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高频易错题)2023-2024学年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_4单元检测卷(北师大版)
展开(考试分数: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答完试卷后,务必再次检查哦!
一.选择题(共7小题,14分)
1.分数16、116、56、1824、320、3642中能化成有限小数的有( )个。
A.1B.2C.3D.4
2.下面三个算式中的“5”和“3”可以直接相加的是( )
A.465+378B.4.56+2.3C.58+310
3.把4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纸箱按下面四种不同的方式摆放在墙角。露在外面的面积最小的是( )
A. B.C.D.
4.下面( )中两个数的积在15和710之间.
A.15×12B.23×25C.710×2D.710×15
5.一个长6分米,宽4分米,高5分米的长方体盒子,最多能放下( )个棱长是2分米的正方体木块
A.5个B.14个C.12个D.无法确定
6.一个空的长方体鱼缸,从里面量长6dm、宽4dm、高5dm,现在往鱼缸内注入96L水,水面离缸口( )dm。
A.1B.3.2C.4
7.下面图形中(每格是正方形),不是正方体表面展开图的是( )
A.B.C.D.
二.填空题(共11小题,24分)
8.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小数表示的就是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所以可以直接写成分母是 , , ……的分数,再化成最简分数.
9.把下面的分数化成小数,小数化成分数。
10.三个分数的和是1511,它们的分母相同,分子是相邻的三个自然数,这三个分数是 、 、 。
11.用一根80厘米长的铁丝刚好焊接成一个正方体框架,这个正方体框架的每条棱长是这根铁丝的()(),每条棱的长度是 厘米。(损耗和接口处忽略不计)
12.一根铁丝做成一个长5厘米,宽4厘米,高3厘米的长方体框架,长方体棱长总和是 cm.如果将这根铁丝做成一小正方体框架,正方体棱长是 厘米.
13.如图所示,25×2表示 ,等于 。
14.2.5和 互为倒数,20222023与它的倒数的积是 。
15.单位换算。
0.45立方米= 立方分米 16.8L= mL
3600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 2670mL= L
16.图①是一个盛满水的无盖长方体容器,水深40厘米。将容器如图②所示倾斜倒出一部分水,此时AB的长度是10厘米,再把容器放平如图③所示,这时容器中水的深度是 厘米。
17.把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扩大到原来的3倍,它的体积就扩大到原来的 倍。
18.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6分米、4分米、3分米,如果高增加10厘米,新长方体的体积比原来增加 dm3.
三.判断题(共7小题,14分)
19.2175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20.分母是8的所有真分数的和是1。
21.棱长之和相等的两个正方体,它们的棱长一定相等。
22.求23的一半就是求23的12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
23.两个分数相乘的积一定小于每一个因数. .
24.一台电冰箱的体积一定大于它的容积。
25.一个饮料瓶的包装上标有5000毫升,是指瓶中饮料的体积是500毫升. .
四.计算题(共2小题,12分)
26.直接写得数。
27.求下列图形的表面积(共6分)
五.应用题(共6小题,36分)
28.把一个长面包平均分成9块,妈妈吃了2块,爸爸吃了5块。爸爸和妈妈共吃了多少个面包?还剩多少个面包?
29.学校运来一批黄沙,砌花坛用去58吨,修路用去34吨,还剩下12吨,这批黄沙原有多少吨?
30.学校要进行爱心捐赠活动,五(1)班准备做一个棱长4dm的正方体募捐箱,如果箱子的每个面都贴上红纸(开口处忽略不计),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红纸?
31.小明的卧室长5米、宽4米、高3米,门窗面积是5平方米,如果粉刷这个房间的顶棚和四壁,每平方米需0.5千克涂料,一共需要多少千克涂料?
32.小丽用一张纸的13折了一只纸鹤,又用剩下的78折了一架纸飞机,折纸飞机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33.一个长方体的汽油桶,从里面量长为6dm,宽为5dm,高为8dm,如果1L汽油重0.74kg,这个油桶可以装多少千克汽油?
