断即可.
本题主要考查了等式的基本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并掌握等式的基本性质.
6.【答案】D
【解析】解:A.单项式3ab的次数是2,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多项式−4a2b+3ab−5的常数项是−5,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单项式−3πxy2的系数是−32π,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3a−2a2b−1是三次三项式,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单项式的次数是各字母次数之和,多项式次数要找所组成的单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那一项.根据定义逐项判断即可.
本题考查单项式和多项式的次数与系数,明确概念是解题关键.
7.【答案】C
【解析】解:由题意知,4+a×(−2)=5,
解得,a=−12,
故选:C.
由题意知,4+a×(−2)=5,计算求解即可.
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解一元一次方程.熟练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解一元一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8.【答案】C
【解析】解:∵AC=12CD=12DB,AB=10cm,
∴AC=2cm,CD=BD=4cm,
∵E是线段BD的中点,
∴DE=BE=12BD=2cm,
∴CE=CD+DE=4+2=6(cm),
故选:C.
根据AC=12CD=12DB,AB=10cm,求得AC=2cm,CD=BD=4cm,根据E是线段BD的中点,得DE=BE=12BD=2cm,进而求得CE的值.
本题考查了线段和的意义和线段中点的意义,利用线段和的定义和线段中点的意义计算即可,熟练掌握两个概念并灵活运用进行线段的计算是解题的关键.
9.【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一元一次方程的实际应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再求解.亦可根据利润=售价−进价列方程求解.商品的实际售价是标价×90%=进货价+所得利润(20%⋅x).设该商品的进货价为x元,根据题意列方程得x+20%⋅x=120×90%,解这个方程即可求出进货价.
【解答】
解:设该商品的进货价为x元,
根据题意列方程得x+20%⋅x=120×90%,
解得x=90.
故选B.
10.【答案】B
【解析】解:∵f(x)+g(y)=0,即|x−2|+|y+3|=0时,
解得x=2,y=−3,
∴2x−3y=2×2−3×(−3)=13,
∴语句①表述符合题意;
∵若x<−3,
则f(x)+g(x)=|x−2|+|x+3|=−x+2−x−3=−1−2x
∴语句②表述符合题意;
∵当x<−3时,若f(x)=g(x),即−x+2=−x−3,此时无解,
当−3≤x<2时,若f(x)=g(x),即−x+2=x+3,解得x=−12,
当x≥2时,若f(x)=g(x),即x−2=x+3,此时无解,
∴语句③表述不符合题意;
∵由题意得,f(x−1)+g(x+1)=|x−1−2|+|x+1+3|=|x−3|+|x+4|,
当x<−4时,f(x−1)+g(x+1)=−x+3−x−4=−2x−1>7,
当−4≤x≤3时,f(x−1)+g(x+1)=−x+3+x+4=7,
当x>3时,f(x−1)+g(x+1)=x−3+x+4=2x+1>7,
∴语句④表述符合题意;
故选:B.
根据定义对各语句进行计算、讨论、辨别.
此题考查了运用绝对值的运算解决新定义方面的问题,关键是能准确理解题意,并能进行正确地列式、讨论和计算.
11.【答案】6
【解析】解:∵点A对应的数是1,点B对应的数是7,
∴线段AB的长度为7−1=6.
故答案为:6.
根据数轴上两点的距离等于它们表示的数差的绝对值求解即可.
本题考查数轴上两点的距离,掌握数轴上两点的距离等于它们表示的数差的绝对值是解题的关键.
12.【答案】1
【解析】解:∵代数式5a2b与−an+1b是同类项,
∴n+1=2,
解得n=1.
故答案为:1.
根据同类项的定义解答即可.
本题考查了同类项定义,要熟记同类项的两个“相同”:(1)所含字母相同;(2)相同字母的指数相同,是易错点,因此成了中考的常考点.
13.【答案】130°
【解析】本题主要考补角的概念,熟练掌握补角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
根据补角的概念直接计算即可.
解:∵∠AOC=50°,
∴∠BOC=180°−∠AOC=180°−50°=130°,
故答案为:130°.
14.【答案】−1
【解析】解:∵方程(a−1)x|a|−1=0是一元一次方程,
∴|a|=1且a−1=0,
解得a=−1,
故答案为:−1.