920=
58=
1.6=
0.85=
712×314=
16×47=
411×114=
425×0=
15×35=
14+13=
2023-2024学年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4单元检测卷(北师大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7小题)
1.分数16、116、56、1824、320、3642中能化成有限小数的有( )个。
A.1B.2C.3D.4
【答案】C
【分析】把一个分数化成最简分数,再把分母分解质因数,如果只有2、5,这样的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如果除2、5外还有其它因数,这样的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解答】解:6=2×3,16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16=2×2×2×2,116能化成有限小数
6=2×3,56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1824=34,4=2×2,1824能化成有限小数
20=2×2×5,320能化成有限小数
3642=67,分母中有因数7,3642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即分数16、116、56、1824、320、3642中能化成有限小数的有3个。
故选:C。
【点评】注意,判断一个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首先看这个分数是否是最简分数。
2.下面三个算式中的“5”和“3”可以直接相加的是( )
A.465+378B.4.56+2.3C.58+310
【答案】B
【分析】根据465+378,5在个位,3在百位,不能相加;4.56+2.3,5和3都在十分位,可以相加;58+38;分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进行选择。
【解答】解:465+378,5在个位,3在百位,不能相加;
4.56+2.3,5和3都在十分位,可以相加;
58+38;分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主要内容是分数加法,小数加法计算问题。
3.把4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纸箱按下面四种不同的方式摆放在墙角。露在外面的面积最小的是( )
A.B.
C.D.
【答案】C
【分析】分别从正面、上面、侧面三个不同的角度观察,先明确从每个角度能看到正方体的几个面,再计算一共有几个面露在外面。
【解答】解:A.从正面看到4个面,从上面看到4个面,从右面看到1个面,露在外面的面有4+4+1=9个。
B.从正面看到4个面,从上面看到2个面,从右面看到3个面,露在外面的面有4+2+3=9个。
C.从正面看到4个面,从上面看到2个面,从右面看到2个面,露在外面的面有4+2+2=8个。
D.从正面看到4个面,从上面看到3个面,从右面看到2个面,露在外面的面有4+3+2=9个。
因为8<9,所以C选项中看到的正方体的面最少,即C选项中露在外面的面积最小。
故选:C。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时,要仔细观察,有序思考,不能凭主观意识判断。
4.下面( )中两个数的积在15和710之间.
A.15×12B.23×25C.710×2D.710×15
【答案】B
【分析】根据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分别求出各算式的结果,然后与15和710进行比较即可.
【解答】解:A.15×12=110,110<15,不符合题意;
B.23×25=415,15<415<710,符合题意;
C.710×2=75,75>710,不符合题意;
D.710×15=750,750<15,不符合题意.
所以23×25的积在15和710之间.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及应用.
5.一个长6分米,宽4分米,高5分米的长方体盒子,最多能放下( )个棱长是2分米的正方体木块
A.5个B.14个C.12个D.无法确定
【答案】C
【分析】先求出每条棱长上最多能放的块数,再借助长方体的体积公式进行计算即可解答.
【解答】解:以长为边最多放:6÷2=3(块)
以宽为边最多放:4÷2=2(块)
以高为边最多放:5÷2=2(块)…1(分米)
所以:3×2×2=12(块)
答:最多能放12块.
故选:C.
【点评】解答此题时不要用大体积除以小体积来计算块数,因为高还有剩余.
6.一个空的长方体鱼缸,从里面量长6dm、宽4dm、高5dm,现在往鱼缸内注入96L水,水面离缸口( )dm。
A.1B.3.2C.4
【答案】A
【分析】长方体的体积公式:V=abh,那么h=V÷ab,把数据代入公式,用水的体积除以鱼缸的底面积求出水深是多少分米,然后用鱼缸的高减去水深即可。
【解答】解:96升=96立方分米
5﹣96÷(6×4)
=5﹣96÷24
=5﹣4
=1(分米)
答:水面离缸口1分米。
故选: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长方体的容积(体积)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是熟记公式,重点是求出水深是多少分米。
7.下面图形中(每格是正方形),不是正方体表面展开图的是( )
A.B.C.D.
【答案】A
【分析】根据正方体展开图的11种特征,即可确定哪个图形是正方体表面积展开图,哪个图形不是正方体表面展开图。
【解答】解:A、不是正方体表面展开图;
B、是正方体展开图的“1﹣4﹣1”型;
C、是正方体展开图的“1﹣4﹣1”型;
D、是正方体展开图的“3﹣3”型。
故选:A。
【点评】此题是考查正方体展开图的认识。正方体展开图分四种类型,11种情况,要掌握每种情况的特征。
二.填空题(共11小题)
8.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小数表示的就是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所以可以直接写成分母是 10 , 10 , 1000 ……的分数,再化成最简分数.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根据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小数表示的就是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所以可以直接写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然后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再化成最简分数.
【解答】解: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小数表示的就是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所以可以直接写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然后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再化成最简分数.
故答案为:10、100、1000.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小数化成分数的意义及应用.
9.把下面的分数化成小数,小数化成分数。
【答案】0.45,0.625,135,1720。
【分析】把分数化成小数,用分子除以分母;把小数化成分数,有几位小数就在1的后面添上几个0作分母,把原来的小数去掉小数点作分子,能约分的要约分;据此解答。
【解答】解:
故答案为:0.45,0.625,135,1720。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方法,并且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互化。
10.三个分数的和是1511,它们的分母相同,分子是相邻的三个自然数,这三个分数是 411 、 511 、 611 。
【答案】411,511,611。
【分析】依据同分母分数加法计算方法:同分母分数相加,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可得:三个分子的和是15,又由于分子是相邻的三个自然数,所以中间那个分数的分子即是三个分子和的平均数,由此求出中间的分数,进而求得另外两个分数即可解答。
【解答】解:15÷3=5
5﹣1=4
5+1=6
所以这三个分数是411,511,611。
故答案为:411,511,611。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中间那个分数的分子是三个分子和的平均数。
11.用一根80厘米长的铁丝刚好焊接成一个正方体框架,这个正方体框架的每条棱长是这根铁丝的()(),每条棱的长度是 203 厘米。(损耗和接口处忽略不计)
【答案】112,203。
【分析】用80厘米的铁丝焊接成一个正方体框架,也就是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80厘米,正方体的12条棱长都相等,则这个正方体框架的每条棱长是这根铁丝的112,根据棱长=正方体的棱长总和÷12即可求得棱长。
【解答】解:1÷12=112
棱长:80÷12=203(厘米)
答:这个正方体框架的每条棱长是这根铁丝的112,每条棱的长度是203厘米。
故答案为:112,203。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正方体的特征以及正方体的棱长总和公式,注意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
12.一根铁丝做成一个长5厘米,宽4厘米,高3厘米的长方体框架,长方体棱长总和是 48 cm.如果将这根铁丝做成一小正方体框架,正方体棱长是 4 厘米.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根据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4,把数据代入公式即可求出这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再根据正方体的棱长棱长总和=棱长×12,那么正方体的棱长=棱长总和÷12,据此列式解答即可.
【解答】解:(5+4+3)×4
=12×4
=48(厘米)
48÷12=4(厘米)
答: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48厘米,正方体的棱长是4厘米.
故答案为:48、4.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长方体、正方体棱长总和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是熟记公式.
13.如图所示,25×2表示 2个25 ,等于 45 。
【答案】2个25;45。
【分析】依据题意,结合图示可知,25×2表示2个25,然后计算结果即可。
【解答】解:25×2表示2个25,等于45。
故答案为:2个25;45。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找出题中数量关系。
14.2.5和 25 互为倒数,20222023与它的倒数的积是 1 。
【答案】25,1。
【分析】若两个数的乘积是1,我们就称这两个数互为倒数。
【解答】解:2.5=52,因此52和25互为倒数,20222023的倒数是0232022,因此与它的倒数的积是1。
故答案为:25,1。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倒数的定义:若两个数的乘积是1,我们就称这两个数互为倒数。
15.单位换算。
0.45立方米= 450 立方分米
16.8L= 16800 mL
3600立方厘米= 3.6 立方分米
2670mL= 2.67 L
【答案】450,16800,3.6,2.67。
【分析】高级单位立方米化低级单位立方分米乘进率1000。
高级单位升化低级单位毫升乘进率1000。
低级单位立方厘米化高级单位立方分米除以进率1000。
低级单位毫升化高级单位升除以进率1000。
【解答】解:0.45立方米=450立方分米
16.8L=16800mL
3600立方厘米=3.6立方分米
2670mL=2.67L
故答案为:450,16800,3.6,2.67。
【点评】立方米、立方分米(升)、立方厘米(毫升)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由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乘进率,反之除以进率。
16.图①是一个盛满水的无盖长方体容器,水深40厘米。将容器如图②所示倾斜倒出一部分水,此时AB的长度是10厘米,再把容器放平如图③所示,这时容器中水的深度是 25 厘米。
【答案】25。
【分析】如图,流出部分的水体积与原来容器中水的体积之比等于三角形BCD与长方形ACDE的面积之比,AB=10厘米,原来的水深是40厘米,即AC=40厘米,据此可以求出三角形BCD与长方形ACDE的面积之比,据此可以计算出剩余水的体积占原来满水体积的几分之几,把容器放平后,容器底面积不变,此时水的深度与原来盛满水的深度的比值与剩余水的体积与原来满水体积的比值相等,据此可以求出剩余水的深度。
【解答】解:
BC=AC﹣AB=30厘米
三角形BCD面积=BC•CD÷2
长方形ACDE面积=CA•CD
三角形BCD面积:长方形ACDE面积=•BC⋅CD÷2CA⋅CD
=BC2CA
=302×40
=38
即流出部分的水体积:原来容器中水的体积=3:8
剩余部分水的体积:原来容器中水的体积=5:8
剩余水的深度:盛满水的深度=5:8
剩余水的深度=40×58=25(cm)
答:此时容器中水的深度为25厘米。
故答案为:25。
【点评】本题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关键是要理解容器中水的体积与水的深度之间的关系。
17.把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扩大到原来的3倍,它的体积就扩大到原来的 27 倍。
【答案】27。
【分析】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再根据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积扩大的倍数等于因数扩大倍数的乘积;据此解答。
【解答】解:3×3×3=27
答: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扩大到原来的3倍,体积扩大到原来的27倍。