根据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解答即可.
本题主要考查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掌握“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指数是1,一次项系数不是0的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15.【答案】−7
【解析】解:3x2+ax+23=b,
去分母得:9x+2(ax+2)=6b,
去括号得:9x+2ax+4=6b,
移项得:9x+2ax=6b−4,
合并同类项得:(9+2a)x=6b−4,
∵关于x的方程3x2+ax+23=b有无数解,
∴关于x的方程(9+2a)x=6b−4有无数解,
∴9+2a=0,6b−4=0,
∴2a=−9,3b=2,
∴2a+3b=−9+2−=−7,
故答案为:−7.
先解方程得到(9+2a)x=6b−4,再根据方程有无数解得到9+2a=0,6b−4=0,据此求出2a=−9,3b=2,然后代值计算即可.
本题主要考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拓展,使一元一次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一元一次方程的解.
16.【答案】解:(1)−7+(+5)−(−10)
=−2+10
=8;
(2)3÷(−13)×(−3)
=3×(−3)×(−3)
=27.
【解析】(1)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即可解答;
(2)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即可解答.
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准确熟练地进行计算是解题的关键.
17.【答案】解:(1)3x−2=5x+6,
移项得,3x−5x=6+2,
合并同类项得,−2x=8,
系数化为1,得,x=−4,
∴原方程的解为:x=−4;
(2)14x−16x=4,
合并同类项的,(14−16)x=4,整理得,112x=4,
系数化为1,得,x=4÷112,
∴原方程的解为:x=48.
【解析】(1)方程移项,合并,把x系数化为1,即可求出解;
(2)先合并同类项,再化系数为1,即可求解.
本题主要考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和步骤.
18.【答案】解:2a2b+3(23a2b−2ab2)−5(15a2b−ab2)
=2a2b+(2a2b−6ab2)−(a2b−5ab2)
=2a2b+2a2b−6ab2−a2b+5ab2
=3a2b−ab2,
当a=−13,b=2时,
原式=3×(−13)2×2−(−13)×22=2.
【解析】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再代值计算即可.
本题考查整式加减的化简求值.熟练掌握去括号,合并同类项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19.【答案】解:(1)所作直线AB如图所示;
(2)所作射线AC如图所示;
(3)所作线段AD如图所示.
【解析】本题考查了画直线、射线和线段,解题的关键是:明白直线没有端点,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并能熟练的利用尺规作图画出已知线段的2倍.
解:(1)见答案;
(2)见答案;
(3)以A点为圆心,线段AB长为半径作圆,交射线AC于点E,再以E点为圆心,线段AB长为半径作圆,交射线AC与点D,线段AD即是所求.
20.【答案】解:(1)北偏东70°
(2)因为∠AOB=55°,∠AOC=∠AOB,
所以∠BOC=110°.
又因为射线OD是OB的反向延长线,
所以∠BOD=180°.
所以∠COD=180°−110°=70°.
(3)因为∠COD=70°,OE平分∠COD,
所以∠COE=35°.
因为∠AOC=55°.
所以∠AOE=90°.
【解析】【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了方向角和角的和差,掌握方向角的定义和表示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1)先求出∠AOB=55°,再求得∠NOC的度数,即可确定OC的方向;
(2)根据∠AOB=55°,∠AOC=∠AOB,得出∠BOC=110°,进而求出∠COD的度数;
(3)根据射线OE平分∠COD,即可求出∠COE=35°,再利用∠AOC=55°求出答案即可.
【解答】
解:(1)因为OB的方向是北偏西40°,OA的方向是北偏东15°,
所以∠NOB=40°,∠NOA=15°,
∠AOB=∠NOB+∠NOA=55°,
因为∠AOB=∠AOC,
所以∠AOC=55°,
所以∠NOC=∠NOA+∠AOC=70°,
所以OC的方向是北偏东70°;
故答案为:北偏东70°;
(2)见答案;
(3)见答案.
21.【答案】0.6
【解析】解:(1)依题意得:200a=120,
解得:a=0.6.
故答案为:0.6.
(2)设老李家9月份的用电量为x度,
∵0.6×240=144(元),144<183,
∴x>240.