故答案为:27。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正方体的体积公式,以及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
18.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6分米、4分米、3分米,如果高增加10厘米,新长方体的体积比原来增加 24 dm3.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高增加10厘米,增加部分的体积是以原来的长、宽为长、宽,高10厘米的长方体的体积,根据长方体的体积公式:V=abh,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
【解答】解:10厘米=1分米
6×4×1=24(立方分米)
答:新长方体的体积比原来增加24立方分米.
故答案为:24.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长方体体积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是熟记公式.
三.判断题(共7小题)
19.2175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
【答案】×
【分析】首先把分数约分,然后判断出约分后的分数的分母含有的质因数的情况,进而判断出它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即可。
【解答】解:因为2175=725,分母中只含有质因数5,
所以2175能化成有限小数,
所以题中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小数与分数的互化,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判断出约分后的分数的分母含有的质因数的情况。
20.分母是8的所有真分数的和是1。 ×
【答案】×
【分析】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为真分数,由此可知,分母为8的真分数有18,28,38,48,58,68,78,根据分数加法的计算法则求出它们的和即可判断。
【解答】解:根据真分数的意义可知,分母是8的所有真分数的和是:
18+28+38+48+58+68+78=312,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真分数意义即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的理解。
21.棱长之和相等的两个正方体,它们的棱长一定相等。 √
【答案】√
【分析】根据正方体的特征,正方体的12条棱的长度都相等、6个面的面积都相等,如果两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相等,也就是两个正方体的棱长相等,据此判断。
【解答】解:分析可知,棱长之和相等的两个正方体,它们的棱长一定相等。所以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正方体的特征,结合题意分析解答即可。
22.求23的一半就是求23的12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 √
【答案】√
【分析】一半用分数12表示,求23的一半就是求23的12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解答】解:求23的一半就是求23的12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分数乘法的应用及意义。
23.两个分数相乘的积一定小于每一个因数. × .
【答案】×
【分析】如果两个分数都大于1,它们的积就比两个分数大,例如:32×54=158.故原题说法错误.
【解答】解:两个分数相乘的积不一定小于每一个因数,例如32×54=158,158>32,158>54.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可用举例法进行解答.
24.一台电冰箱的体积一定大于它的容积。 √
【答案】√
【分析】根据体积与容积的意义:冰箱的容积是冰箱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冰箱的体积是冰箱所占空间的大小;由此直接判断即可。
【解答】解:冰箱的容积是电冰箱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电冰箱的体积是电冰箱所占空间的大小,电冰箱的体积要大于它的容积。所以题干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体积与容积的意义及区别。
25.一个饮料瓶的包装上标有5000毫升,是指瓶中饮料的体积是500毫升. ×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饮料瓶的包装上写着5000毫升,指瓶中饮料的体积是5000毫升,而不是500毫升.
【解答】解:包装上标有5000毫升,瓶中容积也为5000毫升,不是500毫升.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名数的换算,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名数,就乘单位间的进率,把低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高级单位的名数,就除以单位间的进率.
四.计算题(共2小题)
26.直接写得数。
【答案】18;221;1;0;9;712。
【分析】根据分数加减法,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依次口算结果。
【解答】解: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分数加减法,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27.求下列图形的表面积.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S=(ab+ah+bh)×2,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
(2)正方体的表面积公式:S=6a2,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
【解答】解:(1)(15×5+15×6+5×6)×2
=(75+90+30)×2
=195×2
=390(平方厘米)
答: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390平方厘米.
(2)8×8×6
=64×6
=384(平方分米)
答:这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384平方分米.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是熟记公式.
五.应用题(共6小题)
28.把一个长面包平均分成9块,妈妈吃了2块,爸爸吃了5块。爸爸和妈妈共吃了多少个面包?还剩多少个面包?
【答案】79个,29个。
【分析】根据题意,把把一个长面包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9块,爸爸和妈妈一共吃了(5+2)块,利用他们吃的块数和除以面包的总块数即可,再利用1减去吃掉的几分之几即可。
【解答】解:(2+5)÷9
=7÷9
=79(个)
1-79=29(个)
答:爸爸和妈妈共吃了79个面包,还剩29个面包。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个数占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问题应用。
29.学校运来一批黄沙,砌花坛用去58吨,修路用去34吨,还剩下12吨,这批黄沙原有多少吨?
【答案】178吨。
【分析】砌花坛用去58吨,修路用去34吨,根据加法的意义可知,共用去(58+34)吨,然后加上剩余的吨数,就是这批黄沙原有的吨数,据此解答。
【解答】解:(58+34)+12
=118+48
=178(吨)
答:这批黄沙原有178吨。
【点评】解答此题只要分清数量之间的关系和联系,搞清要计算的顺序,问题容易解决。
30.学校要进行爱心捐赠活动,五(1)班准备做一个棱长4dm的正方体募捐箱,如果箱子的每个面都贴上红纸(开口处忽略不计),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红纸?
【答案】96平方分米。
【分析】正方体的棱长是4dm,根据正方体的表面积公式:S=a2×6,代入数据解答即可。
【解答】解:4×4×6
=16×6
=96(平方分米)
答:至少需要96平方分米红纸。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正方体表面积公式的掌握应用情况。
31.小明的卧室长5米、宽4米、高3米,门窗面积是5平方米,如果粉刷这个房间的顶棚和四壁,每平方米需0.5千克涂料,一共需要多少千克涂料?
【答案】34.5千克。
【分析】首先搞清这道题是求长方体的表面积,其次这个房间(长方体)的表面由五个长方形组成,缺少下面,最后计算这五个面的面积和减去门窗的面积即可求出需要粉刷的面积,再乘单位面积的涂料用量,就是总共需要的涂料重量。
【解答】解:5×4+5×3×2+4×3×2﹣5
=20+30+24﹣5
=69(平方米)
69×0.5=34.5(千克)
答:一共需要34.5千克涂料。
【点评】这是一道长方体表面积的实际应用,在计算时要分清需要计算几个长方形面的面积,缺少的是哪一个面的面积。
32.小丽用一张纸的13折了一只纸鹤,又用剩下的78折了一架纸飞机,折纸飞机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答案】712。
【分析】根据题意,把这一张纸看作单位“1”,利用1减去纸鹤用去的13即可求出剩下的纸占几分之几,再利用剩下的几分之几乘78即可。
【解答】解:1-13=23
23×78=712
答:折纸飞机用了这张纸的712。
【点评】本题考查了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解答方法。
33.一个长方体的汽油桶,从里面量长为6dm,宽为5dm,高为8dm,如果1L汽油重0.74kg,这个油桶可以装多少千克汽油?
【答案】177.6千克。
【分析】首先根据长方体的容积(体积)公式:V=abh,把数据代入公式求出这个油桶最多能装汽油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然后用汽油的体积乘每升汽油的质量即可。
【解答】解:6×5×8=240(立方分米)
240立方分米=240升
0.74×240=177.6(千克)
答:这个桶最多可以装177.6千克汽油。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长方体的容积(体积)公式的灵活用,关键是熟记公式,注意:体积单位与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920= 0.45
58= 0.625
1.6= 135
0.85= 1720
920=0.45
58=0.625
1.6=135
0.85=1720
712×314=
16×47=
411×114=
425×0=
15×35=
14+13=
712×314=18
16×47=221
411×114=1
425×0=0
15×35=9
14+13=712
(期中高频易错题)2023-2024学年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_4单元检测卷(苏教版): 这是一份(期中高频易错题)2023-2024学年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_4单元检测卷(苏教版),共16页。
(期中易错提升卷)2023-2024学年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_4单元检测卷(北师大版): 这是一份(期中易错提升卷)2023-2024学年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_4单元检测卷(北师大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4B.9,87、98和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期中提升卷)2023-2024学年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_4单元检测卷(北师大版): 这是一份(期中提升卷)2023-2024学年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_4单元检测卷(北师大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47的3倍与3个47相比,因为35×53=1,所以,计算56-26时,可以这样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