依题意得:144+0.65(x−240)=183,
解得:x=300.
答:老李家9月份的用电量为300度.
(3)∵三个档次的平均价格为0.65+0.6+0.93≈0.71(元),8月份老李家用电的平均电价为0.76元/度,
∴老李家8月份用电量一定超过400度,
设老李家8月份的用电量为y度,
依题意得:144+0.65×(400−240)+(0.6+0.3)(y−400)=0.76y,
解得:y=800.
答:老李家8月份的用电量为800度.
(1)利用电费=电价×月用电量,即可得出关于a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求出a的值.
(2)设老李家9月份的用电量为x度,先求出月用电量为240度时的电费,由该值小于183,可得出x>240,再利用电费=144+0.65×超过240度的部分,即可得出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结论.
(3)设老李家8月份的用电量为y度,根据8月份老李家用电的平均电价为0.76元/度,即可得出关于y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结论.
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实际应用,正确理解分档用电量的计算是解题的关键.
22.【答案】20
【解析】解:(1)∵∠MON=90°,∠CON=10°,
∴∠MOC=90°−∠CON=80°,
∵OC平分∠MOB,
∴∠BOM=2∠MOC=160°,
∴∠AOM=180°−∠BOM=20°,
故答案为:20;
(2)∵∠BON=3∠NOC,OC平分∠MOB,
∴∠MOC=∠BOC=4∠NOC,
∵∠MOC+∠NOC=∠MON=90°,
∴4∠NOC+∠NOC=90°,
∴5∠NOC=90°,
∴∠NOC=18°,
∴∠BON=3∠NOC=54°,
∴∠AOM=180°−∠MON−∠BON
=180°−90°−54°
=36°;
(3)∠AOM=2∠NOC,
令∠NOC=β,∠AOM=γ,则∠MOC=∠BOC=90°−β,
∵∠AOM+∠MOC+∠BOC=180°,
∴γ+(90°−β)+(90°−β)=180°,
∴γ−2β=0,即γ=2β,
∴∠AOM=2∠NOC,
∵∠OND=90°−∠NOD=∠AOM,
∴∠OND=2∠NOC.
(1)先根据余角的定义求出∠MOC,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BOM,然后根据∠AOM=180°−∠BOM计算即可;
(2)根据角的倍分关系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即可求解;
(3)令∠NOC=β,∠AOM=γ,则∠MOC=∠BOC=90°−β,根据∠AOM+∠MOC+∠BOC=180°,由两角互余得到∠OND=∠AOM,即可得到∠OND与∠NOC满足的数量关系.
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意义,角度互补和互余的意义,掌握各个角之间的关系是关键.
23.【答案】解:(1)−10,5;
(2)设点P对应的数为x,
因为PA+PB=PC,
所以|x−(−10)|+|x−5|=|x−10|,
解得:x=−15或x=−5,
所以满足PA+PB=PC的点P对应的数是−15或−5;
(3)存在.
设经过t秒,则点A运动t秒后表示的数是−10+2t,点B运动t秒后表示的数是5+3t,点M运动t秒后表示的数是5t,
所以AM=5t−(−10+2t)=3t+10,OB=5+3t,OM=5t,
所以3AM+2OB−mOM=3(3t+10)+2(5+3t)−m⋅5t=(15−5m)t+40,
所以当15−5m=0,即m=3时,3AM+2OB−mOM的值为定值,这个定值为40.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等知识,掌握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是解题关键.
(1)利用非负数的性质即可求出a,b的值;
(2)设点P对应的数为x,利用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3)设经过t秒,分别用含t的式子表示AM,OB,OM及3AM+2OB−mOM,再令t的系数为0即可得答案.
【解答】
解:(1)因为|a+10|+(b−5)2=0,
所以a+10=0,b−5=0,
所以a=−10,b=5,
故答案为:−10,5;
(2)见答案;
(3)见答案.档次
月用电量
电价(元/度)
第1档
不超过240度的部分
a
第2档
超过240度但不超过400度的部分
0.65
第3档
超过400度的部分
a+0.3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湛江市经开区七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广东省湛江市经开区七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湛江市经开区七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广东省湛江市经开区七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解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湛江市经开区七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广东省湛江市经开区七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